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忽然皆诚品
香港诚品书店开张,50天了。
开一家书店,在当下社会不那么容易;开出特色,开出名堂,更需要理念支撑。在台湾地区,大凡关注精神生活的台湾人,要去逛诚品书店,总是说“逛诚品”而没有人说“逛书店”的。1989年,台湾诚品书店创办,23年来,名满天下的诚品,在台湾有了34家复合书店、11个复合商场。诚品以“人文、艺术、创意、生活”的价值观经营书店。这是一段传奇。
香港铜锣湾的诚品书店,是台湾诚品之外的第一家分店,计划中,香港还要开第二、第三家。这条“过江龙”,也是香港最大的书店。周四的一个晚上,相约刚从台湾来香港履新的台湾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李应平,她首选在铜锣湾的诚品书店内的茶室见面,说是南法乡村菜风味的创意延伸。
在英殖年代以来,旅游购物区铜锣湾一带,有大批日本商人居住,日本店日本商品特别集中,因此有“小日本”之称。诚品所在的希慎广场揭幕,随着港台商家入驻,日本人文在这一带有所削弱。诚品位于“广场”的8至10层,4000平方米,有书10万种、23万册,每周四至周六24小时营业,打破了香港书店不通宵营业的惯例。香港诚品却也面临新挑战:享受租金优惠的它,在商业气息浓厚的香港,未来是否能否生存;店内港版书奇缺,是否因为香港经销商、出版商对诚品制定的交易制度而做出抵制?
诚品试营业那天,大批“朝圣者”入场,犹如一年一度的维多利亚花园的花市。这一天,傍晚下班后,香港人潮水般涌来,诚品不得不临时封场,实行人潮管制,需凭筹入场。
翌日,诚品首试通宵营业,晚上11点,仍有千人慕名而至,喧嚣声中,感受那种仅在台湾独有的阅读文化。他们在空调冷气中打着呵欠,一尝通宵阅读滋味,有的是一家人,从香港边远的屯门、秀茂坪赶来;书堆前,有三五成群年轻人,打着“V”形手势,互相拍照;有夜猫子穿着拖鞋、松身衫裤坐着翻书……直到凌晨三四点,人流才渐渐散去。希慎广场的一位保安对此摇了摇头,侧着脸说:真让人不解,香港人什么时候如此爱上读书啦?
诚品创办人吴清友曾为香港诚品定位:“期望以新的思维与气息,引发香港民众潜在的阅读能量,并能透过空间与活动形塑出一种静谧安定的氛围,使匆忙的都市人来到诚品铜锣湾店,从容沉淀下来,成为香港朋友们得以安顿身心、从容停泊的心灵港湾,并与在地朋友们共创香港的城市精彩。”我记得,有香港诚品人说过:“书店空间,不是超级市场,不是目的型的,买了东西就走,而是要让空间留白,令人心沉淀。”
无疑,台湾诚品的来临,并不等于香港阅读年代的回归。逛书展如趁墟(赶集),如果单凭此就推断香港阅读风气大为提升,就像看见排队抢购名牌环保袋,就以为香港环保意识高涨,这失诸表面。当然,热热闹闹胜于小猫三两只,而造就这热闹表象的消费行为,也反映港人的阅读趣味:喜好尝鲜,新到的诚品,抢在第一时间去看看;从众心理,别人都去了,不甘落后;读书寻求短线解决问题的实用功利考虑;结伴逛商场是香港人的一种乐趣消闲;当然也有热衷买书,以追求知识、修心养性。
前不久,有关港人阅读习惯的一项调查公布,仅有约四成港人有阅读习惯;过去的半年,全港市民平均每人仅阅读1.9本书;有阅读习惯的人中,每人平均阅读4本书;全港市民每人每周阅读时间仅为1.8小时。不过,因为台湾诚品跨海而来,才趋之若鹜地赶去体验“阅读”,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享受”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