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大人”的进化
西方雨(江苏南京,电视编导)
电视上有档《成长童话》栏目,主角都是3-6岁的幼儿。节目录制前,编导要先到幼儿园去物色小嘉宾的人选。有一天编导回来很兴奋,因为她见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小精灵。那是一个小男孩。编导和他聊天,一开腔他就痛诉家事:妈妈对我太狠了,又是画画,又是数数,我可怜得就像童话里的那个灰姑娘。再这样下去,我就想离家出走了……
孩子的表达没问题,而表达的主题,引起了编导的不安,她当即和孩子的妈妈做了婉转的沟通。孩子的妈妈后来回电话说:问我儿子了,他是现编的。他说,我要不这么说,阿姨会笑吗?她们能让我上电视吗?
熊孩子,原来心里有计。少儿的成人化问题,可能是媒体发达时代的衍生现象。以前的“小大人”,只是小孩简单模仿大人的说话、穿着,而现在,催得早熟的孩子已经“进化”到完全可以站在大人的角度、高度去思考,去说话了。
父亲去世那年,儿子6岁。老家的风俗,晚辈要给逝去的老人烧纸祭奠。儿子见此,两眼放光,立即拿着纸就近火堆,姑姑们怕他“惹火烧身”,而他却一意孤行,并且边点纸边自我表扬:哎,爷爷看到了,肯定高兴,养了个孙子,这么孝顺。——其实,他的真实动机,不过是觉得玩火很刺激。扯出“孝顺”的话头,目的在于堵住大人的嘴,你好让一个孩子不尽孝吗?
有一句引起过太多人共鸣的电影台词说,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弊。现在的情况是,孩子也知道权衡利弊,不管对错了,所以有时我便琢磨一个问题,孩子在一步一步地试探成人世界的底线、软肋,而成人都有过幼儿时期,他们却在一天一天淡忘初心,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孩子的特点、弱点,长此以往怎么会有良好的代际互动?
大学同学炯,某天和老公聊天,顺便告知后天晚上有个应酬,不能回来吃饭。一边的儿子紧张了,立即追问妈妈跟谁一起吃?有没有陌生男人?妈妈被8岁多的儿子问得一头雾水,儿子还没有完:你不要去接触陌生的男人,万一碰到坏人,女人总是要吃亏的。炯不知道如何作答,赶紧辩解说,妈妈是女汉子,有火眼金睛,一看就能判断这人好不好。儿子更认真了,坏人是“看”不出来的,经常藏在公司里做个老总什么的。最后,炯同学在幼子面前彻底囧了。
其实,孩子不可“小看”,也不可“大看”。只有真正与孩子平等的视角、换位的思考,才能更多发现孩子的问题。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