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面临国债灰犀牛挑战
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国的国债上限议题,宛如经典的灰犀牛危机,正持续引发各方关注:5月1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致美国众议院议长凯文·麦卡锡的一封信中表示,如果国会无法在6月之前再次提高债务上限,美国最早将于6月1日产生债务违约;她警告说,除非国会尽快采取行动提高国家的债务上限,否则“金融和经济混乱将接踵而至”。
这一轮的国债上限议题,从2023年1月开始。美国国会于2021年12月通过立法将联邦政府债务上限调高至约31.4万亿美元。2023年1月19日,美国政府债务触及法定举债上限,无法再通过发行债券融资。
2023年3月至4月,现任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提出了新的方案,即要求国会直接将美国国债上限从31.4万亿美元提高到51万亿美元,有效期截止到2033年,即在10年时间内,将美国国债增加20万亿;此前,特朗普政府用了2年时间,将国债从18万亿增加到了突破25万亿;美国政府持续陷入依赖债务上限提升维系治理的债务驱动型治理模式,对美国以及全球的金融体系,均构成了直接的威胁与挑战。由于耶伦提出的51万亿国债上限已经远超美国的GDP,一旦通过,普遍被各方认为美国将在未来的10年继续运用“核动力印钞机”收割全球,国际金融体系的基础将持续面临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这种“核动力印钞机”开动之后带来的流动性冲击最先体现在欧美的银行业:从硅谷银行到签名银行,再到瑞信,然后是最近的第一共和国银行,一连串的银行倒闭与收购事件,正在以某种难以被遏制的方式,梯次展现。
2023年5月1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正式宣布接管美国第十四大银行第一共和国银行(缩写FRC),并宣布将其出售给JP Morgan。5月5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计划发布一份备受关注的存款保险基金补充建议,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个计划将豁免资产少于100亿美元的小型银行投入新资金的义务;较大的银行将承担大部分的费用,但最终支付的金额可能会因资产负债表规模和储户数量而有所不同。这一通知的发布,在某种程度上揭示,本届美国政府可用的低成本风险处置工具,正趋近于某种边界。
如各方观察家指出的,真正有助于美方解决这一灰犀牛危机的外部必要条件,是一个能够在宏观经济—金融政策上实现良性互动与协调的中美关系。事实上,新闻中持续不断出现的,耶伦迫切希望能够到访中国的消息,也凸显了美方的意愿。但极其微妙的是,美国国内日趋激烈的政党斗争,以及愈发迫近的2024年总统选举,又卡死了本届政府改善与中国政府的行动空间,明明有求于中国,却又表现出显著的“软饭硬吃”姿态的美国政府,正日趋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
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5月8日在北京会见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时明确表示,中方将坚持按照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处理中美关系。希望美方深刻反思,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走出困境,重回正轨。美方必须尊重中方的底线红线,停止损害中国的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尤其要正确处理台湾问题,停止继续掏空一个中国原则,停止支持纵容“台独”分裂势力。要坚持以冷静、专业、务实态度处理两国关系中的意外偶发事件,避免中美关系再受冲击。
球在美方一侧,是否有能力和勇气采取正确举动,回应中方的善意,满足中方的要求,从而真正有效地应对以国债问题为标志的灰犀牛挑战,将是拜登政府必须做出选择的必答题。撰稿 沈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