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饮一江水,同感母亲能
“原来我一般不敢穿白衬衣,因为我们这儿煤尘大,白衬衣容易脏,可供水难,衣服不能洗那么勤,水质也不好,白衬衣洗完容易发黄。这几年用上南水后就不一样了!”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国源水务公司的高广伟说这话时,脸上挂满了笑容。12月12日,正值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6周年,累计调水超394亿立方米,1.2亿人直接受益。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之一。南水北调工程,让生活在北方的中国人也同样感受到了长江对自己的关怀。古代,江头江尾的人,“日日思君不见君,同饮一江水”。如今,不管身在南与北——微信天天见,同饮长江水。
在南水北调工程之前,先辈们利用长江流域水资源,造福于民的历史,起码已经有两千两百多年了——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在这一工程基础上改进的水利工程,仍在长江上游的支流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包括清代康熙年间,在四川省夹江县境内修筑的东风堰,于2014年同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一起,入围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踏着先人的足迹,当代中国人对长江水利的开发利用,达到了新水平。不仅更多地利用长江之能,还开始刹住无序开发之风,向科学、绿色、可持续开发迈进。长江水利,必将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惠及未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南水北调,同饮长江水
高广伟本人从事水务工作。可在南水北调工程惠及平顶山之前,他自己都不敢多用水。“当时我们这儿煤尘大,水龙头一周却只能放一次水。”高广伟说。2015年,当盼望了40年的南水终于分到平顶山后,高广伟激动得不行——河南省第一次实现了供水全覆盖、城乡一体化。作为水务工作者,他的干劲更足。2017年,石龙区国源水务公司开始了“精准扶贫,水利先行”计划,投资八百万元,对辖区内的楝树店、北郎店、许坊、泉上、相厂、康洼、宋坪、何庄等8个贫困社区(村)进行了水网改造。
如果没有南水北调工程,即便对水网进行再多改造,也可能是徒劳的。如今,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6周年之际,数据显示,工程累计调水超394亿立方米,超1.2亿人直接受益。
河北保定市徐水区瀑河沿线德山村村民代克山的感受是,原本家附近的瀑河水库,空有“水库”头衔,却枯了好多年。这两年,看到哗啦啦淌的水,代克山心里敞亮了。
在北京,一纵一环的输水大动脉已经形成——南水占主城区自来水供水量的73%,平均每年的供水量相当于500个颐和园昆明湖的蓄水量。2019年初,密云水库蓄水量自2000年以来首次突破25亿立方米。北京中心城区供水安全系数大幅度提升。北京市民感同身受的是——喝上南水的人普遍感觉水碱少了,水变甜了。数据表明,北京市自来水的硬度从通水前的每升380毫克下降到目前的每升120-130毫克,水质明显改善。
另一方面,南水北调之后,加之在华北一带限采地下水,生态补水效果明显。北方水体的自净能力明显提升。北京市昌平、延庆、怀柔、门头沟等区的村庄出现泉眼复涌;河北省深层地下水位由每年下降0.45米转为上升0.52米;河南省受水区地下水位平均回升0.95米。
南水北调工程受惠之地,本身的用水理念也在发生变化。譬如北京,在全国率先启动节水型区创建工作,全市16个市辖区全部建成节水型区,北京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由2015年的15.4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11.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1立方米下降到7.8立方米;天津则坚持“多渠道开源节流,节水为先”,出台全国第一部地方节水条例;山东严格实行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将“单位GDP水资源消耗降低”节水指标纳入对各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河南郑州实行区域总量控制、微观定额管理的用水管理模式,统一调度地表水、地下水,统一取水许可管理,统一下达计划用水指标,统一征收超计划超定额加价水费。
从1952年毛泽东视察黄河时提出南水北调,到如今南水北调已经惠及北方人民,可这么多年来,确实有一些说法认为,南水北调使得南方用水可能紧张。一些南方的朋友很焦虑。有人写信给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钮新强,说,“听说未来三十年,还要不断加大长江水调往北方的量。我想对您说,无论如何给我们留一点儿……”
钮新强对此的回应是:“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就水资源来说,长江给出一滴水,北方就滋润得不得了!我想举一个数值例子:我们现在总的调水量是每年418亿立方米,而我们长江入海口的多年平均年入海量是接近一万亿立方米长江水。418亿立方米和一万亿立方米相比,总量不到5%啊!”
钮新强还具体分析了东、中、西线南水北调的情况。譬如东线,接近入海口了。在东线每年往北方调水一百多亿立方米,影响是看不见的。但是到了中线,从汉江、丹江口引水北调的话,就必须注意,这一地区的多年平均水量是380亿立方米左右,如今每年调走95亿立方米,占到20%左右,未来再引水,可能需要从三峡水库来引水,来补充丹江口水库的水量,并进一步向北方增大调水。而三峡水库端面年平均有四千多亿立方米水量。由此看来,中线南水北调也没有问题。
南水北调,让中国南方和北方的人们同饮长江水,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不啻为一段载入史册的佳话。
西电东送,共话长江情
11月30日20时46分,乌东德水电站4号机组顺利通过72小时试运行,交付电厂投入商业运行,正式投产发电。回头点数,这是乌东德水电站2020年投产发电的第6台机组。至此,乌东德水电站12台8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产过半。
乌东德水电站坐落在长江上游的金沙江上,坝址左岸所处河段隶属四川省凉山州,右岸是隶属云南省昆明市的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这一我国又一座千万千瓦级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预计2021年7月,乌东德水电站的12台机组将全部投产发电,投产后整体送电容量将达800万千瓦。
”乌东德工程建设部主任杨宗立算过一笔电站“生态账”,“电站发电后每年可节省标煤约1220万吨,减少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3050万吨、二氧化硫10.4万吨。”乌东德水电站部分机组直流送电到广东,可有效缓解当前广东电力供需趋紧局面,并进一步加大粤港澳大湾区清洁低碳电力供应比例,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能源保障。
乌东德水电站工程:视觉上看,漂亮;施工上看,难度极高。如今看乌东德水电站,这一目前世界上最薄的300米级双曲拱坝,最大坝高270米,平均厚度40米,厚高比仅为0.19。故此,有人称乌东德大坝的坝型为“鸡蛋壳”。
如果没有三峡工程的成功,没有进一步的技术进步,则乌东德是无从谈起的。
早在20世纪50年代,乌东德水电站的前期勘探工作就已经展开。然而,直到2002年,乌东德水利开发权明确归属三峡集团以前,中国人对乌东德地区的水利资源,仍只停留在勘探阶段。直到三峡集团于2002年开始乌东德水电站预可行性勘测设计,乌东德水利开发才真正摆上议事日程。
2010年,乌东德水电站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2015年底,乌东德水电站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长江电力组织成立“乌东德电力生产筹备组”,选派技术骨干直接参与到电站工程项目管理、驻厂监造、机电安装监理等工作中,将设备质量关口前移至设计及制造源头,协助把好工程质量关。
如今,三峡集团乌东德水电站,这一中国第四、世界第七大水电站,放在国家水电规划全局去考量,则为长江的金沙江下游四个梯级电站中的第一梯级。乌东德,和三峡集团的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这三个梯级电站,布局昆明、攀枝花、六盘水一线的核心地带,不仅有利于充分开发利用每一河段的水能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乌东德纳入长江流域水工程联合调度运用计划,使得长江流域纳入该计划者达到101座。随着全球在建最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计划明年投入运行,三峡集团所辖梯级水库在长江流域联合调度体系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回看三峡工程开工之前,长江上只有一座大型水电站——葛洲坝。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葛洲坝电站,是三峡总体工程的一部分,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暂时无力开展三峡工程的情况下,先进行建设的。
早在1919年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就曾提出过三峡工程的设想。1932年,当时的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派出的一支长江上游水力发电勘测队在三峡进行了为期约两个月的勘查和测量,编写了一份《扬子江上游水力发电测勘报告》,拟定了葛洲坝、黄陵庙两处低坝方案。这是我国专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进行的第一次勘测和设计工作。甚至在抗战时期,仍有人提出未来中国建设三峡水利工程的设想。抗战胜利后,面临崩溃的国民党当局却根本顾不上三峡工程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1950年初,国务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正式在武汉成立。三年后兴建了荆江分洪工程。
1953年,毛泽东主席在听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介绍时,希望在三峡修建水库,以“毕其功于一役”。他指着地图上的三峡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先修那个三峡大坝怎么样?!”
1957年12月3日,周恩来总理为全国电力会议题词:“为充分利用中国五亿四千万千瓦的水力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
1958年1月和3月,在广西南宁和四川成都,中央两次召开会议,专门讨论长江治水和三峡建设。之后通过了周恩来总理主持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三峡水力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的意见》,指出“从国家长远经济发展和技术条件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是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建设,要待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做出决定”,并批准修建丹江口水库作为三峡工程的实战准备。
1980年,在葛洲坝建设期间,邓小平从当时的四川省重庆市乘船东下听取了有关部门有关三峡工程的汇报。1982年以后,当邓小平听取当时的国家计委有关修建三峡工程以缓解用电紧张的局面后,赞成使用低坝方案。1984年,国家计委《三峡水利枢纽150米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国务院审查。直到1988年,由400多位专家共同参与的三峡工程论证工作才全部结束。当时提出的三峡工程可行性报告总的结论:三峡工程对四化建设是必要的,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有利。
1993年9月27日,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在宜昌市正式成立。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开工。
1997年,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置重庆直辖市。某种程度上,重庆成为直辖市,与当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关,与三峡水利工程有关。譬如库区安置移民,有相当一部分在如今的重庆直辖市内吸收安置。当然,也有一部分安置到了包括上海在内的其他省市。
三峡工程采用“一级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至2009年全部完工。
相较于三峡,乌东德水电站不需要大规模移民,然而其可利用空间是非常狭小的。针对现场情况,三峡集团一方面承袭了自三峡工程建设后开始的“建管结合,无缝交接”这一管理模式,另一方面在传承中创新,研发精益管理系统,产生了比三峡大坝更高效的管理办法。
从1919年孙中山《建国方略》设想在三峡建设大坝发电,到多年努力仍无法实现梦想,再到如今不仅百年梦圆,甚至长江上有了百余座发电站。长江,见证了这百年来,中国的沧桑巨变。(主笔 姜浩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