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沙尔利?”
阅读提示: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艾玛纽·托德的一部新作对法国“1月11日精神” 提出了异议,认为从中可以看到一种“极权主义的瞬间闪光”,是对法国社会的一次“撕裂”,它将进一步强化反伊斯兰主义和激化反犹主义,最终刺激法国社会族群矛盾和冲突的上升。
郑若麟
《谁是沙尔利——一场危机的社会学》,这是法国著名社会学家艾玛纽·托德的一部新作。5月7日刚刚问世,就在法国引起巨大争议,成为目前法国最大的思想交锋的焦点。该书对法国“1月11日精神”——即在《沙尔利周刊》遇袭四天之后爆发的400万人的盛大示威——提出了异议,认为从中可以看到一种“极权主义的瞬间闪光”,是对法国社会的一次“撕裂”,它将进一步强化反伊斯兰主义和激化反犹主义,最终刺激法国社会族群矛盾和冲突的上升。两周来,法国主流舆论社会对托德的观点进行了激辩。甚至连总理瓦尔斯也在《世界报》撰文反驳托德。法国媒体上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笔仗。“沙尔利派”捍卫“言论自由”即“亵渎宗教的权利”,而“托德派”则主张应同时拥有“亵渎宗教和对亵渎宗教进行反驳的权利”。法国舆论场明显形成两大不对称的对立阵营。这倒从另一个侧面证明托德所称的法国社会的“撕裂”是恰如其分的。
托德在法国享有相当高的学术地位。他出身名门世家,祖、父辈都是著名学者、记者。他本人在1995年提出“法国社会的断裂”论点,被当时的法国总统候选人希拉克用在了他的竞选策略之中,并获得成功;希拉克当选总统,托德则名噪一时。我曾在法国参议院的一次题为“美国与世界”的讨论会上与其同台演讲。我介绍中美关系,托德则提出了一个当时亦曾轰动一时的观点:作为一个“帝国”,美国已开始进入衰退与解体之中。我们的演讲都收入了同一本书中。
托德在《沙尔利周刊》事件发生后,日以继夜地奋笔疾书三十天,写出此书。其主要观点是“1月11日精神”证明法国社会“失去了冷静”,以一个强大的社会对一个弱小群体说,我们有权亵渎你们的神灵,我们不仅拥有这样的自由,我们甚至认为这是我们的责任……托德写道,讽刺自己和一个古老的宗教是一回事,而羞辱另一个族群的宗教则是另外一回事。以人口学研究著名的托德认为,法国从其地区信仰划分,可分成基督教势力较强的保守派,和共和精神即世俗精神占上风的共和派两大区域。参加1月11日示威人数最多的地区,并非反宗教势力的共和派地区,如巴黎大区等法国中心地带,而是中西部等即基督教势力相对较强的法国周边地区。这证明了这次示威的“反伊斯兰的宗教色彩”。而从阶级出发来分析的话,参加1月11日示威的人群以中产阶级中上层和高龄人群为主;而构成法国社会底层的工人阶层和移民族群则基本没有参加。因此托德认为这一示威证明法国社会在撕裂。
托德提出,之所以法国社会会出现1月11日所谓的“沙尔利精神”,是因为法国中产阶层处于严重的信仰危机之中,他们深陷某种“精神信仰深度空缺”的状态。这种信仰的缺失,使得这部分阶层找到了伊斯兰教作为替罪羊。他们从亢奋地反对伊斯兰教找到某种寄托。托德认为,这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法国对宗教问题日益关注。1月11日后所发生的很多事都证明了这一点。如一名仅八岁的儿童被带到警察局,因为他“赞扬恐怖主义”。
托德的结论是明确的。现在是回归理性的时候了。应该警惕宗教狂热的回潮。因为对一种少数宗教的压迫,不仅会导致这一宗教的年轻一代走向极端化,而且最终会导致对所有少数宗教的压迫,事实上反犹主义就在重新抬头。法国出现一批参加“伊斯兰国”的所谓“郊区青年”(在法国,“郊区青年”是阿拉伯穆斯林的代名词,因为直呼其为阿拉伯穆斯林是政治不正确的)就是这种走向极端化的结果。这些青年缺少教育、找不到工作,于是宗教便成为他们的精神寄托,并在法国社会的反伊斯兰教氛围下走向极端。而反过来,这些走向极端的伊斯兰分子则会强化法国社会的反犹趋向,从而使法国社会加剧动荡。正是从这一观点出发,托德反对“1月11日精神”。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