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中心: 面向大海的华丽蜕变
阅读提示:壮大海洋经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是中国打造航运强国、海洋强国奏出的强音。
那时,谁也无法预见到,40年后的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经连续八年位列全球第一,并成为全球首个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0万标准箱的港口。
持续成长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正在积极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试水全自动化码头、完善航运高端服务产业链、加强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动。从硬件到软件,上海在实现成为世界级航运中心的梦想之路上,完成了从内河走向长江,再走向大海的华丽蜕变。
放眼全球,经贸新格局、绿色航运新趋势、航运技术新突破将深度影响航运业发展方向,而“十三五”时期也是我国海洋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关键时期。壮大海洋经济、拓展蓝色发展空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是中国打造航运强国、海洋强国奏出的强音。
上海排名升至世界第四
在2018中国航海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最新发布的2018“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上海凭借快速发展的现代航运集疏运体系、航运服务体系和区域航运协同发展效应,排名从去年的世界第五升至第四。2018年全球综合实力前十位的国际航运中心为新加坡、香港、伦敦、上海、迪拜、鹿特丹、汉堡、纽约、东京、釜山。其中6个位于亚洲,3个位于欧洲,1个位于北美洲,亚洲航运中心依然保持强劲上升趋势。
上海在国际航运港口中的地位再度提升,离不开一批国际级的航运和港口企业屹立在世界的风口浪尖——重组后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全球运力规模最大的综合航运公司,2017年底船队综合运力达8635万载重吨/1123艘。截至2018年5月,中谷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在全球航运企业运力排名中列第16位,在中国内贸集装箱船舶公司中排名第二;在中国非公集装箱船舶公司中排名第一;招商局集团综合船队规模与手持订单规模总和居世界第二;新海丰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聚焦亚洲区域,深耕“一带一路”沿线港口,2017年海上集装箱运量超过238.5万标准箱(不含空箱),是亚洲区域内主要承运人。
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是国家对于上海发展的重要部署,也是上海推动“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一环。
今年6月,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到2020年,上海将基本建成航运资源高度集聚、航运服务功能健全、航运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服务高效、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
7月11日,在“中国航海日”主题活动中举办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论坛上,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蔡军指出,对2020年总体目标加以分解,又有三方面具体目标——
一是航运枢纽功能国际领先。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建成以智慧高效的集装箱枢纽港、品质领先的航空枢纽港、国际一流的邮轮母港等为特征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航运运营中心。集装箱年吞吐量突破4200万标准箱;航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1.2亿人次,货邮年吞吐量达到440万吨;邮轮年接待出入境游客350万人次。
三是航运创新能力全面增强。深化航运制度创新,对标国际贸易便利化最高标准,口岸综合效率和营商环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造航运科技创新高地,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新技术应用,实现航运产业转型发展。枢纽港建设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实现能源清洁、能耗节约、污染物受控、土地岸线资源集约利用。
众所周知,东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这个区域港口航运体系完善,海洋经济外向型程度高,是“一带一路”建设与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交汇区域,也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为此,蔡军还特别指出,要强化长三角区域港航协同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小洋山北侧岸线联动开发,鼓励以港航龙头企业为主体开展区域合作。鼓励机场之间构建联盟体,创新跨区域机场运行管理体制。发挥长江经济带航运联盟作用,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示范效应。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港航合作机制。支持航空公司拓展“一带一路”国际航线网络。支持和推动保险机构大力发展海外投资保险等业务。充实“一带一路”航贸指数的内涵,加强指数应用和推广。开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法律服务、海事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
多城发力国际航运中心
上海抓紧形成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在国内并非孤例。
前不久,广州市政府公布了《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这也是自2015年提出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后,广州第二次对航运发展发起冲刺。辽宁省政府也表态要加快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而作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天津和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厦门,此前亦有相关声音与动作。
上海、广州、大连,加上作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天津和作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的厦门,共同构成了我国现有的国际航运中心阵列,形成了一个分布相对均匀的沿海开放高地布局。随着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决策,尤其是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之后,不少地方加速发展航运的积极性正被极大调动起来。
广州的《行动计划》提出,未来3年,广州要实现港航相关项目投资1000亿元,推动十大主要任务,并将力争经过三年努力,实现广州港的综合实力、现代化建设水平走在全国港口前列。同时,广州明确提出要“积极申报设立广州自由贸易港”,并且强调要力争经过三年努力,使自由贸易港建设取得突破,进而要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航运枢纽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不难发现,国内多个沿海地区,正在筹谋通过建设航运中心,依靠海洋这个通向世界的通道,来发展自己的蓝色经济、海洋经济,在全球化的当下拓展获得资源的市场和获得资源的领域。尤其是在十九大报告提出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后,这成了多个海洋城市的重要选项。
海运及港口业向来都是推动香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支撑着香港的转口、货运、物流及贸易等多个领域的发展,是香港繁荣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和重要基石。时至今日,香港已成为享誉盛名的国际航运中心,是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2017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00万TEU。
但对于香港航运中心建设而言,面临诸多内外挑战,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机遇。一方面,国家政策支持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发展。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推动航运、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此外,香港作为区内物流枢纽和国际航运中心,有着世界级的联通能力,高增值的海运服务,同样可以依托“一带一路”倡议有着新的发展。
航运中心也需创新引领
国际航运中心是什么?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扬认为,国际航运中心是国际航运规则和秩序的构建者,并应当积极维护和完善国际航运规则和秩序。当前,国际航运规则和秩序正处在大变革的前夜,智慧航运时代已经到来,全球无人自动化物流体系加速形成,国际航运规则必须改变,中国国际航运中心应积极参与这项历史性变革之中。
上海市副市长时光辉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论坛上表示,当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迎来新时期。国际上,全球经济贸易新格局、绿色航运新趋势、航运技术新突破将给航运业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国内,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对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出更高要求。这也在上海最新的三年行动计划中的目标和举措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经济信息社指数中心主任杨苜指出,为进一步拓宽观察视角,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将航运中心划分为传统认知型、创新引领型和潜力发展型三个观察窗口。其中,新加坡、香港、伦敦等是典型的传统型航运中心。创新引领型航运中心则是以上海、迪拜、宁波舟山、广州、深圳等为代表的亚太地区航运中心,这些航运中心依托科技创新、腹地经济、城市连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实力型航运中心。
波罗的海交易所中国区总经理李贤明表示,上海去年还是排在第五名,今年上海取代了去年汉堡的位置,汉堡今年已经滑到了第七,上海现在已经是全球最为繁忙的集装箱码头,有更多的政策来吸引国际航运企业入驻上海。只要国际大企业想在中国开展业务,上海就是它的首选之地。
上海海事大学原党委书记於世成则从上海建设“四大品牌”中的行动中体会到,将“上海航运服务”作为品牌来建设,其特定的含义就是要求航运要素要集聚。他认为,要进行“上海航运服务”品牌的建设,政府管理要规范、高效,要有其他城市港口没有的含金量,否则谈不上品牌。此外,上海国际中心建设不能单枪匹马,就航运讲航运这是不科学的。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互相依靠、互相支持,才有上海航运中心建设进一步的发展。对于如何实现2020年规划目标,於世成认为,可以在高端航运服务业方面进行突破,比如提高航运运价话语权、扩大航运保险市场份额、推动航运衍生品交易发展、发展航运领域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参与国际航运游戏规则制定与完善、扩大航运教育与研究对世界的影响、提高政府服务和管理航运市场的能力等。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