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文化”之美: 家训沐身 美育修身 梦想富身
前不久的奉贤博物馆,一排排透明的展柜里,展出了120多件珍贵文物,玉器、书画、珐琅器、漆器,甚至雍正帝朱批奏折、御笔书法等悉数亮相,令人惊艳、为期三个月的短暂相逢,文物爱好者从五湖四海慕名瞻仰,故宫雍正文物的这场上海“首秀”,将“南上海中心城区”这方沃土自然而然“推送”到大众的视野中心。
关于“雍正故宫文物大展”为何选择上海南部的奉贤,得益于奉贤的深层文化内涵。史料记载,“奉贤”之名取自敬奉贤人、见贤思齐之意,源于孔子的弟子子游。子游名言偃,属吴(今常熟)人,是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相传,他曾来奉贤讲过学,后人为纪念这位贤人,在城中城隍庙旁为他建了言子祠,雍正四年,奉贤建县时,便用了“奉贤”之名。
拥有一个好地名的奉贤,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在新时代赋予新的生命力?2007年,奉贤创建上海市文明城区时,区委、区政府提出在全区开展以“敬奉贤人、见贤思齐”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提出了建设“贤文化”的文化发展理念。2009年10月,二届区委十二次全会将“贤文化”从最初的活动主题提升为地区发展战略。
如今,奉贤进一步通过营造“十字水街、田字绿廊,九宫格里看天下,一朝梦回五千年”的城市意象、积极打造言子系列品牌项目、推广“好家训好家风”“美育工程”等培育方式,不断深化“贤文化”内涵,讲好奉贤故事,增强文化自信。
好家风的“奉贤经验”
万丈高楼始于基,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一直有“家国一体”的思想,“家”其实就是缩小的“国”,而“国”就是放大的“家”。深谋远虑的奉贤人深知“家”之于“贤文化”的重要意义。
坐落在奉贤区南桥镇杨王村村口的家风家训馆,是各地游人慕名前来的网红打卡地。三年前,一家专门从事儒学教育的社会机构在此设立了分院,通过每周六一节“家风小课堂”的形式,让志愿者老师走到村民中去,为他们讲述自己身上的美德故事。
村民高梅华至今仍记得第一节课的内容——“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女老师问大家,‘你们谁还记得自己太爷爷的名字’,‘还有谁坚持每周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打电话?’台下鸦雀无声”。直到老师现场讲述了好几个关于“孝道”的故事,村民们纷纷为之动容。
杨王村党委副书记金玉坤说,这些可感可触的老师很受村民欢迎。“他们带来的生动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很有说服力。有些村民甚至可以活学活用,将课堂上所学在自己的家庭里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例如,给父母洗脚等。”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奉贤区在拿下上海首家“全国文明城区”荣誉称号之前,杨王村就已经致力于村民家庭“好家训、好家风”的培育,那时作为人人艳羡的“首富村”,杨王村800余村民共同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口袋富了,精神世界却落伍了。
金玉坤告诉记者,由于杨王村是三村合并,融合难度大,加之一些村民难以适应农村现代化的转变,内心世界荒芜,村里工作不好开展。直到2006年,杨王村将家庭作为改变民风的主阵地,通过编制村训村规的方法提升村民素养,才有了彻底的转变。
现在去杨王村,可以看到不少独栋连片的小洋房,整齐划一,赏心悦目。每家每户的门前都贴着“家庭信息公开栏”,栏内写着不同的家训,如“为子女要孝,为配偶要忠,为朋友要义,为同事要爱,为邻居要谦”、“用积极乐观的心,微笑面对生活”。
家训一言九鼎。写出好家训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家庭成员的一种内在约束、一份责任。杨王三组的钟琴秀“十多年如一日”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任劳任怨照顾高龄母亲,一日三餐热饭热菜,洗漱、按摩、翻身,日复一日,从未马虎。在钟琴秀看来,对孝道的理解是: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的是回报父母恩情的机会。
杨王村联组六村的村民张龙兴也是践行“勤劳致富、团结和气”的好家风典范。十几年前,他艰苦创业,开了一家手工小作坊,靠着一双勤劳双手,小作坊迅速成长为了一个年利润千万元的企业,如今,张龙兴还“升级”做了爷爷,全家四代同堂,家庭和谐美满。
杨王村“仓廪实而知礼仪”的实践,点燃了奉贤“家风家训”培育活动的薪火。如今,奉贤区干部选拔任用,将家庭美德列入考评已成惯例,所有干部评先评优都要先去居民区党支部了解12项反向指标情况,问题突出的取消参评资格,防止干部“带病上岗”。
培育活动也已取得实效,不仅涌现出了“全国最美家庭”等,上海市城市文明进步指数测评中获得郊区县“九连冠”,中央文明办和全国妇联还曾在奉贤召开“传承好家风、奉敬贤德人”华东地区现场会,总结推广“好家风”培育的“奉贤经验”。
奉贤区文明办科长黄静告诉《新民周刊》,传承“好家训、好家风”,只是奉贤区开展全域“美育工程”的一部分,打造新时代“书香门第”,开展“圆梦行动”,“贤城学子”游学活动,正在聚焦“精神之美、家庭之美、行为之美、文化之美、产业之美、环境之美”六大主题,培育“贤、美”文化,实现从“唯一”到“唯美”。
全域美育 需要“工笔画”
什么是美育?从周公的“制礼作乐”,到孔子的“六艺”,古代的美育,强调审美内在的感化。当下的美育,则是一种科学性、系统性的涵养灌溉。“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哲学家眼中富有诗意的“教育的本质”,对于美育同样适用。
奉贤区委书记庄木弟指出,目前,奉贤区正从多维度反复研磨“全域美育”的深刻内涵,《“美育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着眼全体市民,区分重点人群,以“美育活动、美育师资、美育课程、美育阵地、美育社团”为实施路径,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地推进美育修身实践。
美育,渗透校园助青少年立志立心。今年9月,奉贤区从全区近4000名高中、中职毕业生中遴选出30名优秀学子,授予“世贤学子”称号。景秀高级中学毕业生唐思懿,是一个志在“回奉贤”的贤城学子,去年暑假,她参加了学校与务川民族中学的结对活动,认识了留守儿童小陈,从此与热心公益结缘。
在唐思懿看来,当代贤德青年要有更广博的人文情怀。虽然所作所为有限,但她可以融入社会的洪流,主动为他人做些什么。记者从奉贤区教育局了解到,自2016年以来,上千名奉贤中小学生分批组成了数十个考察团。一路是暑假前往井冈山、遵义、延安等革命圣地重走“红色之路”;另一路是筛选品学兼优学生作为“贤文化”交流使者,送往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游学,开启“世界之窗”。
美育,也改变了城区治理的视野和思路。海湾镇,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海湾鸟叔”潘益飞。“农垦二代”的他,为了守护海湾镇的生态美、人文美,十几年如一日,以候鸟为题材,坚持拍摄自然美景1万余幅,用镜头记录四季更迭中的感动瞬间。他还筹建牡丹文化艺术中心,举办了数十场以候鸟、生态为主题的公益展和微论坛,让更多人发现美、感知美,由此他被聘为海湾镇首批美育讲师。
与潘益飞同行的人越来越多。今年6月,包括党校骨干、高级讲师或教授,甚至艺术从业者在内的首批100名专业美育师已经深入奉贤区的学校、单位、社区,为全区知礼、明德、尚美的百姓美育教育培训助力。
81岁高龄的“奉城刻纸”非遗传承人周宝才老先生,虽然不是美育师中的一分子,但二十多年来,他受邀担任纸艺课堂老师,将非遗手艺在奉贤成校、塘外中学、头桥小学等多所学校全面推广开来。“刻纸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趁着眼睛看得见,我要多刻,多留一点东西给子孙后代看。”
2018年荣登中国好人榜的72岁高龄、神经内科专家顾春江,更是用免费义诊22年的事迹,践行了传承美育的内在价值。目前在社区创办的“春江健康小屋”,23个“顾春江们”依然脚踏实地接力奉献,辐射附近小区6个,累计义诊居民近45000人次,服务总时长超12000小时。
深耕美育,做厚美育。外修形态、内修人文的奉贤不忘用新时代美育,打好“人贤家和城美”的城区文明底色。截至目前,全区有2000多个美育社团成立,200多万人可就近参与美育修身活动,“贤园”“贤苑”美育基地、群贤俱乐部等101个美育修身示范阵地成了市民“美育修身”聚集地。
此外,奉贤区每年投入1000万元财政资金,对文化人才、群文团队、文化活动项目、非国有博物馆建设进行政策扶持;每年举办百余场特色主题修身活动,全区建成“城市阅读联盟”“生活驿站”“青年小舍”等1400多个“市民修身阵地”,构建“15分钟修身圈”。
从急难愁到愿思盼 三年百万人圆梦
在美育陶冶下,奉贤,已然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暖城”。自2017年,“圆梦行动”作为奉贤一张全新文化名片,从解决个人的“急难愁”,到顾全社会的“愿思盼”,再到贵州大爱无疆的精准帮扶,至今已有147万人次受益,圆梦驿站也多达100多处。据黄静介绍,公共服务、社会资源与市民需求的精准对接,目的是让“梦想”与“爱心”无缝牵手,让向上向善向美的“贤文化”如春雨润物,成为涵养城市文明的精神养分。
生长在农民家庭的郑昔,出生时便伴随着视力残疾,从上海盲人学校读书毕业后,回到奉贤开了一家盲人按摩店。郑昔虽然无法看清这个世界,但热爱音乐的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未完成的梦想——拥有一首属于自己的歌。
区残联知道了郑昔的梦想后,把这件事记在了圆梦驿站中。词作家蒋帅知晓后,主动认领了郑昔的梦想,并与作曲家刘小剑一起,帮郑昔完成原创歌曲《如果有那么一天》。
截至目前,参与奉贤圆梦行动的爱心人士已超过3万人,包括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沪剧名家茅善玉在内的不少名人也投身了圆梦集市,且圆梦主体呈现多元化:有个人,有单位;有老人,也有孩子,城市里的守望相助,随处可见。
“感动奉贤人物”马利军通过得到好心人资助,与阔别30年的父母重聚,圆了回乡梦;患病的9岁女孩刘欣雨得到多家单位爱心接力,圆了画展梦;八旬抗美援朝老兵廖其林得到帮助,圆了瞻仰“昔日战友”邱少云铜像的梦;68岁的沈济老先生,圆了自己为爷爷、奉贤第一位革命烈士沈志昂修缮故居的梦。
当然,除个体梦想,许多群体性梦想也在各部门的合力推动下“成真”。比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计划对8000名农民开展非农就业技能培训,帮助不少于600名农民实现就业;区卫生健康委启动“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肿瘤指标筛查项目”,为10余万老年人带去健康福音;一系列“政策大礼包”对准百姓需求精准发力,践行着“不让一个奉贤人在小康路上掉队”的承诺。
这样的大爱承诺,也逐步蔓延到了贵州对口帮扶。钟争光,上海援黔干部、务川县委副书记,自他任职以来,就知道务川县天山村是一个地处武陵山特困的缺水山村,那里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0%,但奇怪的是,村庄的祖祖辈辈都要去山洞里背水吃。
2017年,奉贤区援黔干部牵线搭桥,将上海的自然能提水技术引入务川,全程不用电、不用油,只要有半米的水流落差,通过设备将动势能转换,就能将低海拔的水抽到高海拔地区。日供水量400吨不仅解决了天山村3206名群众的生活用水,还保障了生产发展用水。“现在有了水,村里计划建中药材基地500亩、‘清脆李’基地2000亩,都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村民田峰说。
短短三年,奉贤已经成就了百万人大大小小的梦想。当冯羽涵含泪剪掉留了10年的长发,赠给上海市儿童医院的患儿时,当一家助学爱心公益协会一口气认领了78个梦想时,当慈善超市的灯光亮起,听障女孩像正常人一样朝九晚五时,无数个圆梦人,正在因小小善举而感受生命丰盈。敬奉贤人,见贤思齐,早已刻在了奉贤城区的肌理,如同一座合力的灯塔,指引每一个奉贤人以家训沐身、美育修身、梦想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