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与民俗里的中国龙
尊贵、威严、刚猛矫健的神兽,腾云驾雾,呼风唤雨。
这是中国人认可的“龙”的形象。
从远古到现在,遨游史海的龙,游着游着,也就游成了民族的图腾。
龙应该长什么样?
“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个说法,走混搭风。
是蛇吧,闻一多觉得;是蜥蜴吧,唐兰觉得(那哥斯拉怎么办);是蜗牛、鳄鱼、马、鱼、蚕、猪……吧,其他学者觉得(你们够了)。
不管龙究竟“应该是什么”,飞龙在天,寓意着强大与文明,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最终成了维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
上图:2024年豫园民俗艺术灯会上的龙。
从“帝王专属”到“只是寻常”
新石器时代,中国的文化发展,并非黄河流域一个中心,而是“满天星斗”。所以,龙的原始形象,不是单一的。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是饱受义务教育春风熏(蹂)陶(躏)的各位同学的老朋友了,他也是黄帝的八世玄孙。谈到大禹的出生,堪称一例“男产科剖腹产”的奇迹。根据《山海经》的记载,大禹的父亲鲧由于治水不力被帝尧派祝融惩杀,尸身三年不腐。胆大的吃瓜群众剖开鲧的肚子想一探究竟,好家伙,大禹biu一下蹦出来了。同时,顷刻间,鲧化为黄龙,飘然远去。
《山海经》又称,烛龙眼睛一睁一闭,日夜交替;烛龙一呼一吸,冬夏转换;真·厉害了我的创世龙也。而写到大禹治水的光辉业绩,《楚辞》直接cue了应龙,“应龙何画?河海何历?”东汉文学家王逸分析指出,这句大概是提醒,当年,应龙甩动尾巴在地面上划出沟壑,助力大禹疏水。
上图:2024年豫园民俗艺术灯会上的龙。
南朝《述异记》云:“水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三国时期的《广雅》表示:“有鳞曰蛟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无角曰螭龙。”由此可见,应龙是龙作为神奇物种经千年“发育”的终极boss形态,长有翅膀。此外,《四库全书》为应龙赋能足以开天辟地,《钱塘集》为应龙赋能足以毁灭万物,《淮南子》把辈分一排,更不得了,“应龙生建马,建马生麒麟,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凰”。凤凰是飞禽之始,麒麟是走兽之长,也就是说,所有飞禽走兽面前,应龙都能傲娇地来一句:“我是你爹。”
南方人不该忘记应龙:相传,应龙曾辅佐黄帝杀蚩尤,斩夸父,故而无法重返天界,从此退居南方,所以南方多雨。
到了夏商之交,随着国家政权的形成,龙的样子逐渐统一,日趋定型,“代表作”包括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至春秋时期之前,龙依然保持着爬行动物的特点,蛇身兽头,结构硬朗,融粗野与狂放、暴力与恐怖于一体,霸气侧漏。
龙与皇权发生联系,始于秦始皇嬴政被称作“祖龙”,以及大汉开国天子刘邦的出生,被神化为其母在野外与“交龙”这样又那样了。到陈寿撰《三国志》的时候,史书上龙的现身往往预示着宫廷之变。如《魏书》文帝纪,延康元年(220年)三月“黄龙见谯”,即被视作魏王受禅代汉之征验。而小说《三国演义》开篇的场景,也是青蛇蟠于御座:“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
在唐代以前,百姓常有穿戴龙纹者。宋元时期,龙有足、有角、有爪的形象基本固定了下来,也开始被皇家“垄断”。宋仁宗曾下达诏令,禁止女性以“奇巧飞动若龙形者”来做首饰。后来,宋哲宗亦下达诏令,不允许老百姓随便使用龙的图案;重臣可以破例用龙,不过只能是降龙,不能为飞龙。元代,龙彻底成了皇家禁脔。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规定“五爪二角”是龙?简单,数据上调一调,整个三爪、四爪,看着像龙,嘿嘿,空子不就钻好了嘛。
明清皇帝的画像上,龙纹也全是五爪二角。且皇帝的冕服要“前盘圆龙一,后盘方龙二,边加龙文八十一,领与两祛共龙文五九”。清代,“龙袍”作为专用的服装款式名称获得确定。清龙袍中,又以皇帝御用的“品”字形、九条龙纹、十二章纹装饰及四开裾的袍服最具“时代特色”。
如今,神龙走下神坛,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生肖、影视、动画、玩偶、衣物、文身……龙元素可谓无所不在。而“龙的传人”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上的心理共识,大约也有上世纪80年代同名歌曲走红的一份功劳。从1978年歌曲诞生,到1988年登上春晚舞台,这首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更让“龙的传人”几乎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
左图:北京北海公园九龙壁上的龙。右图:沈阳故宫清代宫廷珍品展上展出的清明黄缎彩绣平金龙棉龙袍。
“至高无上”还是“也有烦恼”
瑞典地质学家、考古学家,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的安特生,曾用风神与雨神的争斗来比喻东亚地区的生态特征。黄土地是风神的杰作,雨神则俨然黄土的克星。风神年复一年带来黄土,雨神年复一年带走黄土,二神的争斗直到今天仍未休止。时不时出现的泥雨现象,便是二神之争势均力敌、难解难分的实物见证。
旱灾加洪灾,就这样成了中国千百代农人无法摆脱、必须攻克的宿命难题。民间流行的祈祷之词常常是“风调雨顺”,又因龙善变幻、能致雷雨,遂化身中国古代最主要的雨神,祈龙神不啻往昔最普遍的祈雨仪式。
能帮忙解决“吃饭”的根本生存问题,龙的地位当然至高无上。传统民俗里,它的身影处处可见——
正月正,舞龙灯。中国的春节有“舞龙灯”的习俗,最初就是祭祀、祈雨的一种仪式,后来演变为娱乐活动。龙灯闹元宵,神州大地处处欢歌笑语。
二月二,龙抬头。民间称为“龙头节”,又名“春龙节”“农事节”,表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祈盼丰收、国泰民安。
“龙”是怎么“抬头”的?原来,春回大地之际,室女、天秤、天蝎、人马等星座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二月二,龙抬头”指的就是这一组星。中国古代将天空分成东、北、西、南、中区域,称东方为苍龙象,北方为玄武象,西方为白虎象,南方为朱雀象,是为“四象”——此种“四象”,实际是把每一个方位的七宿联系起来,加以想象而成。以东方苍龙为例,它的七宿由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分别是龙角、龙身、龙尾等部分,其中的角宿就是这条龙的犄角。二月二的傍晚,苍龙的犄角刺向天空,预示着春的降临。
二月二这一天,为孩子理发叫“剃龙头”或“剃喜头”,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大人理发,也有辞旧迎新、带来好运的寓意。
当天早晨,农人在院内用草木灰撒成粮囤图形后,将五谷杂粮放在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预祝五谷丰登,仓囤盈满。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人家,一大早就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再回家点灯、烧香、上供——这种仪式叫“引田龙”,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
人们还会“炒金豆”(炒黄豆、炒玉米),“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何故?传说龙王不忍人民受干旱之苦,义助降雨而被玉帝囚禁,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炒好了的黄豆和玉米闪闪发光,岂非别开生面的“金豆开花”?
此外,当天的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苏州民间则有吃“撑腰糕”的习俗,市民们以此寄托了腰板硬朗、平安健康的念想。
三月三,祭龙王。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把农历三月初三作为祭龙日。特别是水族,在这一天各村寨都聚集到龙王庙举行祭龙仪式,用猪羊供奉龙神,族长念祭词,集体祷告,祈求无灾无难,六畜兴旺。
五月五,赛龙舟。龙舟竞渡盛会,两岸欢呼雷动。
六月六,晒龙袍。这一天人们要把衣服、书籍搬出来晒一晒,如此不易生虫。“六月六,日头红,晒了衣物不生虫。”
七八月间,我国多地都有“舞草龙”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在苗族文化中,举凡最大、最高贵、最有本领、最神圣者,不拘是动植物还是器物,都可被尊称为“龙”。举个例子,传说中盘瓠和帝辛之女结为夫妇,繁衍出南方地区各民族,盘瓠是苗家人的祖先,唤一声“龙王”不为过。苗龙形象多变,本事也大,除了能送子,还能保收减灾。是以,在黔东南地区和湘西苗区,“招龙”(也称“引龙”“接龙”)的仪式时常举行,请龙进寨进家,守护一方。
上图:刘旦宅《柳毅传书图》中的龙女形象。
看到这里,大家估计会觉得做龙真好。但典故杂谈、笔记小说里的龙还有另一面,龙有龙的烦恼。
“(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帝喾)春夏乘龙,秋冬乘马”,以及西王母头戴玉胜,神色安详,座下左虎右龙,身躯灵动,皆仰首张口嘶吼状等等,说明了龙不总是高高在上、无拘无束的,在很多情况下,龙也不过仅是一辆“专属豪车”而已。
唐人《柳毅传》里的龙女更惨:“妾,洞庭龙君小女也。父母配嫁泾川次子,而夫婿乐逸,为婢仆所惑,日以厌薄。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迨诉频切,又得罪舅姑。舅姑毁黜以至此。”科举落第的柳毅一听,同是天涯沦落人(龙),顿起怜香惜玉之情,坚持要替龙女将诉苦信送到她远在千里之外的娘家。故事的结局么是俗套的HE(大团圆):柳毅和龙女结婚了,“后居南海仅四十年,其邸第、舆马、珍鲜、服玩,虽侯伯之室,无以加也。毅之族咸遂濡泽。以其春秋积序,容状不衰。南海之人,靡不惊异”。
《西游记》中,龙族虽兴云作雨,富有四海,坐拥无数奇珍异宝,实际地位却是卑微的、尴尬的。他们面对天庭唯唯诺诺,面对取经团队的“call你没商量”随叫随到。这是因为在佛教六道轮回中,龙属“畜生道”,比人的地位还要低,必须努力修行,方能修成正果。
无论是“贵”是“贱”,龙年到了,合该轮到龙做主了。祝属龙的朋友们打破一切障碍,龙腾四海,更胜从前!撰稿|A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