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广域 > 正文

反腐压力与改革预期

日期:2012-12-31 【 来源 : 新民周刊 】 阅读数:0

 

     中共十八大闭幕以来,中国社会关于反腐和改革的声音如此高涨,显示出了压力和期待两种不同的心理需求。
  压力有两方面。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醒中共党员说,“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亡党亡国。”习近平的讲话表明,腐败会腐蚀执政党的合法性,动摇政治根基,中共高层对此有着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腐败扭曲公共政策,将不合理的现状制度化,影响司法程序,伤害社会公正,造成两极分化,这令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了严重的挫败感。富人用脚投票——中国是高收入阶层移民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普通人则为个人和社会前景感到焦虑。
  在普遍的焦虑之中,积极的政治符号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十八大以来,一些精心释放的政治符号,强化了中国社会的期待心理。“会风”是这些符号里的第一个。新当选的政治局常委在多个场合要求改变“会风”。在一次专家座谈会上,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要求与会者脱稿发言,并启发他们说,习近平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就“很平实”。
   平实并不是传统的政治语言风格。冗长、空泛、等级分明和充满官话套话的会议过程以及公报,形成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政治语汇和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会把真正的政策诉求和手段隐藏在其中。这种语言风格使决策者的真实想法不为人所知,使他们与公众脱节,并造成了后者的疲劳感。
  很快,中共中央正式下发八条规定,表示“改进工作作风”的决心。规定要求从“中央政治局做起”,改善接待、开会方式、文件行文、出访规格、出行交通、新闻报道、文稿发表、住房用车等“工作作风”。这些规定显然想要强调,公务行为应奉行精简、平实、节约和不扰民的原则,而目标是重建决策者与普通公众的联系——用中共传统政治语汇表示,即“密切联系群众”。
  旨在反对官僚作风的新风气迅速引发了各地的仿效。这固然是向中央表示拥护的传统做法,但令人忧心的是,这种机械的反应是否会架空政策的实际内容:这正是导致政治生活与公众脱节的原因所在。
  大量反腐案件的案情在十八大后公布,也被普遍看作力图巩固新政印象的符号。尽管新的改革还缺乏有力的支撑,但从网络上看,这的确引起了民众热烈的反响。反腐作为政治话语流行多年,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瓶颈所在,所以行动远比话语更重要。在王岐山主持的中纪委座谈会上,与会者的矛头迅速指向迟迟不能推行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对任何旨在重建公众联系并清除腐败顽疾的改革而言,能否尽快推行官员财产公开制度,能否发挥舆论对权力运作的监督作用,是两项关键性的指标。
  这些指标能否落实还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但积极的政治符号仍然不断地释放出来。12月8日,习近平第一次离京视察,目的地是深圳。他向邓小平铜像献了花。这确定无疑地宣告了中共将继承邓小平注重实效的改革政策。在12月16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改革的决心得到了重申。会议公告说,要深入研究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转型时期的政治行为是压力和期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承诺推出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是中共对压力的一种反应,到目前为止,这个反应符合大多数中国人的预期。要把这种预期转化成政治向心力,需要更多看得见的行动。
【请注意:新民周刊所有图文报道皆为周刊社版权所有,任何未经许可的转载或复制都属非法,新民周刊社保留诉讼的权利。】
精彩图文
俱乐部专区 / CLUB 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