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新中国同龄, 一所外语院校的国家使命
“上外是有民族情怀、国家责任、全球视野的大学,上外故事在每一个上外人的身上书写和延续。”
2019年9月10日,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在松江校区给2019级本科新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开学第一课”。
1949年12月,上海外国语大学(以下简称“上外”)前身——“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宣告成立。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府,“国家队”的身份让上外人身上肩负起民族的使命和国家的责任。
在新中国的缔造中应运而生,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破茧成蝶,在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上外一次次勇攀高峰——从单语种到多语种,从多语种到多学科,从多学科到“多语种+”——学校每一次办学转型都与新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同频共振,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休戚相关。
从上外创校校长、“中国大百科全书之父”姜椿芳到外语教育家、语法学家章振邦,一代代上外师者、学者荟萃于此,执教治学,开创并丰富着上外的人文传统;数万才华横溢、出类拔萃的上外人一直都活跃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活跃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足迹遍布全球,成为各行各业的领军者,为我国的外交外事、国际传播、经济建设、对外贸易、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为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做出贡献。
“成为卓越的国际化人才,成为为世界谋大同的人才……”在上外迎来70周年诞辰之际,姜锋深情寄语这群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章的“新上外人”。
总结创校70年的历史经验,适应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新要求,服务国家发展、服务人的全面成长、服务社会进步、服务中外人文交流,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说:“我们将着力探索,专业特色型、多语复合型、战略拔尖型,三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勇担中国高等教育‘国家队’的责任与使命。”
红色基因,与新中国同龄同行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学习和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在急需大批俄语人才的情况下,由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同志倡导,经中共中央华东局、上海市委决定,以华东人民革命大学第四部为基础,在上海创办一所培养俄语人才的学校。
由此,上外前身——“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上海俄文学校”于1949年12月宣告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伊始兴办的第一所高等外语学校。上海市委任命多年从事俄语新闻和文学翻译出版工作、在文化界颇有知名度的时代出版社社长姜椿芳同志为第一任校长。
“可以说,上外人的个人命运和我们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姜锋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身份、历史和故事,“上外突出的特点是我们与共和国共同诞生,我们有红色的基因”。
在“武”的战场,抗美援朝时期,上外人第一批奔赴战火连天的前线,用鲜血、勇气和知识捍卫新中国;在“文”的战场,多名上外学子在建校之初便追随老校长姜椿芳的步伐投身马列主义著作的编译工作中,为祖国精神大厦的筑就贡献心血和智慧。
有故事的大学才有魅力,上外在发展过程中不乏这样的动人故事。又如,在新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过程中,中国有很多重大项目,以及社会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与苏联开展紧密合作,因此有大量的苏联专家在中国。给这些专家日常的工作和带来的资料做翻译,作为一所以学习俄语和俄罗斯苏联文学为主的外语类高校,上海俄文学校义不容辞。
据了解,当时市领导多次亲临指导,要求学校领导把眼光放远一些,除俄语外,还要培养其他语种专业人才。根据陈毅市长的指示,为配合国家外交外贸工作需要,学校于1950年增设英语班,更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附设外文专修学校”,校址迁至东体育会路(原暨南大学一院),即现虹口校区校址。
1951年4月,学校又建立东方语言文学系,增设缅甸语、越南语和印尼语专业。至1952年8月,学校已初具规模,设俄语、英语、缅甸语、越南语和印度尼西亚语5个语种。
不过,全国高等院校实行统一招生并开始院系调整后,根据教育部指示,上外东方语言文学系师生全部并入北京大学,只设俄语专业,在1952年9月,学校改名为“上海俄文专修学校”,两个月后则再度更名为“上海俄文专科学校”,学制固定为3年。当年学校首次聘请苏联专家毕里金斯卡娅来校工作,指导编撰《俄语读本》和会话教材。
这一时期,学校的教学工作从培训式教学走向正规化教学,梳理了正规教学的观念,建立和完善了教学组织,取消了综合性的俄语教研室,成立了实践课、翻译、文学史、语言学等10个教研组,制定了统一的教学大纲,建立了学籍管理制度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至1956年6月,在校教师人数达241名(苏侨教师90人,中国教师151人),先后招收七期学生共3998人,其中毕业2087人,为国家各条战线输送了一批急需的俄语人才。
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学院”,增设英语、法语、德语专业,学制改为四年。
1961年4月,中央召开了文科教材会议,规定了文科的教学方针、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外语等7个专业的教学方案及教材选编计划。在这次会议之后,全国高校的文科教育恢复了正常秩序,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1963年9月12日,经中央批准,上海外国语学院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直属教育部领导。1964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第148次全体会议通过,由周恩来总理签署,原黑龙江大学副校长、俄语翻译家王季愚同志被调任为上海外国语学院院长。
同时,学校还新增出国留学预备人员培训部、夜校部,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合作开设外语广播教学。根据周恩来总理关于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培养高级外语人才的指示,学校与上海市教育局共建了附属外国语学校(即上外附中)、附属外国语小学(即上外附小)等教学部门。
至此,学校的专业设置已从单一的俄语专业发展为俄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等7个外语专业,较为顺利地从培养单一的俄语人才发展为培养高层次多语种外语人才。
面向新世纪,形成多学科布局
随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上外各项办学事业逐渐走出低谷,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上外作为全国重点高校被列入第一批恢复高考招生单位。1979年,学校的学制恢复为四年,并开始招收学位研究生,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彼时,出于对外经贸和文化交流的需要,以及外企大量进入中国,外语人才极为抢手。英语、小语种、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稍微与“国际”沾点边的专业,都成了香饽饽。
“中国进入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既有语言能力,又有专业能力的人才。”姜锋回忆道,时任上外校长胡孟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由单科的外国语学院向多科性应用学科外国语大学”发展的目标,“这个提法放在当下看无疑是十分超前的”。
“从多语种到多学科”,上外办学史上的第二次转型正式起步。在加强语言专业建设的同时,1983年6月,学校设立第一个复合型专业“国际新闻”,此后又陆续增设国际经济贸易、对外汉语、外事管理、教育传播与技术、国际会计、国际经济法等一批旨在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专业。
研究生教育亦有重要突破。1984年5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先后设置4个博士点,8个硕士点。1987年7月,俄语语言文学专业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
校内各学科的办学内涵得到不断深入和拓展。而这些新专业旨在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掌握一至两门外语,又具备应用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1994年2月5日,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时被列为国家教委和上海市共同建设的首批学校之一。两年后,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委专家组预审,正式列入全国“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站在世纪之交,上外迎来新一轮飞速发展。松江新校区启动建设,教学科研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上外也不忘“修炼内功”,在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继续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的同时,以培养面向新世纪、面向世界的高级外语人才为目标,逐渐形成了“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五大门类的学科布局。
用语言诠释世界、传播中国
如今,漫步在松江校区,看着世界各国风格的教学楼,听到学生口中练习的各种外语,一不小心就完成了一次简化版的“环球旅行”;而穿行于虹口校区,各种肤色的留学生聚在一起喝着咖啡谈天说地,又仿佛能从方寸校园看到大千世界。
李岩松表示,进入新时代,上外立足全球外语教育的办学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应对“互联网+”时代语言教学和知识获取方式转型的挑战,提出了“多语种+”的办学战略和“诠释世界、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卓越国际化人才。
所谓“多语种”指的是至少精通两门以上第二语言,具有出众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指的是“互通互联”,即以基于多语言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前提,打破专业、学科壁垒,以人文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自觉,以社会科学方法论教学促进国别、区域研究意识,以问题研究导向提升学生在某一领域的专精。
李岩松强调,“+”不是简单相加, 而是“融合”:一是“通(融通)”,即通过开设大类课程、辅修专业、创新实践等贯通专业、学科;二是“化”,将多语言能力通过“比较”“贯通”等“化”为“领域”优势。
“语言”是上外的立校之本。创校初期,上外致力于用语言建设国家、保卫国家;改革开放后,上外致力于用语言开拓新知,沟通全球;站在新时代,上外致力于用语言诠释世界、传播中国。
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知识的工具,是价值观的载体。人类借助语言能够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在这个意义上,人类要学习不同的语言。
正如著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的那样,语言的边界就是世界的边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关系到他对世界的认识水平。姜锋认为,未来人工智能不仅不能取代翻译,“学英语是否过时”也是一个伪命题,“相反地,我们对语言的学习还远远不够。尤其是用外语作为一个学科去研究那个语言国家的情况,并能够得到那个国家以及国际的认可的,这样一种学科能力更是滞后的。”
因此,借助语言这一认识世界的工具,深入认识不同文明间的差异,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从而构建全新的全球知识体系,这正是当下外国语大学的使命。建成“国别区域全球知识领域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外国语大学”则是上外在新时代的办学定位。
姜锋感慨道,从建校初期通过译介向国外学习,到上世纪80年代在学习国外的基础上与之平等交流、互相合作,再到当下中国越来越多地承担着全球的责任,世界希望听到中国发展的经验,“中国全球影响力的增长正是上外发展到第三阶段的前提。但是,我们对世界知识的掌握仍然匮乏,我们对世界知识的贡献仍然有限。破解这个局限,语言是关键的一环”。
国际关系风云变幻,身处百年未有大变局,世界安全、发展秩序受到挑战,中国如何在自身更好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和平繁荣做出中国智慧的贡献,上外人有责任和使命做出自己的贡献——对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构建中国的全球话语。
而这恰恰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口中“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上外所具备的“中国特色”。
在应该更重视语言的当下,上外对未来的发展已经规划了明确的路径,从而将语言专业人才的培养推向极致、推向卓越。这条路径可以概括为“三足鼎立”,即第一,进一步夯实语言作为翻译的能力;第二,继续推进‘多语种+’,让语言作为知识的工具与学科结合;第三,加强语言本身的研究,把语言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密切结合在一起,例如神经语言学、语料库,以及语言智能的研究。
姜锋希望,上外的学生能够积极转变身份,从被关注到关注他人、关心社会;通过大学学习和历练,学会走向独立,适应社会;学习知识,去认识世界、发现问题;习得技能,有效行为,解决问题;形成价值观,在复杂社会环境下,面对潮流、面对功利时,保持内心平静和人生定力;利用好学校提供的海外交流、田野调查、社会实践、专业实践的平台,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世界,涵养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
上海引领,助力全国基础外语教育
党的十九大将 2035 年定为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点,与此相对应,上海将卓越的全球城市定为 2035年的发展目标。
什么才是“卓越的全球城市”?
前伦敦市市长肯·利文斯通的私人经济顾问、前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署长约翰·罗斯(John Ross)曾承担着推动伦敦在国际大都市竞争中取胜的任务。在2018上海公共关系国际高峰论坛上,他曾以《全球城市建设历史文化传承与当代创新》为题,讲述了2000年至2008年期间,伦敦在国际推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
“推广一个城市,有多少基础设施,多少高楼大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推广这个城市的核心思想和价值是什么?”在罗斯看来,城市定位才是最重要的。比如纽约推广的理念是“我是美国最重要的城市”,新加坡推广的理念就是“我是亚洲最国际化的城市”,而伦敦推广的就是“我是世界上最国际化的城市”。“在纽约,每天有200种外国语言在使用,但在伦敦,则为300多种。”罗斯说道。
姜锋表示,任何一个全球性的国际大都市,它一定是各种文化的融通,而语言就是文化融通的基础,“不仅是现在,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大都市都是如此。何为卓越,何为全球城市,深层次的文化经济交流离开语言是不可想象的”。
事实上,除了为国家培养外语专业人才之外,对整个国家来说,推动基础外语教育更为重要。这件事交由上外来做,意义更大。
2016年7月,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下称“英语基地”)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批准,设立于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上海市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英语基地主要任务包括研究英语课程标准,修订或编制中小学英语教材,以及培训中小学英语教师。
值得一提的是,英语基地还根据上海市教委的要求,承担了根据国家课程标准修订或编制中小学英语教材的重任。
“按照国家新课标,上海提出了‘国际水平,上海特色’这样的要求。”束定芳告诉记者,像上海这样专门成立一个研究基地来推动中小学英语教育,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而上外全力支持去做这样的学科基地也是非常有远见的”。
与以往做研究不深入一线不同,英语基地的研究团队与上海市各学段、各级英语教研员及中小学英语教师保持紧密的联系,现已与上海市浦东新区海桐小学、上海市北郊学校、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等四所中小学校建立合作关系,通过推行“驻校研究员机制”探索校本英语课程改革。
经过了三年多的探索和建设,英语基地在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与编制、教师培训、校本课程改革、资源库建设和语言测试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上海市中小学外语教师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赞许,学术影响力也逐步辐射到江苏、浙江、安徽等周边省市。
“英语基地团队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也有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与国内外一流学者和专家以及广大一线教师保持广泛的联系。”束定芳相信,英语基地一定能够为上海市乃至全国的基础英语教育做出积极的贡献,也能够通过上海经验的研究和提炼为国际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学是学术的府第。而上外那些来自实践的、精彩的、卓越的经验在英语基地得到了升华,三年的成果充分证明了成立基地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姜锋回忆了自己学英语的过程。他指出,教育是蕴含有价值观的,怎么能让学生从小感受到文化的宽广,形成身份认同,是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外语教育为学子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能使他们从小就有观察、描述事物,以及形成自己判断的能力”。
上海有责任为世界提供中国在外语教育方面的方案与话语体系。上外也将全力以赴建设好上海市英语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发展,服务人才的全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