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谜团,今日仍然超纲
金字塔之谜、神秘的象形文字、法老的诅咒、埃及艳后之墓到底在哪里?有多少古埃及留下来的谜团,时至今日仍然有点“超纲”?
金字塔是外星天降?
一说到古埃及,最出名莫过于“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金字塔。巨大的塔身掩映着核心内部小小的石棺,很难想象,远古的人类愿意耗尽一生去打造自己身后的世界——但古埃及人自有一套生死观——日升日落,尼罗河的泛滥与消退,让他们抱持着一种信念:世界往复循环,人自然也有生死轮回。在那个人类平均寿命只有三十来岁的时代,现世似乎快如白驹过隙,唯有寄望永恒的再生。
于是古埃及的法老们,像中国的秦始皇一样,刚刚登基就开始谋划自己的陵寝,精美的墓室里储备齐了食物、牛马、仆役、军队,确保来生依然可以统领天下。金字塔越造越大,越造越高,以致后世之人望而生疑:这种超越一般人想象的建筑,真的是人类可以造出来的吗?还是,外太空的杰作?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金字塔也不是天降神奇——考古学家们发现,从前王朝到早王朝时期,古埃及王室的墓葬形式都还不是金字塔,而是“马斯塔巴”(意为“长凳”),一种长方形的低矮建筑,看起来就像是长板凳。后来,伊姆荷太普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座金字塔,也是一座阶梯式石头建筑。而“阶梯金字塔”之后,又有过“弯曲金字塔”“红金字塔”,可见金字塔也不是一天就变成如今最富盛名的三角锥形,它在古埃及工匠的探索中,终于找到了建筑美学与力学的统一。
金字塔的建造工艺日渐成熟之后,其内部墓室也变得越来越像迷宫——充满了秘密甬道、假门和陷阱,有些甚至规模庞大到有数千个房间。人们曾将鼎鼎大名的胡夫金字塔与暴君奴役平民关联起来,但后来考古学家们发现,金字塔附近还会设有王室农场、牧场、工匠村,劳工们拖家带口群居于工地附近,饮食中也富含蛋白质。有人测算过,胡夫金字塔的建造,大约需要2.5万人干20年,而这些人的身份,比起奴隶,更像是农闲时的农民。
五六十层楼那么高的金字塔,在古埃及,那几乎算是伸手可摘星。联想到古埃及人对太阳和星辰的崇拜,金字塔想必也被赋予了助法老飞升天国的寓意。古埃及人对天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许大大超越我们的想象,以至于有些学者终其一生都在找寻“外星人天降金字塔”的佐证。英国学者罗伯特·包维尔就曾提出金字塔是天上星座投影于地面的理论,他经过测算发现,地面的金字塔建筑群与天上的猎户星座完美重合的时间点,约公元前10450年,那还是一个神话传说的年代。
即使不作神秘学的解读,胡夫金字塔的一些测量数据也足够令人浮想联翩——比如它的底部周长除以塔高的两倍等于圆周率,它的塔高乘以十亿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它所在的北纬度数正好与光速相同……古埃及人如何实现精准测量,至今仍是个谜,而他们对于精准测量的执着,不仅在胡夫金字塔,在阿布辛贝神庙中也有体现——每年的2月21日(国王登基日)和10月21日(国王生日),清晨的阳光都会穿越神庙内部长长的廊道,照射在廊道尽头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上。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埃及政府决定修建阿斯旺水坝,阿布辛贝神庙被迫搬迁——尽管现代科学家们也经过了严密的计算,将神庙从悬崖上整体切割下来,用起重机搬运到新址,可是最终搬迁后的神庙,阳光直射到国王雕像上的时间,还是从2月21日变成了22日,产生了一天的偏差。所以,3000年前的古埃及人,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呢?他们还发明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这又是什么样的天文造诣?
阿赫孔苏之子霍尔的方雕上刻满象形文字。
象形文字是不是神秘学?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可谓这个辉煌文明的最初见证。早在第一王朝开始前的“蝎子王时期”,象形文字可能已经开始使用——考古学家们在蝎子王的墓葬里发现了很多木制和骨制标签,上面刻有清晰可辨的象形文字——这甚至比著名的“纳尔迈调色板”更早100多年。
越来越多的考古发现证实,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公元400年左右消亡之前,很可能已经走过了4000多年的漫漫长路。对于这个神秘的文字系统,西方一直以来都抱有强烈的好奇。公元400多年古希腊学者赫拉波罗就写过《象形文字》;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也热衷于象形文字的解读;17世纪,德国耶稣会传教士阿塔纳西奥斯·基歇尔认为象形文字背后是一套古埃及的神秘体系。基歇尔的研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也直接把象形文字带跑偏了——直到18世纪,英国主教威廉·沃伯顿提出古埃及象形文字是实用性文字的观点,才把基歇尔的神秘论打破,让象形文字的研究进入了新时代。
但谁也没有想到,给解密象形文字带来最大转机的,会是一个法国士兵——1799年7月的一天,随拿破仑远征埃及的一个士兵,在尼罗河三角洲西北部城市罗塞塔(Rosetta)附近修筑防御工事时,偶然发现了一块黑色石碑。石碑上有三段铭文,分别以三种不同的文字刻写而成:象形文字的圣书体、世俗体(简化版),还有大家都能看懂的希腊文——这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罗塞塔石碑”,它制作于公元前196年的托勒密五世时期,石碑内容是当时的孟菲斯祭司对托勒密五世歌功颂德之语。重要的是,它就像一本密码对照簿,成为“打开古埃及象形文字的钥匙”。
学者们终于可以肯定,象形文字不是神秘学,它是一种表意也表音的文字体系。在“罗塞塔石碑”的基础上,1822年9月27日,一个名叫让·弗朗索瓦·商博良的法国青年学者,在名家云集的铭文学会现场,宣读了自己关于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的报告论文。他发现,象形文字不仅表意表音,还存在很多限定符号,为解读带来很大的谜团。比如在表示食物的词后面,都会有一个以手指嘴的男子作为限定符号;而“知道”或“听见”后都有一个纸草卷的限定符号,表示这些词与知识有关。
如今我们再看象形文字,即使大字不识几个(当然考古学家们也才辨认出不到一半的象形文字),也很容易从一段文字中找到国王的名字——因为历代法老都会将自己的名字写在“王名圈”(cartouche)内,这种长圆形的框框看起来很像一个蚕茧,因此又被人称为“象形茧”。据专家推测,这种长圆形符号可能象征着法老对阳光照耀下万事万物的统治。
也许是象形文字的破译终于让后人能够读懂古埃及人的所思所想,19世纪初,西方迎来了第一波“埃及热”,连家具式样上都出现了古埃及神话里常见的鳄鱼、河马、朱鹭等造型,从王室到民间都纷纷效仿起了埃及风,其热度丝毫不亚于现在的Ins风。
什么是法老的诅咒?
古埃及学随着象形文字的破译进入黄金时代,很快,又在图坦卡蒙墓葬惊现天下中达到巅峰。
1922年,就在大家都觉得帝王谷这个地方没什么可再挖的时候,英国考古学家霍华德·卡特和他的资助人乔治·卡尔纳冯勋爵依然雇佣众多埃及劳工,花了几年时间清理拉美西斯六世墓葬周围的碎石。11月4日这天,一个埃及小男孩被一块石阶绊倒。后来卡特在日记中写道:“早上,我刚到工地就发现,因为工作停顿而非常安静,我意识到肯定发生了异乎寻常的事,他们告诉我,发现了嵌入岩石的一个台阶。”
这个台阶,后来成为了进入图坦卡蒙墓葬的第一阶。卡特继续写道:“最初,我什么都看不见,墓中蹿出来的热气让烛光摇曳,等眼睛对光线适应后,室内的细节才逐步显现,只见其间堆满了各种珍奇、非凡、美丽的物件,似真似幻。”
在墓葬的前室、附室、墓室和宝库里,总共发现了5398件文物,用卡尔纳冯的话说,它们“足以填满大英博物馆楼上埃及馆的整个空间”。5000多件文物里有图坦卡蒙的缠腰布、亚麻手套、豹皮披风,有供法老来世享用的鹰嘴豆、连骨肉、海枣、葡萄酒,也有玻璃头枕、金银权杖等精湛的工艺品。当然,最震惊世人的,就是少年法老本人的木乃伊,还有他的黄金棺材和黄金面具。
古埃及人将金子称作“神之肉”,金匠的工艺水平也在黄金面具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面具采用了三种不同等级的黄金精心打造,光可鉴人。值得一提的是,少年法老的黄金棺材也足足有三层,最外层另有石棺保护。还多亏拉美西斯六世的墓葬选址正好就在图坦卡蒙墓葬的上方,开凿他的墓葬时,大量石灰石被倒在墓葬入口外,正好将图坦卡蒙墓遮盖住。正因如此,少年法老才躲过了千年来无数的盗墓者(虽然也曾被盗,但次数不多)。
图坦卡蒙继位时年方9岁,还是个孩子,死时也才19岁。他名字的意思是“阿蒙神的化身”,而他的王名奈布克佩鲁拉意为“拉为万物之主”,都体现了法老对太阳神“阿蒙·拉”的崇拜。虽然少年法老在人间没有建立多少功业,后世却为人类留下宝贵的财富。
当时的《纽约时报》写道:“到哪里都能听到图坦卡蒙的名字。街上有人呐喊,旅馆里有人窃窃私语,店铺里叫卖的是图坦卡蒙艺术品、图坦卡蒙帽子、图坦卡蒙古玩、图坦卡蒙照片,或许明天还有货真价实的图坦卡蒙文物。今天卢克索每家旅馆都打出与图坦卡蒙相关的口号……”
图坦卡蒙墓葬的惊现天下,让“埃及热”火上浇油,同时也带来了“法老的诅咒之谜”——有传言称,人们曾发现一块带有诅咒威胁的石碑,上面写着“如有侵犯陵墓者,死亡会翩然而至”。这种“法老的诅咒”舆论,在1923年4月6日也就是发现墓葬5个月后卡尔纳冯勋爵暴毙时达到了巅峰。据卡尔纳冯的妹妹回忆,他在弥留之际多次提到图坦卡蒙的名字,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听到图坦卡蒙在叫我,我要跟他去了。”更诡异的是,当时卡尔纳冯所在饭店以及整个开罗市突然停电。他的儿子回忆说:“当我走进父亲所在的房间时,突然之间饭店里所有的灯光全部熄灭了,人们不得不马上点起蜡烛,三分钟后,所有的电灯又全部亮了。”
当然,也有理性派认为,爵士是死于蚊虫叮咬引起的血中毒,根本不存在诅咒的石碑,但媒体显然更喜欢黑暗又神秘的“法老的诅咒”。不只是发现者,少年法老本人的死因也同样成谜——1968年英国利物浦大学教授用X光机对图坦卡蒙的木乃伊进行了检测,发现颅底有一团阴影,猜测有过脑出血,考虑到颅骨破损,有可能是脑部遭到重击而死。但也有不同的结论,认为图坦卡蒙颅骨的伤痕并非生前受外伤所致,而是在其死后被制成木乃伊的过程中,被摘取脑髓时留下的。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的布展阶段,现场媒体见证“绿脸棺”——彩绘人形棺开箱过程。
制作木乃伊的技术和建造金字塔一样名垂古埃及青史,首批木乃伊出现在第一王朝的墓葬里,此后3000多年,这门手艺代代相传,发展得非常成熟。据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记载,古埃及有专门的殓尸官负责制作木乃伊:先用铁钩从鼻孔掏出部分人脑,再在身体一侧切开一个口子,将所有内脏取出,唯独留下心脏(在“末世审判”中要放在天平上称重)。感觉身体被掏空后,把树脂浸泡过的绷带、没药、锯木屑、干苔藓等塞入体内以保持形状,然后覆盖“泡碱”——一种从底比斯西北部沙漠干涸的湖底找到的天然碳酸盐,目的是脱水。最后,还要全身覆盖融化的树脂油膏,再包上亚麻布,整个防腐过程可以长达70天——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埃及时,看到埃及人保存下来的尸体表面涂着黑色油脂,以为是沥青,就称之为“Mummiya”(阿拉伯语“沥青”),木乃伊因此(误)得名。
从身体里取出来的肠、胃、肝、肺,还要单独存放在四个“卡诺皮克罐”里,以确保它们能在来生继续发挥作用——古埃及人相信,死亡只是暂时把人的精神元素和肉身分离,它们终会在来世合而为一,而复活的基础是一个人的完整肉身,所以要想获得永生,肉身的保存非常重要。图坦卡蒙的卡诺皮克罐也非同凡响,每一个脏器都放在一个镶嵌了红玉髓和玻璃的小金棺里。
从少年法老木乃伊的保存完好程度来看,按照古埃及人的信仰,他应该已经顺利永生了。而后世,由图坦卡蒙墓葬引发的“木乃伊复生”传说,也带给文艺创作无穷灵感——阿加莎的推理小说《死亡终局》写的就是发生在古埃及中心城市底比斯大祭司家的谋杀案,凶手疑似复活的木乃伊——小说灵感来自于她考古学家丈夫的好友、埃及学专家Glanville,他给阿加莎看了一封古埃及的信件,最终成为故事的雏形。
所以,到底是法老的诅咒,还是法老的恩赐?英国作家托比·威尔金森在《图坦卡蒙的号角》中写道:“对大多数新世纪作者来说,古埃及的文明过于先进,不可能是埃及人自己发展出来的。这种殖民心态——而不是尘封墓葬中被唤醒的恶鬼——才是真正的法老诅咒。”撰稿一不小可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