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弥漫着体育的“荷尔蒙”
4月27日,一个普通的周末,仲春时节,春风荡漾,蓝天白云下的上海,是个运动的好天气。浦东源深体育馆煞是热闹,并没有职业赛事在此举行,而是“三好海峡杯”两岸中学生篮球邀请赛开赛了。当天晚上,中超联赛上海绿地申花主场对天津天海的比赛,一如既往让虹口足球场成为“蓝魔”聚集之地。比赛全球直播——如果回顾中超全球直播的历史就会发现,无论绿地申花战绩如何,虹口的上镜率总是较高的,若论原因,一方面在于虹口足球场是国内少有的专业足球场,另一方面在于绿地申花球迷的专业范儿不输欧洲主流联赛大球会球迷,还包括转播质量高、草皮质量好等等,综合考量,虹口成了全球直播的聚焦点。
提起足球,上海滩德比可谓是中国职业足球历史上一段传奇。如今的主要参与者是2017中国足协杯冠军绿地申花和2018中超冠军上港。
4月27日的比赛并不止这些——当天早晨7点30分,崇明区陈家镇就开始了临时交通管制,崇明摇滚马拉松赛在此举行。一小时以后,在上海西北部的嘉定嘉北郊野公园,一场参赛规模达1000人的X-Mudder泥泞障碍赛开跑了。再一个小时之后,位于临港的浦东新区滴水湖畔,2019上海科创企业马拉松接力挑战赛开始了……
比赛之多,一天不带停的,从职业赛事到全民健身全覆盖,这就是上海。如果从年头算到年尾,以2019年为例,从元旦当天东方明珠登高活动开始,包括元旦当天的“蒸蒸日上”迎新跑、2019上海马桥国际半程马拉松,一直到年末的中国汽车耐力锦标赛、NCFL校园旱地冰球联赛上海分站赛、“上海美人鱼”快乐垂钓冠军杯总决赛,2019年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国内重大体育比赛共有55个项目181场,其中国际性比赛40个项目88场,包含了第十五届武术世锦赛、2019年国际篮联篮球世界杯(上海赛区)、F1中国大奖赛、上海劳力士大师赛、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等拥有广泛影响力的赛事。
除此之外,足球、篮球、网球、游泳、路跑、自行车、棋牌等市民喜闻乐见、市场前景广阔的全民健身赛事层出不穷,水上、汽摩、极限、击剑、马术、剑道、跆拳道、电子竞技等时尚运动;武术、龙舟、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都有着不同级别的赛事举办。仅城市业余联赛一项赛事,就设置了12项项目联赛、“46+X”项项目系列赛、“19+X”个品牌特色赛事。
在“赛事”这一表征后面,则是上海这座向卓越的全球城市迈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内部活力。简单说,就是——上海,弥漫着体育的“荷尔蒙”。
近年来,上海全民健身设施连年增加,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还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体育产业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幅,但是规模、质量和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目前的上海,政府、社会、市场,正在共同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并且,各方的热情都很高,成就着一个沸腾的时代。
就政府方面来说,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徐彬表示:“上海体育工作围绕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持续深入推进‘三个转变’,即从办体育向管体育转变、从小体育向大体育转变、从体育向‘体育+’转变。”
全民的沸腾时代
在上海,篮球比赛有几种?
许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CBA,也就是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几经浮沉,从1995年初创时期,到2001-2002赛季在“小巨人”姚明领军下夺冠,一直到如今,上海东方大鲨鱼俱乐部从未退出。但这并不是上海篮球的全部。
三对三篮球赛如火如荼。今年3月,上海体育学院举办三人篮球擂台赛。对参赛者的要求是——男女公开组,18岁以上,2002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比之影响力更大的MAGIC 3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面向在上海学习和生活的16-18周岁青少年,分为男、女两个组别,其他一概不限——不限户籍,不限国籍,不分年龄组。比赛方式是“即报即赛”。“三对三,已经成为我们喜爱篮球的青少年的口头禅了。”一位高二学生如此表示。他的梦想是打入大区赛,进军东方明珠广场,或者南京东路世纪广场。这样,家人朋友就能来现场,在热闹的环境下给他助威了。
据悉,国际奥委会已确定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增加包括三对三篮球赛在内的多个小项。不过,对于被吸引来参加上海市青少年三对三超级篮球赛的人们来说——包括16个区2500余支队伍、10000余名球员,他们的目的绝大多数就是参与比赛,争取各自最好的成绩。
如此参与热情与如此参与心态,让过来人都有所羡慕。上海男篮名将刘炜说:“看到现在的青少年能有这么宽广的舞台来展现自己、增长眼界,我很羡慕他们。”记者了解到,此项赛事,由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
用社会力量办体育赛事,在上海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我们用尝试的心态跟体育局写了一个办赛方案——厚厚的一沓一万五千多字。” 洛克公园的创始人戴富祺如是说,“在这之前,我们没有任何和体育局的合作。”原本,在戴富祺看来,民营企业和政府,完全处于两个“频道”——民营企业当然处于“市场频道”,而政府则“应该是在政府的频道”。没想到的是,他所拿出的方案迅速为上海市体育局所认可。洛克公园成为了市民运动会中篮球赛事的承办方。
徐彬局长告诉记者:“长期以来,体育工作充分发挥举国体制优势,体育事业实现了长足发展,但体育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不高。改革开放以来,体育工作必须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近年来,上海体育工作不仅重视发挥政府体育职能,也注重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参与体育工作的积极性,比如,上海市民运动会、上海城市业余联赛大胆创新筹办模式,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和市场力量的引入,使得上海体育进入一个全民参与的“沸腾时代”。
过去,体育部门办赛事,如今,体育部门转向管赛事。购买服务、考核评估和监督指导,在完成这些工作的时候,体育部门本身已经在激发社会办赛的热情了,同时当然在增加体育服务供给。在成功举办市民运动会的基础上,2017年以来,城市业余联赛开始举办。发展至今,项目联赛从10个增加到今年的12个,从七人制足球、五人制篮球,到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游泳,加之围棋、轮滑、跆拳道,甚至还有龙舟、广播操。项目系列赛由原来的“37+X项”增加到“46+X项”,品牌特色赛事活动也由原来的“12+X”个增加到“19+X”个,同时还增加区级板块。 新增项目中,诸如太极拳、保龄球等也都是非奥运项目。加之少数民族运动项目大赛、上海残健融合运动会等,可以说做到了面向市民全覆盖。
就连外籍人士也能从中找到乐趣,譬如已经小有名气的外企运动会足球赛,看那架势,来自五大洲的符合参赛资格的球员可不少。甚至一些比赛项目,最初就是由老外发起,如今已经成为上海人普遍参与的比赛。比如上海城市业余联赛STC大铁联赛,作为铁人三项赛的一种,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届了。从初期参赛者不足百人,到如今比赛人数突破千人。这项赛事的发展,恰恰印证了徐彬所说的体育部门从办体育向管体育转变。“作为一种全新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体系,城市业余联赛坚持推动政府、社会、市场‘三轮驱动’运作机制,以赛事为杠杆,建立了层级分明、方便市民参与的赛事体系,引导社会和市场更加积极地投入。以STC大铁联赛为例,这一竞赛平台,助推了民间体育组织的规范发展。”
不仅仅是奥运金牌
1984年7月29日,在美国洛杉矶第23届奥运会射击赛场,27岁的许海峰夺得自己人生中首项冠军,这块金牌也是中国人在奥运会上夺得的第一块金牌。举国欢腾,上海也不例外。
之后,上海体育诞生了不少奥运冠军,从女子游泳项目的庄泳、杨文意、乐靖宜、刘子歌,到射击陶璐娜,乒乓球项目的王励勤、许昕,再到男子110米栏的刘翔,跳水项目的吴敏霞、火亮,帆船项目徐莉佳,拳击项目邹市明,自行车项目钟天使……可谓人才辈出。
回看来路。时光回溯到1932年,同样是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那就是短跑名将刘长春。因为直到1932年6月25日,当时的中国外交部才得到确定消息——伪满洲国没有参加第10届奥运会的资格,当时我国相关部门急电要求通融报名,6月26日接获答复同意,中国体育代表团才得以从上海出发,乘邮轮前往洛杉矶。邮轮抵达洛杉矶时,已经是7月29日了,而奥运会是在30日下午开幕。虽然此次奥运之旅,刘长春因旅途劳顿体力受损,而只参加了原本报名项目中的两项,且两项都名落孙山,但此次出征,意义重大。刘长春的出现,意味着中国真正参与到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中来了。
在如今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亦即圣约翰大学的旧址,《新民周刊》记者来到26号楼,此地正是中国奥林匹克委员会前身——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办公旧址,如今是一处体育文化博物馆。从中能看到——曾任圣约翰大学体育部主任、文理学院院长、副校长、代理校长、校长等职的沈嗣良先生的资料。正是他率领1932年的中国体育代表团前往洛杉矶。
作为上海曾经的一所著名院校,圣约翰大学的体育教育史很值得回味。不仅仅是因了一位体育部主任曾做到校长,更因为此地曾引入诸如棒球、板球、网球等体育项目;举办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运动会;率先在国内开展篮球运动。这里还拥有我国第一个大学体育馆,成立过学生体育会,组织中华大学联合运动会等。约大的网球队、游泳队、足球队、棒球队、划船队等,都曾名噪一时,并在当时的国内运动会上取得田径、网球等佳绩。
看过电影《女篮5号》的人们,一定会对电影中所反映的上海解放前后体育状况有所了解。这部谢晋执导,刘琼、秦怡、曹其纬等主演、1957年上映的影片,不仅有旧上海篮球选手生活艰辛的如实展现,更有解放后球员来源的表述——有的来自解放军,有的来自各学校,有的来自厂矿企业队……某种程度上,这也反映了20世纪中期上海体育的普及程度。作为远东规模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转型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及至如今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上海的体育运动开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上海体育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20世纪初,近代体育在上海得到较快发展。并经上海向全国各地传播。在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已开展的十余项体育项目,几乎都在上海得到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尽管上海的竞技体育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有相当差距,但在全国一直是保持领先地位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体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事业。在上海,体育活动更是深入社会,深入群众。
1961年,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当时新建的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至今回想起徐寅生 “十二大板”战胜星野展弥的情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中国人都仍会回味一番。“八板!九板!十板!……”当时全场万余名观众曾情不自禁地随着球的起落而齐声数数。“第十板因为角度不大,眼明脚快的星野一跃而过又把球救了起来。徐寅生见他左方空虚,第十一板又杀他的左边大斜角……待星野放过来第十一个高球时,徐寅生向他的中路猛扣第十二大板。……星野动作变形,用力过猛,企图用最强烈的旋转作最后的搏杀,但球从高处终于飞出界外……”在第26届世乒赛上获男子单打第三名并成为男子团体冠军成员的徐寅生,是1959年进入国家队的。此前,1955年,他还不过是上海光大中学学生队的成员。2018年,年满80岁的徐寅生回顾上海的乒乓球运动,再次表示:“上海是孕育乒乓球世界冠军的‘摇篮’。”数据说话,徐寅生说:“新中国成立至今,我们共获得109个世界冠军,其中包括奥运会金牌,来自上海的运动员、教练员就有20人之多,在全国排名第一。”
徐寅生认为,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又与上海这个城市的历史、地理、经济发展以及传统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徐寅生小时候,学校设在弄堂里,当时的条件,没有体育设施,只能在地上用粉笔画个长方形的框当作乒乓球台,有时蹲着有时站着打。直到上中学时,他才见到一张没上油漆的球台,条件算有了改善。但这并不妨碍他喜爱上乒乓球运动。他曾是当时上海名将刘国璋的“粉丝”。而在徐寅生成名后的许多年里,在上海的那些弄堂里,仍随处可见在洗衣服的水泥板上放两块砖头,然后打乒乓球的孩子。一代代的孩子们,家里条件好点儿的可能会有一块“光板”,也就是没有粘胶皮的乒乓板,条件一般的往往用一块做作业的垫板或者铁皮铅笔盒权充乒乓板了。然而,正是在那个时代,乒乓球恰恰是上海的全民运动之一。
在上海,参与体育运动者,绝大多数不会是冲着奥运金牌而去的。今年69岁的洪克敏曾长期担任南京东路街道承兴居委主任。1988年三八妇女节前夕,洪克敏动脑筋把社区阿姨妈妈、妇女同胞召集起来,在弄堂里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妇女运动会”。没想到,这一热闹,就热闹了31年,并将继续热闹下去。如今这一运动会,从街坊邻里间的娱乐,壮大为中外运动员齐参与的弄堂“国际大赛”;从当年5个比赛项目到如今三十余个竞赛项目……这个汇聚着上海市民智慧的特殊运动会,在这条充满活力的“体育弄堂”里见证全民健身和上海里弄文化的变迁。
把门板当乒乓球的桌板,把旧纽扣做成毽子,小小的“窍门”里,全是上海市民身边的智慧——简单有趣,老少咸宜,不仅让居民们锻炼了身体,更拉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项“两个人夹着篮球走”的比赛,参赛选手还需要“审核”——必须是文明幢的邻居,也就是关系好的邻居,邻里之间两个人朝前走。还有婆媳也可参赛,要扎着脚,也就是“风雨同舟”,婆婆和媳妇,两个人脚扎好搀着,“一二、一二”,一起走。洪克敏说:“有人问我,女儿和妈妈不可以吗?我说最好婆婆和媳妇,因为女儿和妈妈在世俗当中本来就关系相当融洽,而婆婆媳妇搀着走,这就很珍贵,并且是我们要倡导的家庭和睦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海纳百川、文化多元的上海,各种极致玩家层出不穷。遥想1990年代,阿拉上海男人中的翘楚余纯顺,徒步中国,足迹踏遍祖国的23个省市自治区,尤其是完成了人类首次孤身徒步穿过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公路全程。可惜1996年6月13日,在即将完成徒步穿越新疆罗布泊全境时,不幸在罗布泊西遇难。
上海跑者“闪光”和“小卡”则是另一种极致玩家。在2016 年7月16—17 日于瑞士格林德瓦举办的第四届艾格峰超级越野赛上,“闪光”和“小卡”完成了比赛,成为该比赛的首批中国完赛者。
“闪光”本名沈剑锋,来自上海一家外企,喜爱足球、F1和摄影等。在报名参加艾格峰超级越野赛前,他已有五年跑龄,马拉松最好成绩为2小时46分。但征服艾格峰,可不是如履平地。艾格峰所处的阿尔卑斯地区气象多变,海拔较高,地形复杂,由此导致比赛难度较大。其中最具挑战的101 公里越野赛的爬升高度为6700米,包含87公里的山路和森林路段及14 公里的沥青路。比赛规定——26 小时关门,超过这一时长的选手就没有成绩。沈剑锋以14小时41分第28名的成绩完成了101公里男子组比赛。
“小卡”本名马妍星,作为女生,她整体发挥稳定,在比赛中也获得了101公里女子组第11名的佳绩。更值得一提的是,马妍星在比赛之前五周,腓骨小骨头骨裂,肌腱拉伤,行走都困难。“福尔山的大雪一度击毁了我完赛的信念,犹豫许久,用欺骗自己无数次的谎言又成功说服自己前行。”这是马妍星的内心独白。在完赛后,她又强烈推荐这一赛事,希望身边的跑友能到阿尔卑斯山来跑酷,体验跑步过程中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
职业体育要有爱
当然,篮球也好,足球、排球也罢,这些体育器材在用于弄堂运动会的同时,更需经历大场面。
足、篮、排,三大球,在上海同样有着历史的回声、当下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召唤。其中,职业体育领域,更需三大球引领。
回顾上海近代体育发展的历程,早在清同治年间(1862年),租界的侨民就开展了高尔夫、足球、网球、棒球、板球、游泳等项目。这些侨民的体育活动对中国人产生了直接影响。
1895年,圣约翰大学成立了上海第一支足球队。时值清末,这些学生仔的头上还梳着辫子,踢球的时候辫子满场飞舞,看得人眼花缭乱,人称“约翰辫子军”。西风东渐,上海人以一种宽容的心态接受了现代足球这个“洋玩意儿”。
1905年出生于香港的李惠堂,在香港踢出一些名气以后,于1925年来到上海。由于足球技艺出众,李惠堂22岁就被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回头看,有着“亚洲球王”美誉的李惠堂,把自己足球最好的年华留在了上海。
新中国成立以后,张邦伦、陈成达、方纫秋、张宏根、徐根宝、杨礼敏等成为各个时期上海足球、中国足球的代表选手。到了改革开放以后,上海足球又涌现出了如李中华、柳海光、张惠康等球星。特别是柳海光在1988年赴贝尔格莱德游击队队,和国家队队友贾秀全一起参加南斯拉夫甲级联赛,成为中国足球当时“留洋”成功的代表。此后,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位亚洲足球先生——范志毅。2001年获此殊荣的时候,范志毅作为国家队队长,带领国足首次进军世界杯正赛,这也是迄今国足唯一一次进军世界杯正赛。为上海申花队拿下1995年甲A联赛冠军的范志毅,2001年也已经在英格兰水晶宫队留洋成功。如今,上海足球传承着留洋传统——去年率领上港夺得中超冠军并荣膺最佳射手的武磊,目前正效力于西班牙人队。
某种程度上说,上海的足球选手旅欧,为中国足球增进实力做出了贡献,而个人和母队有时候则不得不做出一定牺牲。柳海光当年留洋,收入所得外汇中很大一部分是要上交国家的。武磊今日留洋,其在西班牙人队的年薪是抵不过上港的。而无论当年的申花,还是如今的上港,在绝对主力流失后,是要影响联赛成绩的。
同样的例子还有篮球。在CBA历史上,上海队只夺得过一次冠军。遥望2001至2002赛季,那还是姚明实力初展的时期。如果当年姚明在上海队多打几个赛季,凭借他当时在中国赛场的统治力,相信如今上海东方大鲨鱼俱乐部的荣誉室里,一定会多不少冠军奖杯。然而,上海有这样的胸怀,放顶尖球星到更大的舞台去展现中国人的才华。可见,在追求奥运金牌以及运动成绩之外,上海体育还有更宽广的追求。
2015年4月12日,《新民周刊》记者曾经在上海师范大学采访过姚明。当时,他以上海市篮球协会主席的身份,出席李震中教授百岁寿辰。在向李震中献花时,姚明说:“100年来,篮球的规则在变,不变的是篮球精神的新老传承。李老就是中国篮球的活字典,希望他健康快乐,希望明年、后年乃至十年后,我们还有机会为他祝寿。”
李震中当时仍能清晰地读出讲话稿:“我出身贫寒,是篮球改变了人生,让我有这么好的生活、学生和朋友,我一生最感谢的就是篮球。”
很遗憾这位1948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队长,曾经的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师大教授于2017年2月去世了。姚明的母亲、女篮前国手方凤娣参加了“祖师爷”的追悼会。当时刚上任中国篮协主席的姚明发去了唁电。尽管百岁老人李震中离开了,但他那“一生最感谢篮球”之言,仍让后来者回味再三。回顾2015年在上海师大,记者问姚明:“年轻球员如何才可能成功?”姚明只用一个字回答:“爱。”在身体条件、球商水平、训练水平都达到一定水准的时候,对这一项目之爱的程度,最终能决定这名运动员的上限。而在资源禀赋方面有一定实力的城市,其职业体育开展是否良好,往往也取决于这座城市和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对该项目的爱的程度。
徐彬说:“职业体育发展水平对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外事交流、文化宣传及传媒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产业领域有着重要影响。近几年,国内职业体育发展逐渐呈现高度的专业化与商业化特征。”在徐彬看来,上海市已经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全球著名体育城市的目标,那么,就要朝着目标迈进。
“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有三个维度。”徐彬告诉《新民周刊》记者,“一是体育赛事之都,二是体育资源配置中心,三是体育科技创新平台。大力发展职业体育是推进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
细数上海目前的职业体育俱乐部,一共有九个——上港集团足球俱乐部、绿地申花足球俱乐部、农商银行女子足球俱乐部、东方大鲨鱼篮球俱乐部、宝山大华女子篮球俱乐部、光明优倍女子排球俱乐部、金色年华男子排球俱乐部、上海地产集团乒乓球俱乐部、上海申鑫足球俱乐部,从整体发展水平上看,处于全国前列。上海职业俱乐部奉献的精彩比赛,为上海这座城市增添更多的活力,为市民增加了更多的快乐和激情。
提及上海市职业体育的发展,徐彬透露,目前,上海市体育局正在编制上海市竞技体育布局发展规划。规划草稿已经形成,近期将向社会发布。“下阶段,我们主要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徐彬说,“一是抓改革。在综合评估基础上,项目布局有所取舍、突出重点。对于具备条件的项目,积极推进职业化、社会化、市场化改革进程。对于已经职业化的项目俱乐部,要呵护好、帮助好,使其职业联赛的水平与城市的地位相适应。另外,除足篮排和乒乓球等项目外,我们还将积极推进网球、高尔夫球、马术、帆船、赛车等职业化运动项目发展,建设高水平职业俱乐部。
“二是优环境。体育部门以高质量发展为理念,用情服务、用心服务,不断优化职业体育发展环境,支持教练员、运动员职业化发展,配套跟进编制、经费、引进和安置等政策改革。建立与职业体育发展相适应的运动员、教练员、俱乐部权益保护制度。优化完善‘以奖代补’的政府资助方式,有效激励职业俱乐部发展。鼓励和引导市优秀运动队与企业合资组建职业俱乐部。鼓励社会力量以开办体育特色非学历教育机构、体育俱乐部等形式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三是树精品。积极培育具有上海特色的职业体育精品,大力营造职业体育市场,积极引导职业体育俱乐部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明星。”
职业体育需要明星,奥运会同样需要明星。而明星的诞生,离不开青训。回顾历史,在历届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上海向国家培养输送了13位奥运冠军,奥运参赛选手302人次,为国家奥运争光计划做出了贡献。目前,上海的青训模式已经达到多元发展的阶段,体育系统办训、体教结合办训、社会力量办训三个方面同时展开。
在完善推进“体育系统”办训方面,上海目前主要依靠37所市、区两级体校,其中20所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其中有9家是国家级重点基地,显示出上海体育系统高质量的办训规模在全国处于前列。在创新推进“体教结合”办训模式方面,上海以800余所市、区两级体育传统学校为基础,在全市51所中小学校开办田径等18个项目58支二线运动队(含8支试办二线运动队),并实施优秀教练员进校园工程,带动了基层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项目布局和水平提高。近四年市、区两级体育部门选派优秀教练员超过2000人次进校园,开展运动队带训、专项辅导、上体育活动课。据统计,目前上海有青训注册教练员2000人左右,其中体育教师兼职教练员占30%。
同时,上海还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训模式。2000年以来,在上海,崇明徐根宝足球基地、曹燕华乒乓球培训学校等一批社会力量办训机构逐渐兴起,使体育人才培养逐步社会化、市场化。其中,崇明徐根宝足球基地在17年间培养了武磊等43名中超球员,5名现役国脚;曹燕华乒乓球培训学校输送了乒乓球奥运冠军许昕。2015年,为强化足球精英人才的培养,上海市命名了10家青少年足球精英训练基地,其中超过30%的训练基地是社会力量兴办,他们与体制内单位享有同样的经费与政策支持。上海冬季项目与新增奥运项目也均以社会俱乐部办训的模式开展。2018年,由冬奥会冠军杨扬创办运营的飞扬冰上运动中心培养了樊梓琪、马晓琳、王淇等7名队员入选国家跨界跨项短道速滑集训队,还有队员入选了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截至目前,上海各类社会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人数超过5000人,布局20余个项目。未来,上海还将探索出台鼓励青少年体育社会化办训发展的政策文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
“体育+”在何处
1997年,在上海普陀区的长风公园里,全国第一座健身苑点诞生了。不久之后,社区健身苑点的建设工程随之开展,迅速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不论老人、幼儿,或是早出晚归的上班族,在家楼下就能锻炼身体,大大增加了市民的健身热情。
如今回看,这只是一个起点。徐彬说:“截至2018年底,上海已建成社区健身苑点14531个、市民球场527处、市民健身步道884条、市民游泳池35个、市民健身房181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99个。本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从2013年底的1.72平方米提高到2平方米左右。2019年还计划在公园、绿地和社区中新建改建100条市民健身步道、60片市民球场和300个市民益智健身苑点。”
最近,记者在位于金通路158号的普陀体育公园看到——专业的足球场上,有两支身穿标准球衣、球袜、球鞋的队伍在比赛,却没有裁判。一问之下,一位40岁左右的踢球者说:“我们是在这踢‘野球’的!老底子在中学里,下了课就踢球,那是煤屑操场,踢完球浑身都是黑灰。哪想得到,人到中年,竟然‘标准化’起来了。感谢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球场!”
目前,在上海,已建成体育公园或是利用郊野公园建设成片体育设施的有15个,包括闵行体育公园、普陀体育公园、虹口广粤运动公园、明珠湖体育公园、嘉定北水湾体育公园、青浦重固体育公园等,今年正在建设的有2个,徐家汇体育公园和长宁虹桥体育公园。之所以能有这一番成绩,记者从各方面了解到,上海市体育局亦曾与绿化部门等进行协调,推动在公园、绿地、林带中建设体育设施。研究制定支持社会力量利用旧厂房、仓库、闲置用地建设体育设施的具体办法,新建或改建体育综合体。
不仅仅是硬件上的提升,今年,在上海全市社区体育设施上,都将贴出二维码贴码,体育局将进行建档工作。二维码里藏着“大礼包”——市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实时掌握健身技能知识。
在“你点我送”社区体育服务配送环节,市民还能得到健身技能培训、科学健身讲座、青少年体育培训、体育赛事活动等指导。“2018年全年配送共计5719场,其中健身技能培训4815场、科普健身讲座456场,服务街镇211个,惠及居民16万人次。”徐彬说,“我们还持续开展体质监测服务——已建成157个监测服务站点,去年服务人数19.3万。通过体质监测,不仅让市民了解自身体质状况,还能获得练什么、怎么练的‘运动处方’,防范运动风险。”
在深入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上海市体育局的工作人员大多思维活跃、思路开放。譬如,许多人都会说一句话:“体育不是体育局一家的工作,我们欢迎社会各界与我们合作。”正因为这样一种开放的心态与胸怀,使得上海的体育工作能达到“体育+”的层面。
譬如体医结合。在上海,有一个“体医交叉培训双百计划”,即培训100名会开运动处方的社区医生和100名会指导慢性病人锻炼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以夯实体医结合的基础。今年,上海市体育局还和市卫健委合作共建80个“智慧健康小屋”,推动本市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各类社区健康服务资源融合共享,在慢性病防治中进一步发挥体育锻炼的积极作用。
体育局还和教育系统合作,将“学生体育素养”纳入上海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推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目标大致为——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在上海市教委的关心、配合、支持下,在上海,到2020年,小学所有年级在现有基础上都增加1节体育课,保障学生每天运动一小时。逐步实现中小学开设体育运动项目不少于7种,学生年运动时间不少于365小时,使每位学生掌握2项以上运动技能。
近年来,上海体育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体育服务业成为驱动上海体育产业发展的主动力。统计显示,2015年上海体育服务业占体育产业总规模的比重首次超过60%,达到60.3%;2016年的比重增加到64.6%;2017年的比重继续增加到65.5%。体育服务业占比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说明上海体育产业的含金量较高,发展基础较好。
“坚持部门协同、资源共享、协调联动,才能不断加强体育与文化、旅游、教育、健康、购物、会展、科技、制造、信息、传媒等领域融合发展。”徐彬说,“今年我们提出,上海体育工作要‘体现三个新作为’:在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方面体现新作为,在创造体育高品质生活加快建设健康上海方面体现新作为,在全面深化体育改革加强体育部门自身建设方面体现新作为。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上海建设全球著名体育城市一定会不断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