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版图上的肺科“明星”
最新的复旦版《2017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11月17日火热出炉,在这份行业公认的权威榜单上,上海市肺科医院位列第76位,自2010年排行榜诞生以来,肺科医院每年进入全国百强,在所有专科医院中,排位非常靠前。
一家专注于肺部疾病诊治的专科医院,为何在这份与综合性医院一起评比的排行榜上频频亮相?从另一些“成绩单”上也许能够能够找到答案:
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在2017年“医院排行榜(专科综合)”和2017年度“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获得第三位。
在2017年“华东区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中,胸外科获第二位,肿瘤科、呼吸科、结核科获提名。
“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专科排名”上,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排名全国第二、上海第一;呼吸病学排名全国第四、上海第一;结核病学排名全国第二、上海第一。
与大型综合性医院相比,上海市肺科医院诊治的疾病专注在肺部疾病上,但正是这样的专注,各个学科不断积累和创新,成就了肺部疾病诊疗上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建院之初,她是一家肺结核防治院,随着疾病谱的变化,这家医院不断开拓,不仅拓展了新的病种,还创新治疗手段、更新技术、积极投入临床科研,最终完成了华丽转身。从结核病到如今的肺癌,上海市肺科医院始终关注着对民众健康威胁最大的疾病,以自己的专长为健康中国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以肺癌为代表的肺部疾病,如今已经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最大疾病之一。“悠悠民生、健康最大”,在健康中国的版图上,走过85周年的上海市肺科医院,以工匠般精雕细琢的精神和大胆创新,承担起守卫民众肺部健康的重任。
转型,一次坚毅的再出发
沪上东北角,紧邻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有一处鸟语花香又人流密集的场所,这就是上海市肺科医院。
1933年6月15日,浙江巨贾叶澄衷之子叶子衡捐赠私家花园“叶家花园”用于肺结核病人疗养,“澄衷疗养院”正式建立。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历史从此开启。
而今的上海市肺科医院,诊治范围不仅仅限于肺结核疾病,已经覆盖到呼吸系统所有疾病,还承担着职业卫生防治、城市核辐射和化学中毒的应急救治等公共卫生和城市安全保障责任。
这些年,上海市肺科医院成绩骄人。胸外科、呼吸科、职业病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很多人问:这家医院为何会有如此亮眼的表现?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上世纪80年代的转折点开始说起。
随着治疗肺结核的有效药问世,短程联合用药的化疗方案逐渐成熟,肺结核的治愈率大大提高。这个时候,肺结核逐渐从绝症变成了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再加上中国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营养、卫生的改善,让结核病的流行逐渐得到控制。
肺结核带来的死亡阴霾逐渐散去,全国各地的结核病防治院,都面临着如何继续发展的问题。就在这样一个行业的彷徨期,上海市肺科医院的管理者和医护人员,注意到了疾病谱上肺部肿瘤的增加,继而明确地提出,医院要从单一诊治结核病向诊治肺部肿瘤等逐渐高发的肺部其他疾病上转型,将医院发展成为一家能够诊治肺部各种疾病的专科医院。
胸外科专家丁嘉安教授回忆起30多年前转型时期的情景,甚为感慨。他说,胸外科原来只做肺结核病人的手术,看到肺癌增加的趋势,胸外科一批专家开始研究肺部肿瘤。
1986年,肺科医院设置了两个肺部肿瘤病房。后来,肺部肿瘤、呼吸道其他疾病的诊治量逐年上升,目前,结核病的诊治量占肺科医院全部诊治量的14%左右,另外的86%的业务量来自包括肿瘤在内的其他肺部疾病。
近年来,肺癌已经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生率和死亡率第一位的肿瘤,如何有效预防肺癌、发现早期肺癌、规范肺癌诊治,不仅是医务人员探讨的重要话题,更是普通公众特别关心的热点。30年前坚定的转型,是肺科医院再一次出发的起点,也是这家医院成功转型的重要机遇。
在几个重要的发展转折点上,肺科人把握好历史机遇,主动求变和创新,才有了今天的面貌和成绩。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拓展病种是一次重要机遇,到了新千年,上海市肺科医院成为同济大学附属医院,这是一次更重要的机遇,成为同济大学教学医院后,学校为医院的科研、教育带来更大支撑。同一年,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成立,这是上海医疗卫生行业在“管办分离”上的一次成功探索,为肺科医院在基础建设、临床医疗、科学研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源。
建院早期社会精英的公益之心,新中国建立后老一代医学大家的不畏艰难、大胆开拓,这些宝贵的文化传统和精神财富,滋养着上海市肺科医院,让这里成为一家底蕴深厚而充满活力的医院。
术式创新,勇闯生命禁区
上世纪50 年代,由我国心胸外科的学科带头人黄家驷、石美鑫等一批名医大家指导下裘德懋创建了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涌现了曹旋生、谢庭槐、丁嘉安、童稳圃、程介利、陈迪、王律等一大批胸外科知名专家。胸外科积极适应疾病谱的变化,从单一治疗肺结核疾病,发展到几乎所有涉及肺部的疾病,尤其在肺移植、肺部肿瘤、疑难气管外科、纵膈肿瘤以及胸腔镜微创治疗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
作为我国可以开展所有肺移植术式的单位,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成立了肺移植中心,目前保持着肺移植5年生存率和手术成功率两项国内领先,并开创性地完成了亚洲首例肺再移植术、国内首例活体肺叶移植术及国内首例肺移植同期联合双侧肺减容手术,起到技术引领的作用。
今年7月,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上演——一名患者在“无肺”的状态下依靠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维持了15天生命,最终接受右单侧肺移植手术,在上海市肺科医院重获新生。
这位患者多年前做过冠脉搭桥手术,2016年因肺纤维化到肺科医院治疗。今年7月病情突然加重,生命危在旦夕。肺移植团队用ECMO维持患者生命,同时紧锣密鼓安排起肺移植的各个事项。 “曾经,人们认为肺移植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手术风险大,存活率也不高。但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器官捐献工作的深入,肺移植早已经不令人望而生畏。”肺移植中心执行主任陈昶教授说,“近5年来,肺科医院的肺移植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包括如单肺移植、双肺序贯移植、活体肺叶移植(国内首例)、肺再移植(亚洲首例)、肺移植同期联合双侧肺减容手术(国内首创)以及开展ECMO在危重患者肺移植中的应用,手术成功率及术后生存率均居国内前列。”自2003年成功实施亚洲首例老年人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以来,至今肺科医院已成功实施肺移植手术130余例,五年生存率达到55%,远期生存率国内领先。
时间回到上世纪80年代,挑战肺移植这样一个高难度的治疗领域,是当时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一次大胆的探索。
丁嘉安教授回顾说,为了摸清肺移植的机制,科室的动物实验场曾养了100条实验犬,“蔚为壮观”,科室的年轻人都跃跃欲试,下班后就一头钻进动物房和实验室。“经肺移植后,实验犬的最长存活时间达到近2年,是当时全国动物实验中存活时间最长的。”
到目前为止,人体器官中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的移植手术都已经非常成熟。世界上最早的人体肺移植尝试发生在1963年,但在1963年~1983年近40例手术患者中,最长生存时间未超过10个月。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肺移植手术逐渐成熟,病人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都大为提高。
肺移植难度大、风险高。首先,肺移植手术涉及血管的吻合和气管的吻合,手术更加复杂。其次,肺是一个时刻与外界接触的器官,时刻进行着血氧交换,与肝脏、肾脏这些的器官相比,肺移植要面临更大的感染风险。因此就算在当今,肺移植也考验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手术质量,体现一家医院的综合实力。
但同时,中国有大量终末期肺病患者,比如老慢支、肺气肿、肺纤维化等疾病的终末期患者,他们亟待救治。上海市肺科医院不断挑战“生命禁区”,肺移植手术量和术后长期存活率,都位于全国前列,为众多的终末期肺病患者赢得了生的希望。
鼓励创新和勇于创新的传统,传承到现在。胸外科主任姜格宁要求团队不仅要擅长临床治疗,更要有擅长发明创造的能手,推动整个团队的良性发展。
管理创新、人才激励
肺科医院用了二十年的时间,为后来的发展积蓄力量。在这二十年的时间里,医院一方面继续承担着肺结核防治的重任,为肺结核的规范治疗、提高肺结核诊疗效果而不断探索;另一方面,医院吸纳诊治肺部疾病的各类人才,培养自己的青年才俊。1995年,上海市肺科医院获评国家首批“三级甲等医院”。
所谓厚积薄发,新千年后,上海市肺科医院各个亚学科展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呼吸系统疾病专科医院。行业里,越来越多的人提到“上海市肺科医院”,遇到疑难问题,越来越多的人要听一听肺科医院医生怎么说。
2003年中国发生SARS疫情,上海市肺科医院被指定为上海市收治境外SARS患者的医院。医院共收治了几十名境外疑似患者,有一名确诊的境外SARS患者在肺科医院接受治疗后痊愈出院。这次成为SARS救治指定医院的经历,让很多对肺科医院印象还停留在肺结核防治院的人,重新认识了这家医院的综合实力。同一年,肺科医院胸外科成功实施亚洲首例老年人同种异体肺移植手术,胸外科的技术创新能力,令业内刮目相看。
近几年,上海市肺科医院荣誉不断。有人计算,几乎每两周,上海市肺科医院就能收到一个“喜报”。
肺科医院能取得如此多的成绩,源于医院在管理创新和人才培养制度创新上的不懈努力。
作为专科医院,上海市肺科医院在国内率先开展临床路径信息化管理,所有科室全覆盖,涉及39个病种。医院牵头完成的智能化临床路径多模态融合平台研究,获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科技创新三等奖。在临床路径基础上,医院开展了专科关键病种绩效管理体系,符合三级专科医院定位,鼓励临床收治疑难危重病例,在临床路径实施的基础上,建立疾病诊断相关组,涵盖52个病种,按难易度、效率、质量、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精细化管理。
全新的管理制度,对医生们来说是压力也是激励。为了激励创新和提高服务质量,医院设立了“新技术扶持基金”和“新技术奖”、“临床成果奖”等专项奖励,对医生予以各个方面的支持,每年开展新技术奖、临床成果奖的评选。激励之下,创新和成果不断涌现。
医疗的发展,归根结底还在于人才。在肺科医院的转型期,医院引进了李惠萍、周彩存等行业领军人才,拓展了肺科医院诊疗病种。李惠萍是国内肺间质病学术领头人,周彩存教授是国内肺癌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多年来致力于肺癌个体化治疗、免疫治疗等方面研究。
与此同时,医院也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培养自己的后备人才,为不同阶段的人才制定发展规划,一批优秀的专业新星,在这样的环境中被培养出来。
员工们在职业追求上的激情,与医院的人才激励机制有直接的关系。人才激励机制的核心,是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人“定制”成长计划,让每个人都有向上的动力。
这个金字塔形的人才培养机制,底层是针对入职前优秀医学生的“雏鹰计划”,它是目前国内医疗机构中唯一一个向非本单位员工提供资助的人才培养计划。第二层,名为“梦想导师”优秀青年人才和新人培育计划,向35岁以下的年轻医生,提供进修和科研的经费及平台,鼓励年轻医生不断学习,深入科研;对于40岁左右的骨干医生,则有“学科骨干培养计划”。
金字塔的顶端,是“创新研究群体计划”。这个计划的目的,是鼓励各学科之间通过互相交流、互动合作,进行创新研究,促进学科跨越式的发展。一项名为“胸部恶性肿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的项目,正在这个计划的支持下不断取得进展。项目的指导教授是周彩存和姜格宁,学术带头人季红斌带领着一批青年骨干和年轻医生,共同实施这一项目。
由学术权威提出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或课题、由一个老中青构成的学术团队从不同的角度去实现研究目标,“创新研究群体计划”就像是一支临床科研的梦之队,团队协作攻克科研难题,最终实现临床转化。人尽其才,就是这家医院加速发展背后的“秘诀”。
今年10月25日,肺科医院研究团队的重要科研成果被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项目的主要贡献者是刘海鹏。科研上的成绩,也得益于肺科医院的人才培养系统。刘海鹏2011年进入医院工作,首先进入医院青年人才库培养并出国进修,回国后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在医院“梦想导师”优秀青年人才计划的资助下,他又获得了上海市卫生计生系统优秀青年医学人才。
近5年来,医院科研实力不断提升,2018年取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27项。
今年,周彩存教授团队收获了“2017年度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姜格宁教授、陈昶教授、丁嘉安教授等人完成的“疑难气管隆凸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获得2017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频频上榜、频频拿奖、频频受到患者和国内外同行的称赞——这些年,上海市肺科医院因为医疗技术、患者服务、临床科研和教学上的亮眼表现,已然成为一家“明星”医院。
医疗服务,是最好的口碑
肺科医院手术室楼层的灯光,常常亮到凌晨一两点。由于肺科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患者需求量大,医生们常常加班到深夜,为的是病人等待的时间短一点,病人拿到诊断结果早一点,患者的疾病能快一点得到治疗。
最近的十年,肺科医院业务量快速增长,从2008年每天门诊量开始超过1000人次,近期,最高的日门诊量达到5000余人次。全院1400余名医务人员,以极大的工作热情,服务着全国患者。
“人性化服务,专业化管理”是肺科医院医院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医疗技术和医疗服务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技术和服务互相成就,两者都要好才能给患者带来好的就医体验。
但是,在病人多、医生忙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服务好病人,并不是一句口号那么容易,肺科医院从实际情况出发,探索了一些创新的做法。“医疗助理师”的出现,就是其中一个颇有新意的尝试。
肺科医院手术量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2017年达1.3万多台,其中肺部三四级高难度手术占98%以上,肺癌手术量占80%以上。每天手术室手术多达60台,如此繁重的诊疗工作之外,医生们还要承担科研、教学等任务,尽管每一位医生工作都非常努力,还是很难留出充裕的时间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这是中国大型医院中普遍存在的“痛点”——面对疾病,病人和家属心理压力大,渴望与医生多沟通,但另一边,医生们分身无术,很难保证沟通的时间。怎么解决这个天天都在发生的矛盾?医院从管理角度直面难题,在国内率先推出了“医疗助理师”的创新服务。
“医疗助理师”岗位聘用经验丰富的资深护士来担任,他们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螯合剂。上海市肺科医院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很多患者病情较重,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面对危重的疾病,病人和家属是非常需要帮助的。“医疗助理师”是患者的第一个接待者、是全程陪护者、是信息传达者、是心理支持者、是出院后康复的指导者……同时,“医疗助理师”还是医生的助手、护士的伙伴,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患者管理水平和诊疗质量。
“医疗助理师”的出现,是上海市肺科医院在医疗中实现人文关怀的一次尝试,现在,胸外科5个病区有7名专职的“医疗助理师”为患者和患者家庭服务,收获了患者的广泛赞誉。
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是肺科医院非常在意的。为了更加真实地搜集到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评价,2013年起,肺科医院在门诊部和住院病区摆放了多台触摸式医务人员服务评价采集器。自动触摸屏采集的信息在后台直接生成评价结果,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患者能坦诚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患者的评价,不是笼统地选择“满意”或“不满意”,系统会追问填写评价的患者究竟是哪里不满意,是挂号、问诊、开药、收费、化验等就诊环节中的问题,还是医生护士态度不好、隐私保护或环境卫生体验不佳等问题。这些真实反映患者感受的信息,反馈到管理部门,让医院改善医疗服务的工作变得有的放矢。
中国医改正在走向深入,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分级诊疗、均衡医疗资源。肺科医院60%的患者来自全国各地,因此,如何让他们得到更好的诊治,是这家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应有之义。今年,肺科医院探索“远程门诊”的方式,借助互联网技术,让患者不用到上海,也能接受上海一流的医疗服务。
通过半年尝试,上海市肺科医院先后与江西、河南、四川、辽宁、浙江、黑龙江等省市的医院搭建开通专科联盟远程门诊平台。目前已与6省市32家医院签订了专科联盟成员单位协议,其中既包括综合性三甲医院,也有专科医院,首批搭建远程门诊平台的均来自专科联盟成员单位。
远程门诊有助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和医疗的同质化,最终受益的将是更多的患者。
除了承担日常的诊疗任务,肺科医院还积极承担公益责任,每年派出经验丰富的医生,远赴偏远落后地区,为当地患者诊疗、培养当地医生,将规范化治疗技术带到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青海、新疆、西藏……祖国大江南北都留下了上海市肺科医院医生们的足迹。
今天的上海市肺科医院,用成绩回应了创建者的公益之心,孜孜于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兑现八十五年来不变的承诺。
链接:前身故事:从“叶家花园”到“澄衷疗养院”
如果将上海市肺科医院初创的故事拍成电影,一定是一部民国时期社会精英爱国奉献的史诗大片。
上世纪三十年代,痨病在中国横行,即便是上海这样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十痨九死”也是天天在上演的悲剧。痨病,就是肺结核。
当时,痨病是不治之症,在鲁迅的作品《药》里,那个馒头蘸人血的“偏方”,就是对肺结核无药可治时代的总结。为了控制痨病的传播,上海社会各界建立了一些公益性质的组织,社会精英发起社会活动,宣传防痨知识,筹建痨病疗养院。
在为防痨而奔走的上海社会精英中,颜福庆是最重要的一位。可以说没有颜福庆,就没有今天的肺科医院。
颜福庆是中国最早接受完整现代医学教育的知识分子之一,后到欧美留学。回到上海后,颜福庆将自己的学识和资源,都用在发展中国的医疗事业上。颜福庆联合了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组建防痨协会。
受到颜福庆感召的人中,有一位曾是他的学生,他向颜福庆提出,愿意将自家花园捐献,用于病人疗养。颜福庆的这位学生,就是浙江巨富叶澄衷之子叶贻铨(字子衡),叶子衡早年曾在圣约翰大学求学。叶子衡捐赠的花园原名“叶家花园”,是一个开放经营的私家花园,由于邻近江湾跑马厅,花园成了赛马赌客们休息游乐的场所。捐赠时,“叶家花园”刚落成不过十五年,可以说正是枝繁叶茂最为兴盛的时期。
今天我们走进这个花园,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保存完好,花园中心的一座白色小楼,被人们称作“小白楼”,就是当时疗养病人居住的病房。
为纪念叶子衡的先父,叶家花园改名为“澄衷疗养院”,首任院长即为颜福庆。1933年正式开放的“澄衷疗养院”,就是今天上海市肺科医院的前身。
“澄衷疗养院”就致力于寻求肺结核的有效治疗方式,希望为万千病人解除痛苦、挽回生命。从一开始,“澄衷疗养院”就是上海医学院第二教学医院,具备了培养人才的功能。1934年4月,中华慈善协会在院内增建病房,首创为儿童设立的肺病疗养机构。
可以说,“澄衷疗养院”的诞生,承担着救国民于水火的重任,在中国防痨历史上,留下了举足轻重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