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最专业的志愿者,最温情的守候

日期:2022-03-2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身怀专业技能的“高端”志愿者们的支援,让上海分区分级差别化的抗疫筛查得以顺利开展。
记者|王 煜


  在2022年3月的上海,我们或许不知道一份份核酸检测报告背后,有多少教授、高工、博士为之不眠不休;或许也不知道操作庞大设备在防护服下奋力消杀的人,曾是戍疆卫国英姿飒爽的战士。但我们知道的,是他们用专业、用热情,让这个春天不再那么料峭袭人,让胜利的希望一直走来。


PCR实验室里的专业支援


  本轮疫情以来,上海的核酸检测需求量达到2020年初以来的最高水平。要完成一份合格的核酸检测,除了前端的采样,还需要后端在实验室中开展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操作。虽然部分PCR流程已经有机器可以执行,但机器的速度较慢赶不上人工,设备的配备量也不足。在抗疫的紧要关头,原本各检测机构的PCR操作人员已不堪重负,急需志愿者的援助以解燃眉之急。

  但这项工作对志愿者的要求可谓“苛刻”,必须是具备相应操作技能和经验的专业人士才能胜任。想要贡献的人,不仅要“有心”还要“有力”。

  关键时刻,上海各高校师生、生物科技公司科研工作者们站了出来。

  3月18日—19日,首批318名上海高校PCR志愿者分别前往长宁、浦东、嘉定、青浦、松江和金山等地支援一线核酸检测工作。他们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

  3月17日深夜,华东理工大学收到一份“关于招募大学生PCR检测志愿者”的紧急通知。“确认守‘沪’!”当晚,一条条报名信息在相关专业的学生微信群中接龙,100多名学生第一时间积极响应。由该校生物工程学院52名本、硕、博学生组成的第一批PCR检测志愿者服务队迅速集结完毕,这是上海市第一支开赴现场展开服务的高校PCR检测志愿者队伍。

  3月19日,作为复旦大学的首批PCR检测志愿者,来自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68位志愿者出发入驻检测点。之前接到招募通知后,短短2个多小时,复旦上医就拉起了一支175人的PCR检测志愿者队伍,仅基础医学院就有137人报名。因报名人数过多,部分同学没能及时抢到志愿者名额,只能暂时遗憾地进入储备队伍。加上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医学研究院等院系单位的志愿者,共有265名师生成功报名。这个凝结“硬核青春力量”的团队,被派往浦东、嘉定、青浦支援PCR检测工作。

  “对孩子来说我可能不是个好妈妈,但是我希望他以后能理解妈妈的决定。我是一名党龄11年的老党员,也是国家和学校培养的医学生。在这个关键时刻,我想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人的支持下,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2019级博士生谭丹被编入第六组。她已做好随时与仅7个月大的宝宝告别的准备,收拾行囊,毅然逆行,与孩子变成“网友”。她说,病原生物学系有着光荣的抗疫传统,她想和系里60余位学友并肩作战,守护上海。她也坦承:“作为一个新手宝妈,我希望我的宝宝以后可以不用戴口罩了,我才更有动力站出来去做一点事。这是我的‘私心’。”

  “我是技术员,就是做这个的,我不上谁上?”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实验技术员杨奇奇在报名的同时,还主动要求承担起复旦上医PCR检测志愿者团队第五小组组长的责任。

  “我们在报名前没有互相沟通,后来一通气发现大家都报名了,是因为都想做点事情吧。”“我们立志做有家国情怀的医学科研工作者,这时候不上谁上?”来自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2021级博士宿舍E1419、2020级博士宿舍E1319寝室全体同学不约而同,都报上了名。

  “上海需要我!如果能去的话,我想看看能不能通过优化流程再提高效率。”“PCR检测是我们的常规实验之一,我本人也掌握这个技术,将在协调和组织好工作的前提下,必要时也上阵操作。”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蓝斐教授和基础医学院副院长陆路教授主动请缨报名带队。

  3月19日当晚,陆路和志愿者同学们一起入驻检测点。“检测点的工作人员说我们要不要先休息一下、第二天早上再来,但同学们的热情非常高,感觉就像上了战场一样,时不我待,都要求立即上晚班。”陆路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他在现场看到,PCR检测任务确实十分繁重。在完成检测点的操作流程培训之前,复旦上医的志愿者们已经主动分担开启标本管这样看似“简单”实则同样需要细心和大量操作的工作。

  在他看来,同学们除了有坚定的意志品质,还拥有完成这项志愿服务的优势:

  首先他们在心理上不发怵有底气,因为PCR检测都是大家平时在实验室里面接触过的,那么就很有自信能够完成好。同时他们有一定的经验,在检测点的上手相对比较快。“比如说检测点的一个负责老师问:同学们是不是都使用过移液枪?我们这边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表示使用过。”

  还有很重要的是,大家在以往的实践中已经有了生物安全的防护意识,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感染。这一点特别关键,志愿者是来支援的,不能增添新的麻烦。

  除了高校师生的加入,科研单位、生物科技公司的骨干们也纷纷奔赴各个检测点开展志愿服务。

  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促进中心通过点对点与企业沟通、社会招募等方式,共将企业、科研单位的582名具备PCR操作技术的志愿者成功对接到数十家医学检验中心,遍布上海各个区,保障核酸检测机构24小时不间断运转。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接到支援核酸检测工作的紧急任务当天,从年近退休的资深课题组长到在国际顶尖期刊发表文章的年轻科学家,都争先报名。课题组长、老共产党员冯林音研究员即将退休,多次打来电话要赶赴一线支援。由于一位志愿者所住小区临时封控,课题组长、年轻共产党员尹万超研究员接到电话后,15分钟即从实验室赶到集结地参加夜班支援,完全不顾自己前一天晚上刚刚熬夜推进科研工作。在药物所的微信群里,每天都有志愿者发来私信:“明天还缺不缺人,我可以上。”

  药明巨诺公司的一位志愿者说:“我在PCR检测领域已有近4年的经验,听到公司招募检测志愿者时,我果断报了名。等以后女儿长大了,我会很自豪地指着这次工作合影给她看,让她猜猜哪个‘大白’是爸爸。”

  身怀专业技能的“高端”志愿者们的支援,让上海分区分级差别化的抗疫筛查得以顺利开展。3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卫健委主任邬惊雷表示:上海每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到单人单管190万份以上。


消杀现场的坚强力量



  3月19日,上海的最高气温只有10摄氏度上下。队长张磊和他的队友们完成了对一处地点的消杀志愿服务,脱下防护服,早已汗透的身上居然蒸腾出了丝丝水汽,“就像全身冒烟一样”。这是近些天来他们的常态。

  对重点区域的消杀是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一环,本轮疫情中,上海各区域的消杀任务十分繁重。“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张磊所在的上海虹鹰救援志愿服务队的成员由退役军人组成,他们立即投入到抗疫的第一线。

  相比其他志愿者,虹鹰救援的队员们拥有更专业的消杀技能、素质与装备。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后,他们在沪参与一般的抗疫志愿服务之外,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队员的专业消杀技能、采购专业设备。

  2021年7月,河南遭受重大暴雨袭击,虹鹰救援先后派出3个小队携带冲锋舟等设备驰援郑州,连续救援17天,搜救转移受灾群众、转运急需物资;10月,山西突遇洪灾,他们再赴当地支援灾后防疫消杀。不久之前,他们还走进苏州的校园开展消杀。

  这一轮对上海的消杀志愿服务从2022年3月12日开始,这几天张磊和队友们忙得不可开交,穿梭于闵行、嘉定、松江、浦东……几乎踏遍了所有的疫情重点区域。

  提出帮助请求的,通常是消杀面积比较大的地点,这正是虹鹰救援队员们的专长。全队有14台“弥雾机”,这种外观看上去好似“加特林机关枪”的消杀机器不仅喷洒速度快,而且能对消毒液进行高温加热雾化、增强消杀效果。“一台弥雾机的消杀效率能抵得上十几台人工喷雾器。”

  弥雾机的效率固然高,还需要操作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跟得上。张磊说:一台机器自重约15斤,需要添加三四升汽油作为燃料,消毒液装满是50斤,全套下来就是60多斤的负荷;而且还需要队员提着机器不断移动,这对体力的要求非常高。同时,弥雾机有时还可能出现机械故障,队员必须懂得修理。张磊在挑选上阵的队员时,都一一认真考虑,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才列入名单。

  在接受《新民周刊》记者采访时,虹鹰救援已接到来自崇明的一家社会组织的联络信息,即将于3月21日起前往那里开展志愿消杀。“那边需要消杀的面积比较大,我准备调配6台弥雾机和12名队员过去,这样每台机器能有两个人轮换操作,不然他们太累了。”张磊告诉《新民周刊》记者。而且,出发的队员都要做好在崇明停留一周以上时间的准备。张磊的考虑是:崇明与市区距离比较遥远,所以尽量让队员们减少往返,为抗疫节省时间和精力,同时也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

  “这次崇明的朋友问我们:医院你们敢去吗?隔离点你们敢去吗?我说: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从不挑剔、无所畏惧。”张磊说,目前消杀服务的预备名单中一共有60多人,这还是因为疫情的特殊原因让不少人无法出来:有的队员前一天还在做消杀,后一天就被封控在家里;还有不少队员是退役之后在高校就读的大学生,也因为校园的封闭而不能出来支援队友。他们都急切地希望能早些投入抗疫的“战斗”。

  这几天张磊和队友一直在外面跑,看到街上比过年时的人还要少,觉得很心酸。一线的抗疫人员全都超负荷运转累得不行,这些他们也全看在眼里。“我们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守护上海做出最大的贡献。这也是我们退役军人的底色。”(记者 王煜)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