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广域 > 正文

找钱之路

日期:2014-03-13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何文意(上海,创业者)
  
  
  我出生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惠阳一个小镇,香港回归那年大学毕业,去深圳当了两年多警察,1999年底来上海闯荡,先在平媒广告业一干十年,2009年开始二次创业,进入了石油水处理行业。
  创业最难“找钱”。在大上海,我有过三次“找钱”,一聊起就感慨。第一次是2009年底,自己投的钱已在技术研发前烧完,而公司急需一笔钱完成第一单生意。茫然之际,电影《非诚勿扰》里“争端解决器”的成功融资点醒了我:我找来了国内活跃的10家早期风险投资机构名单,精心准备了贺年卡和项目计划书一并快递出去。考虑到投资人都是“人精”,我事先“人肉搜索”了5家机构的5个负责环保项目的投资人,发现哥们都活跃于各种论坛,于是高大上的理由无中生有了:“方总好,上次清洁技术论坛上听到您对新技术发展的讲解,很受启发,希望……”这招果然受用,一周后,排名第二的VC合伙人打来电话,寒暄、赞美等环节过后,确定三天后的腊月二十八,要去油田做客户调查。两天驱车劳累,恰逢大雪,大寒,那天下午饿得差点晕倒,才在冰天雪地的小乡村找到一破小饭店。彼时,四人狼吞虎咽地吞下一大碗手擀面,被吃得精光干净的大碗近乎干洗,这碗“汤面”为公司顺利地拿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
  第二次找钱是在2011年初,公司优化商业模式需要新资金,有了A轮VC的引荐和经验,我原以为这次该容易许多,事后才明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好事多磨”的真正含义。那天下午,经引荐我来到虹桥迎宾馆一新基金的办公室,跟其投资总监洽谈了一个多小时,还算投缘。谈话间,来了位头发稀拉的老总合伙人,我热情起身相迎并递上名片,稀拉老总“唔”了一下,自己坐下,眼睛扫了下名片,扔出一句:“想来这里忽悠多少钱?!”我干过两年小警察,江湖中各式人等也略有见识,但开门见山如此极不友好的极品还真没见过。没聊两分钟,该稀拉老兄又扔出来第二句话“我现在有事”,说完就转身,留给我个背影。一会儿稀拉老兄又把投资总监叫出屋,晾了我一个小时,二位才笃悠悠地出现:“哎哟,你还没走哪?”我苦笑,但也要体现创业者素质,那一刻我快速起身,道别:“谢谢啊X总,有机会再见!”后来我们又找到美国一知名VC,因其在美洲已投了很多清洁技术公司,所以我们特受重视,很快,通过考核、沟通,双方几次“汉堡”聚餐,终于换来了B轮美元投资。
  企业不差钱永远是短暂的,2012年初,我们又踏上第三次找钱之路。农历新年,我与投资人短信互致问候,并约定节后面谈;情人节这天,我们在公司愉快相见,并确定进入尽职调查;妇女节那天,讨论合作意向书;青年节那天,正式签订投资协议。其间谈判N次,最有趣的会谈是签订协议前在投资公司位于陆家嘴国金中心35楼拥有无敌江景的办公室,那天下午我们三个创始人西装笔挺,其中老李上午还紧急进行过理发护理准备,迎接我们的是投资公司22位全体投资人员,好大的场面!我在进行公司介绍时,故意增加点笑料,说起了老李去陕西长庆油田拿污水样品,开了部小皮卡横跨7000公里,在一个小山丘上扛了一桶20公斤的水下来累得两脚酸痛两天没睡好觉,结果回来后发现成功减肥30斤。这时投资公司一体形略为臃肿的合伙人“拍案而起”,两眼放光地说:“这等好事下次一定带上我!”10秒钟的欢快笑声后,双方找到了核心需求,投资自然就谈成了。
    三轮的找钱,个中酸甜苦辣颇值得回味。上海这座城市是给人梦想的,但梦想不是毛毛雨,汤面、汉堡和减肥几乎是我三轮融资成功的关键词。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