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中华奔月,神话就这样成为现实

日期:2020-12-2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当“玉兔”来接“嫦娥”的时候,回顾中国探月之路,确是一条逆袭之路……
主笔|姜浩峰


  “三年内‘嫦娥’奔月”,这是2004年2月14日《新民晚报》第4版头条的一则转发的新华社电讯。副标题标出了中国探月工程三个阶段预期完成的任务——

  第一阶段:2007年以前发射一颗围绕月球飞行的卫星;

  第二阶段:2010年以前向月球发射无人探测器装置;

  第三阶段:2020年前完成采集月壤样品的工作。

  如今回看,中国探月工程每一步大抵都如期完成了。在嫦娥五号返回地球之际,一张2005年的《科学发现报》突然火了。在这份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曾经办的子报的同一个版面上,刊登了两则信息。一为《中国探月分三步走》,再次讲述了2004年国防科工委宣布的中国探月将分“绕”“落”“回”三步走之计划;二为《世界各国摩拳擦掌》,其中提到,日本将在2025年建立月球基地,印度计划在2008年发射一枚无人飞船“月球飞船-1号”,俄罗斯新式登月飞船将在2005年夏天首飞;美国再度登月的时间是2015年,最迟不超过2020年,并且要在月球建立“多国太空站”。

  15个寒暑过去,当中国完成了月壤采样工作,探月工程任务转为科学研究的新阶段时,回看其他那些有着探月憧憬的国家,包括希望再度登月的美国,却无疑不能完成“计划”。难怪有网友更帖称:“大家都吹牛,就‘兔子’认真干活。”

  “兔子”,是一些网友对中国、中国人的昵称,甚至网名“逆光飞行”的漫画家林超还据此画过国民历史普及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如今都拍成了动画片。当“嫦娥五号”返回地球,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时,一只“兔子”(实为狐狸)还真的进入直播镜头。玉兔在月宫中陪伴嫦娥,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神话故事。当“玉兔”来接“嫦娥”的时候,回顾中国探月之路,确是一条逆袭之路……


“东方红一号”遥望“万户”


  “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在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63号里,竖立着一块纪念碑。这里,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老厂区,是“东方红一号”卫星结构件研制的主战场。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准确进入预定地球轨道。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自行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同时,“东方红一号”的重量达到173公斤——超过了前4个国家第一颗卫星的重量总和,从而创造了人类航天史上的一个纪录。

  在中国加入自主发射卫星俱乐部之前不久,1969年7月16日,国际天文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万户,是中国元末明初的一个读书人,本名陶广义,担任浙江婺城陶家书院山长时,改名陶成道。此人喜欢钻研炼丹技巧。一次炼丹事故后,转而钻研火器。当朱元璋封吴王,打下婺州时,陶成道率领弟子投奔朱元璋,并献上了自己研制的火神器。在朱元璋反抗元朝统治、建立大明王朝的战争中,陶成道的火神器屡建战功,被朱元璋封赏“万户”。万户之名由此而来。他还想到了乘坐火箭飞天。晚年,陶成道把47个自制的火箭绑在椅子上,自己坐在上面,双手举着2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不幸火箭爆炸,万户也献出了生命。

  1955年,历经艰难回到祖国的钱学森,曾经给年轻人讲过一段往事,称自己的导师王士卓曾经给他讲过陶成道的故事,并称:“陶成道长眠在鲜花盛开的万家山。他进行的飞天事业停止了。明朝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我国的科技事业日趋落后,以至备受列强的欺凌。但是,陶成道开创的飞天事业,得到了世界的公认。美国一位叫詹姆斯·麦克唐纳的火箭专家,称中国的万户为青年火箭专家,是人类第一位进行载人火箭飞行尝试的先驱。他研制的蛇形飞车,也是人类有史以来了不起的发明。”

  1956年早春,钱学森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为了保密,钱学森用“国防航空工业”一词来代替“航天技术”。一个月后,中国首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组建。14年后,当“东方红一号”飞到地球轨道,成为一颗真正的人造卫星的时候,遥望地球的唯一一颗天然卫星月球上,那一个以万户命名的山脉。这时候,美国的“阿波罗11号”已经完成了载人登月。在美国宇航员回到地球之际,中国所能做到的,只有自己一步步做好自己的事。“东方红一号”达到了预期目标——上得去、抓得住、听得清、看得见。那一颗173公斤却仍算是小小的人造卫星,巡天遥看。中国,怀着辽远的航天梦想……


来者犹可追,追到天河中


  尽管在美苏等航天强国面前,中国堪称是一个后来者。可中国并没有什么办法从美苏获得资料与经验。除非自己撞破了“航天俱乐部”的大门,否则,没有谁会主动带门外汉玩儿。

  1974年,当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失败,火箭同卫星一起爆炸后,三九寒冬,200多人含着眼泪在西北戈壁滩捡了3天,一块块残骸,小螺丝、小线头都不放过,有的人还拿筛子把混在沙子里的东西筛出来,“就是要把失败的原因搞清楚”。

  当美国的航天飞机往返于地球与太空,当苏联宇航员频频进行“联盟号”的飞行计划,并与“和平号”开始进行交会对接的时候,中国怎么办?

  1986年3月,多位老科学家联名呼吁:“中国要跟踪研究国外战略性高技术的发展”。邓小平看过这份建议书后,提笔批示:“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这才有了“863计划”。经过数百位专家反复论证,“863计划”最终选取7个领域、15个主题项目,作为中国发展战略性高技术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863月球探测课题组”正式成立,中国科学家初步提出“嫦娥奔月”的想法;2003年,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规划正式提出;2004年,嫦娥一号工程立项实施,拉开中国深空探测的序幕。

  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物理学家刘振兴回忆:“把绕月卫星发上去,这是被逼出来的。” 当时环顾四周,印度于2003年9月批准了“无人探月计划”,宣布在2008年以前发射绕月卫星、2008年发射第一艘无人登月飞船。中国科学家认为:“我们必须得赶到前面去,时间已经很紧了。”

  并不是说印度光吹不练。印度曾于2008年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它获得了大量图像和探测数据。美国科学家曾通过分析“月船1号”发回的数据确认月球南极存在水冰,月球南极的科学、经济和战略价值因此大幅提升。

  此时的中国,已经在2003年、2005年、2008年三次送航天员实现了地球轨道的飞天梦。可奔月,属于深空探索范畴,与地球轨道载人航天,在技术上有交集、关联之处,但更多的是不同。起步阶段,中国稍稍领跑印度一些——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升空。“嫦娥一号”实现绕月飞行,“你看你看月亮的脸”,当2007年11月26日9时41分,“嫦娥一号”带回了第一幅月面图像的时候, 达到的是以近乎完美的方式迈出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精确变轨,成功绕月,成功探测”的关键六步。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在控制下成功撞击月球。这标志着中国掌握了飞行至地外天体的技术,月球探测卫星绕月飞行,通过遥感探测,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探测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探测月壤特性,并在月球探测卫星奔月飞行过程中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升空。据称,这本是一颗“嫦娥一号”的备份星。换言之,其本身制造技术标准应该是与“嫦娥一号”一致。然而,“嫦娥二号”与月球打交道的方式与“嫦娥一号”又有所不同。2011年8月25日,“嫦娥二号”进入拉格朗日L2点环绕轨道。2012年6月1日,“嫦娥二号”受控变轨,进入飞往小行星的转移轨道 。之后,“嫦娥二号”飞离月球轨道,进入深空,与4179号小行星(Toutatis)交会并捕获小行星影像,又于2012年12月15日抵距地球约700万千米远的深空,与图塔蒂斯小行星擦身而过,标志着其再拓展试验成功。此际,“嫦娥二号”工程宣布收官,但其仍飞行不止,2014年,飞到距离地球1亿公里以外去了,堪称“巡天遥看一千河”,追到天河中……


“玉兔”东升,“鹊桥”飞架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这是梅兰芳《贵妃醉酒》中最令人熟知的一段唱词,演绎的是杨贵妃在长安深宫中的寂寞。杨妃自比月娥,希望明皇重新想起她来。

  “嫦娥三号”所做的,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的第二步。当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携中国首辆月球车“玉兔号”顺利驶抵月球表面。当时媒体评价称,这是“嫦娥抱兔奔月”故事的现实版。同时,“玉兔号”月球车活动的地方,被命名为“广寒宫”。

  月球上有了“嫦娥”,有了“玉兔”,有了“广寒宫”,“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卫星“鹊桥号”发射升空,“嫦娥四号”的科学数据第一时间传回地球。鹊桥飞架、“地月传书”成为现实。

  今年10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自主唤醒,迎来第23月昼工作期。“嫦娥四号”已在月球背面度过了七百余个地球日。

  在“嫦娥五号”奔月之前,中国航天已经完成了一系列的目标。

  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发射升空。如今,“天问一号”已经飞到了距离地球超过1亿公里,距离火星约1200万公里的深空。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开通。中国北斗,成为继美国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除了定位、导航、授时服务,还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

  除了航天领域各项工作的推进以外,一些大国重器纷纷有所成果。国产大飞机运-20“鲲鹏”投入大规模应用,从武汉抗疫,到支援友好国家抗疫物资,中国空军装备的运-20正在飞向成熟运用期。12月4日,量子计算机“九章”问世,确立了我国在国际量子计算研究第一方阵地位。

  无论是“鲲鹏”还是“九章”,未来是否能对航天事业有所支持呢?如果类比美国的航天飞机由波音公司设计制造,就能看出,国产大飞机的漫漫探索之路,未来也有可能支持航天事业。至于计算机水平的飞跃,对航天意味着什么?特别是对远离地球的深空探测器的飞控意味着什么,更是不言而喻。

  航天,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初期开始,中国就开始规划和发展航天事业。从人造卫星升空,到“嫦娥五号”实现“绕、落、回”,整整半个世纪过去。这半个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一段辉煌岁月。如今,“嫦娥”归来,按照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技术主要负责人孙家栋之说,中国航天的下一个发展目标,应该是有能力到达太阳系的任何角落。


链接:人类深空探测活动三阶段


  第一阶段,1958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以美苏太空竞赛为主导,以1969年阿波罗11号实现载人登月和1977年旅行者1号、2号发射为代表,载人深空探测和无人深空探测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阶段, 80年代,随着载人登月竞赛结束,深空探测相对沉寂。10年内全球仅发射13次,主要以金星、火星和哈雷彗星探测为主;

  第三阶段从90年代至今,新一轮以科学发现为主要目标的深空探测活动逐渐复苏,欧洲、日本、中国、印度、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入深空探测队伍。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人类迎来了“第二次探月高潮”。(主笔 姜浩峰)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