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地区,打造“世界会客厅”
还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吗?近日,在一些“老浦东”的朋友圈中,一张2002年12月5日的《浦东新区周报》头版翻拍成了热门。在“欢庆申博成功”的大幅照片上,一行消息——“12月3日北京时间22:15,在蒙特卡洛,上海以54票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主办权”。
从2002年12月到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到8年时间。从2010年世博会谢幕,到如今,整整10年了。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之际,再看这一片热土,已不能用简单的城市面貌的翻天覆地来形容。完全可以说,世博园区浦东地块、耀华地块、前滩地块,以及南码头路、周家渡、上钢新村、东明路等4个街道,已经紧密结合成上海城市核心滨水区的又一颗明珠。
水畔新域凝新珠
“原来,我的家在这里的。”这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一些因世博而动迁的居民参观世博会时,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2002年12月3日申博成功之夜,上钢、南码头、周家渡3个街道的居民载歌载舞,有的身在棚户区的居民甚至放起了烟花来庆祝。
随着居民动迁到位于三林地区的世博家园等地,随着钢花飞溅的工厂拆迁,世博会在这片濒临黄浦江的地方梦幻展开。
世博会闭幕不久,世博地区的开发正式启动。以打造世界级中央公共活动区为目标的世博地区,开始大力培育总部商务、新兴金融、文化会展、旅游休闲、生态宜居五大功能。2014年,区域内5.41平方公里纳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5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区之际,世博园区浦东地块、耀华地块、前滩地块等约10平方公里均被纳入自贸区范围。2015年4月27日,在上海自贸区管委会(浦东新区政府)大楼外,上海自贸区扩展区域正式揭牌。其中一块正是——世博管理局。
在世博管理局发展研究处副处长齐成民看来,浦东世博片区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召开之前;第二阶段,是2010年世博会后到2015年自贸区扩区时;第三阶段,亦即自贸区扩区以后,世博片区终于起飞。
第一阶段,就是迎世博。浦东新区于2004年7月启动了世博园场址及周边配套地区的动迁工作,其间除动迁居民10600余户外,还动迁了142家企业——包括高耗能、高污染制造企业,以及沿江码头、仓储物流企业。譬如上钢三厂、杨思漂染厂,还有一些塑料厂、模具厂、水泥搅拌站等。
2011年世博园B片区央企总部基地启动、2012年世博园A片区和前滩地块启动,陆续引进了中国商飞、中国宝武等25家央企,韩国SK、益海嘉里、太古和中国万达、亿利集团、宋城演艺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运行中心、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际国内机构。
一步一个脚印。2010年,世博地区税收19亿元。到了第二阶段,年税收稳定在22亿至26亿之间。到了第三阶段,乘着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的东风,世博地区迎来了大发展。2015年当年税收突破30亿,相比于2014年增加18%,2018年突破50亿大关达到52亿,年均增长近20%。
截至目前,世博地区现代服务业特征初步形成——服务性企业共10124家,占企业总数91%。原世博A片区的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今年将竣工,原世博B片区已有十余家央企入驻,原世博C片区的世博文化公园(含上海大歌剧院、国际马术中心)正在建设中,世博会的“一轴四馆”已成上海新地标……
深化“世界会客厅”内涵
从2015年算起,世博管理局成立5年了。这5年来,诸多央企在世博地区频频有大动作。譬如2018年,商飞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中核军民融合发展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中船重工典当有限公司上海公司、海上船舶脱硫装置全球研发中心落户世博地区。同时,央企和上海地方企业的融合工作颇有进展——国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央地融合股权投资基金,同时还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合作并参与研究院改制。2019年6月,超200亿元央企项目落地,2020年3月又落户总投资额累计960多亿元的16个重点项目。
在齐成民看来,2019年6月的集中签约,聚焦金融中心建设,签约的有国家电网融资租赁公司等6个项目。同时,上海临港集团、上海电气、上海建工、国泰君安等10家上海地方国企正式成为自贸区央地融合发展平台理事单位,形成了“央”“地”双强的局面、“央”“地”更加紧密融合的关系。
目前,世博地区正在全力推进世界会客厅建设。世界会客厅意味着全球尺度、全球功能和全球水准。2019年,成功保障534场次大型活动,其中万人以上54场次,包括TI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重量级活动。
据悉,世博地区将借助区域内丰富的甲级高端商务楼宇资源、一流的场馆资源和完善的配套服务,以集聚全球高端要素与国际品牌文化活动为关键,完善规划塑形象、聚焦文化谋突破、依托载体抓产业、功能复合促活力,努力成为世界会客厅的核心承载区。在这个过程中,将吸引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控制力和辐射力的企业和机构入驻,推动世博地区成为大型企业集团国际总部的重要集聚地、“上海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桥头堡”,打造上海面向全球的经济、贸易、金融服务的新地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