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尿毒症患者: 我真正想说的是……
口述 | 丁先生
记者 | 孔冰欣
首发日期:2022年4月8日
记者手记:丁先生目前还是每周做血透。他所在的小区是防范区,6月1日可以自由出入了。
怕的,一开始很怕。
我是一个尿毒症患者,已经在杨浦区中心医院做了六七年血透治疗了。上海这一轮疫情,来势汹汹,发展得出乎意料,每天打开手机,就看到无症状感染者的数字节节攀升,最后,政府决定实施封控管理。闻讯,我立刻急了起来。
怎么可能不急呢?尿毒症患者,做血透的时间是绝对无法耽误的,我要是一直“原地不动”憋在家里,完结了。尤其是先封浦东的辰光,规模大牵涉广,时间紧任务重,所以手忙脚乱,传出一些尿毒症患者求助无门绝望呐喊的声音,更是把我的一颗心搅得七上八下,人慌得要死。
除了有尿毒症,我还有高血压。退了休,上了年纪,关节也不好了,不便行走。如果没有交通工具,或者万一小区里有阳性病例,导致我没有办法再去离家里比较近的杨浦区中心医院做血透了,那我该怎么办啊?且不提大费周章地另外再找医院需要耗费多少精力,我的身体是否吃得消;就算找到了,还要先垫付三千多块钱,过后才能报销……唉,虽然三千多块钱在如今这个年头不算巨款,可对于勤俭节约、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来讲,这整桩事体就显得……作孽哦。
4月1日,浦西就封了。之前那几天,我非常焦虑,晚上都睡不好觉。万幸,知道了我的特殊情况后,平凉街道上水居委会的干部小陶热心地为我“牵线搭桥”,四处奔走,联系街道等等。而街道的相关负责人员,态度也很和善,我询问通行问题的时候,他们不耍官腔办实事,最终顺利搞定了开通行证的问题、车子接送的问题。3月30日,街道方面正式通知我,带着核酸阴性证明,尽管放心去做血透,依旧在杨浦区中心医院,政府努力保证“一条龙服务”,给我彻底吃了定心丸。
通行证是直接送到我家来的,接送我去医院的志愿者们,都很阳光、很亲切,让我觉得放松。4月1日,我做了一次血透;4月4日、6日,又分别做了一次。护士们早就认识我了,彼此之间熟悉,关系挺不错,大家还会开开玩笑,求求老天爷让疫情快点结束。
总之,这回我的确要感谢国家,感谢所有的医护人员和伸出援手的朋友们。尽管封控带来诸多不便、引起不少矛盾,暴露了城市治理上存在短板、漏洞,但我毕竟体会到了被帮助、被关爱的温暖。
另外,我也想深深地感谢我的好邻居们。其实,我算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孤老”,一直单身一人,今年,白发苍苍的老娘又过世了,我心里头难受,以后的日子,大概更加冷清了吧?但是,我的好邻居们时不时地探望我、开导我,陪我聊天、为我解闷。有时,隔壁邻居烧了小菜,还总惦记着我,会特为送几道叫我尝尝鲜……什么是“家乡”,这就是家乡的味道。
我再稍微啰嗦几句,许多不了解上海的,人云亦云,说上海人统统精致利己、斤斤计较、冷漠、排外……这属于有点瞎三话四了。这一轮疫情里的负面消息,更让一小撮轧闹猛不嫌事大的“键盘侠”冷嘲热讽、幸灾乐祸,甚至搞网络暴力,过分了。
我从小生活在这座城市,它当然不是完美无缺,有乱七八糟的疙里疙瘩、磕磕绊绊,可它的烟火气、人情味滚滚烫,马路上、里弄里……一个正宗的上海,是高效率、有分寸、讲文明、懂体贴的。
希望早日解封!到时候,我想请邻居们继续到我家吃吃茶、嘎嘎三胡。天气是一天比一天暖和了,我还想和他们一起在杨浦滨江散散步,看黄浦江的水慢悠悠地流,江鸥在天上飞来飞去,小朋友们人来疯,在草地上活蹦乱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