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名花趣闻录
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国歌,每个国家也有每个国家的国花。
国花是代表国家文化形象的花卉,象征着一个国家的气质、人民的品格以及民族的团结精神。它不仅是文化符号,还能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在世界上的形象。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确立了自己的国花,这些国花通常与该国的文化、历史和遗产紧密相连。
日本的樱花、英国的玫瑰、法国的鸢尾、荷兰的郁金香……群英荟萃异彩纷呈,用花卉的方式讲述着一个个国家的历史。
日本人的樱花情结
日本樱花盛况。
樱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前,其野生种起源于喜马拉雅山脉,随后扩散到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樱花在秦汉时期已进入中国宫廷园林,唐代时随遣唐使传入日本,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见证。不过,现代栽培的观赏樱花(如染井吉野)则主要源于日本,其核心品种“大岛樱”是日本特有的。
关于樱花,日本还流传着美丽的传说。相传在很久以前,日本有位名叫“木花开耶姬”(意为樱花)的仙女。有一年11月,仙女从冲绳出发,途经九州、关西、关东等地,在第二年5月到达北海道。沿途,她将一种象征爱情与希望的花朵撒遍每一个角落。为了纪念这位仙女,当地人将这种花命名为“樱花”,日本也因此成为“樱花之国”。
在古代日本,樱花被视为“季节钟”,其开花时间被用来判断农耕时节。例如,“播种樱”象征春天到来,“翻田樱”提示翻耕田地,“插秧樱”则标志着插秧的最佳时机。1926年,日本气象厅开始研究樱花开花预测,并于1955年正式向公众发布,成为日本季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户时代中后期,人工嫁接的“染井吉野”樱花诞生,因其无法自然繁衍,只能通过插枝“克隆”,反而塑造了盛大的樱花景观。明治时期,染井吉野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已占日本樱花的80%,成为现代日本城市景观和赏花风俗的核心。
迄今为止,樱花在日本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江户时代,赏樱已经成为日本的民间风俗。作为日本的国花,樱花很受日本人的喜爱,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是日本的“樱花祭”。此时的日本,无论是公园还是街道,都充满着樱花的味道。 樱花美却易凋落,从怒放到凋零,不过七日,所以有“樱花七日”之说。樱花总是在开得绝美的时候顷刻间凋零,那份绝决就有了令人震撼的力量,日本人迷恋于此,于是有了日本人的“樱花情结”。
日本有物哀美学,而物哀情感最经典的表现就是樱吹雪,樱花之美在于它散落之时,我们感受将逝之物为其哀怜,哀而不怨、美到极致是为物哀,这里的哀并不是伤感,而是我们对世间万物的感叹,日出日落、潮涨潮退、花开花谢。看樱花飘落,你会感受到美与死亡。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所以有了漠然、热情或哀愁,这一切正符合了美的定义。
英国的玫瑰战争
英格兰玫瑰。
玫瑰的美丽与坚韧,使其成为英国国花的完美象征。每当看到玫瑰,人们就会想起英国的历史和文化。
提到英国国花玫瑰,就不得不提那场长达30年的玫瑰战争。玫瑰战争是英王爱德华三世的两支后裔: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的支持者为了争夺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
在15世纪,这场长达30年的玫瑰战争,重塑了英国的政治格局。在这场战争中,双方分别以红、白玫瑰作为标志。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英国人选择了玫瑰作为国花。玫瑰色彩艳丽,四季盛开,象征着高贵与永恒。因此,英国人也将玫瑰作为王室的徽帜。
两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王室的分支,约克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四子、兰利的埃德蒙的后裔,兰开斯特家族是爱德华三世的第三子、冈特的约翰的后裔。玫瑰战争是约克家族的第三代、第四代继承人(父系:兰利的埃德蒙系)和第五代、第六代继承人(母系:安特卫普的莱昂内尔系)对兰开斯特家族的第四代、第五代继承人的王位战争。
“玫瑰战争”一名并未使用于当时,而是在16世纪,莎士比亚在历史剧《亨利六世》中以两朵玫瑰被拔作为战争开始的标志,后才成为普遍用语。此名称源于两个家族所选的家徽,兰开斯特的红蔷薇和约克的白蔷薇。
战争最终以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与约克家族的伊丽莎白联姻为结束,也结束了法国金雀花王朝在英格兰的统治,开启了新的威尔士人都铎王朝的统治。这也标志着英格兰中世纪时期的结束,走向新的文艺复兴时代。
为了纪念这次战争,英格兰以玫瑰(这里玫瑰实际上是欧洲古老蔷薇)为国花,并把王室徽章改为红白蔷薇。
法国鸢尾与爱丽丝的传说
法国香根鸢尾。
香根鸢尾,多年生草本,是法国的国花。香根鸢尾属于鸢尾科,它体大花美,婀娜多姿,与百合花颇为相似。香根鸢尾在古法语里意为“光之花”,能够得到法国人民的喜爱,成为国花,与其较高的自然观赏价值及背后的文化息息相关。
在古希腊语中鸢尾的属名有彩虹之意,在希腊神话中爱丽丝(Iris)是彩虹女神,她是凡间与众神的使者,主要任务是将善良人死后的灵魂,由天地间的彩虹带回到天堂。这就是为什么鸢尾的英文是Iris,其实指的就是爱丽丝。希腊人常在墓地种植鸢尾,也是花语“爱的使者”的由来。
法国人非常喜爱香根鸢尾,尤其偏爱蓝色,他们把蓝色看作是“宁静”和“忠诚”的色彩。在法国,还有一个关于香根鸢尾的美丽传说。在古代,有一位寻找幸福的仙人,在清澈的溪水旁,发现了一朵喇叭花,就摘了它,捧在手心。谁也没有想到,这朵喇叭花经过仙人的手之后,竟然变成了精美的乐器。仙人只要一吹奏它,山里就立刻飘荡着清脆、欢快的乐曲,使肥胖的鹧鸪引颈四望,伶俐的山鸡翩翩起舞,平静的溪流泛起了浪花,水里的鱼儿争先恐后地探出水面。最后,仙人吹奏的这优雅欢快的乐曲打动了久居深山的仙女。仙女闻声而来,与仙人一见钟情,后来他们结合到一起,最终白头到老。这个传说中仙人吹奏的喇叭花就是香根鸢尾,因为这个传说,香根鸢尾在法国被认为是幸福的象征。
荷兰的郁金香泡沫
荷兰郁金香。
“郁金香”这个中文名称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姜科姜黄属的郁金等植物。李白诗《客中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其所记载的香草郁金即这类植物。1917年,中国学者在编纂《植物学大辞典》时从日本将这一中文名拿来用了,用以指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这种郁金香(百合科郁金香属)。所以中国古籍中所记载的郁金香和现在我们所说的郁金香其实是两种植物。
郁金香原产于小亚细亚,欧洲最早种植的郁金香,是从土耳其引入,首先在奥地利栽培的。17世纪中叶,郁金香在比利时、荷兰、英国风行。1620年荷兰培育出两个优良品种‘佳丽’和‘醉面’,说明郁金香的栽培技术已达相当水平。到1820—1898年,郁金香优良新品种已达31个,其中一些品种现在仍有栽培,如‘杜克西’等等。现今郁金香栽培品种已达10000多个。
荷兰郁金香出名,不仅因为荷兰郁金香品质好,还因为荷兰历史上的“郁金香泡沫”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17世纪前半期,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时间很短,数量非常有限,因此价格极其昂贵。在崇尚浮华和奢侈的法国,很多达官显贵家里都摆有郁金香,作为观赏品和奢侈品向外人炫耀。1608年,就有法国人用价值3万法郎的珠宝去换取一只郁金香球茎。不过与荷兰比起来,这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到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作观赏之用,而是期望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
1635年,一种叫Childer的郁金香品种单株卖到了1615弗罗林(florins,荷兰货币单位)。你要知道,在当时,你只要花480弗罗林就能买到4头公牛或者一辆拖车,而1000磅(约454公斤)奶酪也只需120弗罗林。可是,郁金香的价格还是继续上涨。第二年,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当时的荷兰全境只有两株)以4600弗罗林的价格售出,除此以外,购买者还需要额外支付一辆崭新的马车、两匹灰马和一套完整的马具。
但是,所有的金融泡沫都一样脆弱,当人们意识到这种投机并不创造财富,而只是转移财富时,总有人会清醒过来,这个时候,郁金香泡沫就破灭了。这也好,泡沫破灭之后,郁金香终于回归到自身的价值。它依旧是那么美,那么动人,在春天,郁金香艳丽绽放之时,总是能吸引无数人的目光,那是它本身的魅力。记者|何映宇
本平台所发布信息的内容和准确性由提供消息的原单位或组织独立承担完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