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狗组合”宋木子、合文俊:总想转行的背后
1984年春节联欢晚会,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吃面条》,让小品跟喜剧挂上了钩,喜剧小品变得尤为突出。
这两年,春晚语言类节目疲软,一种新的小品形式正在抬头。不久前,来自热播综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下称《喜剧大赛》)的三狗组合登上了东南卫视的春晚舞台,给观众朋友们带来了小品《沙县的继承者们》。
这个小品节目的形式,更为准确的定义是Sketch融合情景剧,它脱离了传统小品的束缚,给创作者更大的自由度,成为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喜剧载体。
作为最早开始表演并尝试向外界传递Sketch表演的一批演员,三狗组合的宋木子、合文俊,却总能感到不安,甚至想要转行,原因为何?且听《新民周刊》一一道来。
“逼出来”的喜剧演员
广西人宋木子大学就读于武汉,是正儿八经影视戏剧表演系毕业;武汉人合文俊,则是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的高材生。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人,被奇异的力量驱使,毕业几年后在一档综艺《冒犯家族》中碰头,“情不知所起”成为“灵魂拍档”,一路合作至今。
而说起两人喜剧之路的缘起,或多或少都有点“逼上梁山”的意味。
那一年,命运的齿轮缓缓推动,让大四寻找毕业方向的宋木子看到了开心麻花的春晚小品,看着沈腾、马丽在台上的表演,他想,加入开心麻花搞话剧也不错,当时的他万万没想到,麻花做的是话剧的细分领域——喜剧。
“当时对喜剧毫无概念,也没有掌握方法,把自己调整成一个喜剧演员很花费了一番功夫。”宋木子回忆,因为一开始融不进喜剧的语境,也不理解同事们抖的包袱,过得十分痛苦,直到有一天突然开窍:“单纯的模仿总不是自己的表达,只有真正的理解语境,才能知道正确的节奏——学东北话。”
“请东北朋友吃饭,全天循环播放东北电视剧,《马大帅》《乡村爱情》都看了,没办法了,硬来。”沉浸式学习东北话的宋木子,成果有目共睹,不夸张地说,现在的他应该是全广西说东北话最麻溜儿的柳州人之一了,而他的喜剧之路,也随着东北话的进阶一路开花节节高。
这一年,合文俊考入了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不过,上戏导演系的课程表里,也安排了不少表演课的内容。“每个学期要导演两部作品给老师,并且不能自导自演,因此,班上同学都互为演员,帮助完成彼此的作业。演着演着,熟能生巧......”
熟能生巧是官方说辞,背后经历的心惊胆战在回忆中才成为了一段笑谈。“第一年我演戏的感觉怎么都不对,而上戏有一个甄别制度,如果入学一年以后老师觉得你不合适这个行业,会让你退学。”合文俊告诉《新民周刊》,自己一度被老师认定是误招进的上戏,差一点就被劝退。“可能就是压力到这儿了,潜力被激发,天性解放后误打误撞还形成了自己的表演风格——老师看完我的演出,点评是:文俊,你的表演很‘贱’。”
表演很“贱”的合文俊,自然而然走上了喜剧的道路,自从录制《冒犯家族》开始,他和宋木子成了搭档。“我们在第一次合作的时候就发现彼此有很多契合的点,比如两个人的语言节奏、抖的包袱,都是你知我知的默契,这很难得。”合文俊说。
千金并不易得,知音也很难求,于是两个人又一起参加了综艺《周六夜现场》等。值得一提的是,《周六夜现场》购买的是美国综艺节目《SNL》的版权,这是一档红了47年的Live喜剧小品类综艺节目,也是国内熟悉Sketch的观众的启蒙节目。
在《SNL》中,Sketch作为主体内容模块串联了整个过程,明星们在常规卡司的配合下甩掉包袱,变装、扮丑、尽情自嘲自黑,这是Sketch的精神内核。宋木子和合文俊作为《周六夜现场》的常驻卡司,是国内最早了解接触Sketch的演员之一,而Sketch的表演模式,也影响着他们的喜剧创作。
喜剧好笑,够了吗?
其实,东南卫视春晚节目组找到三狗组合的时候,并不清楚什么是Sketch。“但他们确定想做新的,年轻人喜欢的喜剧,当我们去到真实场景——一家沙县餐厅时,大家一致决定根据实景创作一个Sketch融合情景剧的作品。”
《喜剧大赛》的热播,让Sketch概念变得出圈,有人把它翻译成美式小品,也有人叫它素描喜剧,Sketch喜剧第一次作为专有名词,被拿出来讨论和分析。“传统小品有人物、有铺垫、有冲突,它是一个拥有完整逻辑的故事,观众需要慢慢入戏。而Sketch更像一种游戏规则,只要观众接受了这个规则,他们很快就可以找到笑点,这在某种意义上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娱乐模式。”合文俊说。
宋木子接着说道:“Sketch的概念虽然来自美国,但语言类的节目一定要贴近本土,喜剧大赛播出后,市场也对Sketch这种形式做出了正向的反馈,我觉得它应该会成为喜剧的新的增长点。”
其实,两人搭伙李飞组成三狗登上《喜剧大赛》舞台时,他们并未抱有什么期待。因为前几个综艺的经验,他们深知喜剧节目出圈的难度。“这不是内容好就能做好的,有太多的因素决定一个节目能不能火,但参加《喜剧大赛》的效果远超我们的预期。”宋木子说。
在《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中,三狗组合为观众带来了很多爆笑作品,比如《丛林法则》《艰难抉择》和《透明人》等。但宋木子和合文俊最喜欢的,还是初心之作《三狗直播间》,这也是三狗组合名字的由来。“这是参加节目的第一个作品,我们一腔热血,创作也最天马行空的。节目的中后程,尽管我们抱着‘比赛第二、参与第一’的心情,还是感觉到了来自不同层面的压力,有些束手束脚。”
这种压力来自于比赛本身,也有部分来自于观众和评委的评价。看完《三狗直播间》以后,有观众认为三狗只是在撒狗血,还有许多观众觉得,三狗的作品不够高级,毫无意义。
虽然三狗是喜剧人,但毕竟是肉长的心,他们也苦恼过要不要转型,但最终还是决定一以贯之。合文俊认真地说:“拿高不高级来评价喜剧,有一点片面了。在我们看来,好不好笑才是喜剧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创作一直追求的也是这一点。”
“其实有些东西我们也可以升华一下,给它一些意义,但这又背离了我们所认为的喜剧创作方式,我们希望自己能够打破传统的喜头悲尾的结构,在自媒体时代,做一些能让大家纯开心的作品。撒狗血是节目给我们打的一个标签,但这只是喜剧表现形式的一种,笑,就够了。”宋木子补充。
当然,没有创作者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给观众留下一些思考,这也是为什么后期三狗的作品加入了讽刺社会现实的内容,比如打工族的996,大数据时代隐私泄露等。但就像他们自己说的,喜剧最重要的还是令人发笑,生活已经这么苦了,为什么看个喜剧综艺还必须要流两滴眼泪呢?喜剧不好笑,再高级也是“悲”。
一直存在的不安
米未联合创始人、COO牟頔在做《喜剧大赛》时谈到,这个节目想要聚焦的是头部和底层两者之间的中空地带——腰部喜剧人。但宋木子并不认为自己属于腰部,“说高了说高了,应该是腿部喜剧人”。
随后他解释:“腰部努力了就是胸部或者头部——机会永远都是给头部的,我们做了这么多年,也不算纯素人,但真正落到自己身上的机会并不多,不上不下的确实很难熬。”
当我问起当下春风得意的两位老师是否也经历过人生低谷的时候,入行七八年、如今已经小有名气的两位,回答出人意料。“我感觉我们一直在低谷,最差的时候我们俩已经考虑转行了,其实现在也一直考虑要不要转行。”宋木子顿了顿,说:“当然,参加完《喜剧大赛》暂时没有考虑这个事,但我估计过段时间又会陷入这种纠结。”
喜剧人好歹也身在娱乐圈、名利场,怎么两位反倒总想转行?宋木子推心置腹地告诉记者,喜剧这碗饭,不好吃啊。“喜剧创作需要生活的阅历和积累,它对创作者的消耗很大。而喜剧作品里藏的笑料一旦曝光过,观众看同一个作品就会失去新鲜感,这就鞭策创作者不断出新,而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很难的。”
“这几年的创作也经常遇到瓶颈,有时也会疲惫,这也是我们没有安全感的地方。”宋木子印象很深刻的一次,他在重庆一家面馆吃饭,发现隔壁一桌情侣正好在看《喜剧大赛》,于是他偷偷提高自己的音量,然而,预想中的相认并未出现,那桌的女生拿眼风扫了他一眼,又把注意力放回了屏幕上。
那小品节目能不能像脱口秀、滑稽戏一样搬到线下演出呢?这样既能满足大家走进剧场近距离观看节目的心愿,又能延长节目的保鲜期,还能保证小品演员稳定的就业机会。
对此,宋木子有自己的想法。“首先线下演出的成本是比较高的,相对于脱口秀一个麦克风、相声一桌二椅的配置,小品或者Sketch需要借助场景和服化道的配合,还需要灯光舞美,才能达到一个好的效果;另外,因为小品、Sketch往往有既定的剧情,它不像相声、脱口秀的演员,能挑个时机和观众砸挂(即兴互动),演员和现场观众是有距离感的,可能满足不了观众走进现场的期待。”
“Sketch如果想在线下进行演出,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观众。因为Sketch节目时长一般就几分钟,节目衔接中在剧场里频繁更换演出场景不现实,如果能跟观众达成默契,比如我的场景在警察局,场上提示一下,观众就把它当成警察局......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合文俊说。
《喜剧大赛》录制时也邀请了观剧团现场观摩,但宋木子表示:“这批观众本身有一定的观剧经验,另外,节目录制毕竟没有卖票。如果真正卖票了,作为演出团体,把这种不够完善的演出呈上舞台,心里过不去这坎儿。”
对于演员来说,舞台是神圣的。当创作陷入瓶颈,又不愿意用不成熟的作品糊弄观众,那只能开辟新战场了。
这几年,宋木子、合文俊一直在努力尝试出演影视剧,基本也是喜剧作品,比如合文俊出演了电视剧《从前有座灵剑山》,宋木子则在电影《意外英雄》担纲主演。这种程度的跨界并不算难,在合文俊看来,正剧是每个演员的基础,喜剧反而对演员的挑战更大,因为要有节奏、喜感,“最重要的是有观众缘,这很难”。
他们也希望有一天能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风格,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两个人勤学苦练了不少技能。技多不压身,这是众所周知的“科学道理”。而“作为喜剧人,你得掌握很多技巧,才能在吃不到喜剧这碗饭时,不被饿死”。宋木子说。(记者 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