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保守与右倾
2012年,对日本来说是迷惘的一年。去年3·11大地震后,日本面临一个选择,即“复原”还是“复兴”。现在看来,无论哪方面都没做好。没做好的原因,在于政治。
美国一位著名政治学者说过,“政治就是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日本现在的政治框架,是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确立的,整个价值分配倾向老年人。但是,目前日本老龄化速度加快,截至今年9月,65岁以上老人突破3000万,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为应付老龄社会,日本财政逐渐陷入深刻危机,每年的政府预算竟然有一半以上需要借贷。
在笔者看来,日本政治的目标,首先应该是改革旧的价值分配框架。此前日本国会通过消费税增税法案,就是这种努力之一。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危机日益逼近。长期以来令日本人自豪的技术阵地失守,电视、汽车产业节节败退,核电产业危机重重,但新能源产业却千唤万唤不出来。
未来将如何走下去?此时削减福利,让全社会均摊重负或许才是正道。但是,日本社会的意见并不统一。12月的大选,日本一下子冒出13个政党,但每个党几乎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这个时刻,日本社会陷入迷惘,而其中潜藏的保守主义倾向急剧升温。据调查,50%左右的选民,其实并无特定支持的政党,很多人为求安心,可能把票投给自民党。
但是自民党能拯救日本吗?日本“失去的20年”,正是在自民党政权执政期间发生的。在这20余年间,日本的GDP几乎没发生变化,而日元却持续升值,令日本企业不断出走海外,而那些在国内苦苦坚守的企业,今天却要面对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挑战。
日本政治家反复强调,“日本是美国忠实的盟友”,但在日本评论家副岛隆彦看来,“日本其实是美国的属国”。另一日本评论家认为,美国正在利用日本达到重返亚洲的目的。
我们知道,冷战后期,日本的GDP曾占到世界的16%,已然构成对美国的威胁。笔者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传媒充满了“日本威胁轮”,有的媒体甚至认为,日本的威胁大于苏联。冷战后,日本失去价值,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内,日本在美国与亚洲之间无所适从。在当时的美国看来,日本不过就是一台提款机。
3年前,民主党夺取政权,鸠山由纪夫想用两个政策构建他的政权记录。一是东亚共同体,二是把美军请出冲绳。但他很快遇到挫折。人们注意到,这三年,被视为最有能量的政治家小泽一郎则因为“政治资金”问题而无法施展能量。有人因此感叹,日本的“亚洲协调派”曾多次希望与中国联手,但这些动向,都被美国阻挡。在这3年中,日本逐渐重新回到美国人的轨道。
2012年的中日关系,从暖春跌入寒冬。邦交正常化40周年的庆典也化为泡影。有人或许会问“中日还会友好吗”,其实可以这么回答:如果两个国家的人民想友好,那么就会友好;如果不想友好,那就不会。据日本某个NPO调查,日本对华没有亲近感的人占到80%以上。
对日本经济学家而言,他们都知道中美两国哪个国家对日本更重要。今天在日本对外贸易中,对华贸易占22%以上,而对美贸易仅占12%左右,而且份额日益下降。更重要的是,中国还在不断发展,中国市场对日本来说,只能是日益重要。
候任日本驻华大使木寺昌人最近说过,对华关系要推行“忍耐外交”。其实,中日两国在亚洲和在世界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如果日本政府有诚意有决心与中国相处,不论任何问题,对于两国来说,都不是不能克服的障碍。
【请注意:新民周刊所有图文报道皆为周刊社版权所有,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或复制都属非法,新民周刊社保留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