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20天内完成的奇迹

日期:2017-09-1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要在20天内完成建设,照经验来看,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况且,晚报要建的不是展示用的“样板间”,而是实战用的“工作间”,技术上的难度大大增加。可是,新民晚报却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特约记者|杨 洁
 
       这是值得写入新民历史的20天。
  7月20日,融媒体指挥中心开始建设动工。它到底长什么样,将为《新民晚报》带来怎样的变化,所有人心中都充满好奇。
  8月10日,12面屏幕组成的电子大屏、12台可升降平板电脑、20台一体机安装调试完毕,融媒体指挥中心宣告基本建成。同日,新民晚报融媒体动员会正式召开。
  6天后,市委书记韩正视察调研;同一天,改版后的“新民”手机客户端正式上线。
 
20天的奇迹
 
  “按国内其他媒体的建设情况来看,最快也要七个月。”刚开始听到新民晚报融媒体中心的设计构想时,集团信息技术中心主任杨俭俭有点犯难。要在20天内完成建设,照经验来看,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况且,晚报要建的不是展示用的“样板间”,而是实战用的“工作间”,技术上的难度大大增加。
  可是,新民晚报却把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7月19日,融媒体中心建设及采购方案会议召开,报社党委领导朱国顺、杨咏梅、裘正义、季颖、阎小娴等全部参加,热烈讨论、集思广益,基本确定了技术架构和建设任务分工。当夜,经管办主任杨晶带领部门同事通宵赶制出各项邀标书和法务合同。杨俭俭则凭借其丰富的经验、技术知识和对晚报的熟悉,第二天一早就拿出了完整详尽的设计方案。晨雾消散,轮廓初现。
  7月20日,融媒体中心正式动工。功能设计、建设装修、设备选型、技术开发,均有项目小组各司其职,并明确交付的时间节点。总编办主任马息壤与部门同事主动承担起了“监工”职责,天天在工地值守。经管办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完了相关招投标、询价谈判、委托集团、聘请第三方监理等流程及合同签订事宜,紧盯工程进度,所有流程都符合集团规定。技术团队身负技术开发与系统调试的重任,在最忙碌的时候,陈雪莹等技术人员连续4天总共只休息了6小时。
  总编辑朱国顺放弃休息时间,一遍遍测试效果。从组织频道架构、制定工作手册,到调整灯管角度、摆齐电脑屏幕,哪怕是一个电线的接口,都一一过问,事无巨细。
  短短20天内,所有部门都铆足了劲。新媒体主任吴强带领部门骨干,给其他频道主编、编辑开展业务培训,参与新版客户端测试,发挥了“排头兵”作用。时政中心王欣、民生中心董纯蕾、文体中心华心怡作为各频道前期联络人,带领编辑小队率先学习客户端编辑手册,做好各部门的“吃螃蟹者”。虽然辛苦,但是一切都是值得的。晚报打了一场硬仗,取得的成果也令人惊艳:试运行的第一天下午,融媒体中心就已能投入使用。除了日常采编工作以外,融媒体平台还集远程会议、现场连线、评报系统等多功能于一身,实用性极强。
  凭借超乎寻常的凝聚力与执行力,以及集团相关部门的大力协助,新民晚报不可思议地完成了融媒体指挥中心的建设,创造了一个20天的奇迹,这样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都是首例。前来参观调研的其他媒体评论道:“比较各家报社的融媒体中心,在相同的投入中,新民晚报的功能最全;在相同的功能中,新民晚报的投入最小;功能和投入相同,它建成的时间又最短。”
 
4个中心 3大转变
 
  新民晚报接触新媒体的时间并不晚,但此前新媒体与传统纸媒尚未完全打通。如何实现新旧媒体影响力的融合,带动这支具有丰富新闻采编实践经验、有正确舆论导向把握能力的队伍,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媒体发展之路,是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的关键所在。
  朱国顺指出了三个关键点。
  首先是架构。根据新媒体的需要,传统纸媒的管理边界做出了相应的调整。原有的十多个部门改革为四大中心,分别对应“头条”“时政”“民生”“文体”四大频道,另有晚报特色的“夜光杯”频道,以及服务百姓需求的“帮侬忙”频道。中心主建,切实加强队伍建设;频道主战,着力采编优质新闻。在架构调整中,又分别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值班总监(副总编辑)/副总监(部门主任)—频道主编—频道编辑”的三级管理模式,也明确了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与采编流程。
  其次是平台。通过物理空间的再造,打通所有的端口,真正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信息的采集发布得到深度融合。面对面的交流打破了部门与部门的物理边界,也为信息传递节省了不少时间。一旦有突发事件或重大新闻,各相关频道主编能够即时沟通,共同策划组织、调配记者、安排采访、整合报道。
  第三是机制。作为全报系的采编策划指挥中心,“融媒体采编指挥平台”具备独立的运作空间,试行多媒体形态呈现,实现数据化、可视化的管理,这三个部分构成了实战平台的不同方面,保证了融合转型的顺利运行。通过监测舆情和实时热点、统计KPI指数与发稿量、统筹稿件的影响力传播力等信息的即时反馈,也为运作和考核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一次采访,多端生成,新媒优先;统一平台,端口细分,深度融合;全员参与,满效运作,整体转型。”新民晚报的新气象蓬勃而出。
 
1+1>2的爆发力
 
  以前,以报纸为中心,出版周期是24小时;现在,以移动端即时发布为轴心、报纸与微信矩阵为两翼,24小时分分钟都可响应。
  采编流程的再造,是改革创新的重点。所有中心(部门)都改变了以往“先见报”的习惯,将“新民”客户端作为第一时间的内容发布端口。稿件先上网络,再择优、择要、精选、精编,在报纸上呈现。
  运行第一周的“朱践耳逝世”相关报道,充分说明了端口开放、融合运行的重要性。在新闻采集之初,新媒体第一时间发布消息。依托平台优势跨部门交流,副刊部及时找到了朱践耳2015年在“夜光杯”上发表的文章。同时,平台又指挥报纸安排版面。一开始只有1-2篇稿件,在各部门的沟通下,资料越来越多,最终确定在报纸上做一个整版。新媒体上有连续发布的过程,报纸上也有丰富完整的呈现,真正体现了1+1>2的效果。在此过程中,融媒体中心既是指挥所,也是最前沿。
  “总体而言,各中心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融媒体中心运行两周,季颖副总编充分肯定了实战效果。“不过目前尚未遇到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考验,如何跨部门调动全报社的资源,合力做出全景式的深度报道,是融媒体中心下一步需要面对的挑战。”力求稿件从数量骤增向质量提升转变,争取由后端整合推动前段的内容生产,将是未来实践过程中继续摸索、改进的方向。
  朱国顺表示,先从物理的形态上把融合转型的方向定下来,这是一个起点。“要让所有的人都能在深度融合、整体转型中找得到位置、看得到前途。”这是报社团队工作的根本,只有发挥整个团队、所有人的积极能动性,才能把这盘大棋下好。
  作为历经88年沧桑的老字号品牌,新民晚报如何在纷繁的互联网环境中树立起自己的声誉,在截然不同、竞争更加残酷的领域中打响“新民”的标志,融媒体指挥中心肩负重任。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