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观察家 > 正文

从奶粉限购到简化字

日期:2013-03-14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没想到,3月1日香港实施的奶粉“限带令”,竟然会成为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的热议话题之一。出手颇重的香港奶粉“限带令”,引发公众话题:如此限带出境,是否合理?香港欠缺包容精神?会否影响香港形象?
  “中港”矛盾,是近期香港各媒体几乎天天出现的大标题,香港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香港各级政府官员,也常常在言谈中如此简称。中国与香港的说法,总是令人纳闷,难道香港不属于中国?可以称京港、沪港、粤港,或者内地与香港。香港回归近16年,内地与香港的深层次矛盾,终于浮出水面。当下香港人,出现一股暗流,疑虑香港渐渐被周边内地城市包围,恐惧被内地人融合而同化。
  前不久,TVB剧集《老表,你好嘢!》曾掀起香港社会关于内地与香港矛盾的热议:丑化大陆人还是丑化香港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月末,香港艺术发展局将首届“ADC艺评奖”颁予香港的贾选凝,她的《从〈低俗喜剧〉透视港产片的焦虑》一文,批评港产片《低俗喜剧》丑化内地人,指影片导演彭浩翔以“低俗性”偷换了“本土性”,用文化垃圾娱乐普罗大众。她批评这种恐惧只会使香港在内地与香港关系中更被动不安,失去理智。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一篇影评引发一场风波,重心渐渐偏离影评范畴。
  生于北京的女作者在香港工作、生活四年,任职香港媒体,却被香港主流媒体以大标题指称为“陆女”、“北京评论人”,有媒体以“北京女夺艺评奖,斥《低俗喜剧》辱内地人”等为题。香港电影是不是低俗,这篇评论文章是否客观全面,完全可以讨论,不过,部分港人对贾获奖的近似不满的评论,却尽现小家子气。
  香港是个包容、开放的社会,对一部电影的评论不符合他们口味就政治先行,群起攻之。这座自称多元文化的都市,竟容不下简化字。
  公明党立法会议员毛孟静和新民主同盟范国威,前不久宣布成立一个声称捍卫香港本土文化的关注组织“香港本土”。他们指称,简化字近年在香港愈来愈常见,例如有茶餐厅摆放简化字餐牌,香港人的口语亦开始“大陆化”,例如农历新年变称“春节”等。他俩经常自视“特警”,一旦发现有商户以简化字代替繁体字,便以各种手段抗议。
  对此,香港立法会议员叶国谦质问道:“这个所谓捍卫本土文化的组织,却支持中英语并用,难道这也算本土文化?还是以捍卫本土文化为名,排斥内地文化呢?香港一些高级西餐厅的餐牌只有英文、法文或意大利文,为何他俩不去抗议,唯独使用简化字就去抗议呢?”
  香港回归以来,当局从未要求香港人使用简化字、普通话以及内地用语。随着内地与香港两地人民交往增加,融合加深,香港人偶然在行文时用上几个简化字,一些商户为方便内地旅客而用简化字,内地特别是珠三角一带居民,因观看香港电视,也学会一些港人用语,这是文化相互影响的自然过程。
  遗憾的是,多元化城市香港却容不下简化字。叶国谦说,全球70亿人口中,至少15亿人用中文简化字,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等,欧美大学提供的中文课程,都以学习简化字为主。香港目前有个别用词跟内地统一,只是为了在个别环节上方便沟通,机场航班显示牌上用“悉尼”,也是为方便游客辨识而已,其实,除内地人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也都用这个词。
  从“奶粉限购”、“老表好嘢”、“低俗喜剧”到简化字,近期一系列事件,令内地与香港融合过程中的矛盾凸显。闭关锁港是一种倒退,谩骂指责解决不了问题,唯有融合才是大趋势。

 

【请注意:新民周刊所有图文报道皆为周刊社版权所有,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或复制都属非法,新民周刊社保留诉讼的权利。】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