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坟是不是改革?
和千篇一律的活人的居所相比,坟墓也许更有助于人们理解中国的传统和文化。修造和祭扫坟墓有助于强化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尽管大家族在中国已经衰落,小型化的核心家庭成为中国的主流家庭形态,加上大量人口从农村进入城市,宗族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急剧下降,但修坟扫墓,仍然是中国人维持血缘和情感联系的重要形式。特别是在农村,家庭成员的墓地仍是人们感情寄托的中心。因为这个原因,尽管河南省多地政府强力推动平坟政策,春节期间,仍有数以万计的新坟在原址上修造起来。
当地政府称平坟为“殡葬改革”,而遍地新坟是对此改革的无声抗议。在官方行文中,改革意味着革除旧的、不合时宜的事物,代之以新的、更合理和更有效率的事物。因此,即使是带有冒犯和挑衅意味的政策,只要冠以改革之名,也能让“改革者”掌握主动,获得优势的心理地位,并顺理成章地动用公共资源,打击不同意或反对政策的人。
这并非危言耸听。在强力平坟的地方,地方政府正是打着“改革”的招牌,不顾各种不同意见,以下“军令状”、限期推行、连坐等方式,强令基层官员和公务人员执行。遇村民反对或阻碍,则以铲车强行推平旧坟。地方媒体上一片欢呼赞叹。河南省政协常委赵克罗因为公开质疑平坟,被排除在新一届政协之外——赵克罗在政协选举前已经得知这一结果。
当地政府冒天下之大不韪,强力推进平坟的动机何在,至今众说纷纭。除了“移风易俗”、“恢复耕地”的官方说辞,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有碍观瞻。北方平原地区,坟地大多修在农民的承包地里,在公路上行车,随时能够看到隆起的坟墓。这种情况由来已久,绝不新鲜,但在不了解中国的丧葬传统、不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人看来,难免大惊小怪。另有可能的原因是经济目的。平坟复垦增加了耕地面积,可以换来同样面积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工业和商业开发,政府获得土地出让收入,还可以拉动GDP——总之, “改革者”意不在“改革”,而在视觉效果、经济利益。
改革这个词用在这里,实在有讽刺意味。改革原本是试错,从实验、试点中探寻各种方案的长处和不足,从而找到相对合理有效的政策。如果真理在握,何须改革?利用手上的权力,不容置疑,强行要求别人接受,逼着别人实行,又和“改革”有什么关系?
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这种被扭曲的“改革”充满了危险。如果说拆迁和征地导致法律权威在一部分中国人中趋于幻灭,那平坟摧毁的就是人们对过去和未来的感情纽带。这显示出地方官员对传统文化和地方风俗惊人的漠视。除了受到现实利益的刺激,这种做法也受到长期存在的激进文化观念的影响。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经历过一个非常激烈的反传统时期。传统文化和地方风俗被视作中国落后的根源和现代化的障碍,因此大受鞭挞。反传统的激进做法在“文化大革命”中达到了最高潮,而且没有随着“文革”结束得到彻底的反思。直到今天,这种激进的文化观念仍然是中国教育的主导思想。正因为如此,地方政府才能够理直气壮地把“移风易俗”作为政策的出发点。
赵克罗的遭遇则表明,地方政府的权力不受制度和程序的制衡。这个问题并无新意,但后果是极端严重的——对那些试图通过呼吁改革获得政治支持的人而言,这一点尤其如此。地方政府经常假借“改革”来推动不合理的政策。如果这种做法得不到改变,“改革”终将变成掠夺的代名词,这会进一步败坏“改革”的名声,普通中国人将失去对“改革”的信任和期待,导致“改革”丧失对中国社会的整合作用。