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武汉,封城之后

日期:2020-02-06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经历了最初的惊慌,他们用自己的坚强与从容,照亮了这座城市的未来。
作者|刘朝晖

  

  鹤楼伫立江边1700余年,见证了武汉历史上种种兴衰荣辱。而今,它又见证着脚下这座城市在共和国历史上从未经历的一场磨难。

  2020年1月23日,这座有1000多万人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史无前例地宣布“封城”,这一切,都是因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一场大疫情。当钟南山院士一句“能不到武汉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要出来”的建言变成现实,武汉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在庚子鼠年到来的前夜,陷入了沉寂。

  按照医学专家的说法,如果不是这样的管制措施阻断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播,全国其他地区新冠肺炎的病例可能会达到十几万、几十万。截至记者发稿,武汉“封城”已逾12天。这恐怕是被“困”城中的数百万武汉人最为难忘的春节记忆。这些天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用自己的行动,填写着这份沉甸甸的“人生考卷”。



公司行政:一天吃两顿,睡觉看电视打游戏


  李松林(化名)感觉形势有点不对劲的时候,离过年已经没几天了。之前虽然也在传武汉有肺炎疫情,但是他并没有太在意,然而那两天他发现,街上戴口罩的人突然多了起来,他有点害怕了,赶紧在京东上下单买了100只口罩。“口罩第二天就到了,那时物流还算可以,再过两天就根本没货了。”李松林说。

  李松林和同事们一交流,大家也都觉得事态有点严重。 “本来因为要过年回家,大家说晚上一起去聚餐吃饭,当时,我们决定把饭局取消了。政府还没有说大家最好不要聚会,我们已经自己把聚会取消了。不过我们根本没有想到后来会这么严重。” 李松林说。

  真正让李松林开始恐慌的,是1月23日武汉发布的“封城令”。当天一早醒来,从微信朋友圈看到了这条消息的李松林,有点蒙。“公交车、火车都不跑了,飞机不飞了,就不让你出去了嘛,所以大家都很恐慌。”后来李松林知道,他的亲戚朋友里,有些人当天上午10点前匆忙开车离城,也有买了当天下午的火车票却没走成的。有个外地的同事,只能“孤苦伶仃”地一个人留在武汉的出租屋里。

  在武汉一家建筑公司做行政工作的李松林,本来计划大年初二开车带着父母回武汉郊区的老家,但在“封城令”发出的当天下午,他得知不仅武汉出城的高速公路都封了,就连一些普通公路也封了,只能老老实实地在武汉呆着了。“当时以为这个禁令只是暂时几天,没想到搞这么长时间。后来中心城区区域实行机动车禁行管理,私家车不予上路,大家又挺恐慌的。”李松林赶紧去超市补充春节的食品物资,结果发现方便面、面条、速冻食品等物品全部卖完了,货架是空的。“路边有商贩在摆摊卖库存的蔬菜,涨价比较厉害,白萝卜居然六块一斤,原来只要一两块钱一斤,小白菜要十块钱一斤。”

  李松林的家,住在武昌,就在二环边上。“原来很热闹,经常堵车的二环,现在基本看不到车,真的有点电影画面的感觉。”从封城开始到现在,李松林总共出门两次去买菜,其余时间就是呆在家里吃吃睡睡、看电视、打手机游戏。“这大概是留在城里的大部分武汉人的春节生活节奏。”李松林说,每天晚上差不多十一点睡,第二天早上差不多九点、十点钟起来,吃一顿饭,到下午差不多五点多再吃一顿饭。

  “一天就两顿饭,做饭也是很麻烦的事。”还未成家的李松林显然并不愿意在锅碗瓢盆上耗费太多的时间。李松林说,好在超市缺货也就那一阵子,现在的供应还是比较充足的,尽管有些生活物资的价格略有上涨,但还是可以接受,“本来过春节有些东西就会涨价,属于正常。就说口罩吧,你不能用正常时候的行情去衡量这个东西啊,物资紧张,人家进货的价格也要涨的呀。”

  “上面通知上班要到2月24日了,还要熬一段日子。呆在家里虽然很闷,但我们也知道,不出门少出门,就是自己给疫情防控作贡献了。”李松林说,从开始的恐慌到现在,自己的心态已经变得比较乐观,“国家挺给力的,各地的医疗力量都在支援武汉,我相信,这段非常时期总归会过去。”


药企员工:手机开会协调捐助


  和李松林一样,眷然(化名)在得知武汉“封城”的时候,也有一丝恐慌的情绪涌上心头。

  “武汉发布‘封城令’前几天,虽然周边很多人都戴了口罩,但是大家对于疫情还是很迷茫的。国家派了专家组来武汉,钟南山也发表了他的观点和意见,但是我们的心理状态是,有那么多的医务工作者在努力,国家也会有资源拨过来,防控隔离和治疗会很快发挥作用,并没有意识到会有‘封城’的措施。”

  “封城令”来得猝不及防。眷然说,“恐慌的情绪在每个人身边蔓延,很多人都联想起美国灾难大片,第一感觉好像是不是我们被遗弃了啊,好像一下子就陷入了那种很孤独的感觉。还有朋友说,武汉上一次封城,大概还是辛亥革命的时候吧。”

  “担心被遗弃,想知道封城什么时候结束,估计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武汉人的想法。”眷然说,绝大部分的武汉人都是一觉醒来看到这个消息,再做准备已经来不及了,更多的武汉人留在了城里。

  眷然一家和众多武汉的家庭一样,开始了这个不同寻常的春节。“年夜饭也没弄什么,很平淡。我们响应国家号召,不出门也不添乱,就老老实实呆在家里,除了到楼下的超市里去买一些鸡蛋和蔬菜。还好是过年,家里备了点年货,否则估计物资是不够的。”眷然介绍,家里电视机几乎被孩子霸占了,自己每天除了日常饮食和晚上一个小时房间里健身,真的是有点闲得慌。“我的生活就是网上段子:我今天出去逛了一下,从客厅里逛到了卧室。女生们聊天,说化妆品都省了,脸都是一天洗一次了,反正不出门,哈哈!”

  “网上有很多文章批评武汉人,文字很刻薄,但我觉得,绝大部分武汉人和全国人民一起,都在为疫情的防控作出自己的努力,绝大多数的武汉市民,都响应号召呆在家里。网上更多的声音是‘武汉加油,湖北加油’,这让我很感动。”眷然说。

  更让眷然感动的是她居住的小区里,大年初三晚上八点,很多居民打开窗户,统一大喊“武汉加油”,还一起唱起了国歌。“据说这是网上的一个提议,后来专家也不太赞成这种做法,说会有传播病毒的危险。但是大家真的憋坏了,情绪需要发泄一下。这种特殊的方式,让大家看到了武汉市民的乐观和力量,有人可能觉得有点悲壮,但我觉得更多的是感动。”

  作为一家著名跨国制药企业武汉公司的员工,眷然和公司所有部门的同事,都在时刻关心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我们也在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官方和非官方渠道的物资捐赠。部门也天天在手机上开会,沟通防护镜、口罩和防护服都到哪里了,然后联系车辆送往医院。虽然在家里没出去,但是也通过手机参与了这样的一个个行动,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从封城时的恐慌到现在,武汉对疫情的防控正在变得逐步有序,我自己也在不断自我调整心理。武汉的市民和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在援手。这个时候,每个人都责无旁贷。武汉,一定会好起来。”眷然说。


媒体人:空空的大桥让人想哭



  “很多朋友都买了高铁票准备回家过年,有的还准备出国旅游,结果都走不了。我老丈人准备年初六去三亚看我小舅子,也泡汤了。我老家在湖北孝感,原来准备开车回去,现在只能留在武汉。”说起武汉封城,在武汉一家主流媒体工作的记者章楚(化名)有些无奈。

  不过作为媒体人,职业特有的敏感让章楚对这次封城防控还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我有朋友在医院工作,之前也讲过这个疫情的事情,但是我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到底是严重到什么程度,只能了解一个局部。等到封城真的实施了,也没有感觉到很突兀。这个措施还是很及时、必要的。”章楚说。

  “这个春节没有任何的年味。这个是事实,但没有办法,关在家里,日子还得过。”章楚说,“封城当天早上,我就去采购了一些蔬菜和肉类存在冰箱里,过年基本能保证。现在武汉的一些大型商超都还是开业的,物品当然肯定没有平时那么丰富,其实往常过年也是如此,但今年更明显一些。你去晚一点,一些绿叶菜就没有了。菜的价格我也没觉得涨得特别厉害。现在主要是酒精、消毒液和口罩这类药房里都缺货。每天看到医院里确诊和疑似的病人那么多,这些物资肯定要首先供应医院的。大的电商的物流还可以保证,虽然比往常稍微慢了一点,我四天前在京东上买的东西昨天送到了。小区里面现在基本没有人出去。唯一的声音就是每天喇叭里告诉居民不要出门,要做好防护措施,早晚一次。我们小区挂了一个很大的蓝色的桶,装的都是消毒液,楼梯间里也都能闻到消毒液的味道。”

  “武汉中心城区开始实行机动车禁行,后来交警说没收到短信的车主还是可以开车外出的,我没收到,但是没有特别急的事情还是不往外跑。据说全市为社区准备了六千多辆出租车、网约车,出去要办急事或者是家里有病人,可以叫这个车。”让章楚颇为感慨的,是如今武汉的马路上基本看不到车。“我同事那天出去做直播,在武汉的长江大桥上当场就哭了。大桥上看不到车啊,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情况。武汉有很多桥,从汉口去武昌或者汉阳都要过桥。原来车水马龙很有活力的城市,现在桥上看不到车,心里很难受。”

  “前两天我的一个伯伯发微信给我,和我讲这是一场持久战。目前我们的假期延长到元宵节后,但是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不过现在全国动员,疫情防控形势应该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章楚说,“其实湖北人,尤其是武汉人的性格都比较犟。有一些反映武汉的电视剧、电影等,可以感受到武汉人的这个特点。年初三晚上一起唱国歌,也从细节上反映了这一点。武汉人就是比较倔强,有那么一股不服输的劲。我们一定能挺过去的。”

  “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渴望上班。”每天在家坚持发稿的章楚,在给记者的微信中写道。


检验医师:三班倒检测样本


  大年初九的晚上,武汉市第四医院的检验科医生高阳(化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家中。1月21日,高阳所在医院被确定为首批七家发热门诊定点医院之一,医院发出了要全员在岗的通知。原本这个春节高阳要和妻子回江西的娘家过年,还要给妻子去年去世的外婆烧香上坟。疫情袭来,他和身为公务员的妻子,都必须坚守在被封城的武汉。

  “接到通知后,我们全院都紧急动员起来,300多张床位都留给了新冠肺炎的确诊病人。”高阳说,“我们科室现在其他检验项目都暂停了,全力保障住院病人的检测。加上发热门诊的一些检测,现在每天检测的样本在400多例。现在我们都在做核酸检测,只要是阳性就会被纳入确诊统计数字。科室里实行三班倒,每个医生都很累,但这是我们的职责。”

  高阳介绍,他下班后还可以开车回家吃上一口热乎的饭菜,但那些密切接触患者的临床医护人员,只能隔离用餐、住宿,无法回家,很多医院对此实行了强制措施。

  “防护用品还是有点缺。”高阳说,“我们上班期间都是防护服、护目镜、口罩手套齐备,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包括手机在内,什么东西都不能带进办公室,相当严格。由于防护服最好四个小时更换,消耗量还是挺大的。现在防护用品的供应上还是有点问题,基本上靠全国各地的各种支援和捐助,比较杂,好几次我们更换防护服的时候,发现品牌、商标都不一样。”

  让高阳不可理解的是,在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新冠肺炎病人,抗击疫情的时候,依然有人对医护人员挥拳头。“前两天,有个患者家属嫌我们的医生救治不力,居然殴打了医生,实在是让我们气愤和心寒。尽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但是我们还是要忍辱负重,全力救治病人。”

  “下班回家,我们也就和其他居民一样,呆在家里不出门。刚封城那两天,超市菜场确实有哄抢现象,我出门去给车加油排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队,不过现在好很多了,市面上生活必需品还是能保证供应的,价格与平时也没有太大差别。”高阳说。

  除了工作,高阳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与在湖北乡下的父母以及在江西丈人家的儿子通电话。“电话每天都在打,叮嘱年纪大的父母不要出门,做好防护。父母也不停地关照我要注意自身安全。虽然春节见不了面,但是家庭的温情还是很暖人心。”更让高阳感动的是,十岁的儿子很懂事,知道爸爸很忙,没有埋怨这个春节没有陪他,反而叮嘱爸爸:“工作最重要,要把那些生病的人治好。”

  “武汉现在的防控做的还是比较到位的,就是医护人员和物资比较紧张。就拿我们医院来说,六个病区三四百个病人,自己的人员肯定是应付不过来的,需要外部的支援。有些发热病人收不进去,确实有这种情况。”高阳说,“但是现在全国的医疗队都在支援武汉,新的火神山医院也已经启用,虽然每天公布的确诊和疑似病例还在增加,但我相信情况正在好转,疫情一定能够控制住。”




武汉人,期待一场春天的约会


  “住在这里几十年,这是第一次不见车水马龙、熙攘人群,只能听见风声。”一位武汉市民在朋友圈写道。

  恐慌与不安,曾经在这座城市上空蔓延,普通人只能通过手机的小小屏幕释放他们的焦虑和无助。但是经历了最初的惊慌,他们用自己的坚强与从容,照亮了这座城市的未来。

  在著名湖北作家方方眼里,那些普通的劳动人民能够让她镇定。她在个人社交媒体账户上写道:“小型超市仍然开着。街边也有卖菜的。我在路边买了点青菜,又在超市买了鸡蛋和牛奶(去到第三个超市才买到鸡蛋)。问他们这时候还开门,不怕被感染吗?他们回答也从容,说我们得过,你们也得过呀。是呀,他们得活,我们得生活,就是这样!我经常会很钦佩这些劳动人民,有时跟他们对上几句话,心里就有莫名的踏实。就像武汉最慌乱的那两三天里,冷风冷雨。几乎所有空空荡荡的马路上,都有一个环卫工人在风雨中一丝不苟地扫地。看到他们,你会为自己的紧张不安感到惭愧,蓦然间你就会镇定下来。”

  除了那些勇敢奔向防控疫情一线的逆行者,更多的武汉人,虽然不在战“疫”一线,也在呐喊加油,用对生活的热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武汉,在全国,大写着一个词:众志成城!

  东航武汉公司的乘务长王娜和从事新闻工作的先生,主动隔离在各自单位宿舍。九岁的女儿则和爷爷奶奶住在一块儿。大年初五,思念孩子的王娜给女儿写了一封信:“待到山花烂漫时,古琴在此、黄鹤在此、长江在此、珞珈在此,我们一家人在此,和大家一起,赴一场春天的约会。”

  共赴一场春天的约会,相信这也是封城之后的武汉市民共同的心声。


链接: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人员咋防护

  家庭成员出现可疑症状

  经常接触的地方和物品消毒

  对有症状的家庭成员

  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患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

  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旅行居住史

  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

  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消毒

  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

  前往医院路上佩戴口罩

  从离开疾病流行地区的时间开始

  连续14天自我监测

  尽快到所在村支部或社区登记

  减少外出


密切接触者如何居家观察


  密切接触者出现可疑症状

  应立即就医


  与密切接触者有任何直接接触

  需清洁双手


  其他家庭成员进入密切接触者居住空间时

  应佩戴口罩


  家庭成员和密切接触者

  至少保持1米距离


  限制活动

  最小化密切接触者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


  住单人房间

  拒绝一切探访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