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广域 > 正文

“陈大哈”二三事

日期:2016-06-29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周云龙(南京,电视编导)
 
  电视台的同事,80后小陈,观其颜值,人称“陈美丽”。相处时间长了,论其素质(有点言重了),好多人改口喊她“陈大哈”。小陈有多么奇葩足以让“马大哈”改跟她姓?
  2012年9月,新婚之后的第一次旅行。她早早网上订好了机票、酒店,搜索了旅行攻略,并且打印出来。万事俱备,只待登机。机场候机时,突然收到国外一家酒店的短信,提醒他们当晚要入住××酒店。看到短信,血压倏然升高,她赶紧翻出机票订单,这才发现,他们预订的航班时间是前一天晚上的,两人坐在家里安然地错过了航班。老公理工宅男,倒是冷静,赶紧上网订了当晚的航班。事有凑巧,登机时,他们又遇到不靠谱的民航,一遍遍地听那“很抱歉地通知”,航班一延误就是16个小时!这16个小时里,她一遍遍假设,如果前一天的航班延误24小时多好。
  这次东南亚之行留给她的印象,可能远不如本地机场的苦苦等候来得记忆深刻。本来,这个教训够她消化一辈子,也够人笑话她一辈子了。可是,两年之后,“旧情”复发。
  和三位同事一起去东方卫视观摩学习,小陈主动承揽了订票业务。上车之前,她们特意在南京站取出了来回的所有车票,谁也没有留意返程车票的日期。回程时,她们掐准钟点,赶到上海站,车票怎么也刷不开进站的闸门,她们一致认定是闸门出现了故障。情急之下,铁路工作人员赶紧将侧门打开,给他们上了站台。车厢里找座时,发现有人抢先了一步。同一次列车,同一节车厢,同一个座位,怎么会出现两张车票?她们几个在自以为核对无误后,便开始对乘务员发难:网络售票怎么会出现这种低级错误?!乘务员接过车票一看,淡定地说:你们的车票是昨天晚上的!
   四个女人,一台哑剧。谁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陈大哈”,她能。同事后来总结说,她一出差,就出差错,而且“陈”出不穷。据她辩解,自小在长辈的宠溺之中长大,时间、空间概念模糊,且不说东西南北不分,哪是左哪是右,都要先想想哪只手写字,才能确认哪边是右方。
  仅仅记错时间,那也还愧对“陈大哈”的称号。去年夏天,她和朋友去威海避暑。一大早打车去高铁站,刚上车突然想起查查身份证在不在钱包里,她知道自己有丢三落四的毛病。一翻钱包,果然身份证没带,赶紧请司机师傅掉头,大脑也立刻高速运转起来,不断搜索回放昨天的镜头,很快记起身份证前一天寄放在同事小唐的包里。而后,赶紧又让师傅掉头再去高铁站,同时拨打小唐的电话,请她立即、火速带上身份证前往高铁站会合……
  “人以群分”,随后上演的一幕,足以证实这一说法。小唐拿上身份证,出门叫了滴滴打车。上车没一会儿,发现电话手机欠费停机了,前一分钟她们刚刚通过电话的。于是,只好借司机的电话,和那边正火急火燎的“陈大哈”不断联系……回头的路上,小唐又发现自己手机没电了,难以转账支付打车费。她身上只有零钱二三十块,而往返车费接近90元。幸好那位司机干脆爽快:你电视台的,没事,回去再转账给我,相信你的人品。
  这个“陈大哈遇见唐二哈”的故事,可谓一波三折,只能简单写个梗概。这个世界上,因为活跃着一些“马大哈”,往往凭空多支出了不少流量、话费、车费,也拉动了一点点GDP。现在有个观点,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小陈、小唐,这些就都是家里富养出来的,父母们自小的关心呵护,无微不至。一旦她们自己独立出来过日子,就开始状况不断了,暴露出生存能力、自理能力的“短板”。
不过,“陈大哈”倒是想得开想得远,她对自己儿子的未来一点不担心,理由是:一个粗心的妈妈,身后一定有个细心的娃。——听上去,还有点哲理啊。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