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研究变成好“产品”,需要几步?
生病了,有药可用、有治疗方式,是不幸中的万幸。而新药或者新的仪器设备从研究到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不仅需要漫长的时间,充裕的资金,也需要医院、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临床研究上的共同努力。
为了统筹上海市级医院临床研究资源,促进临床研究发展,推动上海市级医院的产学研创新转化,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在2020年成立了市级医院临床研究促进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临促中心”)。作为一个大型平台,“临促中心”根据“促进、服务、协调”的总体定位,一头对内整合资源,支持市级医院的转型发展;一头对接相关的生产企业,打通企业新产品在医院内快速验证和应用渠道,助力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民周刊》近日走访了上海市级医院的多位医生、科学家、医院管理人员,试图揭开好研究转化为好产品背后的秘密,分享人类为对抗疾病过程中的一场场科学战斗。
从“中国论文”到“中国产品”
小辰(化名)是一名白癜风患者,自小学时确诊以来,她除了忍受不规则散发于身体各处的白斑外,还不得不忍耐白斑患处的敏感和脆弱——一旦遭受阳光暴晒,白斑处很容易出现发炎、起泡等症状,甚至导致白斑扩散。小辰每个月仅花费在打针、照光上的费用就达到几千元,收效甚微,给家庭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她也几度想过放弃治疗。
小辰的情况并非个例,白癜风是慢性的顽固性皮肤病,由皮肤的黑色素细胞功能消失引起,发病机制复杂,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经卫生部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3000万例白癜风患者,63.4%的患者是年龄小于20岁的青少年,其中仅有11.7%的患者得到有效治疗。
到目前为止,人类仍然没有发现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物。
另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俗称“牛皮癣”,一旦患病,终身受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外用治疗药物多数含有糖皮质激素,短期疗效显著,但长期使用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与耐药性,其他外用药物,存在起效慢、疗效弱、病情控制不佳等问题,同样让上千万患者承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
上图:针对银屑病和白癜风患者的困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院的王宏林教授研究了20年,取得了原创性科研成果后,实现院企科技合作成果转化。
针对银屑病和白癜风患者的困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临床研究院的王宏林教授研究了20年,取得了原创性科研成果后,实现院企科技合作成果转化,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银屑病、白癜风一类新药已经完成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II期临床试验,最快有望于2-3年上市。
“20年前,我们从中药乳香中提取出了活性成分AKBA,这是一种治疗风湿性疾病很有效果的成分,许多人知道它的价值,却没有掌握大规模生产的方法。自2011年始,我们和企业合作,用了3年的时间,攻克了原料药AKBA提纯分离的技术难关,产量大幅提升后,AKBA从每毫克700元的价格降到了2元,使其具备了批量生产的先决条件,后经修饰筛选,我们得到新化合物实体CKBA——C,就是China,这是我们中国人从头创新,拥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创新候选药物分子。”王宏林告诉《新民周刊》。
他说,将科学研究转化为产品的过程要经历许多困难:资金、技术,临床试验失败等,“一个药品要上市,需要证明该药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从2015年开始,我们一直在进行临床前研究,通过动物模型试验等验证安全性、药效学等数据,光资料就写了整整6个行李箱”。
2019年,王宏林团队CKBA软膏外用治疗轻到中度银屑病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许可,成为首个由我国本土原始创新、从头开发、获得NMPA临床试验许可的银屑病治疗候选药物。在II期临床试验过程中,王宏林团队意外发现CKBA在改善白癜风皮肤黑素脱失症状上也有良好的效果,有望拓展白癜风为第二适应证。“因为白癜风在我国尚未有创新药面世,如果II期临床顺利通过,期待着按照国家政策,可优先进行审评,优先上市,造福千万白癜风患者。”
20年磨一剑,王宏林感慨万千,过去,许多研究都停留在论文阶段,没有形成应用型的成果,甚至还有国人的研究发表后,被国外医药公司拿去进一步研发成产品的情况,后期所获得的利益和研究者毫无关系,对于研究者本人和国家都是损失。“一方面是研究者不重视转化,另一方面则是产业端和学术端没有很好的连接起来。最近几年,国家特别鼓励创新,鼓励转化,我们在科研能力和平台打造上都已经能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媲美,在科研人才储备上更是优于国外。”王宏林表示,等CKBA软膏成功用于患者后,他们的团队还要继续攻克难关,创造下一个新药。
让患者用到的科研成果,才是好成果
人的排泄物也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这并非天方夜谭。随着肠道菌群检测培养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有密切关系。
2021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秦环龙教授和李宁教授团队研发的“肠道菌群移植术25项系列专利”与上海医药集团合作并实现成果转化。这些专利技术将对肠道菌群移植术的临床标准化、疗效提升、临床应用与推广,以及产业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近期获得上海市张江科创重大项目立项给予人体肠道微生态活菌类药物的成药性研究的支持。
“刚开始做的时候,许多人都觉得这一疗法不科学,还有人质疑大便提取出来的成分是否安全有效。”秦环龙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表示,肠道菌群生态是人体最主要、最复杂的微生态系统,被称为“人类第二基因组”。现有的研究已经证实,肠道菌群与肥胖、糖尿病、癌症、早老性痴呆乃至自闭症密切相关。“肠菌移植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而且是肠道微生物组学与疾病之间体系性和科学性的集合,比如对于供体严格的筛选、受体(患者)需要有移植指征,对菌群移植必须标准化操控,严格的低温厌氧装置内的制备环境,每批次生产的菌液和胶囊有严格的批号,符合高标准的制备才能降低严重不良反应、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两年前,肠道菌群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发病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申请了申康促进市级医院临床技能与临床创新三年行动计划,在这一基础上,秦环龙团队在肠道菌群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应用进一步加速往前推进。
上图:2021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院长秦环龙教授和李宁教授团队研发的“肠道菌群移植术25项系列专利”与上海医药集团合作并实现成果转化。
据了解,通过自主创新研制的技术体系,目前秦环龙团队已经治疗各类胃肠功能障碍性疾病及合并帕金森病、自闭症、老年痴呆等肠道外疾病累计超过11100例,移植113286次,5年随访有效率达67%,其中效果非常好的是艰难梭杆菌治疗,治疗有效率将近100%。“我们一直在寻求批量生产这种治疗方式,供应全国医疗机构。因为临床研究的最终出路就是临床应用,通过产业化途径让更多的患者受益。”
通过临床转化,真正让患者受益,这是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的初心使命。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核医学科主任宋少莉团队在PSMA SPECT/PET/CT显像研究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积累,2021年,她的一项专利成果在上海市技术交易所拍卖,以2000万元的转让金额创下肿瘤医院专利转化之最高金额,令国内医学界倍感振奋。据了解,该技术对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病灶的定位,挽救性淋巴结清扫的术中导航以及前列腺癌的再分期有着明显的优势。“专利成果转化是一种创新走向另一种创新,希望这个项目在真正解决临床问题的同时,能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真正惠及广大前列腺癌患者。”
肿瘤医院一直是国内同类医院中重视临床研究的先行者,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朱正飞介绍,2020年7月,肿瘤医院成立临床研究中心。2020年10月,肿瘤医院临床研究管理委员会(临管会)正式成立,进一步提升医院临床研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目前医院已开展一大批国际前沿、国内领先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成为肿瘤临床研究领域的优质“孵化器”。“医院还有不少项目申请了申康临床科技创新项目的资助。”朱正飞说。
上图:肿瘤医院(浦东院区)I 期临床研究病房。
“顶层设计”助力成果转化
老百姓盼着新药、好药,国家也希望更多国产创新药应用于临床,为了激发医生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做了不少努力。
“大家的意识在转变,以前在医院里做研究,很多人是为了申请课题而研究,发表论文就结束了,也没有太多的想法。但现在大家成果转化的意识在加强,要做有意义的、能够解决临床问题的研究,而且研究出来的成果能够用在临床上。这种创新转化的文化和氛围已经潜移默化地在九院医务人员的脑子里形成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告诉《新民周刊》。这几年,上海九院制定了一系列职务科技成果保护和转化的管理规定,为的就是在制度上保护医院内医生、护士、研究人员的职务发明,并且让这些发明成果能够更加有效地与产业对接,同时也保证他们通过成果转化可以实现自身价值,并推动后续研究可以持续发展。
吴皓表示,这一过程中,申康作为市级医院的办医主体,在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推动上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从顶层设计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各个医院建立临床研究中心,这个非常重要。另外,申康在临床研究方面的经费投入,推进了各个医院临床研究项目的开展。这几年下来成绩斐然,不但有研究论文发表,而且研究成果被各种指南、专家共识采用,成为日常诊疗工作当中重要的参考。”
潘文志是中山医院年轻医生中成果转化方面出类拔萃的代表人物,手头上已经完成了不少转化项目和产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一种心脏瓣膜夹合器”以及与之配套的经心尖路径的手术术式器械和“一种可穿刺房间隔封堵器”,这两项专利技术均为全球首创。
“二尖瓣反流是一种常见心脏疾病,我国约有1000万严重二尖瓣反流患者。过去二尖瓣反流的治疗需要做开胸手术,创口较大,病人很痛苦,风险也很大,很多上了年纪的病人只能被动接受保守治疗。10年前,我们从国外引进了一种二尖瓣夹子,可以通过股动脉进行微创手术治疗,但它操作非常复杂,一个手术经常要三四个小时,且价格昂贵。葛均波院士要求我们研发一款升级产品,做到国产替代。”
潘文志临床经验丰富,对于创新器械材料也有浓厚兴趣,但如何将自己的想法付诸现实?2016年,他参加了葛均波院士创建的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不仅能给医生提供创新课程的培训,它也汇聚了医生、工程师、投资人等各方面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互相交流,促成合作。“我就是在这里遇到了合作的企业,一方面解决了研发的资金问题,另一方面公司的技术工程师能够帮医生的想法进行评估和落地,经过6年的时间,这款产品已经完成临床试验,预计明年获批上市。届时,患者的手术风险进一步降低,经济负担也将大幅下降。”
2021年,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首创建立并发布的“市级医院医企协同研究创新平台(HI-CLIP)——临床试验加速器”,嫁接企业、医院的需求和资源,提升产医融合质量效率。钱碧云表示,通过这个加速器,企业可以改变原有通过线下寻求每家医院支持的传统串联方式,形成统筹管理后各医院同时线上接收信息的并联方式,预计将临床试验的平均启动时间从6至13个月缩短到3至5个月。
“术业有专攻,医生了解临床痛点在哪里,也知道攻克的方向在哪里,但后面变成产品我们并不擅长,这部分就由企业接过去。”过去,医生和企业如此深度的合作并不多见,原因很多,潘文志告诉《新民周刊》,以前医生跟企业合作,总是存在顾虑的,而职务专利的转让也不容易,有方方面面的考量和掣肘,“最近几年,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被纳入成为医院建设的考核指标,医院非常鼓励医生做临床转化,对我们的扶持也加大了,医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潘文志告诉记者,他正在准备申请申康的医疗器械拓展性研究,如此一来,他参与研发的新技术、新产品将更快得到更大范围的应用和推广。(记者 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