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自有优质男
曾德琨(上海,教师)
要登记姓名,柜台内漂亮的姑娘问我:“请问贵姓?”“免贵姓zeng。”“哪个zeng?”“曾国藩的曾。”“呃?”短路了,可是还有谁也姓曾呢,姓曾的名人真不多。旁边的姑娘也在帮忙想:“是曾小贤的曾吧?”漂亮姑娘恍然:“曾小贤呀,我知道啦。”一个肥皂剧炮制出的主人公的姓,通过电视剧来普及比起书店一排排的《曾国藩家书》《曾文公传》的影响力大得多。某日在拥挤的地铁上听一老爷子打电话介绍自己:“姜子牙的姜!”很有等鱼上杆的自信,无奈电话那头的鱼不认鱼钩,老爷子急着改口:“美女姜!”顿时钓来了满地铁的目光,老爷子针芒在背,遂喊着纠正:“生姜的姜!生姜的姜!”对方立即收线。老爷子从云端到地里,还是平凡些为好。
我有一个学生天天坐地铁上学,必手持一本纸质书以挽回在地铁中消逝的时间。问其为何不像别人那样看手机、iPad,她说了两个原因:一则,若同别人一样拿手机刷屏、聊天,愧对自己身穿的名校校服;若打瞌睡,又显得精神萎靡,更损学校风采;二则学校图书馆好书众多,在上学路上偷闲看,不仅规避了父母的唠叨(只能看教辅书),还省下不少买书钱呢。每逢学校放寒暑假,学校规定可借阅图书五十册,本着五十本随便拿、不看也不亏的心理,她是拖着拉杆箱进图书馆的。
是谁说的:读书如同喝水,写作如撒尿,喝得越多,撒得也多。现在学生写东西很痛苦,一是生活经历太少,二则看的书少且面窄,写的作文千人一面,错别字还不少。他们的学习经验是:考分不高,就刷题,刷它几本,分数立马上升,好似速效胶囊;但若想通过刷书来提高作文分数,这是缓释胶囊,家长孩子都等不及了。只有从小开始看书,书中大有乾坤,但大人自己不看书,只拿手机刷屏,恐怕孩子只会学大人模样。
某相亲节目进入了白热化场面,一优质男面临24盏不灭灯,如何选择?灭掉22盏。还剩下两位美女难以取舍,便看她们的生活视频:甲女家满墙的书,从地堆到天花板;乙女家放了很多玩偶,嗲嗲地问屏幕外的观众:“你们喜欢吗?”再深入一步了解,优质男问到理想,甲女说:“要回馈社会。”乙女说:“要结婚。”来相亲就是想结婚,但人家问的是“理想”而非“计划”,两女大俗大雅的回答已将内涵从厚厚的粉饰中显现出来了,甲女胜出。书中不仅有黄金屋,还有优质男呢。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