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疫情围城之下,是否老有所依?

日期:2022-06-02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这些老人,是社会最脆弱和敏感的角落。在汹涌的疫情来袭时,他们是否有所依靠?
记者|王 煜


  上海是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的超大型城市。根据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促进中心发布的统计信息,截至2020年底,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533.49万人,占总户籍人口的36.1%;其中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2.53万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5.5%, 占总人口的5.6%。

  这些老人,是社会最脆弱和敏感的角落。在汹涌的疫情来袭时,他们是否有所依靠?


筑牢养老机构“防护盾”


  养老机构是老人聚集生活的场所,面临显著的防疫压力。上海市民政局下属的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上显示:目前全市的养老机构和护理院总数超过730家。

  2022年4月15日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154场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副市长彭沉雷表示:上海一直把养老机构的疫情防控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从严从紧加强管理。自3月1日起,上海要求全市所有养老机构停止探视;3月10日起,实行全封闭管理,所有人员不进不出;4月2日起,又进一步从严强化养老机构的物品物资和人员管理,禁止院外与院内人员私下传递物品,明确各类快递、物品必须严格消杀方可入院。

  这对上海所有养老机构而言,都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次遇到的情况。“之前我们院里也经历过几次封闭,但那时是入院老人和一线护理员工在划定的区域里封闭,院里还是有一部分员工可以回家的。而这次不一样了。”上海市杨浦区社会福利院副院长乔毅皓告诉《新民周刊》记者。

  她工作的这家养老机构共有680多名老人和230多名员工,规模在全上海处于前列。从2022年3月10日他们接到上级通知,把全部的员工和入院老人召回院内直至5月底,全封闭已经超过80天,经历着巨大的挑战。

  尽管已经按上海市对养老机构的统一防疫要求严格地执行与外界隔离、对院内环境与外来物资充分消杀,乔毅皓与她的同事们仍在一刻不停地查漏补缺,一遍遍地检查每一个防疫环节,思考如何可以做得更好。“一定要保证每一个人都健康平安!”这样的思绪萦绕在她的脑海里。即使夜深了躺在床上,如果想到了防疫工作中的情况,她也会马上跳起来,记录下来或者与同事们讨论。

  全封闭持续时间很长,养老机构不时要处理突发情况。4月7日,上海最大的医用氧供应企业申威公司发出告示:工厂出现阳性病例,不得不在4月7日—13日暂停生产。然而,养老院里有许多老人需要24小时吸氧以维系生命。当时,乔毅皓和同事们焦急万分,只能依靠库房中储备的制氧机帮助老人勉强维持。然而,制氧机产出的氧气达不到氧气瓶中的浓度标准,只能临时应急。他们一边密切关注着老人们的生命体征,一边不断联系厂家和上级单位沟通情况。经过多方呼吁,4月14日,企业提供的氧气瓶再次送达,老人们化险为夷。

  在严格防疫、消杀之外,上海所有养老机构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人员每两天一次,老年人每周两次,有部分机构补充开展抗原检测。符合新冠疫苗接种条件的入住老年人,在其本人和家属同意的前提下,“能种尽种”;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则“应种尽种”,未接种疫苗的工作人员全部调离一线岗位,不得从事直接接触老年人的服务工作。同时,按照《上海市新冠肺炎中医药预防工作方案(2021版)》,各养老机构推进入住老年人及工作人员的中医药预防干预。

  在本轮疫情中,上海养老机构采取的这些措施,目的是为了最大程度地降低养老机构出现院内感染的风险。客观地说,这也会对入住老人及其亲属带来不便;但是,封闭管理没有阻断关心与关爱的通道。

  全封闭以来,上海全市养老机构一直坚持“视频探访”制度。除此之外,不少机构把老人的生活情况做成轻松愉快的短视频向公众发布,老人们拍得很开心,家属们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家人近况的渠道。杨浦区社会福利院早已是这一领域公认的行家里手,在本轮疫情中,他们的短视频平台继续出彩,这里不仅有“老宝贝”的影像,还有为他们服务的福利院年轻人的故事。“不少人很喜欢我们的短视频,一直在‘催更’,说看了感觉很开心很治愈。”乔毅皓说,不管还要坚持多久,让院里所有人都平安喜悦是他们不变的目标。

  极少数在疫情中对老人照护不当的养老机构和相关人员,被及时惩罚纠正。在4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彭沉雷说:“如养老机构工作有不到位的情况,一旦接到反映和投诉,我们必将调查和处理。”

  5月1日下午,网传上海新长征福利院在转运“死亡”老人时,被发现老人仍有生命体征。上海市普陀区第一时间开展调查,并将老人转运至医院救治,之后老人生命体征平稳。普陀区对该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东党纪立案,对新长征福利院院长葛芳免职、政务立案,对该区民政系统相关3人免职、党纪立案,对上述5人进一步调查。

  普陀区卫健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法》规定,吊销涉事医生田某某医师执业证,并由公安机关对其立案调查。普陀区民政局对新长征福利院启动行政处罚程序,并派驻工作组进驻该福利院开展后续工作。


疏通求医问药渠道


  上海全域静态管理的两个月中,社区老年病患群体的求医问药问题,成为全社会的关注。

  2022年4月13日,一段名为“上海徐汇区永康街道市民求救电话”的录音在社交网络热传,牵动人心。在这段对话中,一位老先生称自己身体不舒服,想去医院看病,之前已经跟居委反映过,“这么长时间都不给我解决,我怎么办?”

  经核实,这段通话发生在4月12日中午,致电的是今年82岁的居民于文明老先生,接听电话的是徐汇区天平路街道永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臻。

  于文明和妻子、儿子同住永康路37弄。徐汇区天平街道介绍:4月6日,于文明拨打街道保障热线电话,称自己发热达到37.8摄氏度,且伴有体感不适,需请街道为其配药。街道转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问诊,老人当时无咳嗽、咳痰、腹泻等症状,且最近一次核酸检测结果阴性,因此由永康居民区的社区干部为其代配药,并送至老人家中。

  4月7日,天平街道接到了于文明的核酸确认阳性报告。4月8日,永康居委与老先生的儿子建立了微信联系,当天回应了后者帮母亲蔡女士配药的诉求。社区干部前往中山医院,为蔡女士配到了盐酸多奈哌齐片,与政府统一发放的保供食蔬一同送上了门。此后不久,于文明开始感到身体不适,居委干部将连花清瘟颗粒送到了老人家中。

  4月11日晚,于文明再次感到身体不适,有低热情况,需要去医院接受专业治疗。永康居委根据工作流程,申请上报,请老人在家耐心等待。

  4月12日中午,距离自己核酸确认阳性已经5天,于老先生再次致电居委会,接听电话的是永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张臻。

  徐汇区介绍:4月13日下午,于文明已经在该区疾控部门安排下,转运至区级定点医疗机构第八人民医院收治。

  张臻在事后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在工作中发现,大部分老人在封控前所配的常用药物都是根据此前发布的浦西4月1日至5日这个封控时长来储备的,但当时已经是4月13日,很多老人的常用药即将耗尽,代配药的需求缺口非常大,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他提出的这个问题,也是两个月里上海的街道、居委基层工作人员一直在尽力为病患老人妥善解决的。

  老人们转移到医院后,得到全力精心的救治。5月14日,入院32天的108周岁新冠重症患者叶鸣老人从上海市浦东医院出院,创下国内重型新冠肺炎转阴出院最高龄纪录。

  4月12日,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的叶鸣确诊新冠肺炎,被送到上海市浦东医院。医院组织心内科、老年医学科、呼吸科、中医科等学科专家和护理团队成立“老宝贝”守护团队,坚持“一人一方案”,对叶鸣给予重点关注,每日数次查房,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4月27日晚,叶鸣的病情突然发生变化,出现呼吸急促、意识变差,指脉氧最低下降至79%。医院立即组织抢救,并迅速开启专家会诊模式。结合CT胸部影像结果和基础疾病病情,专家团队判断患者已经进展到新冠肺炎重型,次日将老人转至ICU。

  通过高流量吸氧、高侧卧位通气、抗感染、抗病毒以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叶鸣的各项指标一天天好转。5月14日,老人顺利出院回家。

  5月21日,另一名今年108岁的患者黄慧琴出院。老人在确诊感染新冠后于5月16日被转运到上海市瑞金医院卢湾分院救治。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和一同参与救治工作的湖南重症医疗队、山西医疗队组成救治专班,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老人在住院期间从未出现皮肤破损和继发感染。


生活刚需遭遇“网络鸿沟”




  即使身体基本健康,生活在居民社区中的众多上海老人还面临另一重避无可避的挑战:获取必需的生活物资。

  今年93岁的朱奶奶独居在虹口区的一栋老公房的三楼。由于种种原因,从4月1日至今,她居住的楼栋无论是处于封控区、管控区还是防范区状态,小区或居委都无法做到另行安排志愿者“服务上门”。政府发放生活物资时,有不少时候都需要居民自行下到底层的楼栋门口去取。老房子没有电梯,每次发的东西不管分量是多是少,如果要老人自己下楼去搬上来,对她而言都很困难。

  其实,朱奶奶连何时有物资发放都很难知道。她不会用智能手机,没法加入楼栋群里了解消息;年纪大了耳背,常常听不见手机铃声和敲门声。朱奶奶这种情况并不少见,住在她隔壁的也是一位91岁的独居老奶奶,遇到的困难几乎和她一样。其实,她俩的家人住得都不远,平时要过来照顾老人,最快的步行七八分钟就到了;但在封控期间,这几百米的距离难以逾越。

  楼栋里几位年轻住户知道这两位独居高龄老人的情况后,很快达成了一个约定:每次不管谁有空,总要确保有一个人把下发的生活物资送到她们手上。于是,两个月里,楼栋邻居总是时不时看到这样一幕:几个年轻人满头大汗地把一箱物资搬到老人门口,使劲敲门并大喊大叫,让老人听到来开门。

  高龄独居老人的饮食消耗小,平时吃荤菜也比较少,依靠政府发放的物资,生活没有太多问题。即使是一直吃素菜,朱奶奶还是希望能吃到点绿叶菜,而她所在楼栋收到的政府物资里,绿叶菜几乎只发过一次。同样还是楼栋里的年轻人帮上了忙。尽管在线上抢到绿叶菜也要碰运气,但六楼的一位34岁的妈妈还是把自己买到的青菜分出一些装在盆子里,送到朱奶奶的门前。朱奶奶的家人知道后要付钱,年轻的妈妈坚决不收。

  同一楼栋的住户蒋爷爷今年71岁,封控期间也是独居,他有着另外的烦恼。他会用微信,去实体商场用手机支付也已熟练,但正因为平时的消费全发生在线下,他对线上购物几乎是“零经验”。政府发的物资里,算得上肉的基本只有午餐肉罐头,不合他口味,时间长了他想买点肉吃,但完全不懂如何去App或小程序里挑选、下单。

  趁着下楼做核酸的机会,他拿着手机向楼栋里的年轻人求助。邻居耐心地当着他的面给他演示了好几遍,但每次蒋爷爷回到家里自己操作时,总是卡在某个环节继续不下去。无奈,他还是只能让邻居代买。他一边对邻居表示感谢,一边不好意思地自嘲:“看来只会用手机发微信、看视频、做支付还不行,等之后我老伴过来了,还得让她好好教教我怎么网上购物。一遍不会学十遍,十遍不行学百遍,要有备无患啊!”

  显然,这个楼栋里发生的故事,只是上海万千老人的缩影。老人在上海这轮疫情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总有微光照进灰暗,或许他们重新感受到了来自近邻的温情,他们也因为学会新技能而更加融入社会。(记者 王煜)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