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商务区 当好进博会服务“东道主”
十一月的魔都 “不一般”,迎八方宾客,立世界中心。
从天空鸟瞰,坐落在虹桥商务区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如同一棵闪着银光的巨型“四叶草”,傲然盛放、朝气蓬勃、备受世界瞩目与期待。在这片147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盛情启幕,130多个国家、3000多家企业签约参展,这一时刻,真正令中国联结世界。
“不一般”的展会,服务保障必然“非同一般”。自去年进博会敲定上海以后,虹桥商务区作为进博会的主场服务“标杆”,备战一年,冲刺三百天,依托“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的特色优势,方方面面开足马力“动起来”,从“智慧交通”、“10+X联动平台”、“融合服务”、“商务生态”四大方向,铆足了劲儿,为这场境内外采购商和全球企业集聚的“掘金”展会,注入勃勃生机。
迎接进博会,当好东道主。“因开放而兴”的虹桥商务区,正乘着澎湃昂扬的“中国机遇”,宛如一颗超级能量球,一边全方位做好进博会的功能承接和辐射,另一边则向全世界发出“扩大对外开放”的中国声音。
“轨陆空”最强交通三位一体智慧升级
条条大路通“进博会”,虹桥商务区拥有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轨陆空”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强势引领着“以交通为圆点”的虹桥时空经济圈。为了迎接进口博览会的大客流,围绕服务行人、服务车辆、服务应急、服务枢纽、服务决策等需求,虹桥商务区推出一系列智慧交通新体系。
你好,请问进博会场馆怎么走?多数参会者最关心的问题当属交通线路。最佳答案,除了交给出租车司机,或许步行也是不错的选择。进博会倒计时10天,虹桥商务区地下空间(二层连廊)步行引导系统正式上线,为出行者提供精准的公共指引服务,记者掐表体验了一番,从虹桥火车站一层西口一路步行至“四叶草”西面的展会入口,总共用时25分钟。
众所周知,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地下空间相当于18.5个人民广场,即便是白领,也常常迷路且辨不清方向,因此,这条总长504米的二层步廊的功能,支持关键字搜索、最优路径规划,模拟导航等,就显得十分必要。“可进行旋转、缩放、2D与3D转换等地图操作,并能精准定位到室内的每个区域空间。”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开发建设处副处长史永亮告诉记者,二层连廊作为进口博览会的重要配套项目之一,从三月份施工以来,克服了跨越铁路、河流、高架等施工难点,逐步形成了人行步廊、观景平台、灯光展示为一体的人性化项目,倘若你行李轻便,选择漫步直达,整个商务区廊转灯回、虹卧绿波、飞鸟振翅的日新月异新景象,便在沿途“尽收眼底”。
交通是上海的“窗口”,也是中国的“窗口”。为了迎接世界各地的旅客,虹桥商务区两大交通枢纽,虹桥火车站和虹桥机场,已然成为旅客感知进博会的“第一门户”,为此他们做了万全准备。客流如织的虹桥火车站,连日来,不仅配套设施全新升级,还上线了许多贴心便民服务。以往的大屏广告,换成了站内地图;站台标识牌全部换新,并添置了母婴哺乳室标识;修缮破损大理石、综合整治雨棚、打扫除尘容貌升级,更增加了12台交互式的自助查询服务系统,为旅客提供实时周边餐饮、住宿、列车时刻表等查询服务。
据铁路虹桥站党总支副书记罗晨曲介绍,考虑到超乎平日多倍的接待量,专门增开并升级了开放式售票窗口,增加了40台自助售取票机,总数达207台,可实现日均自助售(取)票 12.3万张。进站核验也可借助66台自助实名制核验闸机,实现两秒钟“刷脸”进站、每分钟核验10-15人,快速完成乘车步骤。
从进站到出站,从站内导航到站外交通,虹桥站从小处着眼的细节“可圈可点”,比如,在出租车排队等候区,罗列了从虹桥出发到商圈、景点、枢纽、医院、学校的日间、夜间打车参考价,以此杜绝出租车宰客行为;加快开辟建设申兰路临时停车场、原世博P+R停车场,并启动P9、P10每日每次允许首次进库20分钟免费制度,实施后效果显著,首周两个停车库每天的进库量减少了4000多辆。
而与虹桥火车站“一步之遥”的虹桥机场T2航站楼,大小60平方米的首个进博会接待服务中心开启,吉祥物“进宝”在门口迎客,一位旅客正在多媒体终端机前体验进博会网上展厅,在这块长方形屏幕上,展馆布置、参展企业、定制交通图,只需一点,便可轻松获取;如有任何疑问,接待区的红色礼宾服务人员,将面对面为你详细提供展务、商旅等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虹桥机场与虹桥商务区购物中心的 “远程值机”服务,覆盖了10个窗口办理东航、国航、南航等一系列值机和行李托运服务,墙上张贴的一张时刻表显示,每半个小时,有一班机场免费短驳车开出,往来于购物中心和虹桥机场2号航站楼,旁边还有一个快递服务台,购物商品不用自己拎,坐上“顺风车”就可邮寄到家。
当然,如果你想全方位了解进博会,在进入实体场馆之前,服务中心亮相的上海测绘院设计制作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导览图》或许帮得上忙。导览图以抽屉式设计,通过不同颜色的区分,将国家会展中心内部展馆、功能点分布情况立体呈现。不仅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查询,来宾只需扫描图上二维码,就能获取宾馆住宿、交通引导等信息了。
记者从虹桥商务区管委会获悉,地铁、公交、公路也一同加入了服务保障行列。10、17号线虹桥火车站地铁站,作为上海轨道交通重要的枢纽车站,在进口博览会期间面临着急剧增加的客流。值班站长高煜介绍,站内将之前的三杆门、门式闸机,全部统一更换成拍打门,既能提高疏散能力,又方便有拉杆箱的乘客进出。
虹桥商务区2路公交环线全线开通,主要覆盖服务龙湖天街、国家会展中心、丽宝广场等商圈、贸易机构及入驻企业;万众瞩目的诸光路隧道,沿路可直达国展中心,为进博会提供效率支持;而大虹桥重量级交通S26公路入城段主体工程贯通,将支撑虹桥会展综合体的对外交通集散,成为连接“大虹桥”与市区的交通主干道。
在“大交通”智慧升级的道路上,虹桥商务区已经构建了轨交为主,地面交通、团队巴士为基础,其它交通方式补充的集约化出行的交通服务新格局。不仅有利于虹桥国际贸易功能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更从交通的便捷度、舒适度、融合度上,为进博会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10+X联动平台“买全球、卖全球”世界中心
世界旅客乘坐铁路、飞机,从四面八方抵达虹桥商务区,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大虹桥,聚焦在进博会,镶有上万颗粉钻的高跟鞋、可直立行走的变形金刚眼镜、“会飞的汽车”、价值2亿元的直升机……虹桥商务区,俨然成为了“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中心。而如何将“进博会溢出效应”融合“平台经济”发挥到极致,一直是虹桥商务区主攻的命题。
据官方消息显示,进博会并不接待普通市民个人前往,但从进博会的后续效应看,其带来的长期利好不容小觑。作为“6+365天” 进口博览会功能辐射承接主平台,总面积达60万平方米的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有望成为普通市民无门槛“买买买”的最大彩蛋。
一期建成并投入运营的展示交易中心,由日本著名建筑设计师隈研吾担纲设计,整体规划由4个街坊围合而成,总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交易中心参照奥特莱斯模式按功能布局、按品类分区销售,布局设置进口商品销售区、跨境电商区、功能服务区、配套服务区。商家以专营店、品牌店、特卖店形式入驻展示销售,既方便消费购物,也便于监管。此外,二期2个街坊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将加快开发建设,计划在第二届进口博览会时投入使用。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自阿根廷、墨西哥、秘鲁、厄瓜多尔、智利等南美五国的完税进口商品,牛油果、蓝莓、羊驼制品等,已经陆续进驻交易中心,消费者只需扫一下标价牌上的二维码支付,即可带心仪商品回家。负责南美五国馆特色商品展示销售活动的东航物流相关负责人表示,南美五国500平方米的展出面积,相当于参加进博会的一次预展,通过预展来试探中国市场的反映和受欢迎程度,直到11月15日结束。
可见,进口博览会的会期只有6天,但其产生的效应,却远不止6天。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商务发展处负责人赵俊表示,在进博会闭幕后,将把后续展商、展品请到这个平台来,继续在这里延展。“届时展品将变成商品,市民也能到这里购买。除了进博会的展品,一些未能拿到展位的进口商品企业也能落户此地。”
为了主动承接进口博览会辐射和溢出效应,早在今年上半年,进博会主场馆所在的虹桥商务区,已积极推进商务区10+X功能性平台打造,并与长三角主要城市联手,抓住进博会重大契机,为建设上海国际贸易中心“添砖加瓦”。
9月份挂牌的“星月·虹桥中心”,作为虹桥商务区打造长三角电商集聚中心的有形平台,包括4万平方米的垂直电商集聚区、1.5万平方米的智慧零售体验区、1万平方米的跨境出口试验区和1.5万平方米的电商生态示范区。“这一平台与一般的商务楼宇不同,它由虹桥商务区管委会整合资源,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政策支持等原则,结合规划定位,通过招商共同打造。”赵俊告诉《新民周刊》。
平台还设立了中小电商创新中心、境外商品保税物流园区以及孵化基金,帮助中小电商借助进口博览会的东风,走通跨境电商的发展道路。以创新中心引入的Google Adwords体验中心为例,通过谷歌全球化网络、先进技术和立体数据支持,在最贴近企业的位置,链接最靠近市场的一手信息,从而实现电商品牌精准投送,真正将流量转化为数字营销。
此外,长三角区域城市展示中心已有杭州、宁波、南京、苏州等12个城市和商务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为长三角企业对接全球经济体提供窗口;海外贸易中心,旨在吸引具有贸易及投资带动作用的海外代表或地区机构入驻,履行推动产品和服务交换职能,形成产业合力。目前已和中国西班牙商会、新加坡企业发展局、中国瑞士商会、墨西哥商会、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中欧国际促进会等海外贸易机构正式合作签约。
记者从虹桥商务区了解到,商务区还将构筑“365天永不落幕”的网上进口博览会产业集聚区,重点推进跨境电商业务、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并积极与海关、检验检疫、口岸办、商务委等部门积极沟通,围绕货物贸易通关便利化,研究一揽子框架安排;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明棋认为,进博会的后续效应,随着产品细分、平台细分,中国进口商品渠道将得到更大拓展,比如有些进口商品进入中国后,生产商可能会在中国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在上海等大城市开直销店等。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闵师林表示,围绕进博会的举办和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契机,商务区将一手抓开发建设,一手抓功能打造,实现进口博览会功能溢出的常态化,为新经济、新消费、新零售提供了创新燎原的新动能,真正在大虹桥打造“上海购物”新地标,让“买全球、卖全球”名副其实。
全方位“服务至上”打造一流“虹桥标准”
“服务至上”,当然不仅局限于大交通、大商务的全面部署,更体现在一些小细节,从各国旅客踏上虹桥土地的“环境感知”,到下榻的酒店服务、网速快慢、安全保障,海关海运、银行物流、展会导览,再到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预案,各行各业围绕虹桥商务区这个新兴“热土”,全力保障,持续推进,效果显著。
蜿蜒曲折的小路通往绿地深处,凭栏而立,阵阵清风拂面而来。借助进博会的东风,长宁区仙霞路迎乐路一块“边角料”,从垃圾堆放区变成了小花园,种上了八仙花、高砂芙蓉等30多种新优植物;而距离不远处的围场河,也已完成生态修复,种上了水草,形成了生态宜人的微环境。
对于影响市容的乱停乱放“老大难”问题,嘉定区绿化市容局局长李超透露,轨交13号线金运路站的下沉式空地,6个崭新停车棚已经投入使用,可容纳1000辆非机动车。“停一天只要0.5元,市民可扫码付款,很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低碳虹桥”理念不断在虹桥商务区深化推进,区域集中供能系统是虹桥商务区发展低碳经济的最重要载体。以天然气为燃料的区域冷热电三联供分布式能源项目是在电、热联产的基础上,将部分热能回收后用于制冷,从而大大减少了电力消耗,比常规项目碳排放量至少减少20%。
据了解,虹桥商务区低碳能效运行监测信息平台通过构建一套覆盖全区域的集数据采集、传输、汇总、储存、综合利用和形象展示于一体的低碳能效运行管理信息系统,可报告、可监测、可核查、可评估,为核心区低碳、绿色建设成果示范提供窗口。
虹桥商务区开发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执行指挥兼协调督导部部长曾浙一表示,虹桥商务区在进博会倒计时300天时,就启动了综合治理全面攻坚,包括五大领域共计350多项整治任务。重拳整治了与国家会展中心仅一街之隔的诸光路1355弄动迁房小区“无证户”顽疾,闵师林表示,上海留给世界的印象,考验的是城市管理水平,必须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最美环境,全力以赴,在精细化管理下树立“虹桥标准”。
“虹桥标准”同样在酒店行业的设施改造、安全保障中得到很好的落地。虹桥商务区核心区的国家会展中心洲际酒店自今年年初起逐步落实客房优化项目,展开各种特种设备的高密度检查;新建成的英迪格酒店则在设计之初,就格外注重对套房、宴会厅等区域的打造,对地毯、沙发布艺、灯饰等软包装的搭配,以及对酒店内空气优化和酒店外庭院设计等。
如果将进博会的接待工作比喻成一场战役,那么筹备期间酒店对员工的服务技能培训就是一场“大练兵”。安全保障工作方面,虹桥凯悦嘉轩、嘉寓酒店多次邀请专业人士举办消防知识讲解,并全方位进行消防演习,力保每个员工面对常见的突发事件都能做到沉稳应对。洲际酒店将住宿客人身份证登记,全面升级为人脸识别系统。
新华联索菲特大酒店,每月举办HACCP食品安全卫生培训,并于8月初顺利成为虹桥商务区首家通过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审核的酒店。“进博会服务和酒店日常服务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除了需强化外语和服务技能,我们一部分重心还放在了增强团队服务经验上。”洲际酒店相关负责人表示。
当然,“虹桥标准”的服务理念一旦确立,建设“智慧虹桥”保障“大服务”便有了抓手。虹桥商务区与上海电信共同打造上海首个5G示范商务区,在进博会保障中效能显著。融合5G+VR技术,将线下空间复制到互联网世界,让更多虹桥观众零距离体验盛会;利用5G+无人机,实时高清直播回传影像,实现“坐拥大虹桥、掌控长三角”的新办公模式;享受5G+8K“高精清”速度,向世界展示最快的网速,最高清的画质。
为确保万无一失,虹桥商务区还针对公共事件总体应急、枢纽大客流疏散、国展中心周边交通疏导、虹桥商务区核心区防汛防台、工地管理等多种突发情况,启动了 “1+10”个应急保障预案。
预案以“以人为本,安全至上”为大原则,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进行四个等级划分,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后续。在楼宇众多的虹桥商务区,消防安全尤为重要,通过对楼宇物联网的改造,增加温感烟探测器设备实现对外部火灾环境的感知,据介绍,10月底前,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域内2.4平方公里,已经完成安装项目一期约20个种类,数万个物联传感终端。应用涉及环境监测、消防安全、公用设施管理、便捷服务等民生领域,实现对辖区的全面感知。
闵师林表示,进博会期间,一定要确保各项应急保障工作“无缝衔接”和“零差错”。同时,建立健全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合理配置应对突发事件的相关资源、科学规范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提高应急决策的科学性和时效性。
“时代商务圈”新格局虹桥未来可期
虹桥商务区作为世界的“第一眼上海”,在进博会的带动下,俨然成为了世界级的开放地标,通过大交通、大平台、大服务的三点联手,不断融合升级“时代商务圈”步伐,加快承载进口博览会“6+365天溢出效应”。
截至目前已吸引包括罗氏、壳牌、阿里巴巴、中国电信等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内的2600余家入驻,其中跨国公司总部机构、区域总部、上市企业和知名企业约百家,成为上海“总部经济”、现代服务业汇聚的又一个集中区域。
据悉,虹桥商务区的写字楼市场正如同“火山爆发”般迈入快速增长通道。公开数据显示,虹桥商务区核心区4.7平方公里总体建成,其中1平方公里为国家会展中心,3.7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52栋楼宇中,已有346栋已结构封顶,封顶率达98.2%。
专家指出,居于长三角城市群核心以及上海战略中心的虹桥商务区,依托两大功能型配套——虹桥枢纽和国展中心,以进博会为契机,以会展经济为杠杆,带动高端商业、高级酒店、高级公寓、高端商务等发展,打造亚太会展总部经济,目前已成为领跑全国乃至世界会展经济的商务中心。
大会展时代的来临,不仅将拉动虹桥建筑业、酒店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市政建设等数十个相关产业的发展,更为虹桥打开世界交流的大门,让产品与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甚至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传递,为经济社会注入新动能,引领虹桥发展步入新台阶。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认为,进口博览会将在聚焦全球目光的同时,大幅提升虹桥的区位价值,带动区域配套升级,形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多领域促进,推动虹桥从上海走向世界,进一步提高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辐射服务能级。真正实现服务于长三角、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甚至全世界的时代商务“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