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西子之魅:人间与天堂的交融

日期:2019-07-3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它是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
作者|刘朝晖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千年西湖山水,自然赋形,天地大爱。任何时候、从任何角度看西湖,都会感受到不一样的美。行走在西湖边,无论是远山近水,还是一亭一榭,总能勾起人们对于自然与人文之美的赞叹。江南的人文气息在这片湖水中荡漾,而杭州这座“人间天堂”,也因为与这片山水的交融,成为了山水城市的典范。

  8年前的6月24日,在法国巴黎总部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湖申遗成功,意味着它成为中国第41个世界遗产,也是第3个获批“文化景观类”世界遗产的中国项目。美丽的西子湖从此走出深深闺房,向世界展示自己独特的东方文化韵味。


综合整治为申遗



  今日的西湖,得来不易,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更是离不开当年综合保护工程打下的扎实基础。

  西湖是杭州的“根”和“魂”,尽管杭州在改革开放后对于西湖保护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由于受城市发展空间狭窄等条件制约,保护与发展、旅游业与工业这两对矛盾,一直困扰和影响着对西湖的保护。1999年西湖申遗启动时,保护西湖到了关键时刻。

  资料显示,在西湖综保启动前,西湖水域面积仅有5.6平方公里,处于历史上水域面积最小时期。同时,它整体水质一般,2001年前后西湖水透明度只有40多厘米,平均水深1.65米。再加上环湖没有打通,湖东面与城市接壤一带被很多单位和民居占据,不少违法建筑使得西湖景观较差。加之当时的多头管理体制,西湖保护和管理面临极大挑战。

  2001年3月,杭州设立萧山区、余杭区,行政范围由683平方公里猛增到3068平方公里,市区范围一下子扩大了三倍多,杭州的城市格局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的扩张,为西湖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空间条件。

  为了西湖,也为了杭州的未来,经过详尽的可行性论证以及统一规划,一项传承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的宏大工程——西湖综合保护工程2001年应运而生,就此拉开了连续10年综保的帷幕。杭州按照“世界遗产”标准,从生态保护、环境美化、文脉延续、景观修复等多方面内容,对西湖的“东南西北中”进行全方位保护和整治,努力实现申报世界遗产的目标。

  按照当时的规划,杭州中河高架以西24米以上的建筑(相当于7层楼以上)都要整修。2007年,西湖边高达67米的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被爆破,便成了整修的标志性事件。这幢还很新的建筑被拆,原因之一正是因为影响了西湖景观。

  西湖申遗规划负责人,曾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所长,现任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理事长的陈同滨提供的数据显示,为了此次申遗,杭州拆除了西湖周边50多万平方米有碍观瞻的违章建筑,搬迁了2000多户居民,减少常住人口7000余人。

  2002年10月1日,西湖南线各大公园终于全部整合打通,使南线一带形成了‘十里环湖景观带’,体现了杭州‘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市特色。2003年实施的杨公堤景区、湖滨新景区、梅家坞茶文化村“三大景区”建设,是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历年来规模最大的项目。2005年通过实施两堤三岛、龙井村等项目,西湖“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新格局基本形成。此后的西湖,年年均有新亮点。

  连续10年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使得环西湖沿线全线贯通,西湖水实现“一月一换”,水质稳定保持三类水体标准,部分区域的水质达到了二类水体标准,景区公共绿地新增100多万平方米,恢复西湖水面0.9平方公里,保护修缮、恢复了180多处自然和人文景观。

  自2002年南线贯通,杭州就提出了“还湖于民”的口号,西湖环湖景点实行免费开放。之后,杭州又率先成为国有博物馆全面免费开放的城市。这项举措使得西湖成为全国唯一的免费5A级景区。

  杭州市从2002年起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和2008年起开展的西湖文化景观重点整治工程,极大地改善了西湖的保护状况。西湖的免费开放,不仅使普通百姓和中外游客成为西湖保护的受益者,还带来了无法衡量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让杭州这一特色创新旅游模式,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认可。


申遗之路,是文化认同之路


  从1987年开始,故宫、秦始皇陵等进入世界遗产名录。自那时起,就有西湖申遗的声音发出,西湖很早就进入了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预备名录。经过长时间的酝酿,1999年西湖申遗工作正式启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

  事实上,当年关于西湖申报世界遗产名录,存在着很多争议。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宣教研究部副主任夏攀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其中的争议包括了西湖究竟是以自然遗产还是文化遗产申报、以怎样的文化价值提炼呈现给世界遗产委员会、怎么把西湖的东方文化解释给外国人听等等。

  当杭州刚刚启动申遗,一位来自北欧的世遗专家的一席话,曾经让分管西湖的副市长吓出一身冷汗:“在我的家乡,像这样的湖有几千个。”

  “西湖申遗起步很早,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确实举步维艰。”陈同滨说,一个重要原因是,一直未能找到一个准确的定位,在西湖为什么应该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问题上缺乏话语权。

  与世界上以自然景观著称的景点相比,西湖人文景观最丰富;与世界上以人文景观著称的景点相比,西湖自然景观最多。这是西湖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西湖申遗的难度所在。如何让外国专家读懂这“无声诗、有声画”,是西湖申遗成败的关键。

  曾是西湖申遗专家组成员的王其煌回忆,西湖申遗整整走过12个年头,之所以申遗之路如此漫长,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异,因为西湖代表的“隐逸”文化,与西方倡导的“骑士”文化不相容。比如杭州的文化名人之一、“梅妻鹤子”的林和靖,就很难被西方人认同。“他们说,林和靖这个人读了那么多书,这么有才华,他却不报效社会,反而隐居起来,你们为什么还要推崇他?”王其煌说。

  王其煌当时提出,西湖文化是精英文化,是士大夫文化,西湖在历史上一直是士大夫的精神家园。这一观点得到了陈同滨的赞同。后来,陈同滨主持编制西湖申遗文本的时候,把王其煌的这一观点,融合到了文本当中。

  因为西方没有“隐逸”文化,他们强调骑士精神,像堂吉诃德一样拿着宝剑跟风车战斗,所以他们理解不了中国的隐逸文化。专家组一遍遍地阐述“隐逸”文化的精髓,是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终这一文化被国际认可和接纳。

  此外,还有像《白蛇传》,西方人也想不通,蛇怎么可能作为主角并被歌颂呢?“因为蛇这个概念,在全世界都统一认为是反面的,因为人类原始社会都在水边生活,最怕的就是蛇,所以蛇在西方的语言、文化、宗教中都是恶的代表。”王其煌解释道。

  申遗组专家结合历史背景向西方人解释——北宋时期经济繁荣,自由贸易极大发展,所以老百姓非常崇尚“追求自由”,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正是“追求自由”的象征,所以《白蛇传》被广为传颂,这一解释,最终被西方社会认可。


西湖是一种文化现象


  都说西湖美,而对于西湖之美,可能一百个人,会有一百个不同的说法。

  很久很久以前,古人就感受到了西湖的美。从古至今,西湖边有数不清的文豪大师,为它吟诗作画,诗词歌赋也早已流传成经典。比如白居易、苏轼、杨万里……这些诗人笔下的字里行间,全都满溢着对西湖之美的眷恋。

  陈同滨认为,当年在西湖申遗文本编制中难度最大的是它的价值提炼。西湖一直以来是作为风景名胜区存在的,但它要被当作一个文化遗产来对待的时候,西湖不再是一个纯观赏的对象,而要找出它文化价值的内涵,且这个内涵要符合世界遗产高度的标准,这就有一个性质上转变的挑战。

  西湖是中国第一个文化景观类的申遗项目。陈同滨表示,当时选择“文化景观”作为申报类型更符合中国特色。陈同滨说,以“西湖十景”为代表的西湖景观是园艺、绘画、诗词“三位一体”的关联性文化行为的创造物,表现出讲究“诗情画意”和“天然图画”的东方审美情趣,以及追求人与自然“情景交融”的和谐互动意境。中国文明与文化具有多元特性,中国传统哲学中还有“天人合一”的理念,同时,由于文化景观在保存状态上具有“有机演变”的特性,与中国文明属于唯一“传衍至今”的特性相吻合,与中国文化遗产的保存特性相吻合。“它是十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精英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各阶层人们世代向往的人间天堂,是中国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文化名湖’,曾对9至18世纪东亚地区的文化产生广泛影响。”

  所谓西湖文化景观,是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西湖文化史迹、西湖特色植物六大要素组成。对于西湖,世界遗产委员会是这样给予评价的:存续千年的西湖仍然清晰地传达着“文化名湖”的理念,仍然能够在景观中清晰地辨认出宋朝创建时的所有核心要素。

  曾担任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副局长、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西湖申遗期间担任申遗专家组组长的陈文锦,当年就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西湖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论断,有力推动了西湖的申遗工作。在他2007年出版的代表作《发现西湖——论西湖的世界遗产价值》中,提出一个重要观点:西湖的自然美和人文美相伴相依,互相烘托,互为表里,因此西湖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现象,这是它的核心价值和内涵所在。

  夏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其实西湖之美,不在于某一处或几处景观,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景观与文化价值体系。人与自然的互动,文化与景观的互动,构成了西湖真正的价值所在。


保护手段引入高科技


  申遗成功,让西湖成为了“世界的西湖”。八年来,西湖保护管理工作并没有画上句号。

  为了高标准保护世界遗产,杭州开启了多个“第一”——出台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填补国内文化景观专项立法空白;编制《西湖风景名胜区业态提升规划》,这是国内首个规范景区业态的文本;成立杭州西湖世界文化遗产监测管理中心,这在全国是组建速度最快的。

  西湖遗产监管中心主任杨小茹介绍,早在2012年,西湖遗产监管中心就创新地建立了全面、系统、多层级的遗产保护评估和预警监测体系。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区视频监控指挥系统,集动态视频监控系统、气象因素监测系统、防汛抗灾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等七大功能于一身,可以对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区进行全方位、可操控式的监控。指挥中心还和遗产区内的43个现场分控室、19个现场管理机构实现网络联动,实现动态管理。

  西湖还有游客量监测管理系统,应用了先进的红外热成像感应技术,对游客量进行科学管理。在白堤、柳浪闻莺等地,都有红外热感监测设备,一旦游客激增系统就会预警。

  高科技也在遗产本体保护上大展身手。比如六和塔的身上安装了监测设备,包括133个感应器和65个棱镜,能够捕捉到古塔细致入微的变化,并以此“对症下药”,让古塔延年益寿。每年,六和塔都会有一份“年度体检报告”。保俶塔也采用了科技手段进行了全方位的监测工作,采用三维数据扫描,掌握第一手的保护状况。

  对于西湖未来的保护管理,专家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夏攀就提出,西湖应该更多地回归其公共属性,在景区的交通、人流等方面做出更科学的管理改善,提高游客的游览体验质量,让游客在“慢下来”的节奏中,充分感受西湖的魅力。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