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叶辛:两副目光关照上海

日期:2023-11-08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我们上海作家协会的作家主要是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写记事报告文学等等,但是除了我们强调一般的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还要有上海特色,有一度有人直接提出上海作家要有海派特色。”
记者|何映宇


  叶辛当知青的时候,上海的人口大约在1000万人,1990年他调回上海的时候,上海人口则是1400万人。现在,33年又过去了,上海的人口是2500万人。这些新增的人口从哪里来?据统计,其中有近1000万都是新上海人,而且主要是年轻人,无论是大学毕业,退伍复员,还是来上海工作,所有这些年轻人都有一个融入上海的问题。

  他最新推出了《婚殇》到《恋殇》两部长篇小说,关注的就是这些年轻人在上海的生活,尤其是年轻女孩怎样融入上海,将她们的故事写成了小说。这是关于上海的故事。

  叶辛说:“我们上海作家协会的作家主要是写小说、写散文、写诗歌,写记事报告文学等等,但是除了我们强调一般的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还要有上海特色,有一度有人直接提出上海作家要有海派特色。”

上图:长期以来,叶辛一直关注上海的文学创作。


上海作家的特色是什么?


  上海作家的特色是什么?上海的特色是什么呢?“这也就是我们要鼓励上海的作家,包括我们自己在写作的时候所追求的,就是要通过我们的作品告诉所有的读者:我们生活在怎样一个城市中?我们的城市环境是怎样的?在这里,坐公共汽车是怎么回事?坐地铁是怎么回事?我们开着自驾车去上下班的又是怎么回事?我们的家在市区公寓或者在近郊别墅里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正如叶辛写的《婚殇》和《恋殇》,她主要是从这些青年女性的言谈举止中揣摩她们的心理,想象她们会在上海过怎样的生活。比如他住的楼里有很多租房子的年轻人,他在电梯里经常遇到他们,一来二去也就熟了。他知道他们有些人租进来半年一年,就搬走了,说两个人结了婚,在外面买了属于自己的两室一厅。他就会想她搬进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是什么样,这条“命运线”就慢慢在他脑海中浮现出来。观察和想象得多了,小说的构思就慢慢地形成。

  这些从全国各地来到上海的年轻人,最形象地诠释着上海精神中的重要一面:“海纳百川”。

  叶辛说上海精神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在总结,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慢慢地形成了十六个字: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海纳百川”这四个字对于移民上海的外地人来说,是一种胸怀。而对叶辛这样到贵州当过20年知青的上海人来说,又是另一种感受。


上海与贵州


  1996年,叶辛去东京参加国际笔会亚洲太平洋国家分区的会议,有四十三个国家的作家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有一个主题,就是无论你生活在哪个国家,你都要写一写你所喜欢和钟情的城市。不一定是你的故乡,但必须是你一辈子生活的地方。叶辛说:“就像我们的巴金老人,他是四川人但是他最终定居在上海。他晚年时,我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去看他的,他讲的还是一口四川话,但是他经常会说,‘我一辈子生活在上海,我喜欢上海这个城市’。”

  在那次会议上,他的发言发言题目是:“两副目光关照之下的中国城市上海”。哪两副目光?“我的目光与我的人生经历有关。”叶辛说,“那两副目光,就是上海与贵州。”

  叶辛从一岁四个月时随父母走进上海,在上海一直生活到十九岁,感受的都是上海的天,上海的地。十九岁以后,他去了贵州当知青,在贵州又生活了二十一年。刚去贵州的时候,和上海相比,那时的贵州显得如此落后贫穷,但是住得久了,对贵州也有了感情。当他四十一岁那年又回到上海,他经常还会带着一双贵州人的眼睛看上海。

  他刚调回上海,当时《新民晚报》的总编辑就约他写一篇文章。他写的内容是吃泡饭、骑脚踏车、坐公共汽车,然后看《新民晚报》。

  叶辛说:“在上海,骑自行车太普遍了,谁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特别。但是当你出了上海,在别的省市生活过,你就会感觉到,上海不一样。在上海你到和平饭店、外滩,那时候南京路还不是步行街,从外滩拐进南京路,这个街角上,你站五分钟,你会看到,自行车的洪流,似乎比苏州河的流量还要大。”

  叶辛这篇文章在《新民晚报》发表之后,有上海读者给他写信。他说你的观察很细致,上海有七百万辆自行车,也就是说七百万个男女职工,有这么多男女老少职工是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想一想,那有多么壮观!

  “但是幸好我把它写下来,现在没有了,现在改观了。现在虽然满街也有自行车,数量也不少,但是骑自行车的人随着上海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再也不像我感觉到的那么多了,所以我要说一句,这就是我观察到的上海。”叶辛说。

  2018年,叶辛出版了《上海传》。用这两副目光,他用十多万文字和一百多幅图片追寻上海与丝绸之路、上海发展与变革的契合点。这本书,如同一个城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响诗,散发着海洋的气息;又似一部城市与作者的回忆录,真实有力,却又饱含不尽的温情。

  他感受着上海弄堂里的气息和氛围长大,他在上海长长短短的大小马路上骑过自行车,他和无数的上海人一起挤过拥挤成团的公共汽车。

  这是一个老上海人讲述他眼中上海的变迁和风土人情。淮海路老大昌牛油蛋糕、国际饭店蝴蝶酥、绿杨邨菜包,小笼馒头、油豆腐线粉汤、葱油饼、粢饭团、黄松糕……这些上海小吃美食,令人垂涎欲滴。一个上海人,首先有一个上海人的胃,每天体味着上海味道,让你在异国他乡时,一想到这样的味道,就立即想到这座城市,或者说,一想到这座城市,就想到这样的味道。

  叶辛与上海相伴了一生,时时感觉得到上海这座城市脉搏的跳动,他感悟着上海,也体察着上海,时时触摸着上海。记者|何映宇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