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那些如歌的岁月

日期:2017-09-1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米寿之际,那些曾经的岁月,仿佛如歌的行板,叙述着光荣与梦想。历史文脉的积淀,凝聚成新民晚报丰厚的文化特色;面临的互联网时代,又驱动着这张报纸伟大的变革与创新。
米寿之际再奋进
 
  当年初创时四开一张的报纸,如今已成为全网络多终端跨平台的媒体巨舰。《新民晚报》走过峥嵘岁月,闪亮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舞台,现在又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乘风破浪。米寿之际再奋进,它,始终是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代表着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
 
那些如歌的岁月
 
特约撰稿|大 川
 
  纸是城市的产物。
  有了城市这样一种生活方式,遇见了现代化的印刷技术,便有了城市化的信息传播方式——报纸的出现。
  有两个维度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现象。一个是,任何一张有影响的大报,都是出现在一个足够著名、足够大的城市。北京的人民日报,上海的新民晚报,伦敦的泰晤士报,纽约的纽约时报,华盛顿的华盛顿邮报,洛杉矶的洛杉矶时报,等等,没有例外。另一个是,日本的三大报纸发行量动辄都上千万份,发行数常常多得令人不可思议,背景就是日本是个人口密度极高的岛国,高度城市化带来了报纸投递的便利,也带来了报纸发行量的极大提高。
  依托于上海这座大都市,新民晚报曾经多年位列全国报纸发行量前三的方阵之内。新民晚报伴随着上海的发展而成长,伴随着上海的发展而繁荣。
  2017年9月9日,新民晚报迎来了88岁生日。米寿之际,那些曾经的岁月,仿佛如歌的行板,叙述着光荣与梦想。
 
老树着花
  
  2017年7月19日,是新民晚报历史长河中转折性的一天。
  历史文脉的积淀,凝聚成新民晚报丰厚的文化特色;面临的互联网时代,又驱动着这张报纸伟大的变革与创新。
  在新民晚报的历史上,最高的发行量达到了185万份,那是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之际,一个普天同庆的时刻。那个时候,上海最经典的都市生活,就是“夜饭吃饱,新民晚报”。“一纸风行”“洛阳纸贵”,都是可以用来借代这张报纸的一些贴切的说法。
  也是在那些值得称道的时间里,新民晚报的经济效益也在以令人称道的幅度增长。200多名员工的报社,一年净利润接近4亿元人民币。让钱花出去,产生更大效益,是当时一项重要的、也是蛮头疼的事情。有一个经典案例,今天威海路上的上海报业大楼,当年是一家公司建造中因资金紧缺无法完工的大楼,新民晚报看了一下还算顺眼,就用7亿多元现金买下后重新建造装修,如今成了上海的地标性建筑。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诗和远方渐渐淡出了。
  2013年10月28日,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开创了上海媒体发展的崭新时代,也给新民晚报的发展重新带来了勃勃生机。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也带来了媒体传播生态的转变。在农业社会,信息传播通过口口相传,有要事也只能通过八百里快马传送,这是传播方式的1.0时代;工业社会,机器的发明和传送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依靠媒介进行的传播,出现了报纸、广播、电视,这是信息传播的2.0时代;信息社会,依赖于电子传播,互联网的出现更带来了全媒体传播的格局,这是信息传播的3.0时代。
  我们身处的是从传统媒介传播向互联网全媒体传播迈进的2.5时代。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高瞻远瞩,要求上海媒体坚定不移地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之路,传统媒体“脱胎换骨”,新媒体“腾飞发展”。以此为指引,上海媒体发展迎来了凯歌奋进的崭新时代。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三大报保持原有影响力的基础上,上海发布、上海观察、看看新闻、澎湃新闻、界面、观察者网等新媒体异军突起,成为全国媒体发展的新亮点。
   今年2月3日,韩正书记在上海报业集团调研时指出: “一定要通过改革创新,让我们手中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焕发出青春。”
  对于文脉悠长的新民晚报来说,让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焕发出青春,根本的做法就在于要加快深度融合、整体转型,走出一条符合时代要求、融入时代发展的新型媒体发展之路,成为一家以报纸传播为重要依托、以互联网传播为主要渠道,纸媒、新媒联动推进的新型全媒体传播机构。
  “老树花开无丑枝”,“米寿”之际的新民晚报,遇上了奋发有为的新时代,依然壮心不已,全力推进深度融合、整体转型,努力奋进在融合转型的大道上。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做大做强“新民”移动客户端,做优做精新民晚报,做深做活“新民十大微信矩阵”,努力打造有竞争力、有晚报特色的融媒体平台和产品,最终实现新民晚报影响力融合转型,实现1+1>2。
  在整体转型中,新民晚报突出“新民”品牌效应,巩固壮大主流媒体在新媒体领域的舆论阵地。“新民”品牌有261亿元的市场价值,在88年的发展历史中,媒体名字有多次变化,从新民报到新民报晚刊到新民晚报,不变的是“新民”这两个字。以“新民”品牌统领融合转型,有它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报社在体制机制上,推出一系列改革举措。集中资源、优化内容,推行大中心制和大频道制改革。报社在原有十多个部门设置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整合部门功能,建设四大采编中心,四大中心对应融媒体平台四大频道。中心主建,切实加强队伍建设;频道主战,着力采编优质新闻。
  为了切实做到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从物理形态上保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报社党委决定,建设新民晚报社融媒体指挥中心。
  2017年7月19日,报社召开党委会。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会议。
  会议分两个部分开。第一部分,报社党委讨论通过了建设融媒体中心的决定,确定了融媒体中心建设基本框架。第二部分,直接召开班子所有成员参加的项目招标会议,确定了二十天建成融媒体中心的工作日程安排。
  7月20日,融媒体中心正式动工。工程建设中,新民晚报人充分体现了团队精神和战斗力,繁杂的工作,团结紧张、有条不紊、环环相扣、各尽其职。功能设计、建设装修、设备选型、技术开发,均有专门小组各司其职,并明确交付时间节点。
  按照常规进度,需要半年左右才能建成的融媒体指挥中心,20天后窗明几净,屏幕闪亮,完成了全部工程。8月10日,新民晚报在融媒体指挥中心召开了第一次编前会,宣告指挥中心建成并开始使用。
  8月16日,这是新民晚报载入史册的一天。新民晚报融媒体指挥中心正式运行,全新改版的“新民”客户端同一天正式上线。
  中心实行多媒体形态呈现和数据化、可视化管理,是全报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内容生产的最高协调指挥机构。中心既是指挥所,也是最前沿。每天由值班总编辑或副总编辑,率领5+1个频道即头条、时政、民生、文体汇、夜光杯和体现民生特色、服务百姓需求的“帮侬忙”频道的值班主编坐镇,第一时间沟通信息、策划讨论各项选题、发布推送不同产品,进行即时舆情监控和分析,从物理形态保障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实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8月16日在调研上海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进展时,来到了新民晚报融媒体指挥中心,仔细了解中心运行情况,又来到值班编辑的工位前,详细询问工作流程,对大家的辛勤努力表示肯定和慰问。
  韩正强调,形势环境在变、传播方式手段在变、人民群众获取信息的喜好也在变,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不进则汰、慢进则退。上海主流媒体必须全面增强忧患意识,各项工作必须始终尊重发展规律、符合时代要求。要充分认识,改革创新永无止境,唯有改革创新,才能持续发展,上海主流媒体要在新的起点上,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创新,加快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传统媒体脱胎换骨、新媒体腾飞发展,努力打造与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不断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梅尧臣《东溪》诗云:“行到东溪看水时,坐临孤屿发船迟。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自然万物中,老树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无论是有了多少年纪,一棵茁壮的老树,只要有了春天,它依然会兴致勃勃而璨然花开,毫不逊色于自己的青年或者壮年,也因此成就了无数佳话,比如百年的老槐树、千年的银杏树。
  1992年,正逢新民晚报复刊10周年,老社长赵超构先生写了一篇短文,题目就叫《老树花开无丑枝》。他写道:“今天的新民晚报可以说是老树开花。古人说,‘老树花开无丑枝’。我祝愿:这棵老树在社会主义的阳光雨露中,花开得更繁密鲜丽!”
  今年88米寿的新民晚报,以8月16日融媒体中心正式运行和“新民”客户端改版上线为标志,奋进在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大道上,依然生机勃勃。
  老树着花,分外妖娆。 
 
砥砺前行
  
  新民晚报是在1982年1月1日复刊的。复刊的准备工作,则是在1981年年中就开始了。由当年1966年停刊时的老领导、老同志,加上社会招聘的年轻人和此后陆续从大学毕业的新同志,共同组成了复刊最初的新民晚报采编阵容。
  相对于此后曾经创造过的全国第三发行量、媒体人均利润最高等纪录,复刊之初的新民晚报,可谓是百废待兴。
  由于原先圆明园路上的房子已经不可能返还,因此暂借九江路41号作为临时社址。后来在老社长赵超构等努力下,在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心下,选址延安中路839号造了新楼,这是后话了。
  九江路41号原先是某个外资银行的地方,结构和楼层高度,还保留着当年高大的格局。电梯是人工手摇拉铁栅栏的,至今还记得那几位电梯阿姨的音容笑貌。因为一层特别高,所以在当作排字房、编辑部、制版间等用途之外,还搭了一个二夹层建筑,经理部、校对组等等,就都栖身在这层违法建筑当中。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物资还比较贫乏,特别是印刷报纸的纸张还十分紧缺。当新民晚报即将复刊的消息传开后,上海各家各户都想能订上一份晚报,但由于纸张供应的问题,最初只限定印50万份,所以那时能弄到一张新民晚报的订报单,比现在炒房团弄到一个房号,要光鲜得多。
  新民晚报由于此前没有任何家底,复刊的起始资金是银行贷款借来的,真的是砥砺前行。在人人当家作主的氛围中,人人都对报社尽职尽责,时时处处为报社着想。有个“一分钱精神”,十分说明员工与报社的关系。一位老同志,因为家在郊区,那时也交通不便,所以就住在报社宿舍里。一清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去老虎灶上泡开水。那时泡开水,同样一热水瓶,私人用户收一分钱,单位用户就要收两分,单位要多付一分钱溢价,大概也算为老虎灶多作贡献吧。那位老同志泡开水的时候,每次都说自己是私人泡水,就只用付一分钱,可以为刚刚复刊没有家底的新民晚报,省下一分钱。
  就这样,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依靠每位员工的努力与尽职,复刊后的新民晚报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几年内发行量就突破了100万份,经济效益也逐年大幅度提升。
  1991年,新民晚报延安中路839号新大楼落成。新大楼位于上海展览中心正对面,算得上是块宝地。21层的高楼,是当年难得的高层建筑,挺拔昂扬,十分气派,可以说是新民晚报蒸蒸日上的象征,也由此揭开了上海媒体在上世纪90年代大发展的序幕。
  新大楼不仅是一个标志和象征,更实质性地大大改善和拓宽了新民晚报的发展空间。
  首先是借助于新大楼的设施和空间,新民晚报的采编工作和排版印刷,逐步从人工排字制版的“铅与火”时代,大踏步地向激光照排和电脑采编的“光与电”时代迈进。
  当时,为了用好电脑这个新鲜事物,报社开始尝试用那个时候比较成熟的“五笔输入法”,培养第一批能用电脑写稿的记者。那时报社还没有电脑,更谈不上有什么电脑采编系统,就找了一家刚刚出现的电脑培训班,在外白渡桥黄浦路那里,挑选了两位有一定采编能力的年轻记者,一男一女,去那里学习使用电脑写稿,笔者是其中之一。所谓的“金童玉女”,就是这么来的。此后,逐渐扩大学习规模,逐步培训记者编辑。
  其次,是利用新大楼开阔的空间和合理布局,完善和健全了报社的部门设置。九江路41号,新民晚报总共使用的空间只有1楼和4楼,其他楼层都是别的单位的。空间逼仄,很多部门都是挤在一起,经常出现一个空间里有多个部门,因而部门设置都是能省则省,能简则简,只要能应付就可以,比如编辑部和校对组就是一同挤在二层违建的阁楼里。
  搬入新大楼后,不仅使空间更开阔,也使完善部门设置有了可能。一般都能做到,一个独立的部门,能够使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布局合理了许多。空间的开阔,也使一些势所必然的调整改革,得以应运而生。
  1993年年初,发生了一件在新民晚报历史上,值得书写一笔的事件,那就是新民晚报特稿部的成立。之所以重要,之所以值得大书一笔,是因为这对新民晚报一直以来的办报理念,是一个开创性的提升。
  新民晚报的报道,一直以来都是以“短小精悍”为特色,这个特点既与晚报的版面版式有关,也以此区别了和其他媒体的特征。这个特色,还曾经有过一个经典故事。在新民晚报提出“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的办报特色后,毛泽东主席说,要“软中有硬”。
  很显然,“短小精悍”是新民晚报的一个特色。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读者对深度报道、解读性的报道,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纯粹以信息报道为主的“短小精悍”,也很难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
  按照“软中有硬”的要求,根据时代发展带来的读者需求变化,设置更好地做好深度报道的部门,势所必然。1993年1月11日,一个特别容易记忆的日子,新民晚报特稿部成立。特稿部的主要职责,是采写重大新闻和深度报道。特稿部的设立,大大拓宽了新民晚报的报道视野和报道领域,为报纸更好适应新时期读者的需求,奠定了重要基础。由于工作职责重要,特稿部人员,精选采编部门的优秀记者组成,并且在最重要的新闻场合锻炼成长,因而也成为了新民晚报培养优秀记者的摇篮。特稿部在编的时间前后只有10来年,从特稿部走出了一位正局级、三位副局级领导干部。
  
奋发有为
  
  上世纪90年代,是新民晚报凯歌奋进、奋发有为的年代。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1991年新大楼落成,1992年邓小平南巡,1993年报社布局更加完善……
  一系列历史性事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新民晚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创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以新民晚报北京记者站的设立为标志,新民晚报逐渐从一家地方性都市类媒体,逐渐向“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走向世界”迈进。
  在新民晚报的历史上,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探索如何办好一张社会主义的晚报。这当中,有过许多探索,有过许多尝试,有过许多涂鸦。
  解放之初,在整合了社会上诸多小报后,社会主义的晚报如何办,新民晚报实际上是有些茫然的,这集中体现在定位和报性的多次变化中。比如有将日报内容简单改写的“日报晚报化”的尝试,比如有面向里弄家庭的“里弄黑板报化”的尝试。1957年,新中国创办的第一张晚报羊城晚报创刊后,受当时提出的“区别于真理报的社会主义晚报”的办报思路影响,又探索办一张城市生活类的晚报。
  受这些办报定位变化的影响,办报方针也始终在摸索与探索之中。集大成者,就是比较成形的“短些短些再短些、广些广些再广些、软些软些再软些”的“短广软”提法。在当时苏联真理报办报思路一统天下的环境下,提出这样的办报方针,无疑是一大突破,是对千报一面的创新,也是办报方针的一个创举。
  当然,只有“短广软”还是不够的,毛泽东主席对至交好友赵超构说,要“软中有硬”。这是非常正确的,也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对一张社会主义晚报的准确定位。这个思想,作为新民晚报的标杆人物赵超构,是完全赞同和接受的。
  1982年复刊后,需要对在改革开放时代的新民晚报,有一个准确定位。赵超构把多年来新民晚报办报的得失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综合了当时晚报班子各位同志的意见建议,提出了新民晚报十六字的办报方针,那就是“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仔细分析这个办报方针,核心就是四个字:“软中有硬”,就是毛主席提出的新民晚报办报方向。
  这个办报方针,准确地指明了新民晚报的办报方向,为新民晚报复刊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为新民晚报题词,就是这十六个字。
  这个办报方针,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成为那个时代新民晚报凯歌奋进的强大动力和指引。
  这十六字办报方针的根本价值,是改变和设定了新民晚报的发展格局,将新民晚报指引到发展成为一张主流大报的康庄大道上。一张都市生活类的报纸,与一张参与主流、影响主流、成为主流的面向市民群众的主流报纸,所走的道路是不一样的,发展的格局是不一样的,发展的空间是不一样的。
  随着北京记者站的设立,新民晚报在开拓主流影响力方面,不断取得进展。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召开,新民晚报第一次获得了全国党代会的采访证。第二年,又获得了全国两会的采访证。此后,历次全国党代会和全国两会,新民晚报都以主要地方媒体身份,参与到这些重大新闻的采访中,成为引人注目的一张具有一定全国影响力的报纸。
  1996年11月,经过精心筹备,新民晚报美国记者站在洛杉矶成立,并且在美国发行新民晚报,成为当年新闻界的一大盛事。新民晚报美国版的发行,不仅使得美国各地读者特别是华人读者可以第一时间看到新民晚报,同时也使更多的读者可以更好了解上海与中国发生的变化。特别有意思的是,由于时差的原因,虽然上海时间下午出版的新民晚报,传版到美国洛杉矶再印刷出版,反而还是美国洛杉矶时间的当天上午。所以非常有趣的是,洛杉矶读者当天上午就能拿到上海下午出版的新民晚报。
  1997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的日子。对于这些重要新闻事件,由于特稿部的建立,新民晚报都精心准备、早做策划。当时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地方媒体都不能派记者去香港采访,也没有合适的渠道去香港。但是正如有人描绘的那样,一位好记者采访时“大门进不去,就爬窗口进;窗口进不去,就翻墙头进”一样,新民晚报两位特派记者还是经过努力,以某些特定的方式,在回归前夕来到了香港,并且每天发回现场报道,成为上海媒体香港回归报道的一大亮点。
  一系列开创性、突破性的创举,使得新民晚报各项事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新民晚报的发行量一度到达全国第三,多年的年利润接近4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意气风发、创新奋进的时代。
  1998年年中,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成立。
  新民晚报开始了新的生涯。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