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当疾控插上数字化翅膀

日期:2021-03-1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未来的五年,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将迎来新的变化,而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公共卫生事业相结合,必然会给传统的疾病防控方式带来质的改变。
记者|黄 祺


  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与每一个人的健康和安全都息息相关——如果疾病防控能够高效精准,那么城市的运转和普通人的生活才会得到保障。

  “十四五”开局之年,疾病预防的现代化建设成为今年两会热议的话题。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实践再次证明,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立足更精准更有效地防,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评估、研判、决策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联防联控机制和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增强早期监测预警能力、快速检测能力、应急处置能力、综合救治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

  未来的五年,公共卫生和疾病预防控制事业将迎来新的变化,而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公共卫生事业相结合,必然会给传统的疾病防控方式带来质的改变。

  2020年4月,上海发布重磅文件《关于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 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若干意见》,目标是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公共卫生最安全城市之一。《若干意见》要求要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推进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打造一流硬件、集聚一流人才、掌握一流技术、具备一流能力。

  上海市疾控中心被形容为上海疾控体系中的“大脑”,在上海抗疫战中表现亮眼,守住了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底线”。插上数字化的翅膀,上海将实现更加精准的疾病防控。


上海疾控升级换代


  2020年12月15日,上海市主要领导出现在位于虹桥商务区一处开阔的工地上,这里,将破土动工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工程项目,这个项目是上海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一项重大举措。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出席开工活动并宣布项目开工,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讲话。

  新建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达11742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一幢综合业务楼和两幢实验楼,将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平台和一批高水平实验室平台。从目前项目规划来看,世界卫生组织网络实验室、新发呼吸道病原生物学实验室、农药抗生素生物监测实验室、人畜共患病生态学实验室、代谢组学与生物暴露监测检测实验室、环境职业暴露模拟实验室等。它们中的一些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或者“国内唯一”。未来,这里将集上海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国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平台、各类应急检测实验室等为一体。为满足疾控体系现代化的需求,将来上海市疾控中心还会提升完善新发呼吸道病原体、生物恐怖、环境危害因素、体外替代方法、人畜共患病、蛋白组学等检测能力,补齐各领域硬件条件短板,体现引领性和示范性。

  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近期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介绍,新基地解决了看得见的空间问题,那么在看不见的信息技术应用上,结合上海“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以及第五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应用”重大项目和重点学科建设,上海市疾控中心将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与公共卫生核心业务的结合,创新业务和管理应用,优化疾病防治模式、个人健康管理模式、人群健康服务模式,推动疾控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听起来将日益“高大上”的疾控工作,究竟与每个人有什么关系?

  疫情中大家对“流行病学调查”有了深刻的认识,上海精准快速的流调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的效率,有了高效的流调,疫情才有可能被控制在萌芽状态。传统的流行病学调查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依靠疾控专业人员的面对面问询、电话追踪等方式,新冠疫情中上海疾控部门与公安部门全力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未来流行病学调查还可以更加智能。付晨主任介绍,升级后的流行病学调查处置信息系统,可以依托“一网统管”平台快速准确地获取涉疫人员和场所的相关信息,更好地达到流调“快、准、全”的要求。

  据介绍,上海市疾控中心正在与相关机构合作,开发可移动式的流调工具作为流调人员的单兵装备,比如借助5G技术基础上的智能语音、可视化设备应用,实现无接触式的流调,语音、视频接入获得结构化流调报告,以及PC端和移动端信息同步接入,既提高流调效率,也能更大程度上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传染病当然不止新冠肺炎这一种,未来再出现其他的传染病疫情,新技术也将帮上忙。

  付晨主任介绍,接下来更多的信息技术将用于疾控核心业务,比如传染病的预警预测。平常我们生病一般都会去医院看病,医院依靠医护人员把一些可疑的情况识别出来并触发传染病预警。光有医院的信息其实还远远不够,其他领域的“征兆”也能反映传染病疫情的发生。如果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整合基于医院电子病历的疾病监测数据、症候群监测、病原学监测、虫媒监测、环境信息、地理生态、气象、社会经济学等信息,建立传染病多源异构大数据系统。这样,个人因素带来的疏漏和误差就能大大降低,各个部门和专业的信息也得到了汇总和分析,传染病预警变得更加科学。


云上“大白”不是梦


  “大白”原本是一部童话片里的虚拟形象,他既是主人公的私人健康顾问,又是贴心的朋友。疫情发生后,穿着防护服的防控人员也被大家称为“大白”。

  疫情毕竟是特殊情况,人们日常生活中健康上更多的困扰其实是慢性病,特别像上海这样老龄化程度比较深的超大型城市,慢性病是居民主要的疾病负担。上海市成人高血压患者约600万,糖尿病患者约350万,肿瘤患者约40万。

  慢性病患者最需要的就是身边有一个负责健康管理的“大白”。

  此前,上海市疾控中心已经建成了社区慢病综合防治模式。但慢病管理靠“人盯人”显然不现实,这时候就更需要信息技术的加持。付晨主任介绍,过去上海市疾控系统已经建立了一些信息网络,这些信息有待更好地开挖利用。接下来疾控部门将应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慢性病监测、危险因素调查、临床诊疗、死亡登记报告等多源异构数据,建立重点慢性病综合监测核心数据库;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数据和智能随访语音技术,研制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移动应用,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健康管理服务。

  “老年人往往患有几种慢性病,一个老人他可能患有高血压,同时还有糖尿病,还有呼吸系统的疾病。过去我们单病种管理的模式,几个渠道的人员来找他,给患者带来一些困扰。未来,我们要推进单病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构建以人为核心的整合型慢病管理模式。也就是说,我们帮助患者管理他身上的几种疾病,这对于患者来说一定有很大的好处。”付晨主任说。

  另外,根据慢性病“共病”、“共同危险因素”的特点,疾控部门将建立基于大数据的慢性病综合风险评估与联合筛查方法,实现高危人群自动识别、慢病风险综合评估、综合筛查、综合干预。

  云上“大白”其实并不遥远,据介绍,上海市黄浦区已经试点应用人工智能随访管理慢性病患者,而上海市闵行区也已经在职业卫生健康监测上用到人工智能技术。

  有了云上的“大白”,不仅为患者慢病管理带来方便,产生的大数据还可以成为城市制定健康政策时的依据。城市里如今越来越多的健身步道、公共运动空间、膳食指导服务等等政策,背后就有健康大数据的功劳。


公共卫生科研高地


 

  很多人并不知道,疾控工作包含着科学研究的内容,科研为我们打开“未来之眼”,给疾病的预防寻找新的途径和更精确的方法。

  付晨主任介绍,“我们还要加强科研创新和产学研转化。新冠疫情期间,中心开展了病毒分离培养和中和抗体试验,为多家生物医药企业的诊断试剂开展产品效果验证。今后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强化公共卫生重大问题联合科研攻关,努力拿出更多标志性研究成果。”

  为了鼓励优秀人才从事科研工作并形成转化成果,上海市疾控中心出台政策,团队的科研成果带来的转化收益,70%奖励给科研团队,10%奖励给科研管理等其他人员,20%作为发展基金。

  最近,新冠疫苗的接种正在推进,很多人会问,疫苗到底安全有效吗?其实,不管是新冠疫苗还是其他疫苗,安全有效不仅是接种者关心的,也是研发人员和监管部门最关心的。一种疫苗在研发阶段和上市后,都需要通过临床实验来进行评估。因为这种需求,十四五期间,上海市疾控中心筹建疫苗临床试验中心,承担疫苗上市前及上市后临床试验,为产品研发和效果认证提供技术服务,开展疫苗人群免疫效果评价、副反应监测和安全性评估,对免疫策略调整提供循证依据。

  上海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孙晓冬介绍,上海市疾控中心已经有疫苗临床研究的经验。比如上海市向60岁以上沪籍老年人提供免费的肺炎球菌疫苗接种服务,疾控中心对接受接种的部分居民开展了长期的临床研究。孙晓冬副主任说,疫苗临床研究的成果可以指导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或者对接种方式的调整提供依据。比如一种疫苗到底该接种几针,间隔多久才能达到最好的免疫效果,这些问题都需要临床试验来回答。

  当然,无论是防控能力的高地还是科研的高地,首先都需要优秀的人才支撑,因此人才储备是疾控升级最大的前提。今年,上海已启动探索建立公共卫生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流动机制,开启首批高层次人才双聘工作、学科带头人工作。记者了解到,上海市疾控中心制定了公共卫生高端人才、优秀青年人才、紧缺人才专项培养计划,为多层次人才储备做最充分准备。(记者|黄祺)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