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员工”化腐朽为传奇
疫情迁延,复工迟迟。
眼看着餐饮行业,哪怕是复工都门可罗雀,海底捞日亏8000万元,西贝只能撑三个月;眼看着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天天清晨在App上蹲点都不一定能抢到绿叶菜,快递小哥连轴转——在吃这个问题上,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矛盾:一方面大家都不出门吃了,一方面大家还得一日三餐果腹解馋。
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怎么办?互联网思维又来了——单车可以共享,雨伞可以共享,充电宝可以共享,那么作为企业“电池”的员工,为什么不可以来一次共享呢?
盒马开了一个好头
疫情当头,长宁区的互联网企业“盒马鲜生”开了一个好头。它早在1月26日就以武汉的18家门店为中心建立了专门团队,每天免费为武汉红十字会医院、武汉第六医院提供早、中、晚三餐300份,为武汉市武昌区21家医疗单位每天供应饮用水、方便面、自热食品等物资3000余份。
2月1日,武汉动物园因水鸟食物即将用尽发出求助,盒马次日就提供了200斤泥鳅、500斤小鲫鱼,解决了鹈鹕和鹤类的口粮。
不光投喂医护,还照顾了动物的伙食,但盒马更大的创举还在后头——2月3日,它率先提出了“共享员工”的概念。
据盒马全国经营管理总经理胡秋根透露,早在1月31日,盒马就在内部会议上开始讨论,能否联合餐饮同仁共抗疫情。“盒马原本在春节期间保留了七成的运力,保证过年这段时间的配送能力。但随着疫情爆发,盒马整个需求量增长非常快。我们就在想,能不能解决更多的用工问题,更好地把民生保障工作做得更好,可以服务到更多消费者。”
由于盒马的业态中包括餐饮,一直与许多餐饮企业保持合作,所以第一时间想到的共享对象,就是正因为疫情而人员过剩的餐饮企业。北京盒马总经理李卫平很快联系到北京商委和烹饪协会,辗转找到云海肴。云海肴的响应也非常快,当场达成一致。第二天开始,有一些员工陆续到盒马面试、上班了。
2月3日,盒马宣布联合知名餐饮企业北京心正意诚餐饮有限公司旗下品牌云海肴、新世纪青年饮食有限公司(青年餐厅),合作解决现阶段餐饮行业待岗人员的收入问题,缓解餐饮企业成本压力,和商超生活消费行业人力不足的挑战——这个“共享员工”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餐饮企业的热烈响应——盒马对接人马先生的电话被打爆,有很多餐饮企业都联系表达了合作意愿。
云海肴率先加入之后,紧接着,57度湘、茶颜悦色、蜀大侠、望湘园等知名餐饮企业也纷纷与盒马达成合作,支援500多名员工。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也临时支援盒马1000多名员工,既帮助盒马恢复了运力,也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从餐饮扩大到运力共享
此前备受瞩目的西贝员工,如今也有一部分已经为盒马“共享”,上海西贝星游城店的员工郭天娇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西贝美食艺术学校的学生,去年12月正式进入上海星游城店。对于新的一年,我们寄予了太多希望,可是一场令人措手不及的疫情却打破了我们原有的规划。由于堂食不开,大部分员工都只能在宿舍里消耗时间。公司在努力克服重重困难的情况下,还给我们联系了盒马鲜生,让我们有工作去做。我亲身感受到西贝对员工的爱,企业与企业的扶持,人与人的善意,谢谢我的西贝,我知道,这也是我的一次学习机会。”
来到盒马以后,她在日标品和拣货两个部门进行学习工作,“我去每一个生产间拿货找东西时都会有声音来问‘你要什么我帮你找,以后找不到东西可以来找我’,就是这样一个美好的声音让我们感觉这里没有分隔,更加亲切。这段时间是我成长进步的阶段,离开熟悉的保护区,来到不曾了解的环境,感受融入新的生活,带动自己坚持并干得漂亮。让自己进步,也为我的西贝争脸!”
来自云南温莎KTV的朱超,如今在杭州的盒马担任分拣员。
“我本来在云南的温莎KTV工作,按照正常情况,过年我会留下来值班,预计初八回老家。疫情爆发以后,KTV这样的娱乐场所就没法营业了,我也只能呆在宿舍里面,每天都比较焦虑,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上班。后来公司为我们寻求了跟盒马合作共享员工来缓解生活压力,我就马上报名了。以前上班是从晚上六点到凌晨三点,现在的我还在倒时差,但是会去积极适应。我在盒马的工作就是客户下单以后,我把所有的商品集中到一起,进行打包,然后通过物流送出去。之前没想到疫情这么厉害,会回不去家。幸好现在至少生活有了保障,也没有那么焦虑了。现在大家都出不来,只能通过App下订单买菜,我这么做,也是为疫情献一份力。现在我在杭州工作的盒马门店里就有10个共享员工了。”
“18岁以上,有健康证,在过去14天没有发热、咳嗽症状,完全符合国家政府相关规定的人员,会安排到相对比较简单的工种,例如排面整理、仓库整理、打包整货等业务。” 胡秋根表示,这是盒马招募共享员工的标准和诉求。但是最紧缺的快递小哥增加得倒不多,因为配送员需要非常熟悉3公里内的路况、小区楼牌分布情况,初来乍到未必能够胜任。
为了继续解决配送难题,盒马又将“共享员工”的范围从餐饮企业扩大到了运力公司——自2月8日起,上海大众出行、财新联合汽车租赁(北京)有限公司、壹玖壹玖酒类平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19)相继与盒马达成全国范围的用工合作。
2月8日,上海大众出行已经在上海部分门店测试汽车配送。首批参与配送的大众出行旗下运力已经集结,由拥有多年驾驶经验、熟悉上海市道路的“金牌司机”组成。与电瓶车配送相比,汽车一次配送可以带出2-3倍的订单。
2月9日,1919又有近200名经验丰富的配送人员加入盒马,目前已在北京、广州、上海、成都、重庆、杭州、西安、昆明等20个城市全面开启。
据盒马方面表示,所有接入进来的配送车辆及人员都是专职配送(并不同时进行出租车等其他业务),会采取每日车辆全面消毒、人员健康检查、防疫培训等基础工作,此外,前期会有盒马配送人员陪同,提供业务方面的培训,并全程采用“无接触配送”方式。
2月12日,盒马再次宣布开启新一轮招聘,这次开放的共享员工岗位更多,达到3万个,包括总部采购、技术、运营等,也包括一线门店小二,其中仍以配送小哥缺口最大。根据盒马预估,当前全国盒马工作岗位缺口约为1万人,加上今年新增开店规划,全年人才需求预计在3万左右。
共享员工带来的机遇和瓶颈
无独有偶,上海的24小时便利店罗森,日前也开始了共享员工的尝试。
“春节放假之后,罗森的员工目前还没有全部返岗——返沪隔离未满14天的还有90人,还在老家的近有200人。”负责该项目的张圣磊告诉记者,“我们向闵行区人社局反映了用工缺口的问题,人社局随即为我们牵线搭桥,尝试这种全新的用工模式,意义很大——因为不少餐饮企业都还没有复工,有的即使开业了,生意只有平日的一至三成,因此餐饮公司也乐于将暂时不排班的人员和我们共享,互相缓解彼此的困难。”
罗森的共享员工目前主要来自餐饮企业,还有部分家政服务业正在洽谈中。“我们的短期合同是签一个月的,会根据疫情情况,灵活变更或延长。”张圣磊表示,“共享员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门店店员,薪酬与罗森目前店铺员工相同。为了加快采用速度,罗森与原餐饮单位的人力资源外包公司签约,采用外包用工方式。到今天为止大概采用了54人。”
据悉,由于每个门店的工作人员只有数名,因此罗森的门店员工需要负责多项工作,包括加货补货、清洁清扫、收银等等。如何让新来的共享员工能够尽快上手呢?罗森负责教育培训的杜鹃红老师告诉《新民周刊》:“疫情当前,我们无法对新员工进行集中培训,因此采用了手机端e-learning+门店带教的模式完成培训。”
记者在罗森的教育平台上看到,e-learning中包括的项目不少——罗森集团合规与风险管理、待客礼仪、卫生管理、如何使用POS机,都有详细的解说,有些还有视频演示,能让新员工一目了然。而OJT部分是门店带教的内容,从新员工刚入职时需要学习的待客礼仪,到如何进行收银、店铺管理,都会由门店带教老师手把手传授。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共享员工就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
“罗森的总部位于闵行区,当我们听到他们急寻员工上岗的求援之后,区人社局和下属就业促进中心马上联系了区食药监和各街镇,摸排停业餐饮企业名单和人员停工情况,尝试跨平台进行人力资源匹配。”闵行区就促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罗森承担着城市居民生活物资保障任务,他们的门店不能关停。”
最终,就促中心除了为罗森找到54名共享员工,还通过其他途径又招募到200余名新员工,完全填补了罗森277个岗位的空缺。“我们通过‘乐业上海’‘乐业闵行’等平台面向全市发布求职信息,还找到人力资源服务公司进行牵线搭桥。同时紧急搭建了一个疫情期‘闵行区企业人力资源需求共享平台’,进行人力资源匹配,进一步协调各方资源,促进更多‘共享员工’上岗,解决用工短缺问题,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不仅是罗森这样承担了城市居民生活物资保障任务的企业,疫情期间,物业对于临时性用工人员的缺口也非常大。在区就促中心的牵线搭桥下,万科物业也开始使用共享员工。此外,不少制造业的一线生产操作工同样面临短缺,区就促中心想方设法从一些劳动力富余的企业寻找共享员工,但有时这份“媒人”的工作也不是那么好做。
“我们遇到的瓶颈主要集中在用工关系方面——工资付给谁?工伤风险由谁承担?用工时长每周超过24小时的情况下劳动关系怎么算?凡此种种急需权威部门在劳动法律法规方面有个说法,解企业后顾之忧。”闵行区就促中心负责人告诉《新民周刊》,“还有在对接的时候,体检中心不开门、没法安排入职体检,员工意愿不可控,复工时间不确定三个方面,也较大地影响了人力资源供给方的积极性。餐饮企业输出共享员工也有点顾虑,怕人走了以后就不回来了。”
新疫情带来了新的法律问题和利益分配问题,而法律法规的制定显然要滞后于疫情,这都给共享员工模式的推广带来了障碍。“说到底共享员工能不能成功还是要看双方能不能看上眼,我们也碰到过有些餐饮企业在输出共享员工的时候要求抽人头费,这样一来就比较难谈成了。罗森之所以双方情投意合,也是因为明确了:共享员工的劳动关系保留在本单位,工资由罗森支付,通过原单位发放给个人——这样一来劳动关系就比较清晰。我希望双方企业在面对共享员工问题的时候一定要各自退让一步,不要纠结于劳动关系,不要只盯着敏感点矛盾点。共享员工模式是一种开拓性的用工方式,希望大家都能来积极推动它。”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眼下,“共享员工”已然成了热词——继盒马之后,京东、顺丰、苏宁、叮咚买菜、每日优鲜、沃尔玛等涉及生鲜配送、电商的平台都开始招募大量共享员工,而餐饮、酒店、出租车、影院等受到疫情影响复工比例较低的行业,则成为了“共享员工”最大的输出方。
“共享员工”不仅在各个行业间流动,也在各大企业间充分借调——在制造业集聚的东莞,各个用工企业间借调员工的现象越来越多;而海信等大型国企、施耐德等大型外企,也纷纷展开了共享员工的招募计划。盒马2月3日的那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疫情期间中国劳动者的工作方式。
而据记者获悉,部分餐饮企业除了将员工输出给生鲜电商平台之外,也在积极谋求自己的出路。以云海肴为例,除了与盒马合作之外,也在“线下无人”的情况下积极探索线上产生现金流的可能——比如通过自己的电商平台出售熟食、干货、调味品;又比如加入饿了么等外卖联盟,提供安全的品质外卖;最近,他们还以门店三公里范围内的小区为半径,尝试建立一个社群服务站,充分利用云海肴现有的供应链和物流优势,去帮助周围三公里范围之内的居民进行采购,把原材料、新鲜食材以及半成品通过社区团购等方式送货上门,从而增加收入,在全国已经建立起了一百个社群站。
真是应了一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复工路上,共享员工是一种好的选择,但也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最近,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共享员工”们也将陆续返回原来的岗位,这固然对生鲜电商企业造成了新的用工缺口,但也预示着,全面的复工即将到来。共享员工,作为疫情阶段的创举,也许并非可持续操作,但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企业之间的守望相助,也为敢于发现和尝试新业态的头脑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