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的国家形象
一个很偶然的机会,知道了一部叫做《天赐》的片子,据说是“中国首部原生态鸟类故事片”。后来,有爱鸟的朋友还特别提及它,并很遗憾地说,由于片子被安排在非主流时间,想看却看不到。
让导演孙宪感慨的,是影片在国内外的巨大反差。自2011年1月21日上映后,这部拍摄时间长达7年、过程曲折感人的影片,却遭遇贺岁档极其残酷的市场挤压,在影院里难觅踪影,而在2010年9月举办的第四届德国科隆电影节上,该片却获得“最受观众喜爱的影片”的荣誉。
这引起了我的深思。从时间点来看,该片上映之时,正是中国国家形象片落地美国之际,而在人们热议国家形象片的时候,是否想到了一个问题,也即《天赐》这样的片子,其实正是非常好的国家形象片,因为它所传递的理念,具有普世价值,有助于增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同感和好感。
这是一部很具有亲和力的影片,它讲述了一只黑尾鸥从破壳而出到飞上蓝天的整个过程。用导演的话说,这是一个关于生命成长的故事,是写实而自然地将鸟的世界里的故事讲给人们听,让人们意识到,生命是平等的,都有尊严,哪怕一草一木都应受到尊重。这不仅是很好的环保教育片,更是青春励志片,即便是成人看了,心灵也会受到震撼,而《天赐》中的黑尾鸥,从出生、觅食到试飞、再到高飞,并最终感恩自然的生命历程,又何尝不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呢?
看到这部片子,会很自然地想起名著《海鸥乔纳森》,而这种生命和成长的主题、爱与感恩的主题,人与自然的主题,正如《光明日报》的评论员所说,无疑都是具有国际化、普世化的人类共同关心的主题,都具有相当的话语权意义。
我在《话语权》一书中,曾特别谈到了“包装中国”的问题,其中,增加各国对中国的认同感和熟悉感,非常有助于中国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进而赢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而在刚刚出版的《媒体话语权》一书中更是着重揭示了美国媒体配合政府对外输出价值观、赢得国际话语权的“路线图”。
有意思的是,在《亲密关系》中,社会心理学家布雷姆等人提出了相像具有吸引力的观点,指出,无论是在人际关系中,还是在社会关系中,遇见和我们相像的人通常是令人安心的,在别人身上发现相像之处是令人舒服的,会令我们知道自己的方式是合适的。并且,这种相似性是有回报的。
这其实也可以部分地解释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看上去,中国的一些独特的东西,比如京剧等,会引起人们的兴趣,但如果想得到世人的认同和好感,让国际社会比较安心于中国的崛起,增进共同点才是正途。在这方面,类似《天赐》这样的影片就非常有帮助。
令人欣慰的是,《天赐》并未进行大肆的宣扬,但却悄然在上百部片子中脱颖而出,在科隆电影节获奖,并得到国外媒体很高的评价,影片的自然和丰富内涵,都让人对中国的电影文化刮目相看,也在事实上提升了世人对中国的良好认识。而在近期,美国《华人周刊》更是准备拿出12个版重点推介《天赐》及其背后的努力,而杂志将会送往美国国会。这种事情在电影界并不多见,一是时隔将近两年该片却仍得到注意,二是媒体主动拿出大幅版面宣传它,恰恰说明了《天赐》具有超越时间和国界的魅力。
事实上,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国需要带给国际社会的,就该是具有亲和力、有文化内涵、充满阳光的形象,而在世人所关心的自然、环保等主题上,类似《天赐》这样的文化产品,就承载了增加认同感和熟悉感的话语权意义。这样的片子多多益善。
【请注意:新民周刊所有图文报道皆为周刊社版权所有,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或复制都属非法,新民周刊社保留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