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封面 > 正文

亲历地铁建设

日期:2024-09-25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如同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我有幸参与了其中几个重大工程和重要项目的建设。

  “乘车难”曾是困扰上海的突出难题之一,建造和乘上地铁是广大市民的热切期盼。要在上海含水率很高的软土地基上建造地铁,有很多不易攻克的难关。我于1992年初从市建委主任助理的任上,被派往地铁工程建设指挥部担任副总指挥,直接参与地铁一号线的建设,负责北段工程(人民广场至铁路新客站)三个区间、四个车站的施工组织。面对工期紧、穿越市中心、地质条件复杂等困难,每天辗转工地,与建设者们共同奋斗三年,胜利完成了任务。1995年4月10日,地铁一号线全线通车,实现了上海地铁零的突破。

  地铁一号线通车后,我回到市建委,先后担任市建委秘书长和副主任,参与城市管理工作。当时上海城市建设已实现“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而城市管理、市容面貌则相对薄弱,苏州河黑臭就是当时突出的痛点和难点。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大力推进苏州河治理,时任市建委副主任的我,受命兼任苏州河治理办公室副主任,负责苏州河整治的日常组织协调工作。为啃下苏州河治理这块“硬骨头”,我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实地巡察,多方排查,研究确定“先净化、绿化,再美化” 的分步实施方案,组织和依靠各方力量,通过截流、治污、清淤、引清、绿化等多项措施,终于使一度全年黑臭的苏州河变了模样,展露新貌。差不多与推进苏州河治理的同一时期,我还作为市建委的分管领导,负责协调上海城市的大绿化建设,通过破墙透绿、见缝插绿、大树移植和引进、建设大型公共绿地和环城绿带等途径,使上海的绿化建设大步推进,面貌一新。如今更是成片、成线、成廊、成环、成景,由绿色到彩色,由平面到立体,从远处到弄口,还悄然走进了居民家中。绿色已成为上海发展的底色和亮点。

  1998年9月,我离开市建委,出任卢湾区区长。在大都市中心的这块热土上,我赶上了一个好时机,先后幸遇和直接参与推进了新天地、田子坊、八号桥和思南公馆等重要项目的开发建设。其中,新天地是与港商合作,利用外资,在紧挨着上海淮海路主要商业街的石库门老旧住宅区,通过部分拆建、部分保护,留存和更新原有建筑与风貌,引入商贸功能和时尚元素,成为商业与文化交汇、怀旧与新潮融合、过去与未来携手的新地标、大平台。其独特的创新模式和成功运作,获得广泛赞誉,被很多地方学习借鉴,成为复制延伸的模板。田子坊则是计划之外、无中生有的又一创举。原先只是所在街道的突发奇想,要利用还路于民的马路菜场,打造工艺品一条街。这一设想,当时不被看好,反对声浪很高,但作为区长的我则给予支持,赞同试试,结果歪打正着,工艺品一条街没有建成,泰康路210弄却引起意外的关注。这里既有独立的工业用地,又有保存完好的石库门建筑,挺适合发展创意产业和休闲观光,由此另辟蹊径,吸引艺术家、企业家们纷至沓来,很快成为网红打卡之地,被誉为中国的“苏荷”。与田子坊毗邻的“八号桥”,则是又一个紧随其后、点石成金的案例。我们支持和推动社会力量,借用市属工厂的闲置厂房,以空中连廊的形式,营造了一个互通、共享的园区,通过激发创意,整合资源,构筑上下游、前后方贯通、相融的桥梁。受此启发,又继而租下马路对面的又一幢闲置楼宇,并协调各方,在空中建造一座高24米、长29米的“创意之桥”,使道路两侧的园区连成一体,做大做强,也使“八号桥”真的名副其实了。

  每个人的经历各不相同,我总觉得自己是特别幸运的一个,让我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让我遇上了这么多重大工程和重要项目,我又正好没有退却与懈怠,成了幸运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口述|张载养整理|李敏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