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969年,20岁的路遥(原名王卫国)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座小学教过一年书。
在路遥回乡务农期间,路遥和当时在延川县梁家河大队插队的习近平总书记同住一个窑洞,两人成为朋友,曾彻夜长谈过。
2015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及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时说:“我跟路遥很熟,当年住过一个窑洞,曾深入交流过。路遥和谷溪他们创办《山花》的时候,还是写诗的,不写小说。”
这份《山花》,不是贵州的文学杂志《山花》,而是诗人谷溪在1972年9月创办的延川县文艺小报,由他担任主编。
路遥常在《山花》上发表诗作,同时在《山花》上发表作品的,还有在此插队落户的史铁生。他后来写了著名的散文《我那遥远的清平湾》,这个清平湾就是习近平插队的延川县关家庄。
谷溪当时是延川县革委会通讯组组长,路遥则是通讯组学员,他们都住在县革委会的窑洞中,窑洞既办公又住人。谷溪回忆,当年习近平和路遥进行彻夜长谈的窑洞是“三间房”,这是专门供来客住的客房。习总书记当年也爱文学、爱读书,他和路遥等谈文学、谈民生、谈理想、谈国家,两人有着说不完的共同语言。
1973年,路遥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离开了延川县梁家河大队,但这段人生,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成为他之后文学创作的源泉。
一直急切想做的大事
1973年7月,《延河》发表了他的短篇小说《优胜红旗》。这是他公开发表的第一篇小说。10月,路遥到西安,参加了《延河》编辑部召集的创作座谈会。从这个时候开始,路遥有了接触柳青、杜鹏程、王汶石等作家的机会, 有幸得到他们的直接教诲。接着, 路遥相继发表了《姐姐》《雪中红梅》《月夜》等一批短篇小说。
1980年,路遥发表《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这是一个无比重要的时刻, 他说:“我几十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历程中, 苦苦追寻一种目标, 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对我都至关重要。”获奖给路遥增添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由此, 他知道他可以做那件一直急切想做的大事了——创作《人生》。
他一头扎进了甘泉县招待所,完全将自己与室外隔离开来,两耳不闻窗外事,潜心于创作,用21个昼夜创作完成了13 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他说:“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 分不清白天和夜晚, 浑身如同燃起大火, 五官溃烂, 大小便不畅通, 深更半夜在……招待所转圈圈……”
1982年他发表的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因而被著名导演吴天明看中搬上银幕,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
创作《平凡的世界》
1985年秋天, 路遥来到铜川的陈家山煤矿, 在一个基本上与世隔绝的地方, 开始创作他最重要的作品《平凡的世界》。
整整6年的时间,真可以说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他写下的每一个字,都是他燃烧的生命。
写完第二部的时候, 他差不多要完全倒下了, “身体状况不是一般地失去弹性, 而是弹簧整个地被扯断。”但是他没有放弃,1988年,路遥终于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以恢弘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当代的城乡社会生活。路遥因此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且该书未完成时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
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口号以来,中国社会自此步入了激烈的社会变革时期。在这个历史转换的关键时期里,随着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的历史转换,各种陈旧的思想观念都面临着强烈的冲击,传统的心理结构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动。路遥敏锐地把握住了时代变动和冲击的力量,在其进城故事中,他运用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真实记录了改革初期农村青年的人生奋斗历程,这些用文字真实记录的八十年代农村青年的进城历程和人生奋斗足迹,引起了极大共鸣。
与此同时,它也耗尽了他的所有力气,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肝硬化腹水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延安市延安大学文汇山上坐落着他的墓地,路遥半身汉白玉石雕塑,平静而坚毅,目光远远地望着前方,望着他的母校,望着陕北这片黄土地。这是他热爱的土地。
链接:改革先锋100人1978-2018
邱娥国(1946年5月出生,江西进贤人)
从警27年来,大胆创新勤务模式,勇于破解基层治理难题,为基层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何享健(1942年8月出生,广东佛山人)
秉承“唯一的不变就是变”的创新变革理念,大力推行企业内部股份制改革,使美的成为我国第一家由乡镇企业改组而成的上市公司。
何载(1919年11月出生,陕西宝鸡人)
他坚定不移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我们党恢复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广大干部投身改革开放热潮创造了条件、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余留芬(1969年8月出生,贵州盘州人)
她以发展经济、富裕百姓为己任,扎根基层、改革创新,坚持抓党建促脱贫和人才强村战略,狠抓产业脱贫和产业引领发展。
邹碧华(1967年1月出生,2014年12月去世,江西奉新人)
他把先进管理理念和现代技术手段运用到工作实践中,独创的审判工作方法成为法院系统学习宝典。
库尔班·尼亚孜(1964年5月出生,新疆乌什人)
他敢为人先,创办了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并挨家挨户动员乡亲们送孩子学习双语,用教育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张月姣(1944年10月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
她是第一位世贸组织中国籍“大法官”,长期奋战在中国外经贸法制建设第一线,为中国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瑞敏(1949年1月出生,山东莱州人)
他顺应改革发展形势,探索经营管理模式,带领海尔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跨国集团。
张黎明(1969年8月出生,河北沧县人)
作为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产业工人杰出代表,他坚守基层一线,刻苦钻研技术,从事电力抢修工作30多年,累计巡线8万公里,从未发生安全事故。
张飚(1952年9月出生,陕西蒲城人)
他始终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最高价值追求,推动有关案件再审中启动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被法学界认为具有严防冤假错案的风向标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