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移默化养萌娃
《三字经》开宗明义云:“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潜移默化让孩子养成善良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家长的责任,也是桩麻烦事。我家有个5岁小娃,也就面临这样的问题。
一天,奶奶给孙子洗澡,在他衣兜里发现了几颗糖果。为了保护他的牙齿,孩子的妈妈禁止他吃糖果,这几颗糖哪来的?
“你衣兜里的糖糖哪来的?”“昨天跟您去超市时,自己拿的呀。”小家伙眨巴着眼睛,一脸无辜。确实,孩子还小,没有财产所有权的概念。但奶奶却吓了一大跳:这个习惯如果养成了,还怎么得了啊?
奶奶开始耐心教育:“拿没付钱的东西,是不是像《黑猫警长》里那只可恶的老鼠?以后再这样,就要被警察叔叔抓走了。”“我看别的小朋友也在拿。”“别人拿也是不对的,他们爸爸妈妈会管的。明天奶奶和你一起把糖果送回去,认错。”
第二天奶奶带着孙子来到糖果柜台。他红着脸把糖果亲手交给售货员:“阿姨,这是我昨天在这里拿的,对不起,我错了。”阿姨有点意外:“放假孩子多,偷吃散装糖果的不少,孩子还小,算了。”在奶奶要求下,售货员阿姨严肃地对小孙子说:“改正错误是好孩子,下次拿东西要先付钱。”
潜移默化并非都是家长教育娃,有时也接受娃的“教育”。前不久娃娃妈妈买来一只微型电扇,让爷爷健走时挂身上降温。爷爷三天未用,第四天准备健走时,孙子说话了:“爷爷,您为什么不用妈妈买来的电扇?”“爷爷大男人,身上挂个电扇走路,别人会笑话的。”“别人会不会笑话我不知道,但妈妈送您的东西您不用,妈妈会难过的。你总得试一试,如果不好再不用吧。”没想到这萌娃,说出来的话让“奔七”老翁脸上一阵阵热。
娃说得对,就照他说的做,这也是潜移默化培养他的平等意识。孙子还怕爷爷不会使用电扇,认真“指导”爷爷开关在哪里,有几档风力。看他的认真劲,全家都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