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宋元传说:泉州,海洋之心

日期:2023-10-1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千年以后的今天,石湖码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忙,但在经历过风霜雨打的石板路的缝隙中,在海水的涨潮落潮中,人们仍能从这里感受泉州人起航世界,敢于探索、勇于开拓的海洋精神。
记者|周 洁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2021年的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通过后,泉州代表团成员不约而同地合唱起了这首刻在闽南人DNA里的人生之歌。

  泉州人爱拼敢赢是有传统的,因为所处之地多山丘,又是东南沿海港口,泉州很早就开始向海谋生。大海无情,但海的那边是财富。于是泉州人秉承着“老天已经给了我三分了,剩下的就该我去自己赢回来”的想法,使泉州成为了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成为了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成为了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来,泉州抢抓机遇,乘风破浪。周刊记者一行也在十周年节点之际,实地走访了泉州的角角落落,寻找泉州“市井十洲人”的印记。

上图:石湖码头。


曾经的“东方第一大港”


  红砖古厝是泉州的典型代表,心心念念的泉州老街,就以这抹红色映入了记者眼帘。

  9月的泉州阳光依然很好,室外的温度到了下午两三点,还有些燥热。但老街的居民们却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街边是三三两两的小吃店,炸菜粿、炸醋肉、五香鸡卷、炸肉丸、蒜蓉枝、四果汤、石花膏......闽南风味的小吃香飘入鼻,让已经饕餮过一顿的记者忍不住“剁手”,买上一块现炸的芋头饼一解馋虫之苦,酥脆的面衣,粉糯软绵的新鲜芋泥,没有辜负一个要减肥者当天的热量指标。

  根据导航的指引,穿过充满烟火气的水门巷竹街,幽深绵长的石板路将我们带入了刻着“泉州市舶司遗址”的石碑。

  “这么小?”我惊讶地看向同伴,显然,她也被这处迷你的“市舶司”震惊了。尽管只剩下一座水仙宫,但遗址内展示的一些市舶司历史介绍,透过宫庙前的香火,伫立在碑前,记者似乎能想象到宋元时期的古海关一片繁荣景象——

  “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

上图:泉州市舶司遗址。


  刺桐港边,载满货物的各国商船竞相驶入,人们驾着小船接驳,将货物运回岸边(古时候,由于海潮或风向的原因,巨型商船只能停靠在锚地,再用小船将货物运送到岸)。码头上,有的人忙着将舶来品卸货,有的用推车或是马车运输货物。不久后,这些商品将出现在商贸市集上等待有缘之人,而丰富的宋朝特产诸如茶叶、瓷器、山水画等则将装上货船,被送往不知名的远方。

  时任泉州市舶司提举的赵汝适对这些场面已经司空见惯。每当船只靠岸,他甚至能闻到抵达货船上装载的香料气味,这种气味是独特的,与咸湿的海风一起吹进鼻腔,带来一种外部世界的气息。

  船上的金刚石、紫石英、孔雀羽毛、象牙、乌木、肉桂等商品,是赵汝适对海那边的初始印象,而随着商船进入泉州的外国商人更是他常常要打交道的对象,他们给泉州带来了一股别样的异域风情,而当时的泉州,不论是官是民是商人,都已经与这股风情融洽相处。

  任职泉州时,赵汝适的主要工作是检查入境商人的文书和携带货物,准备给他们批发相关的入市文书,并可以决定其逗留时间。他是一个勤勉的官员,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学者,他十分留心自己处理过的入境文书,从外来的商人和泉州舶商那里了解到许多有关海外人文地理的知识。

  根据这些与海外来客的“访谈”,他写下了南宋地理名著《诸蕃志》,在这部书的序言中,赵汝适表示:“山海有经,博物有志,一物不知,君子所耻”,“乃询诸贾胡,俾列其国名,道其风土,与夫道里联属、山泽之蓄产。译以华言,删其秽芜,存其事实。”

  不了解海外风物,竟成了君子的羞耻。没有开眼看过世界的人,是断说不出这样的豪言来的。当然,他写这部著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成文后供其他的市舶司官员学习,以便官员们制定更合理的政策获得更多外贸收益——当时北方战事吃紧,海外贸易是南宋朝廷的重要岁入来源,贡献了大量的GDP。

  到了元朝,泉州港还实行优惠的低关税政策,其他港口“蕃舶货物十五抽一”“惟泉州三十取一”。因此元朝时,泉州海外贸易空前繁荣。马可·波罗在这里看到“船舶往来如织”“货物堆积如山”,盛赞“刺桐港是世界最大港之一”。

  记载显示,与泉州进行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达到近百个。据文史专家的说法,现在的舶司库巷就是当年市舶司的仓库,与附近几条巷连成一片,凡涉洋经商船只及货物往来,可用小船,溯晋江,沿破腹沟、过水关,入濠沟直达市舶司报关,可见当时市舶司范围之广,规模之巨。

上图: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展出的福船模型。


  市舶司存续的近400年间,泉州成为繁荣的国际大港。然而,几度花开花落,巨港历经沧桑,到明成化八年,市舶司移到福州,原址逐渐荒废,并渐为民居所占用。目前,通过考古调查发掘研究,泉州市舶司遗址位置格局基本保存完整,位于泉州城南部郊区,范围大致是马坂巷、水沟巷、竹街、水门巷围合的区域。


出海远航的少年


  走在泉州特色的骑楼商业街,寻找饭后饮品,沿街的奶茶商铺中,“壶见”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壶见”,福建,奶茶店仿佛自带福建老板的口音,招揽我们这些外乡人喝上一杯。走进店里,只消再加2块钱,就可以纸杯升级玻璃杯,新奇的营销方式对我们这些上海来的“洋盘”格外奏效,纷纷下单,奶茶中加入特色的石花膏,泉州特色的夜晚让人心满意足。

  会做生意,好像是泉州人自古以来的技能,他们总是能找到双方相互需求的那个点,在向未知的海外进发时,这种特质也在他们身上不断显现。直到现在,在当地石湖村仍流传着林銮航海的故事。

  林銮应该是“中国出洋第一人”,清代史学家蔡永蒹在《西山杂志》中写道:林氏自东晋至唐乾符年间,经三百余年均以海上商贸为业。因经商有法,往来倍利,世称百万。林銮的曾祖父林智慧,就特别熟悉海上航道,成为隋代开辟夷州(台湾)的成员之一。

  到了林銮这一代,走南闯北,开拓航线,首航渤泥(加里曼丹岛),有记载:“试舟到渤泥,往来有利。沿海畲家人俱之往,引来蕃舟。蛮人喜彩绣,武陵多女红,故以香料易彩衣”,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林銮以丝绸换取香料,取得丰厚利润。

  唐代开元八年(公元720年),林銮建造石湖码头,开通泉州至渤泥航线,他的“尝试”不仅成功了,而且带动很多人加入船队,香料由此成为泉州港最大宗的进口商品,石湖码头也因此被称为“林銮渡”。

上图: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一个“镇馆之宝”:款彩南澳总兵府将军贺寿大屏风。


  千年以后的今天,石湖码头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忙,但在经历过风霜雨打的石板路的缝隙中,在海水的涨潮落潮中,人们仍能从这里感受泉州人起航世界,敢于探索、勇于开拓的海洋精神。

  时间拨回14世纪初期,一位20岁的少年汪大渊来到泉州,这位自小便仰慕司马迁而爱好游历世界的元代商人,在泉州开启了他的远航探险。两次远航,历经8年,航程数万里,涉足220余个国家和地区。他首次远航的时间,比哥伦布最早的世界之行还要早161年。

  后世有学者分析,汪大渊或许还是最早到达澳大利亚大陆的航海家之一。在他的《岛夷志略》中有关于“麻那里”的描述,“麻那里”是马来语的音译,指的是今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附近,而他对该区域风土人情的描述也与澳大利亚北部的原始生态十分相似。他也成为中世纪中国最年轻的航海家。

  当然,古代的远航少年能够“万里山川脚下量”,离不开一艘可以乘风破浪的船。在石狮市的世茂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记者一行见到了不少打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商贸通道的福船模型。

  据馆内讲解员介绍,福建是中国古代造船中心,而泉州的造船技术在同一时代是领先于世界的。福船能在宋元时期成为航海的主力船舶,很大一部分原因出自它的水密隔舱结构,提高了远航安全性能。

  水密隔舱技艺简单来说,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隔成各自独立的一个个舱区,每个舱区与舱区之间密闭而不相通。这样的结构使船舶在航行中即使舱位破损一两处,也不至于导致全船进水而沉没;只要对破损进水的舱进行修补堵漏,可使船继续安全航行。

  这项技术在唐朝就有记载,到了宋代已经极为完善并被普遍采用。后来经由马可·波罗之手在西方露面,此技术在1795年被英国海军所使用。明代郑和下西洋也离不开泉州福船,郑和七次下西洋船队中,就有大量泉州船舶和船员参加。

  在世茂海丝博物馆,记者还见到了许多“来样定制”的外销瓷。不同于国人印象中花纹古朴、颜色素雅的瓷器,这些“特供”给外国人的瓷器,器型千姿百态、花色奇异缤纷,让记者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各式各样女性题材的瓷器花纹,宗教神话中的女性、战场上的女性、劳作中的女性,“当时外销瓷市场中,一般由外国设计师参与设计,再由中国工匠实现设计。还有一些瓷器造型奇异,是结合西方人生活习惯设计烧制,在中国是不用的,只是用来出口。”讲解员告诉记者,当时中国瓷器在西方社会是令人酷爱、迷恋的收藏品,这种喜爱发端于日用瓷器,逐步渗透到了欧洲人的餐饮、品饮、盥洗、照明、文具等方方面面。作为时髦的舶来品,中国瓷器还被用在室内装饰中,其中葡萄牙里斯本桑托斯宫的瓷器穹顶最为著名。

  这些外销瓷器也见证了古代中国商人在市场方面开拓的主动性。


半城烟火半香火


  夏季,船舶从南部海域回航,冬季,船舶从泉州出海。宋元时期的福建水手技术一流,在海洋航行中,除了经常使用指南针,航海图和风帆以外,他们还有许多保证航行安全的航海技术:观测风向、计算时间、度量水深、辨别方位等。

  如果海水碧黑如蓝靛,那么本船位于大洋中,离岸很远;如果海水是碧绿色,那么是近处有陆地;如果海水是浑白色,说明接近海岸了。凡是鱼类聚集的水域,一定有暗礁,因为暗礁多生藻类,鱼是以藻类为饵料的。

  然而,面对风向与波浪都变幻莫测的大海,就算再有经验的水手,稍有不慎也会失去回家的方向,见不到家乡的亲人,靠海吃饭的人们有时只能将希望寄托于神灵的旨意。

  这种求助神灵的愿望还得到了国家的支持。

  冬夏两季,泉州地方政府官员、市舶司官员、南外宗正司的皇族等官方代表,会在九日山举行祈风典礼,祈佑海上商舶顺风平安。祈风礼毕后,人们登山游赏,题写诗文纪事,刊刻于九日山的崖壁上,这就是九日山祈风石刻的由来。

  有人说,泉州半城是人间烟火,半城是祭神的香火。除了泉州,你很难在其他地方拥有“五步一寺,十步一庙”的体验,知名或者不知名的寺庙宫观星罗棋布,成为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繁盛的见证。其中,天后宫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处庙宇,也是世界范围妈祖信仰的重要传播中心。

上图: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妈祖,湄洲屿林氏女,相传十三岁时修“玄微秘法”拥有神力,一直在当地行善惩恶,为渔民出海护航、抵御灾祸,被奉为“神女”,成为民间神祇。当时,泉州水手只要出海,必先到顺济庙(天后宫最初称为顺济庙)祭拜,并请一尊妈祖坐镇船上,以保航行平安,甚至是外国的商人和使节也不例外,妈祖信仰因此名扬四海。

  资料显示,有史可稽、凭迹可循的妈祖庙全世界有五千多座,分布于近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即便在航海技术非常先进的当下,人们对妈祖的信仰依然,泉州天后宫的香火仍长盛不衰。

  宋元时期,泉州的海外贸易与社会经济发展达到鼎盛。这片土地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贾,多种宗教文化和宗教艺术得以在这片土地上扎根、成长。

  在泉州古城中心的涂门街,从西往东,短短数百米内,分别坐落着代表儒家文化的府文庙、代表伊斯兰文化的清净寺和民间信仰的重要代表关帝庙,除了儒释道,伊斯兰教、天主教、景教、印度教、摩尼教等诸多外来宗教珍稀历史遗存,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泉州因此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200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如果你的时间紧张,只够一处景点,开元寺是你一定要来的地方。朱熹曾在此提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民国14年重修开元寺时,这一楹联由在此住锡的弘一法师重书。

  开元寺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初唐年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开元寺的东西塔是此地的标志性建筑,这是中国最高的一对石塔,经明万历年间泉州八级地震以及多次台风的考验,仍屹立不倒。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很难造出如此的建筑杰作的。

上图: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站如东西塔,卧如洛阳桥”是泉州人熟悉的谚语,意思就是做人要像东西塔一样顶天立地,要像洛阳桥一样坚韧顽强。

  开元寺是刺桐古港辉煌的见证者。据史料记载,古时,开元寺以西至丰州一带曾是连片的桑园,泉州出产的泉缎畅销海外。捐桑园建开元寺的黄守恭就是“务农桑”,一片古桑园成就了一座千年名刹。而随着海外贸易的兴盛,来开元寺交流、学习的外国僧人甚多,这里成为外僧来华研习佛教中心,也是泉州文物集大成者。


不尽红尘滚滚来


  头戴官帽、身穿红色官袍的官员木偶人摇头晃脑、步履欢快,在他的呼唤下,“踩街”队伍逐一登场,拍胸舞、锣鼓队、舞狮队……操控这些木偶的演员指尖翻动,线随指动,偶随线移,台下传来一阵又一阵惊叹的掌声。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不消说,一场一个多小时的演出,记者也早已被这项传承2000余年的艺术征服,深刻理解了为什么许多远在异国他乡的华侨华人,在离开家乡几十年后,依然会想念儿时记忆中的提线木偶戏。

  泉州南音,更是不能错过的音乐表演,这一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它以大量的曲目、古老的乐器和自成体系的记谱方法,延续着汉唐以来中国音乐的血脉。

  2023年央视春晚的《百鸟归巢》正是以泉州南音“四大名谱”之一的《百鸟归巢》为基础进行创作,被誉为春晚“最具文化价值的节目”。

  南音用泉州方言演唱,洞箫、琵琶、拍板、三弦等乐器的伴奏,虽然方言歌词不能令我们这些外乡人听得十分明白,但旋律古朴悠扬,耳朵也仿佛做了一次古法按摩。

  泉州南音还传播到闽南地区的漳州、厦门和三明等地,流播至台湾、香港、澳门、菲律宾、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地区和国家。“共一轮明月,唱百代乡音”,有南音传承人分享自己到国外的演出经历,不需要与对方的演员排练,就能够共同合奏一首曲子。这就是南音带给彼此的默契。

  泉州还是吃货们的福地。

上图:泉州也是吃货的福音。


  作为2023中国十大旅游美食之城,也是福建省唯一上榜单的城市,泉州人“重吃”,甚至号称“吃饭皇帝大”。泉州的美食文化离不开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世界各地的文化在此交融,泉州的菜单不仅借味中原地区,还融合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异域美食:姜母鸭、牡蛎煎、土笋冻、四果汤......到了重要的宴席,泉州人也有许多讲究。比如满月宴以“香油饭”作为头道菜开席,寓意孩童能够健康长大;而周岁宴要吃面,在闽南语里“面”与“命”谐音,寓意着生命,面越长越好、越粗越好,煮的时候不能断。到了16岁,宴席的第一盘菜要吃龙虾,以示孩子的贵气。

  有人总结泉州的饮食文化为八个字,“人生海海,输赢笑笑”,折射出泉州人性格中的豁达和明亮。

  离开泉州前,记者重走了一回洛阳桥。这座拥有“海内第一桥”和“中国古代桥梁状元”之称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曾是古泉州对外交通的“超级工程”。而今,过往交通枢纽的重要性已然不复往昔,但这座桥却成为了泉州籍华侨华人乡愁所系。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天/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2011年4月22日,泉州籍诗人余光中以1060步走完洛阳桥全程,仅用一天,就写下了《洛阳桥》,他说,这是沉淀了自己76年浓浓乡愁的作品。

  而当下,泉州这座“世界的古城、活着的古城”,正在开启“一带一路”新航线,续写新的“海丝”故事。记者|周洁摄影|刘绮黎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