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运动会上的“黑科技”
上海市民运动会每4年一届,与奥运会同年举办。今年在巴黎奥运会上,上海的40名奥运选手勇夺6金4银3铜,取得上海奥运参赛历史最好成绩,彰显了新时代的中国力量。参与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的1100万人次,也在属于阿拉自己的“奥运会”中生动诠释了“健康上海,人人来赛”的赛会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市民运动会举办期间,组委会通过信息化平台赋能,进一步提升官方网站、小程序、赛事管理等信息化平台的服务能级,不断完善参赛服务体验,体育运动更是借助“科技”这把金钥匙,开启无限可能。
运动赛场上的“黑科技”
在本届市民体育运动会上,有很多充满科技感的项目,其中无人机足球项目的报名人数总是名列前茅,共吸引了105支队伍的参与,成为最受关注的项目之一。这项运动起步时间不长,看起来不过是在普通无人机外包上一层足球外壳的运动,但其科技感获得了青少年青睐。
无人机足球公开赛充满科技感。
2024年11月17日,在无人机足球公开赛上,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学霸”刘子齐与队友合作,将队伍带入决赛。“我练了大概一年,越练越觉得有趣。”小刘说,自己比较瘦弱,身高也没有优势,所以在足球篮球和羽毛球等项目上,不占优势。一年前的某个周末,路过一个竞技体育的活动时,他感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舞台。
作为队伍防线中坚的他,如国足阵中的申花双星蒋圣龙和朱辰杰一样,通过无线电遥控球形无人机的方式,防守己方球门的同时,穿越对方球门得分,双方空中的博弈演绎现代版的“蹴鞠”,他还获得“铁卫”的雅号。刘子齐和队友的成功,也成为一个范例,给更多学生带来新的运动和发展选择。
另一项极具科技感的运动是翼装飞行体验。利用VR穿戴设备及定制开发的虚拟赛道游戏,参赛者仿佛身处浩瀚天际,体验着腾空飞行的奇妙感觉。这不仅是一次体能的考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参赛者在虚拟与现实的交叠中,充分感受到了科技体育的魅力。
模拟赛车项目也备受追捧。赛事规则主要通过专用的软件系统和设备,使体验者可以感受到风驰电掣般的驾驶快感。这款模拟赛车系统力求真实再现驾驶体验,严谨的比赛规则和高度还原的驾驶感受让体验者仿佛置身国际顶尖赛车场。
除了项目上的科技体育融合,每步科技作为赛事运营单位,其首席运营官应炜骅介绍,他们也正用耳目一新的办赛方式提升市民运动体验与参与热情。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赛事活动举办时间基本贯穿全年,自上而下建立总决赛、选拔赛、基层竞赛三个层级的竞赛体系,覆盖人群更全面,项目设置更丰富,竞赛体系更完备。
应炜骅告诉《新民周刊》,相比上一届市民运动会,这届运动会在数字化功能上进行了优化。根据组委会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官方网站、小程序、赛事管理等信息化平台的服务能级,集成赛事填报、赛事报名、新闻宣传和信息发布等功能,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报名参赛、信息咨询、成绩查询等服务。
由每步科技开发的“来沪动|人人来赛”小程序,主要分为四大板块,包括竞赛总决赛、活动板块、赛事预告和最新资讯。点开2024年12月12日报名的“赛事预告”,参赛者可以报名上海市第四届市民运动会闵行区颛桥镇乒乓球田园片区预赛。同时,参赛者还能在小程序上同步看到个人参赛的所有数据,这些数据会存储在一网通办的“电子政务”里面。
“2020年上一届运动会只提供了赛前基础的赛事发布和报名功能,对于赛事信息审核和评估监管,都是没有的。今年我们完成了赛前、赛中、赛后的完整闭环。赛场上的黑科技还可以实现赛事资料的留存、导出以及信息比对。赛事本身的数据化管理因此变得更为快捷,也给参赛选手带来更好的体验。”应炜骅介绍在赛场应用过程中,市民运动会每年都会参加第三方评估机构评估,以前检查员是现场拿纸质单据打分,单据整理后上传,特别耗时。现在是分打好后,检查员只需在后台签字上传即可。
目前,市民运动会官网平台推进赛事规范化管理,共申报9100项赛事。市民运动会小程序报名人数近40万人次。在官网发布市民运动会总决赛各单项赛事竞赛规程、业余等级(段位)评定办法和评估评奖办法等文件,便于办赛单位和参赛运动员查看。
智慧赋能打造“殷行模式”
自2016年第二届市民运动会开门办赛,所有赛事活动均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承办赛事活动。据组委会介绍,本届市民运动会共有408家企业、社会组织参与竞标,经过专家评审,有241家单位中标,涌现了一批有专业办赛资质和能力的市场主体,其中也不乏运动科技企业。
尚体科技运营的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根据每个人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建议。
其中,尚体健康科技作为第四届市民运动会上海室内健身嘉年华的承办方,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介绍,今年的嘉年华依然以室内马拉松为主线,在今年7月底到8月初,杨浦区内9家市民健身驿站率先拉开了“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序幕。在为期两周的活动中,吸引到了600多名热爱跑步的市民报名参赛。
“比赛时,室内马拉松跑步机,十几台机器可以同时将数据传输至后台,包括跑步公里数,打分成绩等。炫酷的骑行项目,也联动了智能App‘乐动天下’,骑行场景可以变换森林、雪地、城市等赛道,完赛前几名成绩可显示在大屏幕上。”尚体健康科技公共事务部总监余晨洁表示,本届市民运动会不少参赛人员是来自长者运动健康之家和市民健康驿站的会员,在日常运动中,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享受到了科技赋能带来的红利。
上午9点多,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已有不少老人前来打卡。门口一块大屏幕上显示目前中心的实时运营数据。截至9月9日,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累计服务161606人次,市民健康驿站累计服务295404人次,阳光康健驿站累计服务32846人次。上海对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的探索已经进阶到“3.0版”。
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的运营方是尚体健康科技。据余晨洁介绍,殷行社区运动健康中心是上海市首家“全龄友好”的社区运动健康中心,不仅能提供适合全人群的运动项目,还有专业的社区运动健康师,根据每个人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和运动建议。
一楼设有长者运动健康之家、残障人士阳光康健驿站、社区运动健康师服务站、智慧健康驿站等功能区域,二楼设有市民健身驿站、青少年运动健康驿站、普拉提等区域,全年龄段全人群的健康运动需求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落脚点,实现运动健康服务的闭环。
“老年人首次锻炼前,通过AI体测一体机进行身体检测,比如,采集肺活量、身高体重、新陈代谢、体脂率、静态心率、握力等健康数据,开展风险筛查,建立健康档案,自动生成个性化运动方案。如果用户腿部力量不足,则建议每周做多少组腿部训练。一些慢性病问题,则由社区健康师介入,细化运动方案,帮助其恢复。”
余晨洁说,长者之家运动健康中心的所有器材均配备了智慧屏幕。只要用户注册了等级会员,通过人脸识别、手机扫码等操作,就可以实时看到自己的运动时长、运动消耗量等。用户还可以授权子女或亲友绑定亲情账号,考虑到有些老人是孤老,所以也可以授权给亲友或监护人,对方可第一时间掌握老人运动情况的反馈。“锻炼一个月需再做一下体测,测量心率和血压,主要保证当天的身体情况稳定,再进行一天的锻炼。”
翼装飞行是近年来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极限运动。
70多岁的陈应复经朋友介绍,来这里体验了一把卧式健身车。“在刚开始使用卧式健身车的时候,你可以先尝试没有阻力的挡位,这样可以更好地锻炼到关节的活动度,特别是你的髋关节和膝关节的联动。”社区运动健康师李汝骏建议道,“当你找到了骑行感觉后,可调大骑行阻力,让腿部轻微感受到发力,从而体能获得提升。”
模拟赛车让小朋友体验到速度与激情的碰撞。
对于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中心还特地设置了专属运动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在适老化基础上,做了适残化改造。通过轮椅律动平台机械辅助的振动,就能进行被动锻炼,实时掌握运动数据,从而促进残障人士肌肉运动和肠胃蠕动,预防便秘、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症状。“目前殷行有350多名残疾人会员,只要出示残疾证,即可免费锻炼。”
全民健身“智慧场馆” 打开一扇窗
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6个全民健身日,这一天,上海市近800处公共体育场馆、社区市民健身中心、市民球场、市民健身驿站等对市民免费开放。同一天,“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体荟魔都“全民健身日”主题文化沙龙暨全民健身600指数发布仪式在上海大世界举行。
据《2023年上海市全民健身发展报告》显示,过半上海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全民健身“600指数”总体较高,达486.7分。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上海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全市共有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63198名,上海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50.5%。
健身组织方面,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在民政部门注册的体育社会组织1327个,体育健身团队74478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健身组织30.5个。全市共有社区体育俱乐部数量160个,街镇覆盖率为74.4%。应炜骅介绍,今年最大的变化是对服务对象的下沉,由以前的只服务街镇逐渐下沉到各个社区。
“以前服务对象只服务到街镇,目前,上海有1万多个健身团队,由社区进行管理。比赛是在社区内进行的,报名入口不能按照赛事提交,我们从报名了做了很多简化。由健身团队队长在小程序上发布活动公告、具体信息,健身团队团员和感兴趣的社区居民均可报名。”应炜骅说。
四平路街道活力健身操舞团成立于2006年5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健身和舞蹈活动。活力四平健身操舞团负责人徐作林告诉《新民周刊》,今年舞团参加了健身舞大赛预赛、决赛等,他们认为,健身团队是最基层的体育社会组织,是提升“全民健身服务送达最后500米”的重要基础。
应炜骅注意到,社区健身团队中老年人占73%,参加的属性比较随意,明年他们将进行适老化改造,一方面设置现场报名服务,不用提前报名,现场参与的积极性更高;另一方面,为每个老年参赛者生成一个参赛码,注册一次即可一站式快捷报名参赛。“参加任何活动时,把二维码拿出来,扫码信息,就可以实时同步,更加方便。”
赛事“黑科技”频频推陈出新,新兴的“智慧场馆”模式也为科技体育打开了另一扇窗。
智慧球场将全部与视频监控中心联网,管理员不用进场,即可远程遥控广播和灯光。
记者从洛合体育了解到,运营方通过“九回共享运动场”小程序的后台数据,不仅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客流分布情况,更能知晓当天的运动服务人次、用户运动时长、分时段入场人次比例及活跃用户年龄分布等精细化数据分析。用户还可根据运动排行榜,看到自己的运动时长。洛合体育董事长、上海市篮球协会副会长戴富祺说,这不仅错开了人流运动高峰,还能提前知晓信息,避免跑空。
当你进入智慧球场,又是另一番高科技在线的景象。整个智慧球场将全部与视频监控中心联网,管理员不用进场,即可远程遥控广播和灯光。如果你有充电、购物、求助等服务需求,还可通过视频通话,一键传达诉求。2021年,线上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曾协助警方找回失物80多起,抓获失窃近20起,应急受伤处理10多起等,为市民营造了更安全快捷的无人化运动空间。
下午4点半,在徐家汇体育公园,智慧体育的便捷也随处可见:打开手机应用或小程序,市民可随时查看场地空闲时段并进行预约;各场馆“刷脸”可入,并会自动完成计时计费;网球馆内,一场酣畅淋漓的球赛后,只需拿出手机,就能回看自己的比赛表现。
上海体育学院教授陈锡尧提出,一座城市的运动活力不仅体现在大型体育场馆,还体现在城市角角落落、各个社区的小型体育场地,它们是离市民最近的、最方便可达的场地。上海应该盘活更多场地资源,引入专业的管理团队,打造更多运动场景,让人们感受到运动氛围。
当运动与科技结合,既有高大上,也有小而美,体育场地建设的“上海探索”依然有潜力可挖。记者|吴雪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