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从车迷到航空航天博士,蒋晓航与F1赛事的二十年

日期:2024-04-17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我以前开玩笑说,我希望一年去一条F1的赛道,这样能一直去到我的50岁、60岁。”
撰稿|李 潇


  2024年的F1中国大奖赛意义非凡,除了20周年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中国第一位正式F1车手周冠宇也迎来自己的主场作战。4月12日,为迎接F1中国大奖赛,上海体育博物馆特别推出“燃擎赛道二十年”F1主题展,通过76件展品和百余幅珍贵影像,追溯汽车运动历史足迹,立体化呈现F1发展史和F1中国大奖赛20年的城市记忆。

  笔者在咖啡店与F1资深车迷蒋晓航见面时,他刚刚从主题展开幕式的直播现场赶来。蒋晓航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位F1赛事的“狂热资深车迷”。开幕式上,1991年出生于上海的蒋晓航作为车迷代表之一上台与主持人对谈,分享了他与F1赛事的珍贵记忆,也讲述了他从少年车迷到现在航空航天专业博士的身份蜕变之路。

2023年,蒋晓航在上海天马赛车场以圈速第4的成绩取得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颁布的国家级赛车执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F1是我的领路人”


  “我的名字叫蒋晓航,我父母给我起这个名字,是希望我像他们一样进入航海领域,没想到我去做了航空航天。”蒋晓航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他的父母都是船舶行业的从业者,而船舶和赛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流体力学,在船舶航海中我们称之为水动力学,在赛车和航空航天中我们称之为空气动力学。

  “我小的时候,上海电视台的一部四驱车的动漫是赛车运动的启蒙。”2004年中国F1元年,13岁的蒋晓航在赛场第一次看到了启蒙中那个映像的真实投射,引擎的咆哮、风驰电掣的速度、紧张激烈的竞争一下子吸引住他。

  对蒋晓航来说,只是看比赛、聊比赛远远不是他想做的全部,很快,他就用自己的方式参与到了赛车运动中。2006年,蒋晓航跟朋友们投入于搭建车迷社区F1-Zone,并且随着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很快就做到了全国第一、第二大的影响力,后续也受到久事集团的支持,成为了中国大奖赛官方车迷会。从翻译国外新闻,研究F1最新气动、结构设计和工艺中,蒋晓航的英语水平和专业理解得到了很大提升,为他之后进入航空航天专业奠定了基础。

如今,蒋晓航的团队也志在将航空航天的前沿成果转化进赛车、高铁以及更多民用领域。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由于传奇赛车设计大师艾德里安·纽维(Adrian Newey)也是来自于航空专业背景,也正是在2009赛季受到RB5赛车精巧设计的震撼,高考的时候,蒋晓航在家人的支持下选择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并成功进入梦校。

  本硕博期间,蒋晓航完成了飞行器设计、流体力学、固体力学的学习,并很早就参与开发空气动力学套件和碳纤维工艺设计和制造,并参与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主办的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FSC)。他还曾参研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专项并承担主要前沿研究工作,在国际国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篇,部分研究成果被Harvard/NASA合作的数据库引用。在这一点上蒋晓航并不觉得是自己的成绩,他所在的北航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专业(Aerospace Engineering)在ARWU专业排行榜上自2018年起就排名全球第一,他觉得学校浓厚的航空航天专业氛围和这个专业具备真正顶尖的导师团队才是真正配得上全球第一的称号。他谦虚地讲:“是这样的氛围带动了我,在单独研究领域比我更有成就的青年学者还多得多。”

  “这些年我一边读博士,一边也做了一点微小的成绩,目前部分科研成果已经转化应用。后续我还要接着去继续博士后,志在把我们的航空宇航的前沿技术推广至赛车以及更广阔的领域。”

  去年,蒋晓航在天马赛车场以圈速榜第4的成绩取得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颁布的国家级赛车执照。他也计划自今年起以一个更加正式的身份投入到赛车运动中,一方面通过比赛实现自己对赛车的热爱,另一方面,通过自己的特长为赛车运动做一份不一样的贡献,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产业化,通过创立的产业化平台赋能赛车运动,持续扎根中国的智造高地,着眼全球,发展中国高端汽车事业。

  蒋晓航在大学里私下跟朋友们开玩笑时曾说,“周冠宇在2004年上海站看到F1的驾驶魅力,于是决心去做一个赛车手。而我在上海站元年感受到了F1的尖端核心技术,就决心要去做这个领域的科研和技术创新,成为像艾德里安·纽维一样的传奇设计师。”

  从少年车迷到航空航天博士,F1赛事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蒋晓航也正在朝着他的梦想靠拢。当记者询问他,F1赛事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时,蒋晓航非常直觉地给出了一个答案——“领路人”,引领着他从一个车迷,到参与F1在中国推广的一分子,到决心投身于航空宇航这个专业,乃至开展这份事业,去追寻更广袤的天地。


不断壮大的中国车迷群体


  “车迷群体在快速地变化。”20年,足够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长成心智成熟的大人,也足够让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壮年两鬓染上霜白。F1中国大奖赛从2004年发展至今,中国车迷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

  蒋晓航站在一个资历深厚的车迷的角度,将中国F1车迷群体划分为了三种。

  第一种是从上海站元年甚至更早就开始看F1赛事的“元年车迷”,他们是F1发展变迁的见证者,见证了F1在中国从无到有,也目睹了赛场上许多人从默默无闻到声名鹊起、从万众瞩目到落寞离场。随着昔日喜欢的车手大多退役和个人对赛事理解的逐渐加深,资深车迷们在观赛时比起追逐偶像,更多地转向关注赛事本身的精彩,甚至经常赞叹曾经“死敌”对手在某一场比赛精妙绝伦的驾驶。对于蒋晓航这样的中国车迷来说,吸引和留住他们的还有F1车迷圈子中的“老友般的氛围”和新兴引入的“本土特色”。

  第二种则是在“后舒马赫”时代,即2010年左右加入的“中生代车迷”。“后舒马赫”时代群雄并起,维特尔、汉密尔顿等新秀你追我赶、火花四溅,布朗车队和红牛车队也相继在赛车性能上做出重大创新,打乱了F1赛场上以往的格局。比起已然有些“佛系”的老车迷们,中生代显然感受到的是一个不同于“塞纳时代”“舒马赫时代”的体验,由于偶像大多还在车坛,当前或许还在对车手间驾驶技术、驾驶风格的研究讨论津津乐道。

  第三种是在2019年之后,周冠宇加入F1赛事并取得一些成绩以来开始关注比赛的车迷。“这样的车迷有一些新媒体、新时代的特色,他们对F1里的新技术、解说提供的比赛信息量、新媒体传播运营方式、赛后的二次剪辑格外热衷,蒋晓航认为,他们是未来F1要去争取最首要人群,也是极有可能定义F1的未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在F1世界的冲浪,这些车迷以及和他们同龄的F1圈子也会不断迁移、融合,创造出更加多元的中国车迷群体。

  F1赛事有许多非常长情的车迷。蒋晓航感慨道,“车迷这个圈子让我比较动容的点就在于,我在观看国外比赛时,看到了非常多头发花白的外国资深车迷们头戴耳机,除了感受赛车的呼啸,还会一手拿着平板,一手拿着手机,不仅通过现场的大屏幕和赛道密切关注赛况,实时从各方获取车手每一圈的圈速等数据,用自己的理解分析出他们的战术策略,俨然他们就是F1维修站中车队策略团队的一员。”这也反映出很多国家先于我们开展F1赛事从而形成的一些积淀,当然中国现在这样的车迷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快速递增。

  蒋晓航认为,不论是办赛经验还是车迷群体对赛车运动的理解,我们都不必因为和其他国家的差距而失落或是妄自菲薄。“作为一个中国的90后青年和一个科研工作者,我一直习惯于会有一种持续向上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看事物。尽管可能有一时的落后,但是在科研和产业发展领域,与国外追赶,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正是我们这个国家过去40年正在发生的奇迹。所以在这个领域,我们也一样可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步地紧追上去。”

  中国的F1赛事从地方自己掏钱,到慢慢能自负盈亏,确实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更好的未来。蒋晓航回忆道:“在2007、2008年,看台甚至可能坐不满,需要通过赠票的方式邀请一些年轻的学生群体来保证上座率。这个其实也很正常,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的发展路径都是这样,看未来而不是看当下。”

  而在F1上海站20周年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比赛已然成为全世界共同期待的盛事,成为上海讲好城市故事、传播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拥有无可比拟的传播力与影响价值。据上海久事体育产业有限公司的官方数据显示,1月9日晚8点开票后的45分钟时间内,超过10万张可销售门票基本售罄。“在最早的时候,中国车迷还不多,基本上都是靠外国的车迷群体把现场撑起来的。”蒋晓航笑着说,“现在外国的车迷朋友想来看比赛也不一定抢得到票了。”


中国F1赛事还有很多未来


  上海这座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大都会与F1赛事有着深厚的缘分。中国的第一场F1大奖赛在上海举办,F1自1950年诞生以来的里程碑式的第1000站大奖赛选点在上海,中国第一位自己的F1赛车手周冠宇也来自上海。

  在谈到F1上海站时,蒋晓航还给出了他对初涉一个领域的表现非常高的评价——“既首创又优秀”。“纵观亚洲的邻国乃至欧洲豪强,即使他们可能有几十年的赛车运动的历史,但当他们引入某些新的车手、承办新的大奖赛,我们仍然看到许多低水平事故。”蒋晓航有些骄傲地说,“在这一点上,中国车手周冠宇的第一场F1大奖赛也是如此,之前周边一些国家的新车手格外不及格的表现让所有人都不敢有太高的期待,但是首秀就得分后,周冠宇回击了海内外所有对他的质疑。”那一晚,中国车迷的庆祝是真正的情绪释放。首创已是万里挑一,首创的基础上还要做到平稳且优秀则是难上加难。“我相信2004年上海承办首届F1大奖赛的时候,也有这么一批人,经历过这样跌宕起伏的心情。”

这张是蒋晓航保持了10年不变的微信头像,这也是他在北航这所航空航天院校投入赛车运动的印记。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F1上海站从2004年到现在20周年,很多模式已经做得比较成熟,不过蒋晓航认为,未来仍然有许多值得发展的空间。“我作为一个上海人,看到现在这个情况是非常欢欣鼓舞的,但是我们肯定不满足于这样的一个状态。”站在一个航空航天领域专业人士的角度,蒋晓航敏锐地将目光投向了更遥远的未来。

  蒋晓航指出,结构、气动、热管理等单学科的问题,已经慢慢在科研领域中被逐步攻克,但是更复杂的问题其实是多学科耦合的问题。比如赛车在行驶过程中受气动弹性影响导致结构变形,损失操纵性和稳定性,甚至破坏结构或造成事故等。这样的一些问题哪怕在科研领域都是正待攻克的难题, F1目前也没能够真正解决。

  “这些其实是我们的专业能够帮助去改善的。”蒋晓航表示,他的博士论文里也正在研究能够应用到赛车领域的技术成果。“我们在研究现在很火的一个概念——数字孪生。”蒋晓航团队所研究的“数字孪生”具体主要指向航空、航天、高铁、赛车乃至民用交通工具的结构上设计传感器和开发高性能芯片,用尽可能精巧的设计,映射出当下结构内外的状态,并且预测未来结构的演变规律和剩余寿命。

  目前这个领域,对标全球的前沿进展还有非常多的理论和工程技术挑战等待攻克。遍及F1赛车车身的传感器在车辆性能和驾驶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负责了数据采集、性能监控等任务,在赛车运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据统计,这些传感器每小时可以产生近3GB的数据。在展示的视频中可以看到,即使在服役结构逐渐破坏的过程,或是在上千度加工制造变形过程中,蒋晓航团队目前的研究成果,仍然能保证结构孪生具备优秀的精度、即时性和稳定性。

  除此之外,蒋晓航还聊了很多,包括国外汽车工业技术的研发环境,中国新能源汽车尖端技术可能的应用,以及中国其他城市的赛道建设和申请情况等。用人的成长来做比喻,20年对于赛道办赛这一项来说,已经是从幼小成长为了青年,但中国F1赛事乃至汽车运动更长远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协作,“这些事情光靠车迷去推动可能就不够了,还是需要政府、需要投资、需要市场上的基金一起去配合”。对于中国F1赛事的未来,蒋晓航饱含期待地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看到英国银石赛道驻扎着接近90%的F1车队,被称之为赛车谷,由此拉动了其航空航天、赛车等高端制造水平持续保持在全球顶尖。希望我们也能乘中国智造之风,围绕上海乃至更多的高标准赛场去打造中国的赛车谷,拉动中国高端制造的全球竞争力去到更高的一个高度。”

  上海站F1中国大奖赛近在眼前,这座城市的风貌也将随着电视转播的信号持续传向全球。蒋晓航作为一个20年的资深车迷,跟我们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翘首以盼的同时,也真诚地表示,希望大家能够以平常心观赛。“回到主场,冠宇一定信心和压力倍增,尽管我们所有人都有一个好成绩的期望,但在此时我们更需要格外放平心态(包括很多人未来几天可能都会有和冠宇面对面的交流机会)。这对于周冠宇来说也是释放压力。我们相信,凭借他的实力只要做一个平稳的发挥,在广大车迷群体的默默支持下,他自然能取得非常好的一个成绩。”撰稿|李潇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