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极端”拥抱2022
在气候专家眼中,2021年是非常极端的一年。
一开年的那场刺骨寒潮让很多人记忆犹新,然而2020/2021年的冬季却是个暖冬。
随后,几乎每个月都有极端天气出现——春季北方遭遇近10年来少有的强沙尘暴;4月至9月,我国出现中等强度以上龙卷风次数17次,超常年平均;7月,郑州最大小时降雨量突破我国内陆地区历史极值;9月至10月上旬,北方地区降水量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这一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多发、强发、广发,重大气象灾害频现,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夺命”越野跑,天灾还是人祸
172人参赛,21人遇难。一场已经举行了数届的马拉松越野赛,竟然有超过10%的参赛人员遇难。
5月22日9时,来自全国各地的172名越野跑运动员,踏上了在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举办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征途。这段坡陡弯急、险峰林立的赛事,曾被中国田径协会授予“自然生态特色赛事”“中国马拉松铜牌赛事”。
然而,开跑仅3小时,“有几个人已经没有意识,口吐白沫了”“速来救援”“CP2山顶”等消息,便在该赛事工作群中炸了锅。
事故发生后,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启动应急预案。随后,甘肃省委、省政府成立现场指挥部及7个工作组。但5月23日9时许,指挥部确认,遇难人数达到21人。
起初,突发的极端天气被认为是这场“夺命”越野赛的“元凶”。“比赛进行到中午,百公里越野赛高海拔赛段20公里到31公里处突遭灾害天气,短时间内局地突降冰雹、冻雨并伴有大风,气温骤降。”白银市市长张旭晨在新闻发布会上鞠躬道歉,并表示该事件是一起“因局部地区天气突变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同一天,赛事运营方负责人张小燕接受采访时,亦将问题指向极端恶劣的天气,并强调“这种天气很罕见”。此后不久,当地政府就补偿问题和遇难者家属展开谈判。
“罕见的极端天气”,能为一场体育赛事中超过12%的死亡率负责吗?“极端天气出现不可控,但高风险运动项目的管理监督不能失控。”5月24日,中纪委网站文章指出,作为专业程度要求极高的极限运动赛事,这场比赛各项组织工作是否达标,必要的安全保障是否到位,以及地方政府在此类赛事上的指导与监管是否缺失等等,均面临反思和追问。
事发后,甘肃成立了省委、省政府联合调查组,同时邀请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气象局的马拉松赛事专家和气象专家参与调查。从立项招标、应急保障、赛道设计、赛事组织到后期救援,原来这项赛事的诸多环节都出现了疏漏。
6月11日下午,甘肃省召开发布会,通报白银景泰“5·22”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公共安全责任事件调查和处理结果。通报指出,调查认定,这是一起由于极限运动项目百公里越野赛在强度难度最高赛段遭遇大风、降水、降温的高影响天气,赛事组织管理不规范、运营执行不专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
根据调查组结论,甘肃省决定对事件中违纪、职务违法、涉嫌职务犯罪的27名公职人员严肃追责问责,其中包括5名省管干部和22名非省管干部。
如果没有这场事故,人们谈及马拉松、越野跑等体育赛事,更多是一种赞赏。近年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户外赛事,不仅吸引着全国的体育运动爱好者,甚至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体育名片”,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进一步展示魅力。
然而,本该被塑造成美好的城市故事,最终却酿成令人扼腕的事故。唯有痛定思痛,才能避免悲剧重现,并积极前行。
全国与郑州风雨同在
悲痛的情绪还未消散,7月,郑州又遭遇罕见大暴雨。
“我在地铁里,水快到脖子了,求助求助求助!”7月20日晚,一个名叫“小佩”的网友在微信朋友圈求救,她所在的郑州地铁5号线海滩寺站到沙口路站隧道内出现积水。当天,迅疾倾覆而降的雨水在下午4—5点的一小时内达到峰值,降雨量高达201.9mm,一举刷新“全国国家级气象站一小时降水纪录”。而按照一般标准,日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上就已经算是特大暴雨。
这场特大暴雨其实是从7月18日凌晨开始的,当天就达到暴雨级别。据郑州气象局数据显示,从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总降雨量为617.1mm,而郑州平均全年降雨量只有640.8mm。这意味着,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其中,小时降水、单日降水均突破自1951年郑州建站以来60年的历史纪录。
根据《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国家防总决定于7月21日3时将防汛Ⅲ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
关于此次极端强降水的成因,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分析师朱定真分析道,首先有台风影响,台风“烟花”虽然距离我国还有近一千公里,却远程控制了河南暴雨。在“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下,大量的水气通过偏东风源源不断从海上输送到陆地,在河南集结成雨。从地形上来看,偏东气流在河南遇到太行山和伏牛山后,在山前出现辐合抬升,地形导致降雨范围集中,雨势更强。再从大气角度分析,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导致降雨持续时间长。
而让公众产生疑问的是,这场极端暴雨事先有没有做出准确预警?郑州气象局官方微博发文称,就暴雨而言,它是不同时间尺度、不同空间尺度影响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它所提供的有关暴雨的观测资料和信息主要是针对天气尺度的,而对直接造成暴雨的中小尺度观测并不充分,甚至十分缺乏。所以暴雨预报中,常会出现“局地”这一名词,正是因为以目前的预报能力,往往只能提前预报局地强天气可能出现的范围,还不能提前预知其发生的准确位置。从整个世界来看,暴雨预测的准确率也一直不高,属于世界难题。即使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24小时的暴雨预报准确率也仅达22%~23%。
暴雨预报本身有难度,而中国北方地区的暴雨比南方暴雨更难预报。原因在于,北方下暴雨的概率小,区域性暴雨一年就一到两次。同时,长江流域梅雨形成有其规律可循,北方尤其是华北处于冷暖空气都比较活跃的交接面,每一次形成暴雨的天气系统都不尽相同。因为北方暴雨发生概率小,造成的灾害也不如华南和长江流域大,对北方暴雨研究也相对较少。
从央视新闻的直播中可以看到,郑州市内宽阔的马路变成河道,成排轿车漂浮在泥黄色积水中。多路段水流湍急,行人需拽着绳子、一个接一个逃出积水洼地,水已经没过成年人大腿。
据8月2日第十场“河南省防汛救灾”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8月2日12时,河南省因灾遇难302人,50人失踪。其中,郑州市遇难292人,失踪47人。
但暴雨无情,人有情。在关键时刻,也涌现出了挺身而出舍身忘己的英勇救援场面——
一位身披雨衣的年轻人在过马路时被湍急的水流冲走,眼看就要消失不见,路旁的一位大哥三步并作两步快速赶到他身边一把拉住,然后互相搀扶着趟过了马路;在暴雨的持续冲袭下,很多路面出现了坍塌,有一位妈妈带着儿女便掉入了泥坑中,小朋友情况危急已经被淹没,路过的市民一起齐心协力把他们拉了出来,妈妈跪地感谢;一幢大楼里有多名被困者,外面的水已经没过腰线,有十几位群众自发聚集起来,用一根麻绳连接上了楼内的被困者,营救的群众虽然狼狈地站在水中,却整齐地喊着“一二”的口号,一同使劲,一起拉绳,最终将楼内被困者救了出来;在小区居民即将要被大水冲走之际,社区工作人员用横幅将人救起;腿脚不方便的老人被困屋内,路过的人相互搀扶着走到屋里将老人背起,然后又一同将老人送往安全的地方;郑州的街头,人们一起抱团喊口号过马路;志愿者们推行被困的汽车;路面被淹,一群六七岁的孩子冒雨拦截车辆告诉他们不要过去;有群众自发用铲车接送人……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相互的搀扶,相互的拉一把,组成了这座被大雨肆虐的城市中最让人感动的画面,更不用说人民子弟兵了。
经历特大暴雨席卷后,郑州以比想象中更快的速度有序恢复正常,但引发的反思远未停止。
正如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减灾研究所原所长程晓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那样,面对这种特别极端的突发天气,郑州面临的考验,其实是一个省会城市在防洪、应急、救灾、多部门协调等方面的综合管理能力,“当一个城市整个泡在水里的时候,最担心的就是水体带电,导致人们根本连跑都没有地方跑。所以为了防止水体带电,就要去拉闸断电。但这有可能造成医院停电,给病人尤其是ICU里的患者带来生命危险,所以这就是一个矛盾”。
哀牢山之殇
而就在2021年还剩不到两个月之际,“失温”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11月13日,4名地质人员张金榜、杨敏、刘宇、张瑜因为工作需要进入了哀牢山腹地,之后失联。在经过超8000人次的8天搜寻,11月22日,4人的遗体被发现。
此后对于事故的原因,一直都处于调查之中,整个事件可谓扑朔迷离。
直到12月15日,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通报,经公安机关对云南哀牢山因公殉职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进行法医学检验,最后得出的结论是:4人全部因低温导致心源性休克死亡,排除中毒、机械性损伤死亡的因素。
另据公安、地质、气象、环境、通信、林业、山地救援等领域专家联合现场勘察,认为4人殉职原因主要是:长时间爬山导致体力消耗过大,事发区域出现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原因造成人体失温。
哀牢山地处云南中部,在当地人口中,它有两层含义:一是与村庄紧密相连的哀牢山体;一是山脉深处的自然保护区,当地人称它为“山心”。
“山心”位于500公里长的哀牢山脉中北段,1988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近22万亩,最高峰海拔3166米。除了拥有丰富的植物、动物物种,哀牢山顶部的森林是中国保存面积最大的中山常绿阔叶林。但人迹罕至,气候多变,时常有浓雾甚至瘴气弥漫其中,一般村民很少敢接近“山心”。
哀牢山的雨季一般在10月结束,但今年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雨水特别多。进入11月后,每隔几天还是会下场雨。雾气缠绕在山间,雨水来了,雾就更沉,遮住整个半山腰,气温随之低下来。据当地村民回忆,4名地质调查人员开着两辆白色越野车来到“山心”入口处时,也是这样的天气。
这样的天气进哀牢山无疑是危险的。即使是做了20年,每个月平均巡山24天的护林员,也不敢在大雨、大雾天进山。雨水必然伴随浓雾,保护区内仿若幻境。弯曲的树干上覆盖着经年的苔藓,抬头,树树相缠,低头,也难看清楚走过的痕迹。再加上保护区海拔高,基本在2700米以上,最冷时山顶会落雪。如果没能及时找到路下山,在野外过夜会有失温的危险。
据报道,4名地质调查人员所在的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简称“昆明中心”),隶属于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主要承担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等任务。此次他们前往的6134号样地,海拔2691米,属国家森林连续清查样地。10月23日,他们聘请当地向导一同进行了前期路线踏勘。11月13日,他们在聘请向导未果的情况下,为尽快完成任务,根据作业需要,携带了RTK、平板电脑、森林罗盘、工兵铲、砍刀、蛇药、防熊喷雾、皮尺、充电宝等20余种调查作业装备及食品,上山开展工作。殉职时身边遗留的作业装备齐全,背包里尚有食物。配发的卫星电话遗留在车上,未随身携带。
4具遗体被发现时相距很近,间隔十多米的距离。其中一个人平躺着,衣服往上撩开露出肚皮,嘴角似乎带着微笑——这是失温的症状。
调查结果显示,4人殉职的位置山形陡峭、沟壑纵横,行进异常艰难。从联合现场勘察结果看,事发区域湿度极大,温度变化快,小气候特征明显,极易出现局部暴雨、瞬时大风、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导致原始森林中长时间大雾弥漫,能见度极低,给方向判别造成巨大困难。
此次事件的结果无疑是令人痛心的,四个鲜活的生命换来的是血的教训——在大自然面前,每个人永远都是新手。
不过,记者注意到,在2021年结束进入倒计时之际,最近一个话题冲上热搜——#这就是中国人的2021#。该话题标签收录了这一年以来人们经历过的大事件和难忘时刻,有恢弘的、伟岸的,也有历经磨难的;有人收获幸福,有人经历艰辛,但依然坚信美好……不管怎样,我们携手走过了2021;相信2022,这个世界会变得更好。(记者 应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