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眼光看待“吴英案”
这注定是要被写入历史的案件。2012年之初,浙江东阳年轻女富豪吴英的“集资诈骗”二审死刑判决紧紧地牵动世人之心。很多人放下私情,关注公事,舆论界、法律界、经济学界出现了一股为吴英求情的热潮,呼吁刀下留人的微博绵延不绝,云集众多经济学家、法学家的法学界、经济学界多个专门研讨会春节一过即行召开。
吴英案自发生迄今已经5年之久,其复杂程度和重要性已超越了案件本身,成为中国金融制度改革、司法改革乃至下一步经济改革到底该向何处去的又一个重要标本。这样一个跨越各界的关切,攸关中国金融、民间借贷、民间创业、民富民穷以及法治现代化的未来。这是一个时代性的关切,关系着我们每一个人的未来。
吴英案意味着什么?正如张维迎教授所言,意味着中国公民没有融资的自由,融资仍然是一种特权,而不是一种基本的权利,意味着在中国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产权交易合同仍然得不到保护。这是市场力量扩张的受阻,是改革的倒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金融和资金作为市场的血液、作为最基本的市场资源,却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志由市场进行调配,市场主体因按照市场规律和原则活动竟受到法律制裁。对有重大争议的金融案件当事人课以死刑,是不人道的。
吴英案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恶劣的示范效应:不经法律和财产拥有者本人许可,地方政府可以随便找一个莫须有的理由,就可以处置甚至瓜分公民的财产!吴英案,就是11个借款给她的人都不承认自己被骗了,但是地方官员却坚持吴英集资诈骗,先将其限制人身自由,然后在其被捕之后,她的巨额财产有相当一部分在没有得到本人同意和法院裁决的情况下就被强制拍卖了,而且是非常廉价的拍卖。这个过程本身,就是权力对公民财产的劫掠过程。不仅是对吴英这个“非法集资者”的劫掠,而且是对另外11个被吴英集资的“非法集资受害人”的劫掠。
与吴英相似命运的,是打造太子奶品牌的中国乳酸菌行业标准制定者李途纯。他比吴英幸运的是不仅没有被判死刑,而且近日摆脱了牢狱之灾。长达15个月的拘禁,换来了一纸“不起诉”的决定。但他与吴英同样不幸的地方在于,在其被拘禁无法行使其原有的大股东权益的时候,太子奶被破产重整,其一手创办的企业与自己已毫无关系,个人多年心血付之东流!
从吴英案,到李途纯的遭遇,说明一个相当严峻的中国现实——不经法院审判、不经财产所有者本人同意,首先把企业瓜分了,再来兴师问罪。此等非法程序,不仅是对产权的不尊重,而且是对法律的不尊重。
是尊重产权、尊重人权、遵守严格的法治程序,还是任由权力之手予取予夺,这是市场经济和权力经济的分水岭。如果任由这种违背程序的权力横行,无法无天,那么整个中国将很快成为民营经济的屠宰场。在一个“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的权力森林里,任何人都不可能有真正的安全感。这便是“中国向何处去”的严峻现实命题。
中国还有多少个吴英?杀不尽斩不绝。唯一的正确,不是限定利率,而是开放民间金融,让信息对称起来,让投资者自己去分析和判断风险。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后的今天,参与集资的出资人,大都是掌握资本、有判断盈亏能力、控制风险能力的人或者企业。投资者也是成年人,不需要也不可能有哪个全知全能全德的“家长”特殊保护。
吴英案引发的争议和思考,应该形成新的改革共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中南海座谈会上表示,推进垄断行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重要任务。与此相适应,要促进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今年上半年一定要把实施细则制订出来。
但是,仅仅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还远远不够,如何用法律管住权力那只闲不住的手,才是一个更为要害的历史性命题。把权力赶进笼子,才能最终让财富自由流动,让企业家和公民获得幸福和安全。(作者为知名评论员)
※版权作品,未经新民周刊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