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木兹之劫
阅读提示:作为最糟糕的结果,霍尔木兹海峡一旦被封锁,世界势必将遭遇新的石油危机。
海峡,指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洋的狭窄水道,地理位置重要,通常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当前国际形势看,最受瞩目的一道海峡,无疑是分隔伊朗和阿曼的霍尔木兹海峡,这里的风吹草动,往往都在国际石油市场引发剧烈震荡。
按照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数据,2009年世界海运的石油中,33%需经霍尔木兹海峡。这是因为该海峡扼着产油国的咽喉,中东的主要石油出口国,如沙特、伊朗、伊拉克、阿联酋,其外运油轮都必经霍尔木兹海峡,然后将石油运至欧洲、美国以及亚洲的中日印等国。
综合各方的估算,每日经霍尔木兹海峡外运的石油,总量约在1600万桶。其中,日本约三分之二的石油进口,中国约一半的石油进口,都需从该海峡经过。可以说,当前对伊朗局势的担忧,很大程度上就是对霍尔木兹海峡通道安全的担忧。作为最糟糕的结果,霍尔木兹海峡一旦被封锁,世界势必将遭遇新的石油危机。
尽管不少专家认为,作为主要对抗的两方——美国和伊朗——当前更多是“口水战”,不大可能引发全面战争;且以伊朗和美国相对悬殊的军事实力,伊朗即使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亦不可能持久;另外,海峡同样是伊朗经济的生命通道,伊朗应不至于敢诉诸极端行动。
但局势诡谲,小小的火星往往会引发冲天大火,更何况是在变数多多的中东地区。从目前美伊一触即发的斗争态势看,即使短期内没有大规模战争可能,但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霍尔木兹海峡的安危,仍将是悬在世界石油安全上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中国、印度、日本等国来说,霍尔木兹海峡航道安全,还只是伊朗问题带来的风险之一;另一风险,则是与之相关的这些国家本身在伊朗的石油权益。
伊朗是石油输出国组织中仅次于沙特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国。综合美国能源信息署、欧佩克和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在2011年伊朗石油十大主要出口目的地中,中国列第一位,日进口石油约54.3万桶,占中国石油进口的10%。
其次是印度,日进口34.1万桶,占进口比11%;再次是日本,日进口25.1万桶,占比5.9%;随后是意大利、韩国、土耳其、西班牙、希腊、南非和法国。其中,意大利从伊朗进口原油占总进口的13.3%,希腊占到了22.6%,土耳其则占到了30.6%。如此庞大的石油利益,正是欧洲诸国对是否实施石油禁运犹豫再三的根源。
但从目前剑拔弩张的局势看,在欧洲制裁成定局后,陡增的外界压力以及不断加剧的冲突阴霾,必然增加中印等国能否继续从伊朗进口石油的风险。因此,目前困扰世界各大石油进口国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如果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石油缺口从哪里来弥补?二是霍尔木兹海峡一旦被封锁,缺口又从哪里来弥补?
前面一个问题相对好解决,按照美国目前的规划,美在中东的亲密盟友沙特、科威特和伊拉克等国将加大开采力度,尽可能填补伊朗石油的缺口。国际油市甚至有一种说法称,为换取中印等国在伊朗问题上的“合作”态度,美希望沙特等国加大对中印等国的石油出口。
后一个问题相对复杂,霍尔木兹海峡一旦被封锁,国际油市势必陷入疯狂。按照一些西方媒体披露的信息,由主要西方石油消费国组成的国际能源署已制定应急计划,即一旦海峡被封锁,西方将采取联合行动,每日向市场投放1400万桶的储备石油,其中原油1000万桶,成品油400万桶。按照美国压倒性的军事优势,在一个月之内,美军也应能够打通海峡通道。如果实施该方案,这也是有史以来最大一次动用储备石油事件。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