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雄心与无奈
阿联酋火星探测器“希望号”7月20日由日本H-IIA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发射场地是位于鹿儿岛县南部的种子岛。
回顾日本的深空探测历史——早在1998年,日本亦曾发射过一款名为“希望号”的火星探测器。当时的日本,成为继美国和苏联(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探索火星的国家。然而,2003年日本“希望号”最终失败。此后,日本仍数次采用不同方式梦想探索火星,至今无果。今年2月,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宣布,计划在2024年向火星发射一颗探测器,这是日本自“希望”号后,又一次梦想独立向火星发起冲击。
如今,三菱重工业公司生产的H-IIA运载火箭,尽管推力没有中国的长征五号大,但仍希望借助于帮助阿联酋发射火星探测器,积累自身经验。某种程度上说,日本的火星梦,不比美、俄、中等国小。然而,前路对日本来说,仍是雄心与无奈并存……
日本“希望号”命途多舛
1998年时的日本,对于火星探测是雄心勃勃的。原因首先在于其自1985年开始的深空探测,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1985年1月8日,日本发射了“先驱号”彗星探测器,用于探测哈雷彗星。这一重约138千克的圆筒状探测器,从鹿儿岛宇宙空间观测所发射后,于1986年3月11日到达距离哈雷彗星约700万公里处,在取得珍贵的观测数据之后,“先驱号”绕太阳继续航行。其搭载的探测仪器,无论是探测行星间磁场,还是等离子体波动、太阳风,都工作正常。
继“先驱号”之后,1985年8月19日,日本发射的“彗星号”探测器,更为成功——一度从距离哈雷彗星15万公里处略过。
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如日中天,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充满了日本制造——无论是汽车还是家用电器。计划1998年发射的日本“希望号”,也犹如“日本制造”的一张靓丽名片。这一火星探测器由日本设计制造,搭载了来自加拿大、德国、瑞典和美国的14种载荷。某种程度上说,这显示出了西方世界对日本产品的一种信赖。
日本“希望号”的任务是对火星的高层大气及其与太阳风的相互作用进行长期调查,并跟踪氧气分子从火星稀薄大气中逃逸出的轨迹。日本“希望号”还计划在轨道上对火星及其卫星拍照。来自鹿儿岛的科学家们虽然没有奢求日本“希望号”能够着陆火星,但也计划在近地点让日本“希望号”对火星大气层进行遥感分析。然而很遗憾——这个小目标从一开始就无法实现。1998年12月,尚未升空的日本“希望号”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烦——阀门故障,导致推进剂损失。如果照常发射的话,航天器没有足够的加速度到达它的计划轨道。
带着先天不足,日本“希望号”还是升空了。此后,由于地面控制室的两次变轨失误,导致日本“希望号”耗费了比原计划更多的推进剂。在一度失联又重回视线后,2003年12月9日,日本“希望号”的主推进器发生故障,终究功亏一篑。
日本“希望号”看似命途多舛,然而,其与苏联当年十余次发射几乎没有一次成功相比,并非最为悲催。可有过1998年开始直至2003年结束的这段失败旅程之后,日本却很长时间没有再起独立的火星探测计划。
受美国掣肘,梦想仅限于梦中
许多日本孩子有宇航之梦。甚至对遥远的太空有迷幻般的认识。这些梦想通过《恐龙特急克塞号》《宇宙超人奥特曼》云云,得以发泄。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日本的一些成年人也对电视上的这些动画节目颇感兴趣。由于当时日本企业的工作压力大,下班后,回家看几集惊悚的与外太空有关的幻想性的节目,惊出一身冷汗,洗把澡睡觉,成为许多上班族的减压手段。
然而,真若去追寻现实中的太空梦,日本却力有不逮。在航空领域,日本曾以美制F-16战斗机为蓝本,发展出日本F-2战斗机。许多方面,F-2战斗机已经超越了F-16。三菱重工甚至拿出了F-2战斗机的鸭翼版本。然而,这一对海、对陆有较强攻击能力的F-2改进版,最终胎死腹中——美国对日本方面施加了巨大的政治压力,逼迫其让步。最终的结果是——日本自卫队只能继续购买被美国方面“拔掉了进攻牙齿”的美制战斗机。在航天领域,同样如此。当日本版“希望号”希望破灭以后,美国屡屡邀请日本参与美国项目。但有时候,又突然撤换日本宇航员。原计划2020年登上国际空间站的日本宇航员星出彰彦,就于2019年10月突然遭到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撤换。
眼巴巴希望在太空为2020年东京奥运会助威的星出彰彦,只能让梦想在睡梦中实现了。如今,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索性东京奥运会也不会在2020年举行。对于星出彰彦来说,来年他是否有机会重续旧梦呢?目前看,他的同胞野口聪一也许比他幸运——野口将搭乘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的“龙”(Crew Dragon)飞船,于8月份飞上太空。
对于NASA来说,目前与日本合作,最大的诱因是日本愿意掏钱。2017年6月,美国曾经提出与俄罗斯、欧洲和日本共同打造“深空通道”的火星探测构想。当时美国号称经费缺额达10万亿日元(约6000亿元人民币),希望日本掏腰包。日本会津大学副教授寺园淳当时就分析称,由于火星探索成功概率低,即使以美国来说,也觉得花费太过,才拉日本入局。寺园淳认为,日本宇宙开发只强调在太空领域“刷存在感”,跟着美国走,是一种心理虚荣。而今年,当日本实打实地用H-IIA运载火箭发射阿联酋的“希望号”时,仍表现出了其一贯的雄心与无奈——有能力将他国探测器往火星送,是一种能力的表现;可眼看着美、中都能将本国的火星探测器、火星车送往火星,只有推力小得多的H-IIA火箭,且要看美国眼色的日本,希望2024年再发射本国火星探测器,依旧是一种无奈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