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领跑者”, 你还敢低估吗?
十九大前夕,“中国,强国崛起”六个超级汉字黑体的头条文章,刊登在欧洲主流媒体《世界报》上,时隔一年,德国纪录片《超级大国——害怕中国?》开播,全方位展示了中国“令人窒息的繁荣”。虽说外媒的言论,夹杂着酸溜溜的偏见,但他们仍然赞叹并折服于中国的“神奇速度”,似乎在警醒着自己:我们,再也不能低估中国了。
40年过去了,中国早已不是之前的中国,乘着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大地”,全国科学大会召开,迎来“科学的春天”;徐迟发表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掀起一股热爱科学、投身科学的热潮;屠呦呦和青蒿素第一次走进公众视野……许多个历史开篇,令中国科技标签,逐年批量更迭。
不再弱小 海陆空“生存法则”
作为陆地生物的人类,“修路致富”的梦想一直存在,近日,一张全球高铁建设图走红网络,中国作为高铁建设的“主战场”,以已运营27684公里,在建10026公里的高铁里程数摘得桂冠,而制图人以诙谐的右转90度线条,直观宣告了中国高铁的强大。但在四十年前,当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视察时,中国高铁还是一片空白,铁轨上奔跑的只有时速仅40公里的蒸汽火车。
1952年,由仿制日本的蒸汽机车问世,到解放号、跃进号蒸汽机车,全部出自国人之手,中国铁路一跃踏上了快车道。绿皮车淘汰、复兴号上岗,“四纵四横”变“八纵八横”,青藏铁路破除世界级难题,再到中欧国际班列开启“陆上丝绸之路”。落后几十年的紧迫感,令中国铁路短短10年就超越了称霸世界50多年的日本新干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之后中国创造开启了全新视野,中国车陆续获得土耳其、沙特、俄罗斯、摩洛哥、印尼、孟加拉6个国家订单,并在与日本角逐中,稳稳拿下高达350亿美元的印尼“雅万高铁”项目。
相较之下,作为人类抵达蓝天的翅膀——中国民机,虽谈不上惊心动魄,但也足够“可圈可点”。上世纪50年代,由于苏联的援助,中国一直停留在军机的研制,民机领域空白加之庞大的民航运输需求,一直掣肘着航空工业命脉。直到2002年国产新支线飞机ARJ21立项,5年后首飞,之后交付成都航空,“小试牛刀”令世界刮目相看。
犹记得,彼时报纸上形容中国民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悲壮言论,直到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首飞,才彻底粉碎。作为首款自主知识产权的干线民用飞机,法国费加罗报网站如此评价:中国正在拥有一个大国的所有属性。而中俄合资的CR929远程宽体客机1:1展示样机首次亮相中国航展,预示着真正意义上的“大飞机”即将从梦想走进现实。
敢想敢做,中国抵达万米高空,不再遥远,但在改革开放前,伸向外太空的触角仍落后了一大截。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而早在一年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就登上月球,太空核心技术多年被少数大国垄断。“永远不能把登山的保险绳交到别人手里。”卫星导航定位总站高级工程师谭述森感慨地说道。
2016年中秋之夜,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顺利升空。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中国航天用20多年时间,跨越了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的路程。
之后,中国航天创下了多个第一。2015年,第一颗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号取得“真经”在两项上世界领先;2016年,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墨子号,作为和平年代的“核武器”,提供了一种不能破解、不能窃听的安全信息传输方式;2018年,从预研到建成历时22年,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观测到59颗脉冲星,其中46颗获国际认证,正式开启了探索宇宙奥秘的新成果。
直到今天,中国航天还在刷新着原创科技的更多可能。2018年12月8日,中国嫦娥四号成功进入环月轨道,如果顺利的话27天后,她将成为36亿年来首例人造探测器探访,利用月球背面独特的无线电环境,可填补0.1-1MHz频段的空白,并有望在太阳风激波、日冕物质抛射和高能电子束的产生机理等方面取得原创性成果。
从陆地到天空,再到深海,中国科技的步伐越迈越大,曾几何时,海洋的惊涛骇浪意味着凶险畏途,征服海洋“迟迟未发”,而今中国人意识到,海洋是连接起东西方与世界的重要纽带,海洋科技核心突破重在“深度”。2009年到2012年,蛟龙号接连成功突破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及7000米级海试;2016年,天涯号深渊着陆器3次突破万米深度,采集到大量水体、沉积物和生物样品;2017年,中国人自主研发建造的深海勇士号,十六年打造一颗最强大脑,实现海底精准定位。
五年来,中国海洋经济年均增速高达7.44%,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速3.8个百分点,中国海洋生产总值首次突破7万亿元。第一艘国产航母下水;第一次可燃冰试开采成功;从海上粮仓,到海上油气田;从海水淡化,到海上风场。依海富国,以海强国,建设海洋强国,创新发展的“蓝色中国梦”正昂首阔步而来。
在《太空中的中国:伟大跃升》一书中,作者布赖恩·哈维感叹道,西方自认为技术能力更胜一筹,但事实上,今日中国的实力已不容小觑。
告别“暗夜” 改变人类的新发明
民以食为天,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当人类还在为“填不饱肚子”发愁时,农学出身的小伙子袁隆平,却和一粒种子“杠上了”。1973年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从此打开“解决温饱”的新思路,实现了中国水稻平均亩产一路“飙升”:1976年231公斤、1984年358公斤、1998年的424公斤……
“谁来养活中国?”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向世界发问,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温饱解决了,高枕无忧为时尚早,常年持续的高产稳产仍是卡脖子的难题。1996年农业部提出超级稻种计划,之后袁隆平带领的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实现了从三系法、两系法到超级稻,从第一期超级稻到第四期,以及每公顷16吨、17吨和18吨攻关目标。
许多年过去了,当年布朗关于中国粮食危机的预言非但没有发生,中国还通过科技进步,帮助更多国家解决温饱问题。自1979年中国赠送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给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正式走出国门至今,杂交水稻已在越南、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等数十个国家进行研究和推广,在海外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
在2018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上,袁隆平荣获“生命科学奖”,他在录制的小视频说,自己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预计到2021年,超级杂交水稻每公顷产量将达到20吨;超级稻、杂交水稻将进一步覆盖全球,多养活5亿人。这个88岁的老人,实现了用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中国人端上金饭碗,是“稳稳幸福”的第一步,而对于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发明青蒿素”的人道主义成就,用古人的语言,称为“万家生佛”也不为过。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常用的奎宁类药物产生了抗药性,当时的科研设备简陋,人才匮乏,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急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组组长,实验191次,终于发现了青蒿素的有效成分。
2015年,人类与疟疾斗争的现状与新千年开始时的悲观预言完全相反:与2000年相比,全球疟疾新增感染人数下降37%,死亡率下降60%,可折算为620万人的生命被拯救。虽说青蒿素从发现到应用,仍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从0到1的突破,比从1到100重要得多。不出书,不写传记,不接受采访的屠呦呦说,为人类文明和人民福祉做贡献,只是做了自己分内的事。
管中窥豹,无数个屠呦呦一样的医者,为医学科技注入力量。90年代初,中国建立药品专利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仿制到创新,催生了一类新药数量翻了5倍,在恶性肿瘤、重大病毒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10类重大疾病治疗领域填补了临床空白、实现了进口替代,缓解了群众看病贵、用药难问题。
关于人类健康的探索,疾病研究、新药测试,必然需要与人类相匹配的模型。2017年11月27日,世界上首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华华”诞生,孙强团队克服了细胞核不易识别、卵细胞提前激活、胚胎发育低等难点,预示着中国将率先建立起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利”诞生以来、可有效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科学家认为,由于猴子与人在基因方面非常相近,克隆猴研究对于开发治疗人类疾病的新疗法或将“功不可没”。除了在基础研究上赋能外,此项成果也将推动我国率先发展出基于非人灵长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全新医药研发产业链,为解决未来中国甚至世界人口健康发挥新动能。
四十年,从饭碗稳稳到健康妥妥,从物质满足到精神丰盈,中国科技站在聚光灯下,带领人类告别生活“暗夜”,挺进未来。
超乎想象 拥抱智能未来
四十年前,当你还困顿于繁重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时,肯定料想不到,多年后一只名叫阿尔法狗的机器人,竟然打败了围棋名将柯洁;再往前倒推,1958年,中国第一台运算速度每秒3000次的电子计算机诞生,落后国外十几年,你更想不到,2018年的今天,一台峰值计算速度每秒百亿亿次的“天河三号”中国E级超算原型机,打败了美国刚刚夺回的超算冠军,工作1小时相当于13亿人上万年工作量,未来将对接国家创新发展和重大战略实施。
从蒸汽时代到电力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工智能的起点源自计算机,中国在超级计算机上也从未打过“退堂鼓”,即便在美国向中国禁售超级计算机芯片时,每秒计算能力达3万亿次的国产申威26010芯片诞生,一度成就了中国又一个超算世界冠军神威太湖之光。
在最近的一张TOP500强的榜单上,中国国内超级计算机安装数量反超美国,高达两倍多。
高铁刷脸进站、购物扫码支付、足不出户逛遍全球……人工智能的便利,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而这种变革,一方面得益于5G时代的提前布局、志在领跑,另一方面,变革往往首先诞生在有创造力的企业。在全球首个B2C京东无人仓,机器可以抓取并识别口香糖、钢笔等300多种商品;在无人配送站,无人机可以把包裹精准投递到人力难以抵达的偏远地区,57%的产品订单,从采购到库间调拨、销售预测全部由人工智能完成。
2016年,淘宝人工智能AI“鲁班”首次服务双11购物节活动的推广宣传,一共制作了1.7亿张商品展示广告,一人完成了100个设计师300年的工作量,得到的效果是商品点击率提升了100%。而京东第二代人工客服已经可以精确地对人的情绪进行感知,“如果您接到一个京东客服的电话,听起来服务很好,那可不一定是真正的人。”
未来已来,大智能时代下,人类的生产、生活将会走向何方,成为来自全世界的顶级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们共同的思考。截至2017年底,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达2000多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80亿元,覆盖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等领域。
在《伟大的变革》展览中,刚过18岁成人礼的新松机器人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除了工业化的物流仓储自动化设备、洁净自动化装备,新松还开发了包含智能看护、亲情互动、远程医疗、家政服务等功能的养老机器人,从某种程度上讲,它可以做好多人的体能、人的能力所不及的事情。“它能和人类一样有触觉,将精度控制在鸡蛋壳厚度以内0.2毫米。”新松总裁杨跞推崇一款“雕刻蛋壳”机器人,走向了更加人性化的智能。
当然,应用到医学上的科技才“最高级”,2018年1月,42岁的王先生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了手术。他的手术操刀者正是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天玑”,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开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节段(颈椎、胸椎、腰椎、骶椎)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致力于手术精准化,误差不到1mm。目前,天玑累计完成了3200余例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在同类型机器人中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四十年,浮光掠影,《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纪思道在《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一文中曾提醒美国人,1000年以来,世界中心从中国转移到美国,现在又正在重回中国。从世界工厂到创新大国,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跟跑者到并跑者,再到领跑者,聚光灯下的万丈光芒,哪有什么捷径传授,全凭中国人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