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文学大咖纷至沓来,诺奖得主也“打卡”

日期:2024-08-2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阅读提示:“上海国际文学周”邀请功成名就的文学大奖得主,包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邀请崭露头角的新人作家。有的作家还在后续作品中写到上海、写到中国。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上海书展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在气质和格局上的高度契合。
记者|王仲昀


  8月中旬的上海,高温依然在持续。但酷热天气难以阻隔来自全国各地的书友们奔赴这场文化盛宴。8月17日,作为2024上海书展开幕后的首个非工作日,书展现场足以用“火爆”来形容:当天的书展门票早已售罄,不少人只能在网上“花式求票”;《食南之徒》《人间红楼》《长夜难明:双星》等新书发布、签售会集中在这一天,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门口按照楼层分布排出了三支蜿蜒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除了中国本土的知名作家,今年上海书展的国际元素进一步增加。“文明交流互鉴与中国式现代化——2024上海书展主题出版论坛”邀请学界名家,结合重量级新书,探讨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演绎上海精彩的新思路。

  作为上海书展的重要品牌项目之一,“上海国际文学周”今年邀请了包括16位外籍人士在内的30多位嘉宾来沪,推出50多场阅读活动,其中有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甘德、安哥拉作家若泽·阿瓜卢萨、法国小说家克里斯蒂安·加尔桑等。

  创办于2011年的“上海国际文学周”,多年来群星闪耀,是上海书展期间中外作家对话的国际化平台,也是许多读者最为期待的单元。截至目前,已有近300位中外知名作家、学者参与文学周活动,其中包括莫言在内的多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大咖光临,书展更“香”。这些曾经现身过上海书展的国内外作家,体现了上海文学基因里持久蕴含的影响力与国际视野,也令上海书展成为中国最具“国际范”的书展活动。


余华与莫言,早期“文学代言人”


  2024年,上海书展迎来自己的20岁生辰。有人说,上海书展是一年一度全国写书人、出书人、卖书人、读书人的文化黄金周。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阚宁辉眼中,上海书展历经20年,发展成为一个知名文化品牌,离不开“文学”“学术”和“国际化”三面大旗。其中,上海书展始终坚持推动文学走向大众,用文学“引爆”书展。

  早在上海书展初创阶段,就集中引入作家的最新文学作品。借助知名作家、文学大咖的影响力,致力于打造备受读者关注和欢迎的文化场域,是上海书展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理念。

  2005年,也就是上海书展创办第二年,作家余华第一次来到上海书展。当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为余华“十年磨一剑”的新作《兄弟》精心安排了最好的场地、最隆重的首发式,邀请他与读者、媒体面对面交流。

  那一年夏天,上海书展举办期间,正值超强台风“麦莎”袭扰上海,场外狂风大作、暴雨如注,但余华和书迷们都没有被台风打乱节奏,如约前来。风雨交加中,上千名读者在书展签售现场排起蜿蜒的长队,等待余华签名,场面十分动人。

2006年,作家余华在上海书城签名售书《兄弟》下册。


  当时余华表示:“原来想到《兄弟》可能会火,但没想到会火成这样。这要是换在别的地方,我是不敢想的。”有读者回忆,头脑灵活的余华在签售现场金句频出,随便拿出一句来,都可以做文章标题。最终,《兄弟》名列当年上海书展订货榜首。

  一年后,余华带着《兄弟》下半部又来了,同时来到上海书展的还有当年在央视《百家讲坛》走红的易中天。2006年8月上海书展期间,易中天《品三国》签售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中央大厅举办。易中天连续签售四个小时,共签出了将近5000本图书,创下了惊人纪录。

  如今,名家签售活动已经成为上海书展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亮点之一。对于国内出版商而言,每年8月的上海书展亦是投放重点产品、举办新书首发活动的重要节点。一大批优秀作家携带自己的新作来上海书展举办首发式、签售或文学讲座,已经成为上海书展上最常见的书香风景线。

  以名家大咖影响力吸引读者,从而更好地让文学走向大众,这一基调在上海书展创办初期业已奠定。在此过程中,有一位不得不提的文学家——莫言。莫言在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从2008年至2012年,莫言曾连续5年亮相上海书展,是上海书展早期不折不扣的“文学代言人”。

  2008年8月,莫言第一次亮相上海书展,出席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莫言获奖长篇小说系列”五部作品的首发式,并应邀到上海图书馆作《我的文学生活》演讲。上海文艺出版社原副总编辑曹元勇曾回忆,莫言第一次来到上海书展,有序的活动组织和上海读者的热情,令他对上海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他当时就由衷地表示,新长篇写完之后,一定交给上海出版。

  一年后,莫言果然一诺千金,把笔耕四载的新长篇小说《蛙》交给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上海签售。


  2010年,莫言作为开幕嘉宾,再度现身上海书展。这一年恰逢上海举办世博会。在书展开幕式上,莫言作了非常应景的致辞:“在这个夏天,举办书展的上海是全世界最有文化感召力的城市,而且上海书展已经成为作家的重要舞台。”在开幕式当天的招待午宴上,有一位书展嘉宾好奇地问莫言:“很多作家都认为中国最好的文学出版社在北京,你这么大的作家,为什么却把这么多作品都交给上海出版呢?”莫言笑着回答说:“上海出版社的人好。”

  为上海书展作开幕致辞两年后,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就在获奖前两个月,莫言还以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身份,与另三位茅奖得主王安忆、毕飞宇、刘震云在2012年上海书展“书香中国”阅读论坛展开对谈,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国际大咖,看到不一样的中国


  如莫言所说,上海书展是作家的重要舞台。2011年,随着“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创办,这个舞台已经不只属于中国本土作家,同时也成为国际文学大咖亮相上海、与中国作家和读者进行对话交流的宝贵契机。

  阚宁辉认为,“上海国际文学周”作为上海书展的重要单元,与上海书展相互融合、同步举办,为进一步提升书展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号召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他看来,“上海国际文学周”邀请功成名就的文学大奖得主,甚至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邀请崭露头角的新人作家。有的作家还在后续作品中写到上海、写到中国。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上海书展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在气质和格局上的高度契合。

  关于这一点,很容易让书迷联想到那位身高1米9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人勒克莱齐奥。2011年8月17日,上海的清晨下了一阵雨。当天下午的上海书展勒克莱齐奥作品朗读暨文学交流会上,身着一身黑衣的勒克莱齐奥看着窗外,聊到了早上的那一场雨:“我非常喜欢今天早晨的这场雨,雨洗得树都沉浸在幸福之中。”

2011年度上海书展首日,法国作家、诺奖得主勒克莱齐奥接受书展组委会颁予的“荣誉读者”称号。


  在那天中午稍早进行的签售会上,或许勒克莱齐奥和读者们都“沉浸在幸福之中”。被读者层层包围的勒克莱齐奥,一口气签了1200本书,如果不是主办方叫停,还不知能签多少本。到了傍晚,在出版商为勒克莱齐奥举办的一个小型香槟酒会上,勒克莱齐奥又签了一百多本。陪同的翻译家许钧说,勒克莱齐奥从来没有这样签过。

  在自己的作品朗读暨文学交流会上,勒克莱齐奥本人朗读了小说《奥尼恰》片段。他垂下眼帘,长长的浅色睫毛遮住了法国人蓝色的眼睛,舒缓、柔和的男中音,传递出法语的音韵之美:“樊当在游廊上一动不动,无法挪开他的视线。他僵直在那儿,瑟瑟发抖。他试图呼吸,那片云仿佛已经穿透他的身体,填满了他的肺腑。”

  第二天,勒克莱齐奥又在上海书展作了名为“都市中的作家”的主题演讲:“上海当然是一座特别的城市,上海也是有历史的一座城市,我想特别引用《马可·波罗游记》当中的一句话,作为今天演讲的由头:暂且不要去管这个城市,让我们去更远的地方。”

  2011年亮相上海书展时,已经是勒克莱齐奥第五次来到中国。当时离开中国之前,勒克莱齐奥表达了一个愿望:他想写一部以中国农村的历史变迁为题材的小说。

  和勒克莱齐奥一样,写出过具有世界性的、超越国界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奈保尔,也曾亮相过上海书展。但是,奈保尔对待创作中国题材的文学作品这件事的态度,又和前者不同。

2014年8月,《大河湾》中文版首发之际,奈保尔偕妻子来到上海。


  2014年8月,《大河湾》中文版首发之际,奈保尔偕妻子来到上海,这是他第一次踏上中国土地。在上海的一周里,奈保尔作为“上海国际文学周”嘉宾,参加了新书首发活动与上海读者面对面,还在上海书展主论坛和“诗歌之夜”等活动上亮相。“我去过美国、加拿大和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地方,但从没想到会在上海发现这样对诗歌、对文学的热情。”在“诗歌之夜”现场,奈保尔说道。

  在上海停留期间,正逢奈保尔的82岁生日,在各国作家和东道主的簇拥下,这位文学巨匠度过了难忘的生日之夜。

  奈保尔生前自认为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异乡人”。在《幽暗国度》一书中,他把自己的祖籍印度描述为“想象力停驻之地”。而在2014年那唯一一次到访中国期间,面对上海书展活动现场不少读者期待他能创作一部中国题材作品,这位文学巨匠的回答直截了当:“我不会写这样一部作品。这是一个巨大的国家,以我现有的对中国的认知和经历,还远远不够。”

  奈保尔亮相上海书展两年后,又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来到了这个国际化的舞台。这一次,是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

  2016年8月19日,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思南文学之家参加了“上海国际文学周”活动,与文学评论家陈晓明展开对话。当天,这位女作家的开场白很宏大,也瞬间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能再次来中国很高兴,很高兴看到一个新的中国,一个满怀信心、面向未来的中国”。

  阿列克谢耶维奇似乎总是在探讨和思考未来。在她的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祭祷》中,她写道:“一个事件若要成为历史,至少需要五十年。再就是必须不失时机地前进……我有时恍若觉得,我在记录未来。”而当年在思南文学之家的活动上,她提到未来时表示,现在许多事情无法预见,只有担忧。

  未来难以预测,而历史已然被书写。莫言、勒克莱齐奥、奈保尔、阿列克谢耶维奇,以及过去十多年来许许多多到访上海书展的国内外文学大咖,他们凭借完全不同的生活体验和人生经历,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借助上海书展的舞台,这些作品成为广大读者与作者最直接的沟通桥梁。记者|王仲昀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