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漫步百年校园,阅读上海城市文脉

日期:2022-11-0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是上海的承诺、华政的责任,更是华政建设一流政法大学的机遇。
记者|应 琛


  上海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北面,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就位于万航渡路1575号。苏州河在这里拐了一个近180°的弯,将百年校园紧紧环绕。

  被誉为“苏河明珠”的华政园,历史底蕴深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深深镌刻着百年近代高等教育和70年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印记。

  2021年,随着“一江一河”两岸贯通工程的推进,通过开放空间、共享校园,27栋“国保级”建筑,与苏州河、与所有市民游客毫无隔阂地拥抱在一起。

  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郭为禄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是上海的承诺、华政的责任,更是华政建设一流政法大学的机遇。

  优化提升后的滨水空间和优秀文保建筑组成“黄金搭档”。百年校园,成为苏州河这条“城市项链”上一颗最璀璨的“明珠”。

上图:“探访最美大学的历史建筑与红色故事”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举行,师生共同打卡校园红色地标,通过现场讲述与参观“苏河明珠——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历史文化展”等方式赓续华政红色血脉。 摄影/孙中钦


一栋老楼,一段记忆


  在历史与现状碰撞的过程中,大学往往是最先开始的地方。

  1879年,圣约翰大学诞生,初名圣约翰学院,1905年更名。这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在诸多方面开创了中国新式高等教育之先河。

  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就是近代中西思想风云际会之地。在这座校园中,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教育文明也曾激情碰撞。一批有着家国情怀、放眼看世界的有志青年在这里读书。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虞潇浩告诉《新民周刊》记者,“苏州河边的大学校园与苏州河共同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成长,共同见证了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的形成,同时也蕴含了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互交融的城市文脉。”

  从五四运动开始,圣约翰大学的校园内,就活跃着一批积极投身于爱国民主运动的青年师生。这里的每块砖瓦、每片斑驳,都讲述着红色故事,传承着红色基因。

上图:六三楼为纪念1925年“六三”爱国壮举而改名。


  六三楼于1939年筹建,落成后称为斐蔚堂,1951年3月为纪念1925年该校的“六三”爱国壮举而改名。1925年,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五卅惨案发生后,6月1日,圣约翰大学的师生向校方提出要停课,集会降半旗,悼念在五卅惨案中遇难的中国同胞。约大美籍校方明确拒绝了学生的请愿,学生与校方发生激烈冲突。6月3日,师生们在斐蔚堂前升挂中华民国国旗,到大会堂集会,会毕又返旗杆处,但国旗已被撤去。师生们都感到非常失望,大呼“中华万岁”,其中553名学生和包括孟宪承在内的17名爱国教员登报宣示永远与约大脱离关系,愤然离校。离校的师生,在社会各界赠款捐地的资助下,取中华民族如“日月光华”之意,组建了光华大学。约大师生“六三”壮举,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高尚的民族气节。

  1938年,圣约翰大学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1945年,圣约翰大学成立上海高校第一个党总支。可以说,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约大校园已经成为了上海学生运动的堡垒,学生地下党组织发展得较为成熟。

  这也让1929年落成的交谊楼成了华政校园内另一处重要的红色地标。1949年5月27日是上海解放日。5月26日凌晨,陈毅司令员带着第三野战军进入上海,就是从这幢楼后面的苏州河桥进校,在约大交谊室宿营扎寨,建立起解放军在沪第一个指挥中心。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在1949年2月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南下到达徐州时,陈毅就指示时任司令部城市政策组组长、后来曾担任华政副院长的曹漫之起草入城纪律。曹漫之根据指示,主持起草《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将“不住民房店铺,不准打扰戏院及一切娱乐场所”写在第二条。入城纪律在得到总前委同意后,上报党中央,毛泽东电报批示,连用四个“很好”。

  1949年4月1日,第三野战军正式颁布《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 5月25日,部队进入上海市区,露宿街头、不入民宅。严守纪律的人民解放军赢得了当时上海500万人民的热烈拥护。

  如今,通向苏州河南岸的那座木桥已不复存在,交谊楼门外的建筑铭牌上刻着的“解放上海第一宿营地”依然醒目。

  一栋老楼,一段记忆。还有韬奋楼、40号楼、东风楼等27栋建筑组成了中西合璧、格局完整的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群。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学专家郑时龄教授曾这样评价,“圣约翰大学历史建筑群”是我国具有鲜明特点的一批近代建筑,具有很高的建筑文物保护价值。


围墙消失的背后


  从2018年上海提出启动实施第四期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逐步实现苏州河两岸公共空间贯通,到2020年底,苏州河42公里滨水公共岸线基本贯通开放,“一江一河”逐步成为超大城市宜居生活的典型样本。其间,华政始终坚决贯彻市委决策部署,主动对接城市发展战略,高标准对接上海“一江一河”贯通布局。

  2021年9月23日,900余米的华政段沿苏州河步道正式向市民开放,不出意外地大受市民欢迎,开放3个月就接待了市民游客近20万人次。

  为了让市民更深入地了解这里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上海城市历史文化,学校在滨河步道旁的格致楼同步举办了名为“苏河明珠——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历史文化展”的主题展览。

  记者注意到,原本分隔校园与河滨步道的围栏全部被拆除,缓坡草坪、精致花境、匠心点景,由慢行步道串联的滨水空间变身多元、活力、共享的“后花园”。优化提升后的滨河公共空间最窄处约4.5米,最宽处约达98米,整体面积约2.1万平方米,较原有空间增加1.86万平方米,增幅达88.6%。

  而这份“开阔”来之不易,每一寸空间背后都是一份协力同心。郭为禄坦言,打开校园的过程中,主要遇到三方面的顾虑,可概括为三个“理”。

  第一,是物理空间上如何打开围墙通透校园。较之黄浦江,苏州河沿线的滨水空间尺度较小,可以全新塑造的空间较少,有些部位受传统空间所限,最窄处甚至仅能容纳1—2人通过。在“小尺度”上做文章,一如过去上海人常说的“螺蛳壳里做道场”,考验着规划、设计、治理水平。

  郭为禄表示,学校在落实过程中明确了“四个尽量”——“能搬尽搬、能拆尽拆,能让尽让、能开尽开”。为了最大限度退让环河空间和最大幅度留出景观步道,长宁校园克服许多困难,搬迁沿河住宿的学生,拆除滨河全部围墙和隔离栏,拆除非文物保护建筑18处(约3056平方米),滨河开放空间是原来的9倍,将最好的岸线资源留给了市民。

  第二,是心理空间上如何打开心墙、通达人心。在苏州河步道贯通和长宁校区规划提升工程推进实施的过程,实际也是华政师生忧与思、舍与得、搬与建的思想变化过程。面对工作中会出现的新问题,学校始终以友好态度与市民对话,通过细致有效工作及时解决矛盾、化解疑虑、优化管理,把学校和周边市民的心凝聚起来,让师生、市民都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三,是校园管理如何做到开放和安全并重。学校主要采用绿植挪位、绿篱后退、优化楼宇管理等手段共享校园,通过完善“滨河区域”“公共空间”“楼宇楼群”三道系统,实现了校内教学科研与市民参访有序并行;提升校园应急处置能力和疫情防控意识,开展针对性校园安全提示、文明标识指引;组建学生志愿者队伍“小橙子”参与建筑开放管理,为市民提供高质量参观服务。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郭为禄表示,学校充分认识“一流城市孕育一流大学,一流大学成就一流城市”的关系,通过努力实现历史风貌保护与城市有机更新,校园整体风貌融入苏河滨水景观,建成了上海第一个全面开放的历史风貌校园,极大提升了市民沿江休闲品质,为市民提供沿江最优雅的人文空间。

上图:师生在苏州河步道华政段法剧场参加宪法日活动。


苏州河畔的思政课堂


  去年国庆期间,郭为禄书记曾亲自化身“讲解员”,在主题展现场为百余名师生带来一堂行走中的实景式党课,为青年大学生带来一场精神洗礼。学生以“行走的思政课”方式打卡校园红色地标,穿梭百年华政园,身临其境,于一步一景中感受历史的厚重。

  10月初,“伟大精神铸就伟大时代”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专题展巡展至长宁区,在苏州河步道华政段的法剧场正式拉开帷幕。

  弧形系列展板头尾相接,从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到抗美援朝精神、红旗渠精神,再到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伟大成就涌现出的脱贫攻坚精神、丝路精神,以图文结合形式,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百年进程中的动人故事与奋斗历程。

  记者了解到,长宁校区在过去两年改造中提升了校园整体风貌,使其作为苏州河沿线公共空间向市民开放,让市民在百年校园的历史风貌中,最大限度享受大学开放空间。此次展览是华政与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又一项合作成果。双方利用红色场馆育人资源,为青年学子带来百年党史“大思政课”的同时,也拓展了“大思政课”的辐射范围。

  此前,华政和一大纪念馆已经多次开展“校馆合作”。在周恩来总理诞生124周年之际,在周总理亲属和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努力下,周总理在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时身着的中山装原件亮相华东政法大学的思政课堂。

  郭为禄指出,这次学习活动充分体现了“大思政课”教学理念,是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一次有益探索。

  除了“请进来”,华政还积极“走出去”。去年,华政联合上海戏剧学院创排的原创大型话剧《雷经天》,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成功公演5场。通过讲活历史故事、用活红色资源、做活教育形式,切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雷经天是华政的第三任院长,也是功勋卓著的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司法制度建设作出重要贡献,他负责审判的“黄克功案”被著名的民主战士李公仆评价为“为将来的新中国建立了好的法律的榜样”。

上图:华东政法大学出品,生动展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法制建设的原创话剧《雷经天》。


  此前华政师生走访延安,找到老院长雷经天当时一份讲述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司法实践思考的讲稿,强调公平、以人民为中心的法治精神跃然纸上。正像话剧《雷经天》主题曲词中所述“听春水,已在冰封的河底涌动。第一次,把人民放在正义的天平。曾最艰难的决定,也是纯净的初心。把公平交给人民的一刻,未来就有了风景……”,话剧创排恰好回应了师生心中对“为何学法”的初心叩问。话剧《雷经天》就是以这份讲稿为起点,由一批80后优秀青年编导团队,联袂舞台美术设计等全国一线戏剧艺术家合力打造。

  通过话剧,观众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史,更深入理解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意义。

  为了延续这段历史及戏剧张力带来的影响,华政文伯书院牵头打造“《雷经天》与法治文化”沉浸式课程,面向华政所有学生开放。这门课有124个学时,只占2个学分,学起来也并不轻松,但去年夏季小学期首次开课时人气很旺,最终75位学生在3周里全勤完成这场高强度的,考验脑力与体力的“魔鬼训练”,也形成了青春版《雷经天》的剧组班底。

  在郭为禄看来,该课程首先是一门“思政课”,将党史、法治史、校史融入其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

  140多年前,上海就把大学作为城市元素镶嵌在苏州河畔。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时,拥有历史人文、现代大学、滨水生态、法治文明等优秀基因的百年学府成为“苏河明珠”,成为展现卓越城市神韵魅力的“最上海”新空间。相信未来,苏州河畔的大思政课还将以更多形式与大家见面。(记者 应琛)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