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绰号
我老家在浙东某滨海小村,全村人大多同姓,细算起来都沾亲带故,民风较淳朴。日常交往中,大家对辈分高者称叔伯,平辈的互称哥弟,对晚辈亲近些的叫小乳名,私下里,平辈间也经常相互叫绰号。
按理叫人绰号是不礼貌的,乡邻们却认为,叫绰号显得关系亲密。但给人起绰号时,必须严格遵守良序公俗:不准给残疾人起绰号,不准给人起污辱性的绰号。
最常见的起绰号依据是高度概括浓缩该人的性格特征。比如我一位族兄,性格张扬,平时做事又有点浮夸,得了个诨名“稻草船”。初听者不明其意,细思方知是含蓄批评他像一只装载稻草的船,看起来货物满舱,实际上华而不实,轻飘飘地浮在水上……另有一位族叔被称作“万三佬”,是因此老自年轻时起,就经常忽悠人,说起话来满嘴跑火车,谁信谁上当。“万三佬”的意思是,这老倌一万句话里,最多只能听三句,其他都不可信……
村里有高人,他们所起绰号都十分契合其人个性或外貌特征,一叫出来就能得到乡邻普遍认同,口耳相传、快速流行,时间长了甚至都能湮灭本名。一次邻居大年哥的老战友从外地来看他,进村问了好些人,都找不到他。后来说起他的绰号“乐乐宝”,大伙都笑了,早说“乐乐宝”,早带你去了,他家离这里只有几十米。
更令人称奇的是,许多绰号叫久了,本人也高度认同和接受,叫他本名反而不习惯。某次新调来的镇人武部黄部长来村里调研,村党委高书记叫来几名民兵干部参加座谈,让大家先自我介绍。朗林哥开口就说:“我叫三快,是基干民兵排长”。黄部长看名单上没这名字,就让他再说一遍,大家才意识到朗林哥介绍的是绰号。因他在部队服役时养成了“吃饭快、说话快、做事快”的习惯,退伍后得了“三快”的绰号,叫得久了,他自己也把绰号当成了名字,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常言道:人如其名;其实,绰号有时更能体现人物个性。(撰稿 陈慈林 浙江杭州,国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